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南京栖霞山下千年古刹栖霞寺前矗立起一座质朴庄严的寂然法师的铜像,这位充满爱国情怀,心地慈善的高僧在1937年底以监院(当家和尚)的身份挺身而出,带领寺庙众僧人,紧急成立对民收容所(得到当地几名国际友好人士的帮助),与凶残的日本侵略军展开抗争,保护了23000多名难民,集大德、大智、大勇于一身的寂然法师很早就进入了历史。他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拍摄的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栖霞寺1937年》中的主角形象,感动了国内外千百万人……
而寂然法师生前与著名爱国人士冯玉祥的一段交往,却长期鲜为人知……
1935年11月1日,南京国民党中央为召开五届全会而先召开了四届六中全会。“基督将军”冯玉祥特地从他隐居的山东泰山下来,赴南京开会。那时,冯玉祥已任军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执行委员,虽说位高却无实权,但他在国民党高层仍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冯玉祥在南京拥有两幢官邸,一幢在东郊陵园新村(抗战前这片别墅群均遭日寇毁坏),另一幢在城西宁海路中段。他自奉廉俭,粗衣素食惯了,特立独行。蒋介石为拉拢这位曾与他结义金兰的盟兄,曾特地邀冯玉祥去陵园内小红山国府主席官邸(即美龄宫)吃饭并一同做礼拜,但被冯玉祥拒绝了。这次在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召开的会议上,突然发生了爱国义士孙凤鸣(原十九路军排长)以晨光通讯报社记者的身份,混进了会场,开枪谋刺蒋介石,却误伤汪精卫的轰动性事件。孙凤鸣负重伤后被捕,很快死去。与会的国民党大员无不深受震惊,很多有识之士感到中枢高层顽固推行的媚日妥协“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致政府大失民心,危机四伏,实应作出调整。冯玉祥也持批评态度。但他郁郁不得志,又懒得参与官场应酬,除了读读报纸就是思考问题。
1935年11月中旬,霜风四起,冯玉祥听说东北郊栖霞山秋景很美,为散散心,遂前往游玩。山上山下果然有很多枫树和乌柏树,槭树的叶子红了,红黄碧翠相间,灿若云霞。游人不多,冯玉祥在副官警卫的陪同下,观赏了山上陆羽亭等胜迹,又去了千佛岩、桃花涧、隋代舍利石塔、藏经楼等处游览。
在方丈室,他受到方丈寂然和大本、志本3位当家僧人的接待。寂然心思重重,他是个阅世颇深、明晓事理、办事沉稳的人。他请大本和志本暂且避开,自己与冯玉祥品茗、闲聊,先说了他对将军的钦佩之情,表示很认同他从严治军、爱护百姓、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令冯玉祥很受用,尤其欣赏寂然质朴宁静的气度和文化才情,须知这位穿着缀补过的破旧僧袍的中年僧人居然能在交谈中,随口背诵苏东坡、杜牧、李白、黄庭坚、纳兰性德等古代名家的诗词,而且谙熟典故,又很了解时政,是个有忧国忧民之心的高僧。冯玉祥对寂然有了好感,也乐意多待会儿,品尝品尝寺中的斋饭。于是,寂然向冯玉祥诉说了积压心里的忧虑与烦恼。寂然法师正为寺方与紧傍栖霞山的省立乡师为争夺一大片土地而展开的冲突大伤脑筋。
寂然法师,江苏东台人,俗姓严。少年出家,受戒于句容宝华山隆昌寺,禅定于镇江焦山定慧寺,他勤奋刻苦,精研佛学,素有济世之心。20世纪20年代后期,寂然进入栖霞寺。初任知客,1935年初接替明常和尚,出任监院,主持寺内外一应事物,寂然严于律己,讲求操守,在僧众中很有威信。那时,栖霞寺与栖霞乡师的地产之争已相当激烈,聚讼频年,闹得沸沸扬扬,广受社会上关注,而且惊动了南京国民党政权的高层。
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的校长黄质夫,江苏仪征人,出身农家,他刻苦自励,1924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艺系。后来,他担任过界首乡师校长,颇有建树,1927年改任栖霞乡师校长。黄质夫奉陶行知为良师益友,以身作则,献身乡村教育,带领师生兴建新校舍,拓道路,铺草坪,在校园内广植树木。几年内就令校园焕然一新。他抓教学也有一套,注重教学与劳动相结合,吸引了陈立夫、于右任、林森、竺可桢、罗家伦、陈裕光等很多名流贤达和政府要员参观。不过由于黄质夫公开办学,致力于改变乡村民风,提倡禁毒禁赌,得罪了一些豪强劣绅和“三茅会”、“五老会”等反动会道门派,也因扩建校舍与栖霞寺僧人结怨,他两次被地方一些人告上江宁县法庭,曾被判败诉拘押,引起舆论哗然。
最支持黄质夫的是南京各地教育界和省政府主席陈果夫,陈是“CC系”核心人物,位高权重。省警察厅长王固磐、教育厅长周佛海等,都惟他马首是瞻。陈果夫听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弟弟陈立夫和时任国民政府审计局长的叔父陈其采都说过,他俩曾先后到栖霞乡师做调查,发现校园整洁,校风正好,学习气氛很浓,黄质夫和学生一起在学校食堂里吃饭,同享果蔬,同饮茶水,而且他乐意援助穷困学生,免其学费、食宿费等,张道藩也几次向陈果夫说过黄质夫实为堪称表率的乡村教育家,这令陈果夫心中有了底,他自是支持黄质夫一方……
在栖霞寺方丈室内这一次特殊的会面中,寂然法师不怨不怒,从容道来,且再三表示,他与常来栖霞寺烧香拜佛的中央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只是一般关系,他并不曾采纳戴提出的发动各寺庙、尼庵的和尚、尼姑集中到南京城内,向政府请愿游行的建议,他认为采取此过激的方式可能是为栖霞寺帮倒忙,亦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非理性的抗争也有违佛教理念,认为还是应走法律途径。他的话令冯玉祥为之动容,连连点头。接下来,聪明的寂然终于把话题转移到最为关键的问题上来,即政府内政部部长薛笃弼的态度。
原来薛笃弼似乎也同情和支持栖霞乡师一方,而他可是原西北军的老政客,也就是说,这位薛笃弼是冯玉祥的老部下。他是山西运城人,生于1892年,早年毕业于山西法政学校,早在民国三年(1914年)他就任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部秘书长兼军政法三处长,随同冯玉祥征战北方,同进退,深受信任。在南北军阀混战的动荡时代,薛笃弼迭任常德、咸阳县长,陕西财政厅长,北京政府司法部次长,内务部次长,京兆尹(北京市长),甘肃省省长等职,理政能力强,有独当一面的才干。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西北军统帅冯玉祥特推荐薛笃弼进入政府,于1928年2月出任内政部长。但两年后,中原大战爆发,以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的讨蒋联军败北,薛笃弼不安于位,呈请辞职。1934年,黄绍竑辞去内务部长一职后,蒋介石为拉拢冯玉祥西北军旧部,又授意行政院任命薛笃弼代理内政部长……在黄质夫呈请省教育厅转达省政府的要求批准乡师征用栖霞寺范围内280亩土地用于扩建校舍的报告书,获得原则上支持后,陈果夫发现佛教界和戴季陶等人反对声强烈,便又有些迟疑不决,复将报告书批转内政部,请薛笃弼作最后定夺。就寂然法师从政府高层获得的情报,薛笃弼似乎也同情黄质夫一方,这真叫寂然一方忧心如焚。说到动情处,他哽咽不已,冯玉祥只是认真地听着,未作表态。
交谈结束后,冯玉祥由寂然法师陪同,去大雄宝殿瞻仰佛祖塑像,他拈香鞠躬,神态恭谦,他的敬佛表现令寂然和寺僧们感到意外,因为冯玉祥是个基督教徒将军。中午,寂然法师在万斋楼宴请冯玉祥及其随从,四菜一汤,极为简单,凉拌豆腐皮、笋片炒山菇、素鸡卷等素菜和红豆煮饭甚为鲜香可口。冯玉祥吃着连说好吃,他吃了两大碗饭,下午才告辞。
第三天下午,事态发生了变化,内政部一名办事官员乘坐部里的小汽车,匆匆赶到栖霞寺,将该部对黄质夫申请报告书的批复函复制件交给寂然法师。此函明确表示“争地产事件,经部办公室会议研究。拟同意维持现状,栖霞乡师必须退出有争议地区。损坏围墙应由校方修理……”寂然和僧人们松了口气。很显然这是冯玉祥回城后找了薛笃弼,要求他务必慎重处理此事,而薛笃弼立即接受了老上司的建议……
也正因这一缘故,栖霞寺僧人们都对冯玉祥很感激。这段往事还被记载入《栖霞山志》等方志史料中。1939年秋,寂然法师因劳成疾,圆寂于寺中,子弟们将他安葬于寺后中峰。那时,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冯玉祥已辞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职务,住在陪都重庆。因战火已燃烧大半个中国,两地音信阻隔,冯玉祥全然不知寂然法师已辞世。但他已得知两年前日寇攻占南京后疯狂大烧大杀时,寂然法师冒险犯难、挺身而出,带领僧人们在栖霞寺救助了23000多名难民的感人事迹,甚为钦佩。在他心目中,寂然和尚实在很了不起,可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一位英雄。
而寂然法师生前与著名爱国人士冯玉祥的一段交往,却长期鲜为人知……
1935年11月1日,南京国民党中央为召开五届全会而先召开了四届六中全会。“基督将军”冯玉祥特地从他隐居的山东泰山下来,赴南京开会。那时,冯玉祥已任军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执行委员,虽说位高却无实权,但他在国民党高层仍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冯玉祥在南京拥有两幢官邸,一幢在东郊陵园新村(抗战前这片别墅群均遭日寇毁坏),另一幢在城西宁海路中段。他自奉廉俭,粗衣素食惯了,特立独行。蒋介石为拉拢这位曾与他结义金兰的盟兄,曾特地邀冯玉祥去陵园内小红山国府主席官邸(即美龄宫)吃饭并一同做礼拜,但被冯玉祥拒绝了。这次在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召开的会议上,突然发生了爱国义士孙凤鸣(原十九路军排长)以晨光通讯报社记者的身份,混进了会场,开枪谋刺蒋介石,却误伤汪精卫的轰动性事件。孙凤鸣负重伤后被捕,很快死去。与会的国民党大员无不深受震惊,很多有识之士感到中枢高层顽固推行的媚日妥协“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致政府大失民心,危机四伏,实应作出调整。冯玉祥也持批评态度。但他郁郁不得志,又懒得参与官场应酬,除了读读报纸就是思考问题。
1935年11月中旬,霜风四起,冯玉祥听说东北郊栖霞山秋景很美,为散散心,遂前往游玩。山上山下果然有很多枫树和乌柏树,槭树的叶子红了,红黄碧翠相间,灿若云霞。游人不多,冯玉祥在副官警卫的陪同下,观赏了山上陆羽亭等胜迹,又去了千佛岩、桃花涧、隋代舍利石塔、藏经楼等处游览。
在方丈室,他受到方丈寂然和大本、志本3位当家僧人的接待。寂然心思重重,他是个阅世颇深、明晓事理、办事沉稳的人。他请大本和志本暂且避开,自己与冯玉祥品茗、闲聊,先说了他对将军的钦佩之情,表示很认同他从严治军、爱护百姓、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令冯玉祥很受用,尤其欣赏寂然质朴宁静的气度和文化才情,须知这位穿着缀补过的破旧僧袍的中年僧人居然能在交谈中,随口背诵苏东坡、杜牧、李白、黄庭坚、纳兰性德等古代名家的诗词,而且谙熟典故,又很了解时政,是个有忧国忧民之心的高僧。冯玉祥对寂然有了好感,也乐意多待会儿,品尝品尝寺中的斋饭。于是,寂然向冯玉祥诉说了积压心里的忧虑与烦恼。寂然法师正为寺方与紧傍栖霞山的省立乡师为争夺一大片土地而展开的冲突大伤脑筋。
寂然法师,江苏东台人,俗姓严。少年出家,受戒于句容宝华山隆昌寺,禅定于镇江焦山定慧寺,他勤奋刻苦,精研佛学,素有济世之心。20世纪20年代后期,寂然进入栖霞寺。初任知客,1935年初接替明常和尚,出任监院,主持寺内外一应事物,寂然严于律己,讲求操守,在僧众中很有威信。那时,栖霞寺与栖霞乡师的地产之争已相当激烈,聚讼频年,闹得沸沸扬扬,广受社会上关注,而且惊动了南京国民党政权的高层。
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的校长黄质夫,江苏仪征人,出身农家,他刻苦自励,1924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艺系。后来,他担任过界首乡师校长,颇有建树,1927年改任栖霞乡师校长。黄质夫奉陶行知为良师益友,以身作则,献身乡村教育,带领师生兴建新校舍,拓道路,铺草坪,在校园内广植树木。几年内就令校园焕然一新。他抓教学也有一套,注重教学与劳动相结合,吸引了陈立夫、于右任、林森、竺可桢、罗家伦、陈裕光等很多名流贤达和政府要员参观。不过由于黄质夫公开办学,致力于改变乡村民风,提倡禁毒禁赌,得罪了一些豪强劣绅和“三茅会”、“五老会”等反动会道门派,也因扩建校舍与栖霞寺僧人结怨,他两次被地方一些人告上江宁县法庭,曾被判败诉拘押,引起舆论哗然。
最支持黄质夫的是南京各地教育界和省政府主席陈果夫,陈是“CC系”核心人物,位高权重。省警察厅长王固磐、教育厅长周佛海等,都惟他马首是瞻。陈果夫听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弟弟陈立夫和时任国民政府审计局长的叔父陈其采都说过,他俩曾先后到栖霞乡师做调查,发现校园整洁,校风正好,学习气氛很浓,黄质夫和学生一起在学校食堂里吃饭,同享果蔬,同饮茶水,而且他乐意援助穷困学生,免其学费、食宿费等,张道藩也几次向陈果夫说过黄质夫实为堪称表率的乡村教育家,这令陈果夫心中有了底,他自是支持黄质夫一方……
在栖霞寺方丈室内这一次特殊的会面中,寂然法师不怨不怒,从容道来,且再三表示,他与常来栖霞寺烧香拜佛的中央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只是一般关系,他并不曾采纳戴提出的发动各寺庙、尼庵的和尚、尼姑集中到南京城内,向政府请愿游行的建议,他认为采取此过激的方式可能是为栖霞寺帮倒忙,亦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非理性的抗争也有违佛教理念,认为还是应走法律途径。他的话令冯玉祥为之动容,连连点头。接下来,聪明的寂然终于把话题转移到最为关键的问题上来,即政府内政部部长薛笃弼的态度。
原来薛笃弼似乎也同情和支持栖霞乡师一方,而他可是原西北军的老政客,也就是说,这位薛笃弼是冯玉祥的老部下。他是山西运城人,生于1892年,早年毕业于山西法政学校,早在民国三年(1914年)他就任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部秘书长兼军政法三处长,随同冯玉祥征战北方,同进退,深受信任。在南北军阀混战的动荡时代,薛笃弼迭任常德、咸阳县长,陕西财政厅长,北京政府司法部次长,内务部次长,京兆尹(北京市长),甘肃省省长等职,理政能力强,有独当一面的才干。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西北军统帅冯玉祥特推荐薛笃弼进入政府,于1928年2月出任内政部长。但两年后,中原大战爆发,以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的讨蒋联军败北,薛笃弼不安于位,呈请辞职。1934年,黄绍竑辞去内务部长一职后,蒋介石为拉拢冯玉祥西北军旧部,又授意行政院任命薛笃弼代理内政部长……在黄质夫呈请省教育厅转达省政府的要求批准乡师征用栖霞寺范围内280亩土地用于扩建校舍的报告书,获得原则上支持后,陈果夫发现佛教界和戴季陶等人反对声强烈,便又有些迟疑不决,复将报告书批转内政部,请薛笃弼作最后定夺。就寂然法师从政府高层获得的情报,薛笃弼似乎也同情黄质夫一方,这真叫寂然一方忧心如焚。说到动情处,他哽咽不已,冯玉祥只是认真地听着,未作表态。
交谈结束后,冯玉祥由寂然法师陪同,去大雄宝殿瞻仰佛祖塑像,他拈香鞠躬,神态恭谦,他的敬佛表现令寂然和寺僧们感到意外,因为冯玉祥是个基督教徒将军。中午,寂然法师在万斋楼宴请冯玉祥及其随从,四菜一汤,极为简单,凉拌豆腐皮、笋片炒山菇、素鸡卷等素菜和红豆煮饭甚为鲜香可口。冯玉祥吃着连说好吃,他吃了两大碗饭,下午才告辞。
第三天下午,事态发生了变化,内政部一名办事官员乘坐部里的小汽车,匆匆赶到栖霞寺,将该部对黄质夫申请报告书的批复函复制件交给寂然法师。此函明确表示“争地产事件,经部办公室会议研究。拟同意维持现状,栖霞乡师必须退出有争议地区。损坏围墙应由校方修理……”寂然和僧人们松了口气。很显然这是冯玉祥回城后找了薛笃弼,要求他务必慎重处理此事,而薛笃弼立即接受了老上司的建议……
也正因这一缘故,栖霞寺僧人们都对冯玉祥很感激。这段往事还被记载入《栖霞山志》等方志史料中。1939年秋,寂然法师因劳成疾,圆寂于寺中,子弟们将他安葬于寺后中峰。那时,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冯玉祥已辞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职务,住在陪都重庆。因战火已燃烧大半个中国,两地音信阻隔,冯玉祥全然不知寂然法师已辞世。但他已得知两年前日寇攻占南京后疯狂大烧大杀时,寂然法师冒险犯难、挺身而出,带领僧人们在栖霞寺救助了23000多名难民的感人事迹,甚为钦佩。在他心目中,寂然和尚实在很了不起,可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一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