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巴里坤庙宇文化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在清代至民国年间修建了很多庙宇,其中有一少部分是官方修建的,还有一部分是本地商人和军队捐资修建的,但大部分是各地驼商、驼客捐资修建的。无论哪种修建方式,都是当时人们用以求得心灵的安慰或者祈求神灵对自己的保护。现在我们所称的庙宇,其实在当时不叫庙宇而叫会馆,且基本都是以地域为名的会馆。如陕西会馆、甘肃张掖会馆、山东会馆、宁夏会馆等,和现在商会的叫法一样。
  新疆各地基本都有庙宇,特别是巴里坤、奇台两地修建的比较多,庙宇内供奉的内容也较为全面,其规模在新疆形成屈指可数的庙宇文化群落。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庙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拆除。现遗留下来的庙宇已经不是很多了。巴里坤、奇台、玛纳斯、水磨沟还保存了一小部分较为完整的清代晚期庙宇群建筑。现在巴里坤的地藏寺和仙姑庙是新疆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庙宇群落,2000年以后经过近几年的不断修复,基本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在巴里坤广建庙宇的历史有近200年,巴里坤曾在清代享有“庙宇冠全疆”的美称。据《镇西乡土志》记载,“道光年间,四营有四营之庙,三乡有三乡之庙,庙宇之多巍然诚郡之壮观也。”
  巴里坤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享有新疆“三大商埠”及“八大名城”之称,在康熙王朝兴盛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军屯、犯屯、回屯和旗屯,后又出现了商屯和民屯的高潮。这时广建寺庙也就随之兴起,发展到嘉庆年间在汉城、满城七里半的范围内建有57座庙宇群,按当时的城内人口计算,形成了50人就有一座庙的奇观,再加上三乡庙宇,巴里坤草原上当时就已有近百座庙宇。巴里坤寺庙内容之广是罕见的。有佛教、道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耶稣教,另有德、贤、圣、仙等寺庙。巴里坤形成了一个宗教大融合的舞台,为当时的宗教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寺庙都被毁了。现在巴里坤仅存有地藏寺、仙姑庙和石人子黑沟龙王庙。地藏寺和仙姑庙是新疆境内保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庙宇群落之一,这里也是巴里坤寺庙文化的集中展示。
  地藏寺原名民勤会馆,是甘肃民勤商客捐资修建的会馆,为来往于此地的民勤客商和移民服务。过会时间为每年阴历五月十六日,一般过会为3天。过会由民勤商会组织,一般都要邀请当地或者外地的名角大腕来这里唱戏。过会的目的和我们现在搞物资交流会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规模大小不一样而已。为了驼客运来的货物能够及时的进行交流、交换和出售,他们在庙内戏台前的广场上进行贸易活动。一边听戏一边交易,这样的活动不但完成了商客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地域文化活动的开展。
  地藏寺地处汉城南门外,整体院落坐南观北、占地十几亩,山门极其雄伟,上下木制结构,上为该庙演戏的戏台,下为进出地藏寺的山门,山门两侧又各置一面石鼓。进山门便是看戏广场,也是贸易交流场所,往里是一座壮观的凉亭,拾级而上,过凉亭左右是东西厢房,厢房门柱上雕刻有楹联:“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西厢房),“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东厢房)。
  最上为地藏王菩萨大殿,极其雄伟壮观,大殿宽五楹,深六进,飞檐起脊,大殿门柱上雕刻有这样一副楹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善报恶报速报慢报终须有报。”门上有一横匾写着“你来了吗”。后殿正中供奉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金身塑像端坐在莲花座上,莲花座上有一个小洞,洞内塑有一动物,其形狮不像狮,虎不像虎,关于这怪物有一个传说:地藏王菩萨的母亲本是积德行善之人,进入佛界因经常吃素,难以度日便径自开斋,造下了十恶不赦的罪孽。触犯了天规戒律。在惩罚她时,她却逃避到地藏王菩萨莲花座内,至此变为这一怪物。由此告诫人们,行事不要擅自越轨,要按道德准则、教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必定会受到天规戒律的处罚。
  仙姑庙又称甘州会馆,是甘肃张掖客商于嘉庆年间捐资修建,是座道观。东邻地藏寺,南毗孙膑庙,北望无量庙,这里林荫蔽日、古树参天、吊桥流水、花木似春。
  仙姑庙山门富丽,大门两侧是八角楼,设计新颖,做工精细,云头及各式雕花板,雕刻细腻,有百看不厌之感。山门楹联语:花木四时新飘红椎绿不是人间景色,溪山千古秀钟灵旒瑞气长留世外烟霞。
  进山门是一座雕龙刻凤,长10米,高5米,厚1米,砖雕影壁。正面是“二龙戏珠图”,两条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背面是“丹凤朝阳”,双面图案讲究,有阴有阳。影壁后便是小型戏台广场,专供看戏和贸易交流,每年阴历五月二十五日为庙会,唱戏3天,有时和地藏寺同会。庙会活动的举行,既活跃了巴里坤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巴里坤经济的发展。
  上金瓜吊桥后就是过亭(也称前殿)。过亭设计错落有致,飞檐、花板雕刻无不勾起你的联想。相传“金瓜吊桥”是新婚夫妇必过之桥,在新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过桥,钻一回桥洞,其意一为早生贵子,其二是日子过得顺顺利利,像流水一样。楹联:遍地绿台金界静,一溪碧水玉光寒。
  拾级而上便是仙姑娘娘大殿,正中供奉何仙姑,东西厢房紧挨日月光楼,是商客及道观人士居住之地,东西厢房有一幅楹联:霜前探菊雪里梅,雨后观兰风中行;绿树碧檐相掩映,小桥虚阁尘高低。
  大殿中的何仙姑是站立塑像,左手还拿有一毛线团。何仙姑为何左手拿一毛线团,传说何仙姑原本是张掖地区一位非常美丽而又孝敬老人的善良女子。她的婆婆是一个瞎子,有一次婆婆出去串门,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何仙姑知道后马上就去寻找,她怕自己也像婆婆一样找不回来,于是就左手拿一团毛线边走边散,这样可按原路回家。当何仙姑手中的毛线已散完的时候,瞎婆婆还没有找到。何仙姑找婆婆的心情急切,为表示自己的孝道,就将自己的肠子接在毛线上继续寻找。直到将自己的肠子用完时,瞎婆婆才找到。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孝敬公婆的女子,以何仙姑为榜样,在张掖地区修建了纪念何仙姑的庙宇。至此,仙姑娘娘便成了孝道的化身。
  地藏寺南毗观音阁,西邻仙姑庙和孙膑庙。这些庙宇构成了一座庙宇群落,地藏寺、观音阁在东,仙姑庙、孙膑庙为西。其山门、戏台、过厅、厢房、大殿基本都在一个平行线上。地藏寺和仙姑庙之间只有一墙之隔,这墙不是土坯墙,也不是砖墙,而是以枸杞树相隔。
  当时巴里坤庙会兴盛时期,每月都有庙会,有时在一个月里有好几次庙会活动。这些庙会活动带动了地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带动了西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
  庙宇文化在西域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播形式,也是传播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载体。驼客们通过丝绸之路将汉文化传入了西域,同时又将西域的文化带到了中原,使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和传播。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业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巴里坤的庙宇文化是西域宗教文化的一个缩影,巴里坤庙宇文化内涵及其修建给后人以很多遐想。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核桃之乡”新疆叶城第六届核桃采摘节于2013年9月8日开幕,当天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远近乡镇上千名村民观看。此外,当天举行了各乡镇的核桃品种的比赛并颁发奖金,“长寿之乡
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宝,在沙海中找到汉唐遗址丹丹乌里克和喀拉墩两处古遗址后,经过了一片后来闻名遐迩的树林。他在他的著述《亚洲腹地旅
中国西北偏北的阿勒泰市,是著名的边城之一,素有"金山银水""冰雪之乡""草原明珠"之称,2005年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国内外专家认证为"人类最早滑雪起源地"。特殊的
2013年10月11日,新疆若羌第六届楼兰文化旅游节暨第九届红枣节将举行。活动期间,若羌县举行了新疆楼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楼兰国际学术研讨会,
【正】 随着令人不安的中学生怀孕率的升高、爱滋病的流行,以及对其它性遗传疾病的恐惧,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师认为,性教育的开展事不宜迟,一些著名医学专家也在大声疾呼,性教育
【正】 杨见奎撰写的《现实和理论的中介—模型》(《宜春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一文指出: 把科学认识划分为实验的和理论的,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从实验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
戴志康,1981年生,黑龙江人,康盛世纪首席执行官。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创业。2004年初,戴志康独资50万元人民币,在中关村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论坛软件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目前,Discuz!论坛系统占据了国内BBS大部分市场。    教育对自己帮助不大    对教育的看法,戴志康和他的好友李想、茅侃侃、高燃迥然不同。工科出身的戴志康在和记者
据统计,我国的“老字号”正以每年5%的速度消亡,有80%以上的“老字号”都在新经济条件下面临着经营危机。恒源祥却在这股大潮中逆流而上,从苟延残喘的国营小店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绒线产销企业。八十载与羊共舞,书写的是一个绒线王国的神话。    历史回眸    老上海有句俚语,“买绒线兴圣街”。这条如今毫不扎眼的永胜路,却在一个世纪前编织着中国绒线业的神话当时整个上海,几乎所有的专营绒线店都簇拥在了兴圣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