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qnrA基因的检测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我国部分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qnrA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PCR扩增产ESBL菌株,包括263株大肠埃希菌和9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qnrA基因;测序分析其基因序列.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qnrA基因阳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接合实验和Southern杂交进行基因定位.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qnrA基因阳性株的同源性.结果 26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5株检出qnrA基因,占1.9%;9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8株检出qnrA基因,占8.1%.13株qnrA阳性株中qnrA基因均位于可接合性质粒上.13株菌株同时携带CTX-M基因(1株CTX-M-9、5株CTX-M 14和7株CTX-M-24).qnrA基因阳性的接合菌与受体菌J53相比,环丙沙星对前者的MIC较后者提高了4~133倍.11株环丙沙星耐药株(MIC≥4 mg/L)均存在GyrA亚基的83位氨基酸和(或)87位氨基酸改变,其中8株对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株(MIC≥16 mg/L)同时存在ParC亚基的80位氨基酸改变.2株MIC分别为4 mg/L和2 mg/L的菌株GyrA和ParC两亚基均未发生改变.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中qnrA基因的携带率高于大肠埃希菌.qnrA基因单独作用仅导致低水平喹诺酮类耐药,合并gyrA和(或)parC突变导致喹诺酮类高水平耐药。

其他文献
患儿男,5岁,因出现水疱疹4 d、发热3 d入院.患儿入院前4 d无诱因出现躯体水疱疹,初见于头面部,后进行性增多并蔓延至全身。
期刊
AIDS是由于HIV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后,造成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而导致临床发病.在HIV的急性感染期和无症状期,由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尚处于较高水平,免疫功能尚可,临床上无明显症状,
期刊
目的 研究某国产抗-HCV试剂样本吸光度/临界值(S/Co)的意义,探讨国产试剂检测抗-HCV的初步程序和标准.方法 采用某国产试剂通过ELISA法检测295 000例无偿献血者的抗-HCV,对其阳性反应的样本采用Ortho抗-HCV试剂通过ELISA法进行检测.Ortho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HCV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并对其中的106例Ortho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在
目的 了解NK细胞和.γδT细胞在HIV/AIDS患者不同疾病阶段中的改变特点,探讨其在AI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311例未接受过抗HIV治疗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K细胞和γδT细胞比例及计数,根据CD4+T淋巴细胞<0.20×109L、(0.20~0.35)×109L及>0.35×109/L.将病例分为低、中、高CD4+T淋巴细
期刊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近100%,对人民生命危害极大.近年来,东安县狂犬病疫情居高不下,2003年一个县范围内发生狂犬病29例,疫情位居全省发病前列.2004年起,东安县定为省级狂犬病监测点.本研究对东安县1989至2006年狂犬病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东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而肝纤维化是肝病进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基础.在对正常大鼠、ob/ob小鼠(编码瘦素基因第105位氨基酸--精氨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故出现瘦素合成障碍)和Zucker大鼠[fa/fa大鼠,因瘦素受体(ob-R)基因突变,对瘦素抵抗]的实验表明,瘦素与肝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瘦素水平,探索其在慢性乙
期刊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经消化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福建省伤寒疫情虽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每年均有散发病例,疫情波及面广,个别地区有小型暴发[1],不典型伤寒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2].我们回顾性分析伤寒患者的腹部B型超声检测结果,探讨其在伤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期刊
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国际上关于附红体感染的报道始于1984年,1991年我国报道了首例人附红体感染.对于附红体感染后,引起宿主病理变化以及宿主对附红体感染的免疫反应,在动物中已有研究,而在人骨髓病理改变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则研究甚少.该病在儿童中只有个案报道[1-3],尚无骨髓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变化的资料.本研究根据诊治的6例附红体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文献资料回顾,讨论儿童中附红体感
期刊
目的 了解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感染者临床及肝脏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98例"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患者年龄、性别、血清HBV DAN水平、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肝脏HBsAg和HBcAg表达情况.并对不同血清ALT水平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98例患者中,<30岁者83例,占84.7%,≥30岁者15例,占15.3%.有48.0%感染者的母亲HBsAg阳性.
患者,男57岁,因大量出汗1 d来诊,发病前2 h有进食生辣椒史,入院前1 d患者大量出汗,伴轻微恶心、腹泻,未呕吐,痉挛性腹痛轻微,腹泻4次,为稀水样便,约1 L,无黏液及脓血,无里急后重.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