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岸是河流与陆地之间重要的生态界面,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到人为活动的严重威胁。无脊椎动物在河岸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联系的重要纽带。尽管已有很多学者对河岸无脊椎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总结。本文结合洪水和干旱、营养物质、微生境多样性、河岸植被、微气候梯度、食物资源以及河流空间梯度等影响因素,初步讨论和归纳了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周期性洪水和干旱引发了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和迁移等行为,增加了河岸无脊椎动物群落周转率,为无脊椎动物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充足的营养物质使河岸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支撑了较高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较高的微生境多样性为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多样的生态位空间,孕育了特殊的河岸无脊椎动物种类。复杂的河岸植物群落不但是河岸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之一,也为河岸无脊椎动物提供了多样的生态位空间和重要的避难场所。微气候环境的空间分异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陆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在河岸共存创造了条件。跨越界面的资源补给增加了河岸无脊椎动物的食物可利用率,为河岸无脊椎动物提供了特殊的食物来源。这些因素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纵向梯度和侧向梯度,从更大尺度上为河岸无脊椎动物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因此,探讨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对于河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梯级筑坝对河流水环境演化的影响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小型山区河流高密度梯级开发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空间格局以及水环境演化的累积影响特征尚不清楚. 以重庆市五布河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8个“河流-水库-下泄水”交替系统中表层水体理化因子及碳(C)氮(N)磷(P)形态组成进行季节性监测,探讨了梯级筑坝对小型河流生源要素空间格局及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影响的累积特征及驱动机制. 结果表明:梯级水电开发对五布河流域水
龙稞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苏啤3号与垦啤麦9号杂交的F1代为母本,与甘啤2号和青海多棱青稞08N1092杂交的F1代进行有性复合杂交后,利用系谱方法选育的黑龙江省第一个优质抗病粮用的大麦新品种。2017-2018年完成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10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大麦(青稞)(2021)230017。
期刊
目的:探讨燕麦青稞粉对II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ICR小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50 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脂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200 mg/(kg·d)】和高脂燕麦青稞粉组。喂养6周期间,观察每组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变化,6周后摘眼球取血,检测血脂、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留取肝脏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
种子内生微生物组与种子的健康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收集对白粉病抗病和易感共11个青稞品种种子,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内生真菌的群落、丰度和多样性进行研究从不同品种的青稞种子中共鉴定4个门、17个纲、35个目、66个科、107个属的内生真菌,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是优势菌门;链格孢属Alternaria、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话题。以西藏夏乌村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方法,从日常生活实践视角,透视地方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剖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何以构建。经研究发现:(1)藏族村民与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 coeleste)、耕牛互动时,借助物质、情感、空间以及身份转型等多重生活实践策略与后者联结,经由人的自然化实践,建构起表征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甘青11号”(原代号0349)是甘肃省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4号”为母本,9914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青稞品种。该品种于2022年1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22)620002。2014—2017年参加第11轮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产量3 901.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6.3%,比
【目的/意义】论文学术价值识别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利用论文内容贡献度和加权平均被引量指标能够实现论文学术价值的早期识别,推动科技成果价值的早发现早实现。【方法/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模式匹配和共现分析方法抽取了论文问题知识元关系和方法知识元关系;其次按照问题与方法知识元关系进行检索,构建问题与方法相关文献集;然后基于相关文献集提出论文学术价值指标计算方法,并通过归一化贡献度-加权平均被引量矩阵,
为了探究青稞灌浆期籽粒中的miRNA及其表达特性,本研究以糯青稞‘08-1127’和非糯青稞‘藏青2000’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开花后8、12、16和20 d籽粒样品的小RNA文库,并进行高通量测序。2个青稞材料中共鉴定到298个已知miRNA及78个新miRNA。表达分析显示,‘08-1127’和‘藏青2000’在籽粒发育的4个阶段分别有133个和144个miRNA差异表达。71个miRNA在‘
试验研究了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随着时间的推进,复种豌豆、燕麦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土壤碱解氮、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均有增加趋势;复种后土壤全钾、速效钾的质量分数、pH值呈下降趋势。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复种提供科学依据。
列维坦是公认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是把俄罗斯风景画艺术推至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次。列维坦的风景画深刻而真实,他的作品用笔纯熟、语言综合、情感充沛,创作出具有个人独特绘画风格的风景油画。研究列维坦风景画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理论价值,对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具有推动作用。为了克服以往研究列维坦风景画只是理论上泛泛而谈的缺点,作者将进一步结合自身绘画实践来展开研究和探索。本文首先以列维坦所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