老人与海(节选)

来源 :连环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老渔夫圣地亚哥捕鱼的全过程……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生于医生家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任战地记者。1926年因发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而闻名。后发表剧本《第五纵队》、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52年发表小说《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他于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文献
通过运用\"久安应急\"手机软件等技术手段,建立应急救援处置\"一键启动\"系统,实现快速完成突发事件的通知和应急救援预案按岗传达工作,使矿井一线人员和社会信息技术力量有效融合,提高了抢险救灾效率,让煤矿企业应急救援管理模式实现质变。5月10日,笔者从大屯煤电公司徐庄煤矿了解到,目前,该矿搭载工业互联网的\"顺风车\",开启了煤矿企业应急救援管理新模式,成为大屯公司首家使用应急救援处置\"一键启动\"系统的单位。
以我国2014年审计署实施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18年12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DID模型实证检验试点城市的环境信息披露效应。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该结论在改变样本期间、删除经济强市、安慰剂检验及分位数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尚不明显。相较于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审计强度较低的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效果在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审计强度较高
当前工程建设行业持续发展,特别是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进步使得越拉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轻自重、较高模量、耐酸碱性能好、耐高温等特点,能够很大程度上有效满足土木工程的实际发展需要。文章首先就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进行论述,然后分析土木建筑工程中纤维复合材料的具体应用,最后就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优化措施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促进纤维复合材料科学应用。
听雪  雪落下来时  我正在小屋围炉,煮酒  今夜,不说张岱  柳宗元。不和妙玉,去栊翠庵赏梅  今夜,我只是一边读诗  一边听窗外的雪  是如何把清白,一点一点还给人间  彩虹桥  山下的野蔷薇  芙蓉葵,又开了  老屋的凤凰竹,加固了篱笆  鸟儿在整齐地唱歌  我的小马驹,也想唱歌  跟我走吧,姐姐———  七月的雷雨,是你的  一座彩虹桥,也是你的  小河弯弯  那么多水  没有一个是硬心肠
期刊
马步升甘肃合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著有小说、散文和学术论著约七百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陇东三部曲”“江湖三部曲”等八部,中短篇小说集两部,有散文集《纸上苍生》等十部,有学术论著十多种。曾获中华人口文化奖、老舍文学奖等二十多项。多次担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等国内重要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主席。现任甘肃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重庆水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易情况据重庆渔业统计半年报,1-6月全市水产品累计产量28.2万吨,同比增加4.13%;养殖面积8.46万公顷,增幅1.21%,其中池塘面积4.93万公顷,增幅-8.03%;鱼苗产量118.81亿尾,鱼种产量5.87万吨,增幅1.68%。2-6月重庆31家规模养殖企业水产品上市情况。从2月份开始,重庆定点监测31家规模养殖场上市量及池边价格。
雪藏的心事  松枝伸出托举的手掌  桃树虚位以待  秋声作赋,候一场暴雪呈现华丽的辞章  僧庐听雨的人  把童年的记忆,藏在烟花三月牧笛吹野的故乡  秦淮河五月的桨声,荡漾岁月的轻狂  七月的鸣蝉里有撕裂的疼痛  唯有秋收仅存的硕果,无处安放  清河古渡岸柳旧巢  月色洗过千年的石阶,片片红叶正深情印吻  丹桂飘零后,始终找不到馨香的源头  那川秀发的瀑布远在庐山,黄果树,壶口  落日的余晖将炉火
期刊
科研评价痼疾终于迎来一场“大手术”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10条措施,直面科技成果评价堵点难点。专家认为,《意见》最大亮点就是从需求侧入手,以科技成果评价为指挥棒,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问题,我们的生活也总是充满希望。FIRE两年之后一个朋友两年前辞职了。之前他一直在世界500强外企工作,十多年的职场生涯,因为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健康状况亮起红灯,加上他与一群老外和ABC之间矛盾很大,便选择辞职,开启FIRE生活。
徐渭(1521—1593),又名徐文长,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戏曲家。他自幼聪慧,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传说。本期讲述的是少年徐文长是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他的聪明才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在新的模式下,想出别人没有想到的办法,才能把问题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