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中心的一次航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猫桌》是斯里兰卡裔加拿大籍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作品描述了11岁少年迈克尔从斯里兰卡首府科伦坡出发去往英国伦敦的一次航行历程,作品通过一次从边缘到中心的航行,表现出中心和边缘之间的从若隐若现的摩擦到激烈的碰撞,彰显了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矛盾的消弭与激化,迈克尔到目的地后与中心的融合,从近自传体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作者本人作为流散作家在内心的中心与边缘的纠结,在潜意识中在中心位置为边缘陈情。本文结合迈克尔·翁达杰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作家生涯,对《猫桌》进行力所能及的解读。
  【关键词】:猫桌;航行;中心;边缘
  一、引言
  《猫桌》是斯里兰卡裔加拿大籍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作品描述了11岁少年迈克尔从斯里兰卡首府科伦坡出发去往英国伦敦的一次航行历程,作品通过一次从边缘到中心的航行,表现出中心和边缘之间的从若隐若现的摩擦到激烈的碰撞,彰显了中心和边缘之间的矛盾的消弭与激化,迈克尔到目的地后与中心的融合,从近自传体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作者本人作为流散作家在内心的中心与边缘的纠结,在潜意识中在中心位置为边缘陈情。本文结合迈克尔·翁达杰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作家生涯,对《猫桌》进行力所能及的解读。
  二、边缘和中心的迈克尔·翁达杰
  迈克尔·翁达杰出生于斯里兰卡,他具有荷兰人、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等混杂的血统,11岁随母亲移居英国,19岁到加拿大求学,在加拿大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任教,开始了写作生涯,成为诗人和著名的作家。从作家本身的生涯可以看出,迈克尔·翁达杰走过了从边缘到中心,又在近中心的边缘走向辉煌的历程。出生地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从公元前印度人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迁入以来,因信仰和血缘的不同,双方就征战不断。16世纪来着欧洲中心的葡萄牙船队登陆科伦坡,17世纪开始欧洲殖民先锋荷兰入侵,英法交易,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20世纪泰米尔成立的猛虎组织与政府军的连年征战,使这批土地饱受战争的煎熬。曾被中国称作僧伽罗国的出生之地,梵语的名字更显得边缘的生疏感,作为欧洲中心英国在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小岛国出生的富裕农场主的孩子,幼年生活无忧无虑,到英国后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高中,19岁到加拿大读书,从欧洲中心进入到加拿大这个曾经的英法殖民地生活,在欧洲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加拿大,到了一个近欧洲中心的边缘。在加拿大,他发表了6部诗集,在1970年发表《小子比利作品选集》,1976年出版《经过斯洛特》,1981年出版《世代相传》,1987年发表《身着狮皮》,1992年发表《英国病人》,2001年出版《阿尼尔的幽灵》,2007年出版《远眺》。《英国病人》获得了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以《英国病人》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第69届奥斯卡9项大奖。迈克尔·翁达杰还5次获得加拿大总督奖,《远眺》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吉勒奖。迈克尔·翁达杰已经不需要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来证明其文学生涯的辉煌。
  “对于诸如奈保尔、拉什迪和翁达杰一类的后殖民作家, 书写个人成长的心灵史似乎总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1](P19)《猫桌》从一定程度上描写了作者本人在从科伦坡去往伦敦的航行过程中成长阅历的增长,也同时让他看到了边缘和中心的差异,让作者在未来的某一天将此心里历程叙述给读者。
  三、迈克尔从边缘到中心的航程
  “那晚他十一岁,对世界的认识仍然青涩幼稚,他登上了人生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船。” [2](P1)与作者去往英国不同的是迈克尔一个人进行这趟远行。在船上第一餐迈克尔就体验到了边缘的感受,迈克尔被指定在七十六号桌用餐,处于位置明显与船长的餐桌相去基远,它在餐厅的另一端,一群最没用地位的人,需要在猫桌上吃饭。离开主人的位置,处于边缘,像猫一样在旁边用餐,近似于侮辱的安排,是这群来自殖民地的富人、过气的钢琴家、退休的英国工人用餐的最佳安排了。然而正是这边缘的身份,使得迈克尔及猫桌的桌友在船上是隐形的,可以尽情的窥探船上的乘客。“我孑然一身的事实、本身就是一场历险。我没有家庭的负担。我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拉马丁、卡西乌斯和我已立下已条规定。每天我们必须至少干一件被禁止的事。这一天才刚开始,我们面前有的是时间去执行这项任务。” [2](P19)在边缘向中心的航行中,迈克尔无拘无束的经历让他迅速脱骨换胎。没有这次真实的航行经历,也行就没有翁达杰未来的辉煌。
  迈克尔对留在家乡的舅舅多有牵挂,对死去法官是否是舅舅忧心忡忡。对幼时的玩伴纳拉扬和厨子古那帕拉多有思念,这一切都是后期作者随身处异乡,位于欧美中心区域,但无法对家乡的一切释怀直接体现。即使后来他们已经在英国生活多年,还是在其他地方事业有成,但对与家乡仍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割舍的联系,对新的环境有着即若即离的生疏感。“每个移民家庭,似乎都有人在所到的新国家里找不到归属感。对于无法在波士顿、伦敦或墨尔本默默忍受命运的哥哥或妻子来说,这像是永恒的放逐。我遇到过许多对昔日故乡久久不散的幽灵依旧魂牵梦绕的人。的确,在科伦坡更随性、更少引人注目的环境下,拉马丁会活得更开心。” [2](P158)在英国从斯里兰卡来的迈克尔和拉马丁依旧经常的联系和相互关心,迈克尔也关注着卡西乌斯的成就。
  而中心与边缘的碰撞也体现在航行中的方方面面。靠着珠宝、橡胶和地产发家致富的富商、慈善家赫克托·德·席尔瓦爵士被“正在撒尿的狗”实施詛咒后,忍受着恐水症的折磨,冒着在航程中随时丢命的风险,去英国中心去医治,因为他对英国中心的医术深信不疑,然而抵不过边缘对他的深深的诅咒。虽然英国中心的殖民统治地位在当时已经渐渐消失,但对前殖民地的影响还是存在,犯人尼迈耶虽然是在科伦坡犯罪但是由于他杀死的是英国法官,所以他要被押送到英国去受审,押送他的英国军官吉格斯可以正大光明的在轮船上现身,而配合他的来自锡兰的高级警官“瞎眼”的佩雷拉在化身为裁缝古纳塞克拉先生隐身在乘客中,默默无声地配合这次行动,而且对自己为中心帝国的服务心甘情愿。最终被来救出犯人尼迈耶的家乡人杀死。但来自边缘的航行的乘客也可以成为中心的成功者,叛逆者卡西乌斯出乎历史学家丰塞卡的意料,成为了中心赫赫有名的大画家,甚至对他的母校说“滚他妈的蛋”。迈克尔在文学上也成就卓著,经常在电台做节目,猫桌上的游伴又记起航行的诸多往事。中心边缘的感受在他们的航行中有所感受,在后来的生活中有所体现。
  四、结语
  迈克尔·翁达杰在《猫桌》中所描写的一切,如他在“作者的话”中虽然用了回忆录和自传的笔法,但其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然而我们还是从中感受到的是真实感,是作家本人的对来自家乡的人的亲近感,对中心所取得的成就的生疏感,像南非作家库切一样,不经意中会对母国进行观察,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在诉说这离散作家同样的情怀。
  [1]张陟.航行中的青春与伤痛——迈克尔·翁达杰的新作《猫桌》[J].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2(03):18-20.
  [2]迈克尔.翁达杰. 猫桌[M]. 张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认知语言学派主要认为隐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派,应当被广泛的引用。隐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隐喻是修辞手法之一,更是文体特点的表现。本文主要通过浅析英美文学中隐喻的含义、美学价值、文体效应三个方面,展现和领悟英美文学的美学价值和文体效应。  【关键词】: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文体效应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被人们认知的一种过程。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相同点和不
期刊
【摘要】:评价理论主要研究语篇中作者是如何表达主观态度。基于这些理论基础,本文着眼于小说《喧嚣与骚动》,从小说中词汇及语法层面所隐含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的复杂的立场和态度。  【关键词】:评价理论;《喧哗与骚动》;情感;判断;鉴赏;  一、引言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领军人物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康普生家族悲剧为视角,对南方没落世家中人生的无意义与深刻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杜丽娘和林黛玉两位女性形象光彩照人,她们共同追求着“至真之情”,渴望着“至真人性”,努力冲破封建礼教和封建等级的桎梏。在反封建礼教、追求真正爱情的道路上两位角色有着同样理想的至情爱情观,但在爱情的追求和表现中也有着许多差异。  【关键词】:杜丽娘;林黛玉;至情;爱情观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一本《牡丹亭》道尽了“情”之至者,到了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里面
期刊
【摘要】:在《山海经》一书中,尤其是多记载奇鸟异兽种类的《山经》中,有多处记载“食人”的猛兽,其叫声像“婴儿哭”,如“又东两千三百五十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1]例子中的青丘山上的九尾狐,“其音如婴儿
期刊
【摘要】:文学理论对英语文学教学的借鉴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也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课程,科学分析教学素材,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文章主要分析了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借鉴作用,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文学理论;英美文学教学;借鉴作用  著名学者Sage曾说过:“文学对于提升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让学生享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扩大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而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下,当今世界的融合已经不仅局限在经济领域,在文学领域也具有极高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以及关联性语境进行探析,以期中外文学可以得到更好的交融与传播。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运用;关联性语境  英美文学作品在我国流传已久,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均具有极高的传阅度与知名度。由于英美与我国社
期刊
【摘要】:左思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洛阳纸贵和左思风力都是源自于他。《咏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借以表达诗人从早期的胸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到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后来看透世事超脱的复杂感情,分析其思想变化的过程,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咏史》八首的内涵。  【关键词】:左思;咏史;心路历程  左思是西晋杰出的诗人,其笔力雄健,情调高亢,气势昂扬,感情充沛,继
期刊
【摘要】:马塞尔·莫斯的《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开创了“礼物研究范式”,着重从社会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古式社会中的“整体呈现体系”。本文从《礼物》讨论的核心问题礼物交换入手,分析了书中考察的三种交换模式,通过古今对比阐释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莫斯;礼物交换;整体呈现  一、莫斯与《礼物》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之一马塞尔·莫斯(Marce Mauss,1872—1950)是涂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物色》在创作理论上,刘勰用“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形象地说明了主客体的交流运动,初步揭示了这种交流运动是双向的与不断提升的。试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探讨“物色”的构字及其题解释义,从“心物”关系的历史渊源探讨《物色》篇中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取“纳”客体之貌引发主体倾“吐”情感,在“物”引“情”发到“情”移“物”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双向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纳”客之貌;“吐”心
期刊
【摘要】:在中国,以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为题材的小说不计其数,但广西作家黄继树却在历史题材小说的道路上大放异彩。黄继树是广西桂林永福县人,怀着对文学的热爱,1959年已经开始公开发表作品,其创作道路的四个阶段对历史小说的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意在对黄继树钟情于历史小说的原因做探析,使读者能更好理解黄继树的历史小说。  【关键词】:黄继树;历史小说;创作选择  一、黄继树小说创作道路的选择  黄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