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九二”学校在广西桂林的办学历史回顾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帮助越南在桂林市郊开办阮文追学校、越南南方普通学校、越南南方民族学校、越南南方儿童学校四所,学校总称为“九二”学校。我们通过走访越南国内“九二”学校的老校友,和健在的中国方面的教职员工,对“九二”学校在桂林的办学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关键词: 越南“九二”学校 广西桂林 办学历史
  
  近年来,广西与越南的教育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目前,包括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在内的广西多数本科院校、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都与越南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通过互派学生到对方留学、开办合作办学项目、合办孔子学院等形式,开展两国间的合作办学。广西与越南在教育上的友好合作关系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越南抗法战争期间在广西南宁和桂林办学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中越友谊的象征。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我国继续援助越南办学,办学地址主要在广西桂林,学校的总称为“九二”学校。“九二”学校在桂林开办期间,中越两国同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与育才学校一样,“九二”学校也成为中越友谊的象征。
  据统计,“九二”学校学生返回越南后,积极投身抗战,为解放南方、保卫北方作出了贡献,不少人成为越南人民军中的骨干,成为建设新越南的一支生力军。我们通过走访越南国内“九二”学校的老校友,和健在的中国方面的教职员工,对“九二”学校在桂林的办学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九二”学校建立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越南南方的干涉与侵略不断升级,并出动飞机疯狂轰炸越南北方一些城市。越南人民的抗战面临紧急关头。
  1966年12月,根据中越两国政府同年11月23日在北京签订的“关于中国给予越南成套设备和技术援助的协定书”和同年12月18日中越两国教育代表团在北京签订的“关于越南民主共和国几所学校迁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的会谈纪要”的决定,中国政府帮助越南在桂林市郊开办阮文追学校、越南南方普通学校、越南南方民族学校、越南南方儿童学校4所。因越南国庆为9月2日,故学校总称为“九二”学校。
  1967年1月,4所越南学校的师生到达桂林。阮文追学校暂借穿山桂林一中校舍办学。南方3所学校暂借甲山桂林中学校舍(也是50年代桂林育才学校旧址)办学。越南将这3所学校称为“南方教育区”。中国则将包括阮文追学校在内的越南4所学校统称为“九二”学校。同年,中国政府拨款为越南学校新建校舍。在尧山建阮文追学校(今航天管理干部学校),在三里店建南方教育区学校(今师范大学育才校区)。
  1967年8月,阮文追学校校舍建成,全校师生1700人迁入新校址,学生学习军事科学。至1968年9月结业,学校迁回河内。1968年8月9日,越南南方普通学校(阮文贝中小学)、越南南方民族学校(中、小学)、越南南方儿童学校(武氏六学校)迁入三里店吊罗山新校址上课,越南定名为越南南方教育区。1972年9月,将儿童学校200人合并到南方普通学校和民族小学,教育区所属学校调整为南方中学(阮文贝初中)、南方小学(阮文贝小学)、民族小学(内设几个初中班)三所。1973年又合并为南方中学和民族学校2所。学生共1210人,干部职工175人,合共1385人。南方教育区的学生,主要的是烈士和高干的子女,大部分是孤儿。南方教育区学校直到1975年8月越南南北统一后才迁回越南。先后在“九二”学校学习的越南青少年总计约有5千人。
  根据《关于越南民主共和国将4所学校由中国桂林迁回越南的会谈纪要》记载:“先后来桂师生5186人,1968年回越共1997人,逐年毕业先后回到越南师生2179人,因病因故死亡14人,1975年8月最后回越南的师生996人。”越南4所学校全部迁回越南后,根据1969年5月19日中越协议,该校的地产、房产所有权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学校教学与管理情况
  与育才学校一样,“九二”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由越南负责,中国负责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桂林市人民政府设有“九二”学校联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九二办公室),负责协调越南学校的事务,解决相关问题。学校全部办学经费由当时中国对越南的无偿援助款项中列支。
  桂林“九二”学校新建校舍建筑总面积57273平方米,投资4526536元。其中于尧山建阮文追学校1所(现为航天工业管理学校),建筑面积为19459平方米,校舍45栋,投资2340601元。其余3校于吊罗山新建校舍,建筑面积为37814平方米,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礼堂等校舍共79栋,投资1685935元。学校的开办费和经常费,在中国政府给越南政府的无偿援助款项内支付,借用校舍的修缮费和临时用房搭建费用,由中方负责。1968年前,学校经费由中方对外经委直接拨到“九二”学校联络委员会办公室,1969年起改为拨交越南驻中国大使馆转发,由越方自行管理使用。
  桂林“九二”学校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均由越方调配。南方教育区设总校,下设教育科、组织科、行政科、医务所和劳动党、团、工会、妇联、少年儿童队等组织。总校设有正、副校长;各分校设有党支部,正、副校长。根据1969年5月19日中越协议,学校的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均由越方负责,中方协助解决有关问题。在中越双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据1971年的统计,小学毕业考试及格率为100%,初中毕业考试及格率为95%,全校有“五好学生”120人,“胡伯伯的好学生”525人。学校先后获越南教育部奖状7人。
  三、“九二”学校校友对母校的回忆
  (一)阮文追少年军校
  阮文追少年军校来自越南北方太原省。阮文追少年军校于1965年10月成立,直属国防部总政治局。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在南方,美军由特殊战争转到局部战争;在北方,1964年8月5日,美军发动北部湾事件,将战争引向北方。该校先后共招了八届学生,有时从5年级至10年级学生人数达到1200人。生源除了北方,还有从南方解放区转过来的学生,少数从敌占区出来。随着战火不断蔓延,学校迁到中国桂林驻扎近20个月,之后又迁回越南,分散为三个分校。
  1966年11月,原桂林一中校长林翰明接到通知,说有越南学生来。当时他是公安局副局长,上级决定让他调回一中,以一中校长名义参与接待工作,并配合保卫工作。1966年12月,由1500名师生组成的先遣部队到达桂林。先遣部队有裴政委、阮氏兴,还有总务、后勤、厨房工友、炊事员等。1967年1月2日,又有一大批越南学生通过火车到达桂林。
  这些来自越南的学生和一中师生打成一片。开始不能正常教学,师生就玩在一起。中国学生有学俄语、英语的,越南来的老师也有教汉语和俄语的,他们可以进行语言上的沟通。中国师生还有来自壮族的,越南的炊事员和后勤部的很多战士也是说壮语的。越南的龙族就是中国的壮族,都讲壮语。如一中的张成道老师就是壮族的,他和越南的龙族学生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还有些中国学生是广东人,广东语调和越南话比较接近,去声比较多,所以他们学习越南语比较快。
  1967年春节以后,红卫兵搞全国性的大串联,人来来往往,造成流行性脑膜炎蔓延。当时桂林一中是个开放型的校园,北京、上海、河南的学生都可以进入校园。他们知道一中有越南人民军的军校,就直接去找越南老师和同学,把毛主席语录和像章送给他们。红卫兵的热情使越南学生较多地与外界接触,结果部分学生感染流脑。当时桂林市外事处负责中越事宜。桂林市外办特意提供了华沙牌小轿车,发现高烧的学生就送到桂林市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已经成立了抢救治疗小组,冯邦卫市长亲自在人民医院指挥抢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为此派一个医疗小组驻桂林一中内(旧图书馆二楼)。经过及时地抢救和治疗,中方和越南师生终于一起成功地抗击了流脑。
  1967年5月1日,阮文追少年军校的学生和一中学生举行了几场足球、篮球、排球友谊赛和联欢活动。他们还互相学习革命歌曲,如《消灭法西斯》《东方红》《打靶归来》《怀念战友》《歌唱祖国》《南泥湾》《语录歌》《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到现在校友聚会时,他们还常常满怀激情地唱这几首歌。
  当时的中国学生中有一位跟越南师生的关系非常好,他叫高金奎是广东人,学习越南语比较快,对越南语也很感兴趣,所以他跟阮文追军校的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甚至打破了外事纪律,纯粹以一种民间的方式进行沟通,无拘无束。他和阮文追军校的最高领导沟通时,几乎破除了一切规矩,他去,是不需要报告、不需要提前约定的。他当时就住在一中校内。后来他还利用自己跟阮文追军校的这种关系,帮外办对他们宣传毛泽东思想。他用越文在自己的住处写了一块牌子:“红卫兵对外联络站”。就这样,外办通过他把大量毛主席语录送到越南师生的手中。
  中越师生通过友谊比赛和联欢的方式交换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越文版),特别是《论持久战》(越文版)很受越方的欢迎。因为阮文追学校属于越南人民军,全称是“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直属阮文追军队文化学校”,他们的父母在越南、老挝、泰国作战,他们想学习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尤其是《论持久战》。
  1967年中国国庆之前,阮文追军校提出与中国同志联欢,桂林市歌舞团以桂林一中的名义参加了联欢。越南阮文追军校的校歌作曲者阮洪宪教歌舞团黄婉秋唱越南歌《越南—中国》,练习了一个多星期,表演时博得满堂喝彩。
  当时,越方的裴政委曾在一中图书馆楼上办公,后来因为这个木质结构走上去震动、声音很大,后来阮文追军校的政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就搬到一中图书馆对面的螺丝山下。那里原来是一中的体育研究所,是一个平房。越南学生们清楚地记得,办公室后面的岩洞有一个凹下去的好像井一样的东西。他们最近回来时频频到那边去瞻仰。此处现在无任何标志,连房子也拆了,墙也拆了。但这是他们学校的最高领导曾经办公的地方,所以他们印象很深,每次回来都要来此处凭吊。
  (二)其他三所“九二”学校
  当美帝国主义对越南北方发动的破坏战争进行到极其恶劣的时候,桂林市再次慷慨地迎接有1000多名学生的南方民族学校和阮文贝学校,以及有600名儿童(越南南方同胞的幼年子女)的武氏六学校。这些学校刚开始都被安排在原越南少年儿童学校的旧址。越南将这3所学校称为“南方教育区”。越方的伊额做总校长。
  “九二学校”是援越抗美项目。对外事务总由“九二学校联络委员会办公室”来解决。“九二办公室”由五个人组成,马勇是联络委员会秘书、英语翻译,后当政协副主席。“九二办公室”的任务是对外参观、访问、旅游等联络,开支方面由中方出资。4所学校撤回后,“九二学校联络委员会办公室”解散。
  担任警卫工作的是桂林坦克团,油、盐、柴、米、服装都由中方从援助经费中提供,教学设备也由中方负责。但中方完全不管教学,教师由越方派出。双方沟通的翻译由中方提供,其中之一是现在在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任教的卢美念老师。
  当时该校有中方提供的理发师共3人。每天最多60个学生去理发,理成各种发型的都有。教员带来学生就走开了。学生刚去的时候虱子很多,理发师们给他们清理并剃成光头,来理发三次就解决了虱子问题。
  在伙食方面,采购员是越方人员,他们提供菜单。炊事员由中方提供。这三所学校各有一个食堂,一共三个食堂。饭菜主要以中国口味为主,也根据越南学生的口味进行不断地改进。学生们回忆起来都说,当时最受欢迎的是糯米和叉烧拌饭。
  中方还从花木公司、园林局调来两个人种花,美化校园环境。
  卫生所的医生由越方负责,桂林第一人民医院拨出一层病房(第三层,现在为呼吸科)给越方使用,并为他们配了一个专门的中方翻译。
  此外,抗美战争年代,桂林还把拥有1000多张病床的南溪山医院留给越南使用。该医院拥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充足的药品,医生、护士经验丰富,具有高度的负责精神,为来自南方战场受伤和生病的指战员和越南各地的中、高级干部治疗。
  四、“九二”学校与中越友谊
  中国为“九二”学校提供了无私的援助之手,“九二”学校的师生也时刻帮助着当地的中国老师和学生。
  据中方的邵景福老师回忆,“文革”期间,交通不便。1967年6月1日,邵老师爱人产期到了,邵老师带爱人去第二人民医院。从叠彩到穿山,差不多五公里路程,只能步行。邵老师向越南医务室求救,越方马上派人抬他的爱人去医务室。阮文追学校医务室的越方医生,抢救了三个小时,使得母子平安。
  桂林一中的学生盛叶峰、盛城璧两姐妹也一直与阮文追少年军校的师生保持着联系。据姐姐盛叶峰回忆,1966年和1967年之交,18岁的她得了风湿关节炎,越南同志见她行动不便,主动用面包车送她去医院,又接她回家。此后,如果姐姐不去医院,他们就主动来问候。两姐妹的家就住在一中,越方师生路过时总去姐妹家问候。逢年过节还送茶叶、糖给她们。他们喊姐妹的父母为“爸爸、妈妈”。他们搞活动时,如跳舞,都会请姐妹俩去看。
  1968年,阮文追学校搬到尧山。在他们回国之前,盛叶峰骑着自行车去送他们,并送毛巾、香皂给他们作为纪念。如今,阮文追学校的师生回中国来还会看望她们。
  “九二”学校是中越友谊的继续,对于“九二”学校的越南校友来说,在广西桂林这片凝聚着中越人民友谊的热土上,依然有着他们熟悉的校园、可敬的老师和知心的朋友。昔日从这些学校走出去的青少年,几十年来,山水隔不断他们对校园的思念,时间抹不去中越师生间的情谊。一个个校友代表团重返桂林探访故地,一批批校友频回桂林拜访恩师,师生共同续写着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篇章。
  
  参考文献:
  [1]范庭仲主编.在战火中诞生[M].越南河内:青年出版社,2001.
  [2]胡英勇主编.庐山桂林:值得怀念的时光[M].越南河内:桂林越南少儿学校联络委员会,2003.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高校越南校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为06FJYX008)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坚持基本的原则立场、观点,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要善于学习和继承,吸收外国和传统的德育教育精华。
目的采用定量光导荧光(QLF)技术的红色荧光分析法检测釉质早期龋,并监测含氟牙膏促进早期龋再矿化的效果,评价该技术诊断早期龋的能力。方法选择有上颌前牙光滑面釉质早期龋的9
摘 要: 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会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是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诸多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美术教师应该树立全新育人观念,真正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于美术教学中。  关键词: 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1.引言  在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使部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小鼠继发性牙本质生成和矿化的作用。方法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比较分析6周龄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探究和实施有效、合理、洗尽铅华的德育管理模式,减少德育管理中的资源浪费,整合管理中各自为政的零散状态,消除德育管理中的“灰色区域”,杜绝德育管理中浮华的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构建具有层次性、梯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功效性的高效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真正体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将来的人生服务的德育教育宗旨。  关键词: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存在问题 有的途径
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将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分析
目的构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对MTHFR基因的沉默作用。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特异性MTHFR RNA干扰寡核苷酸序列插
用射频等离子体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分析了γ射线辐照类金刚石薄膜(以下简称DLC薄膜)的结构与特性改变.采用Raman及红外光谱进行结构分析表明:随辐照剂量的
目的了解腹壁下动脉的走行及其与腹直肌的关系,为临床使用下腹直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0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中国人成人标本,模拟手术方法制备
对贮氢合金MlNi3.55+xCo.75Al0.3Mn0.4(0≤x≤0.6)的结构、组织、电化学性能和P-C-T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x=0.6的合金外,随着x的增大合金的点阵常数a值减小、c值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