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①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②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也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领学生参观学校或公共场所的残疾人设施。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明白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这样创设了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如上《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警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生了病就没有地方医治了。”学生通过这些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我又选择跟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学校做为重点,通过播放保安员的话,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让他们对照以往的生活习惯,在感情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3.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如《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②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③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经常玩哪些游戏?每次都玩得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矩?如果碰到个别人不守规矩,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同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有规则。如:公共交通的规则,体育比赛的规则,娱乐活动的规则等。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没有规则,生活就会非常麻烦。我针对性地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守则》的重要性。我又一次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内容,再小组讨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内容有什么意义?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刻认识到学校规则必须遵守,这是学习成长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以实践检验真理,让他们在精神上进一步升华,更牢固地树立遵守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品德更规范,更有章可循。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在不断更新,音乐教学该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如何与国际接轨?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不少音乐教师说现在音乐课越来越难上,音乐涵盖的范围太广,音像和图片资料不容易找,教学用具也不是特别齐全,其实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电脑、多媒体手段、CD、DCD、投影仪等相继进入课堂,为我们音乐教学增添了丰富的色彩。音乐教师应该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因地制宜的运用到教学中,为音乐课增添一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研究认为:21世纪的数学教学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应高度注重学生的参与。本文对学生参与的意义及引导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参与,意义,情境     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数学教学对培养这种素质承当着重要的责任。本文仅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义与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意义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
期刊
【摘要】俗语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合理地加以应用,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极大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收集了中学生物教学中与遗传变异、生物体结构、生物体生理活动、传染病、生物与环境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行情感教育等内容相关的俗语,运用到中学生物教学中,供生物教师参考。  【关键词】俗语,生物教学,教学效益,应
期刊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教学中遇到好大一部分学生就是害怕解应用题,看了题目不知从何入手,像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导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发展思维能力,笔者就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从以下四方面谈起。  1.认真审题,感知题意  在教学中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感知题意,所以要把审题方法、方向作为重点加以强化,这样就能形成学生自觉的审题意识。看到一道应用题首
期刊
【摘要】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对评价的基本方式及运用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评价导向,运用,方式,方法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为了有效地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期刊
【摘要】语感的本质是人们在长期言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直觉思维是构成语感的核心要素。通过培养语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思维,培养,方法     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表现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不需要经过预先的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是凭借言语经验,直接地对言语作出敏锐的感受。培养语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读书实践和语感积
期刊
【摘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意识,发展,培养,方法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其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仅要有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尽可能使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加强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道德责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法上下功夫,从而提高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政治教学,德育教育,提高思想,实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
期刊
【摘要】万物之始,先有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从音乐的发展来看,先有节奏后有旋律与和声,旋律不能脱离节奏而单独存在,节奏却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教学。作为一名爵士鼓教师,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节奏教学,面对单一枯燥的节奏,繁琐无味的基本功训练,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快更容易的记住节奏并能灵活运用在演奏中呢?①通过简单游戏,引
期刊
【摘要】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字,小组合作     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