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体会的主要方法。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课文的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学生起点低、普通话不标准,在朗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我通过本文对农村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论述。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培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朗读是一种具有艺术美感的阅读活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讲授和灌输为主,学生很少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因此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而通过课上的朗读训练,能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而且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朗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理解
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需要阅读者应从文本世界过渡到作者的心灵世界,只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联络,才能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而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阅读形式,能使学生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理,进而进行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朗读是一种由眼到脑再到口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语言文字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同时也会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朗读活动的进行能够促进学生一系列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
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及教学水平都普遍偏低,由于地处偏僻,通讯不畅,教师无法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在较为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引领下,教师只会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朗读教学也没有提起足够重视,很少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起点低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朗读训练很少开展,以至于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点低,有的学生害羞,不敢开口读;有的学生朗读时平铺直叙,缺乏情感;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断句,无法正确进行文章的朗读。这一系列的情况都说明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欠缺,缺乏对文章的朗读训练。
(三)教师普通话不标准,不能发挥正确的示范作用
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教师都是当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由于专业素质较差,在教学中不能正确地使用普通话,更不能在朗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教学,使学生无法得到恰当的学习指导,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率低下。
三、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朗读计划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及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是造成朗读教学现状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朗读教学,首先需要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新的教育时代中,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綜合素质中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应将朗读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切实可行的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总教学计划之中,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培养训练中,得到朗读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朗读计划,使学生在朗读计划的指引下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作为环境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学习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应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内,消除紧张情绪,敢于、乐于开口朗读。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朗读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增强对朗读内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三)教师应注重自身朗读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传授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进行效仿的对象,其自身的朗读能力及朗读水平对朗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自身语文素养、朗读能力的提升,在为学生提供示范教学时,以其饱满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受到感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通过朗读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朗读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进行自主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通过这些朗读技巧的掌握,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
四、结语
总之,朗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得到朗读技巧的掌握和朗读能力的提高。
(责编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培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朗读是一种具有艺术美感的阅读活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讲授和灌输为主,学生很少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因此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而通过课上的朗读训练,能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而且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朗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理解
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需要阅读者应从文本世界过渡到作者的心灵世界,只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联络,才能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而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阅读形式,能使学生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理,进而进行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朗读是一种由眼到脑再到口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语言文字进行综合性的运用,同时也会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朗读活动的进行能够促进学生一系列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
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及教学水平都普遍偏低,由于地处偏僻,通讯不畅,教师无法接受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在较为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引领下,教师只会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朗读教学也没有提起足够重视,很少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起点低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朗读训练很少开展,以至于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点低,有的学生害羞,不敢开口读;有的学生朗读时平铺直叙,缺乏情感;还有的学生不能正确断句,无法正确进行文章的朗读。这一系列的情况都说明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欠缺,缺乏对文章的朗读训练。
(三)教师普通话不标准,不能发挥正确的示范作用
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教师都是当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由于专业素质较差,在教学中不能正确地使用普通话,更不能在朗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教学,使学生无法得到恰当的学习指导,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率低下。
三、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朗读计划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及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是造成朗读教学现状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朗读教学,首先需要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新的教育时代中,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綜合素质中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应将朗读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切实可行的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总教学计划之中,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培养训练中,得到朗读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朗读计划,使学生在朗读计划的指引下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作为环境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学习状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应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内,消除紧张情绪,敢于、乐于开口朗读。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朗读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增强对朗读内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三)教师应注重自身朗读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传授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进行效仿的对象,其自身的朗读能力及朗读水平对朗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自身语文素养、朗读能力的提升,在为学生提供示范教学时,以其饱满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受到感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通过朗读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朗读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进行自主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通过这些朗读技巧的掌握,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
四、结语
总之,朗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得到朗读技巧的掌握和朗读能力的提高。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