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材料受到加热后不会膨胀吗?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热胀冷缩”,即材料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在遇冷时体积会收缩。“热胀冷缩”是大多数材料都遵循的规律,但是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也有一些材料反其道而行之,在受热时,体积却缩小了。
  首先,正常情况下,热收缩性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是展开的,当橡胶受热时,橡胶的分子链就会卷曲起来,造成橡胶体积缩小。
  其次,水在0℃~4℃时会冷胀热缩,当温度超过4℃,水又会恢复热胀冷缩。水的反常膨胀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0℃左右的水中存在缔合水分子(多个水分子连在一起)。随温度升高,大的缔合水分子逐渐瓦解,变成三分子、双分子缔合水分子和单个水分子,这些小的缔合水分子可以“嵌入”大的缔合水分子中,因此,水的体积会减小。另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距离会逐渐加大,水的体积会增大。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水的体积出现了随温度升高,先缩小后膨胀的特点。
  最后,负热膨胀化合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也会发生热缩现象。例如,钨酸锆在-273℃~770℃間,都会随温度升高而收缩,这是由它特殊的晶体结构造成的。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小行星没有金属核心。因为小行星和行星的体积差异很大,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行星有着明确的内部结构,从炎热的金属内核再到岩石或气体外层,比如地球。但小行星的结构要简单得多,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碎石堆成的小行星,这类小行星是被重力绑在一起的碎片集合。目前人们认为这类小行星可能是由碰撞产生的,既可以是宇宙中微小沙粒之间的碰撞、聚积,也可以是大块的岩石之间的碰撞;第二种是固体小行星,目前大多数已
期刊
近年来,人类的平均身高一直在增加,其中荷兰是增长率最高的。19世纪早期,荷兰人的身高为165厘米左右;现在荷兰成了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男性平均身高为18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70厘米。那么荷兰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高呢?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820年至2010年间的各国中等身高的历史记录,发现荷兰人其实仅在过去的几十年成为了欧洲最高的国家,而且荷兰人身高的急剧上升的时间与建立民主新
期刊
观看别人折叠毛巾的视频,可以在一些人身上诱发神秘的放松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年前,我坐在办公室,点击了YouTube视频。里面,一个女人一边慢慢地把毛巾叠起来放在桌上,一边悄声说着话。立刻,一股暖暖的酥麻感开始绕着我的脖子生发出来,蔓延到肩膀和背部。不到一分钟,我就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了。即使在我停止观看之后,这种感觉还持续了很久。”英国自由撰稿人迈克尔·马歇尔写道。  马歇尔并不是唯一体验
期刊
要想知道硬盘上的数据是否有质量,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如何在硬盘上储存和查看数据。硬盘有几个组成部分,主要的部分是磁盘,它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圆盘,圆盘被分成数十亿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被磁化(表示1)或消磁(表示0)。硬盘中一般会有多个盘片,每个盘片包含两个面,每个盘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它可以通过感应盘片上磁场的变化来读取数据,或通过改变盘片上的磁场来写入数据。另外,还有一个电路连接着硬盘和计算机的其
期刊
蝙蝠、裸鼹鼠、盲鳗以及中国的中小学生……在这群视力不好或干脆失明的动物中,如今要加上一种鸟类——新西兰的国鸟鹬鸵。  鹬鸵是仅分布在新西兰的一种不会飞的鸟,因其叫声非常尖锐,听起来特别像“几—维—”,所以又被当地土著的毛利人叫做“几维鸟”。  鹬鸵体型如鸡,羽呈毛发状,兩翼严重退化,被毛发所覆盖,几乎难以辨认,所以它外表看上去就像一个多毛的大皮球。鹬鸵是全球唯一幸存的无翼鸟。  鹬鸵有一根细长的喙
期刊
如果我们举重物时间过长,我们的手臂可能会突然开始发抖。这其实是一种肌肉疲劳的现象,那么造成肌肉疲劳的原因是什么呢?  每个运动神经元都会连接一部分肌肉纤维,肌肉纤维接收到神经元传递的信号之后,才会主动收缩,也就是用力。肌肉运动时,运动神经元不是同步发出信号的,有些发出收缩信号,有些发出伸展信号,神经元间的配合让我们的肌肉连贯、灵活地运动起来。通常情况下,我们很少抬非常重的东西,神经元只需传递普通的
期刊
医学上有许多难题,比如癌症、免疫缺陷病等,这些疾病使用传统的医药几乎无法根治,于是科学家将眼光投放在了基因治疗上,想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外源的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由于基因治疗技术可以设计、编码基因,所以人们也想使用这一技术来改造基因,增强人体功能。  作为未来医学新的发展方向,基因治疗一直颇受重视,甚至被冠以“医学革命”的称号。但基因治疗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期刊
在2018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中,柯洁再次对战人工智能。尽管柯洁吸取教训,奋力反抗,但依然被国产人工智能“星阵”击败。人类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制造出的人工智能既然能战胜我们,那它们是否会对我们造成威胁?我们能信任它们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目前的人工智能都能干什么。  人工智能“小助手”  当下的人工智能,正在不断地造福人类,并且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智能“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
期刊
每年,全球感染流感病毒的人数在500万人左右。这些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在人群中传播,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喉咙痛、流鼻涕和头疼等症状。各种生物医药机构每年都会研制出一種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对抗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但有些时候,这些流感疫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毒的蛋白,来检测感染,产生相应的抗体,抵御病毒入侵。然而流感病毒却一直处于变异中,疫苗更新的速度比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疫苗引起的抗体就
期刊
胶水可以用来做什么?把挂钩粘在墙上,或是粘好撕裂的鞋底,又或者是修补建筑裂缝。但你见过可以粘合伤口的胶水吗?  这种胶水是中国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型生物胶,它模仿细胞外基质(多细胞有机体中,细胞周围由蛋白质等多种大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能够很好地和动物伤口结合。在紫外线照射下,胶水可以迅速固化,将伤口“粘”起来。  在對猪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将这种生物胶填在它们喷涌着血的伤口上,并用紫外线照射。在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