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巧用生物专业理论 化解班级管理难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feng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巧妙运用生物专业理论化解班级管理难题,表明了专业理论也具有教育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物 专业理论 班级管理
  在教学工作中,除了教专业课生物之外,我还兼班主任工作。为了尽到班主任的责任,最初我常常是事事管,时时管,“紧跟、狠抓”,一心扑到学生身上。常言说,好动机并不一定出现好结果。班级表面上看很稳定,实际上并没有那样和谐。这会让我感到伤心困惑。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讲课过程中,我从生物专业知识中逐渐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生物教学中常常会种一些与教学研究有关的花草,我发现,这些花草的生长状态并不完全相同:那些靠近路边便于管理的长得不如那些离得远的。它们受到的照顾多,长得却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树木和树人的道理是相通的,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者不应揠苗助长,也不应恨铁不成钢,动辄使用体罚;既不应听之任之,也不应抱住不放,虽日爱之,其实害之;教育者只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恰当的班级管理,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按照他们的兴趣进行必要的教育,而能一厢情愿,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做。其实,很多生物学理论都具有教育意义,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把它们与班级管理巧妙地结合起来。
  如生物学前沿理论中讲到的生物中存在着“自组织”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远离平衡的状态中,是生命自身的创造。生物学中集胞粘菌目变形虫通常作为单细胞在环境中生存,但当食物供给变少时,它们便“产生一个惊人的变化”,变形虫发出化学信号吸引其他变形虫从而随机地聚集成为一个集合的团块。作为一个团块,变形虫移向另一个位置,并在那里从集胞凝块群中形成一个茎状物或“脚”。这一茎状物具有丰富的细胞,从团块主体中分离出业,生成新的芽孢,这些芽胞自身再分解为新的个
  体细胞单元。
  普利高津和斯棠芮对此评论到:这是一个适应环境的惊人的例子。群体生存在一个地区里,直到耗尽可利用的资源。然后,它通过变形而获得侵入其他环境的能力。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自组织模式的特点是它们发生在“一个重要的关口”,即细胞或其他实体“突然在综合的范围里自我组织并采取合作行为”之时。
  这一论断对班级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合作的有目的的行为(导向更高水平的組织)会突然出现在重要的关口,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在群体的交往之中发现这些交接点。如果自我催化和重复在某一点上发生从而促使某一班级生成自己的秩序和发展的方法,那么发现这些交接点也许是教师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事情本身的复杂性,班主任在处理一些班级事情时,有时并没有真正把握事情的本质,没有找到这些“交接点”,过后才知道真情,发现处理方法并不得当。鉴于此,我们可以这一论断为指导,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情况,掌握班级发展动态,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在恰当的时候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适度点拨;而不要每遇见一种突发现象,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评论、干预,以致处理失当。
  自组织如何并何时发挥作用?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条件是干扰。只有当干扰、问题、混乱出现时――当系统尚未确定,需要继续运行以达成再确定时,一个系统才会进行自组织。但是“干扰”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
  古尔德在《耳中之颚》(1990)中,研究一个古生物学问题,鱼腮如何演化成爬行动物的颚然后又成为人类的耳――无论如何,鱼没有耳朵,蛇也没有。古尔德提出:“那么,颚骨如何变成耳骨?”或鱼腮如何变成颚骨?他说,答案在于创造某些生命形式的低效率的方式。细菌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有效的细胞体;在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以及在环境中的活动中没有浪费和松散的形式。在过去的35亿年中,它们的初始形式没有发生演变,这一形式可能会保持到“太阳爆炸”之时。但某一类鱼的低效形式具有“松散性”和“多余度”,于是当鱼需要鳃同时发挥呼吸和演变颚骨的功能时,来自同一物质的多重用途便出现了。同样,当爬行动物需要颚骨的额外作用时,颚骨便同时发挥吃以及演变耳骨的多重用途。
  也就是说,只有当环境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促成多重用途、解释和观点时,干扰才能够引起自组织。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做好对差生和差班的教育管理。当接手一个所谓的“差生”或“差班”时,既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也不能统得过死,尽力压制;可以巧借“差”来作文章。清初学者唐彪说过:“人人皆有可造之资,苟教得其法,一二年,文理必能条达。”张华在《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说:“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差生的形成,主要是由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只要措施得当,“差”也会变好的。根据这一原理――“干扰、问题、混乱”在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的环境中能促使系统进行“自组织”,可以引导学生集体,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并能够解决班里的“差”的问题,促进班风、学风的转变;而不要动不动就教训一番,强行压制,以“力”服人。应特别注意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重视学生的意见,有事与学生商量,帮助学生确立目标,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而不要忽视学生的意见,由班主任自己安排学习情境,控制班级活动。
  班上总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如:学生之间的争吵与斗殴、丢失钱物、对教师的不尊重等。遇到这些情况,应劝告自己要冷静,不要感情用事,不要专横独断加罪于人而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情节的轻重,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后果,经过认真研究后再作处理。在处理时,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反省机会,并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自己认识到问题的实质,面对同样的情况,以后应该怎样做,从而自觉地改过自新。
  专业理论与教育理论具有相通性,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巧妙地把专业理论与教育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班级教育管理,突出学生作为“人”的地位,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工作就会得心应手,班级和谐发展,取得教学和教育双赢的效果。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
初中物理的内容涉及到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以及能的转化等物理学的方方面面,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起基础性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经途径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经历科学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学习和认知特点,谈谈课堂教学中达到目的的方法。  一、让学生有兴趣——重视实验的基础性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理论都要经历科学研究
【摘要】有智慧的教师就是掌握了关键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手段的教师,就是把教学当作艺术的教师。这种教师能用心关注课堂,营造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富有其自身的生命活力;能把教学行为组合成富有意义的模式和节奏,迅速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创设高效课堂。  【关键词】智慧教师 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教学理论才最为有效,对于
1.问题的提出新课改的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纳式为探究式,变重结论为重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但学过高中物理很多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正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是教改的正确方向。如何使得现代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既能打好基础又能锻炼能力,这正是物理教改的重要课题。广东省韶关市云顶中学卢秋江老师结合初中二年级物理教学的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突破课堂45分钟的制约,以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理论为基础,依据统编教材设计教学课题,同时充分考虑学
脑功能定位学说表明,人类大脑由两半球构成,大脑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左半球的功能 侧重于逻辑思维,如语言、逻辑、教学、分析、判断等;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如空间、图形、音乐、美术 等。左、右脑半球犹如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们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思维活 动。左右两半球信息交换的生理结构是胼胝体,它由两亿条神经纤维组成,每秒钟可以处理两半球之间往返传 递的40亿个
【摘要】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推进高中物理的课程改革,提升物理课程的活力和深度,借此转变物理教学的误区和泥淖,已经成为业界研讨的热点话题。本文正是以此为主要的线索,论述了新时期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借助本文之浅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程改革 物理课堂 高中生 人性
新课标告诉我们“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