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wf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过程中的规范化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平台,探讨FISH在MDS诊断中的地位.方法 对符合维也纳最低诊断标准的83例MDS患者通过细胞遗传学显带分析(CC)法和FISH法检测染色体异常,比较FISH法与CC法在检测MDS染色体异常克隆中的差异,并搜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建立包括-5/5q-,+8,-7/7q-,20q-,-Y探针组合的FISH诊断MDS的检测平台,成功率100%.在83例MDS中,两种方法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42.2%,其中CC法检出率30.1%,FISH阳性率33.7%,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76.1%.在IPSS分组中,FISH法能提高中危1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9.6%、10.0%,P=0.049),而对中危2患者CC法检出率更高(分别为81.2% 、62.5%,P=0.036).CC法检测正常或失败患者中,11例(19.0%)患者FISH法检测阳性,其IPSS分组以中危1为主10例(90.9%).用FISH法与CC法分别进行IPSS分组,发现用两种方法评价IPSS吻合率为86.7%.单纯用CC法结果进行IPSS分组将导致3例患者(3.6%)危险分级下降,而单纯FISH法结果进行IPSS分组将导致8例患者(9.6%)危险分级下降.两种方法检出的染色体异常35例(42.2%),复杂核型13例(15.7%),单一异常核型22例(26.5%).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8,共9例,占10.8%,其次为7号染色体的异常,共7例,占8.4%.结论 FISH技术用于检测MDS染色体异常,方法稳定、灵敏、快速.FISH技术联合CC技术,可提高MDS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相比CC技术,FISH技术可以提高IPSS分组中危1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FISH技术因包含探针有限,不能完全替代CC法在MDS检测中的作用,但二者可以相互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39例维吾尔族CLL患者病例资料,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汉族CLL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69例CLL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4.7±9.0)岁,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分别为(65.6±10.4)岁和(63.9±7.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按Rai分期,低危(
2012年的第5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对于淋巴瘤而言或许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远离化疗”治愈淋巴瘤的梦想.而这一观点的提出并非凭空想象.随着对淋巴瘤本质的认识愈加深入,针对淋巴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微环境的靶向药物的研发已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针对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靶向药物组合在临床研究中已显示出超越传统化疗方案联合靶向药物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更好.靶向
目的 对进行的人源化抗人程序性死亡分子1 (PD-1)单克隆抗体CT-011合并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CT-011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集治疗前和注射CT-011第14天的30例患者外周血和恶性淋巴结活检标本,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各个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使用QiagenRNeasy试剂盒从活检组织中抽提RNA,使用Illumina Huma
目的 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化疗及缓解后治疗方案.方法 将初诊的28例APL患者给予三氧化二砷(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诱导治疗,白细胞>10×109/L时给予蒽环类化疗[柔红霉素(DNR) 40 mg×3 d].诱导缓解后给予蒽环类强化治疗3个疗程,初治高白细胞的患者加用标准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结束且患者血象、骨髓象恢复后开始予As2O3、ATRA、巯嘌呤(6
目的 了解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行强烈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支持治疗时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磷酰胺(Cy)+环孢素A(CsA)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支持治疗的SAA-Ⅰ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谱及预后.结果 27例患者中并发感染13例(48.1%),其中细菌占70.0%(7例次/10例次),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占30.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加入,增加了大剂量化疗在MM治疗中的优势,使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生存.即使在靶向新药时代ASCT仍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反应率.靶向新药在ASCT前后联合应用,可辅助提高ASCT的疗效,这是目前使用靶向新药的趋势,但其仍不能取代ASCT在MM治疗中的地位.研究更为合理、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是今后的方向。
目的 探讨Notch1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在T细胞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测序法检测30例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及Notch1基因26、27号外显子(HD)和34号外显子(PEST)突变情况.另取10例淋巴结反应增生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30例T细胞淋巴瘤中,21例(70.0%)Notch1蛋白表达阳性.17例(56.7%)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其中,8例
目的 提高对罕见疾病主动脉夹层(AD)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DeBakeyI型AD合并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虽略有延长,但最终因AD无法控制而死亡。结论对于AD合并急性白血病国内外鲜见报道,其预后与AD的严重程度有关,化疗的同时兼顾对AD的个体化治疗也许能改善预后。
期刊
目的 观察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3例患者应用克拉屈滨10 mg维持24 h静脉滴注,共治疗3d或5d.结果 3例患者中,2例患者疗效均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为接近完全缓解.结论 克拉屈滨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el/Dex)改良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MM患者予Vel(1.6 mg/m2,第1、8天静脉注射)和Dex(20 mg/d,第1天至第4天,第8天至第11天)治疗,疗效评估依据国际2006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分级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名(NCI CTCAE)(v3.0)判断.结果 2~8个疗程后,22例患者对治疗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