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血脂谱的变化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pe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血脂谱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有胸痛、胸闷且无明显冠脉狭窄、符合非创伤性诊断冠脉痉挛条件的患者76例(痉挛组),分析其各项血脂指标,并与显著冠脉狭窄患者(冠心病组)及非冠脉病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痉挛组和冠心病组的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组患者的HDL-C和ApoAI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TG水平显著高于痉挛组和对照组(P<0.05).3组的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典型冠脉痉挛患者与冠脉狭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

其他文献
肿瘤干细胞(CSC)在肿瘤的发生、复发、转移和耐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的化疗药物能杀死大部分恶性细胞,但对数量极少的CSC却作用甚微,残存的CSC足以使肿瘤复发和转移.采用针对CSC的靶向治疗,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治愈肿瘤.深入了解CSC不同于肿瘤组织中其他细胞类型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展特异性针对CSC的靶向治疗。
患者 男,17岁,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肌肉疼痛,以四肢明显伴头昏、乏力,无畏寒、发热及出血,无明显头痛,自幼有地中海贫血病史,体检:体温36.5℃,神清,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超声示肝质地不均,脾大。
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近年发现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抗体)是RA早期诊断的新的血清学标志物.A-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RA早期诊断;联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血生化标记物。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生化标记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均在组织已发生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急诊抢救心跳骤停的程序及方法,以便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急诊抢救6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抢救程序及方法对心肺复苏的影响.结果 62例患者中13例复苏成功,20例复苏有效,29例复苏无效.结论 心脏骤停复苏成败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药物及仪器的合理应用有密切关系。
目的 建立孕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为研究孕产妇休克的变化规律及寻找有效的救治方法提供基础.方法 参照国内外非妊娠动物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方法,选取孕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休克组(P组)、休克未治疗组(P0组)和休克治疗组(PS组),每组10只.通过观察失血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和肾脏病理,首次建立孕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果 P组整个实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均保持稳定,说明各种手术操作对其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各病区及标本中的分布,用琼脂扩散法(K-B
针对基于IPv6的UPnP家庭网络,结合IPv6家庭网关在外部网络与IPv6家庭网络交互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并实现了IPv6信息家电控制界面的自动生成方案和相应的集中控制机制,应用于外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除外志贺样毒素所致的HUS,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恶劣.近年的研究发现,补体旁路途径自我调节的三个重要的因子-补体H因子、膜辅蛋白和补体I因子的缺乏或功能不足与非典型HUS的发病有重要关系,深入研究它们的功能将为非典型HU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左旋天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肿瘤,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治疗中L-Asp致血栓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L-Asp致血栓形成与遗传易感性、原发病特点及L-Asp本身的应用情况等三种因素密切相关.熟悉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掌握血栓形成的早期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