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洗脱液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洗脱液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术中对目标组织(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组织)及非目标组织(甲状腺组织、淋巴样组织)行直视下细针穿刺,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穿刺洗脱液PTH水平,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组织穿刺洗脱液PTH水平的差异.结果 确诊甲状旁腺组织(AT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536.90±32.02)pg/mL,误诊为甲状旁腺组织(AF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63.86±5.44)pg/mL,确诊甲状腺组织(B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53.61±3.07)pg/mL,淋巴样组织(C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为(58.71±2.89)pg/mL.4组穿刺洗脱液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AF组、B组、C组均低于AT组(P0.05).结论 细针穿刺洗脱液检测PTH水平对于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的鉴别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基因沉默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食管癌EC970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组及沉默组,分别转染LipofectamineTM 2000、含无义随机序列(siRNA-NC-PGCsi3.0)和EphA2干扰序列(EphA2-siRNA-PGC-si3.0)质粒和脂质体的复合物.稳定转染后,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对双胎妊娠孕妇胎膜早破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孕检的112例双胎妊娠高危胎膜早破孕妇的资料(高危组),另回顾性分析96例同期在该院孕检的健康双胎妊娠孕妇的资料(健康组).比较两组的绒毛膜性和羊膜性;比较两组的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比较高危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和未发生者的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分析羊水指数和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高危孕妇胎膜早破的效能.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各羊膜
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胸苷激酶1(TK1)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DKK1、GP73、TK1的水平,评价TACE后疗效,随访TACE后复发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DKK1、GP73、TK1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肝癌组术前、术后7 d、术后28 d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川崎病(KD)的发病风险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93例KD患儿(KD组)和9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PON1基因的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结果 KD组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中的
目的 比较单纯经胸超声(TTE)与经食管超声(TEE)在小儿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大连市儿童医院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封堵AS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引导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运用TTE引导(TTE组),60例患者运用TEE引导(TEE组).记录手术时间、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预后情况.患儿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结果 两组患儿经右颈静脉途径可调弯鞘封堵均获得成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喉部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中病理确诊为LSCC的患者89例,留取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各89份.比较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DO1、IL-10的表达情况,以及LSC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IDO1、IL-10表达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
下肢手术中止血带的应用容易造成医源性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缺血再灌注致远端器官损伤是围手术期器官功能保护的研究重点.目前研究聚焦于下肢缺血再灌注对远端重要器官,例如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和脑的影响.虽然缺血再灌注影响的远端器官种类存在差异,但是最关键的致伤机制大体一致.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远端器官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聚积、氧自由基生成、钙离子超载、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炎性介质激活及级联反应发生.明确IRI机制为保护围手术期器官功能提供了指导思路、潜在器官靶点和细胞通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 探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不同手术时机对手术效果、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符合标准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亚急性期(>14 d)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14 d)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病死率、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Ⅵb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方法 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75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TC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浅层(Ⅵa区)及Ⅵb区发生淋巴结转移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性.结果 175例PTC患者中,发生Ⅵa区淋巴结转移67例,Ⅵb区淋巴结转移29例,兼有Ⅵa、Ⅵb区淋巴结转移23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癌灶最大径、癌灶多发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趋化因子配体2(CCL2)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对VCI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粤北人民医院和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4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VCI分成VCI组(n=76)和非VCI组(n=64).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8、CCL2水平.Pearson法分析MoCA总分与血清IL-18、CCL2的相关性.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