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做到即能使汽车轻量化又可提高撞擊时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就需要使制造汽车零部件用钢板的高强度化,而且使用高强度钢板制造汽车零部件的部位正呈扩大化趋势。众所周知,钢板的强度越高其易加工性能越低,因此,有必要根据汽车不同部位部件的使用求分别赋予其特性。
[关键词]钢厂;冷轧;汽车板
中图分类号:TG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054-01
1国内钢铁企业汽车用钢的生产现状
1.1宝钢
从1989年宝钢供应上海大众第一批汽车板起,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国产车,均已使用宝钢板或开始认证宝钢板。2003年,宝钢先后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三大汽车集团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钢材及零部件加工、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汽车销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2005年,宝钢股份已有15个钢种通过通用北美汽车总部的认证,用于上海通用中高档车型的45个零部件的生产。2007年宝钢股份公司的汽车板销量已突破320万t,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凭借多年的技术储备和积累,宝钢致于向汽车板的“高强化”和“镀锌化”发展,到2008年,冷轧汽车板品种开发已经涵盖了9大类钢板,强度级别扩展到340一1470MPa。宝钢拥有宽度为2030mm、1800 ranl、550milll 700m1I1条连续退火生产线、7条热镀锌生产线和1条电镀锌生产线。冷轧及镀锌产能为690万t,其中普冷425万t、热镀锌245万t、电镀锌25万t。
1.2首钢
2007年11月,年产150万t钢的首钢顺义冷轧薄板生产线建成并投产,这标志着首钢开始进军汽车钢板领域。至2008年底,首钢开发了7大类37个牌号的汽车用钢。实现了铝镇静钢、超低碳I钢和高强IF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双相钢等5大类、17个牌号的汽车钢的工艺试制。实现了铝镇静钢、超低碳巧.钢、低合金高强度钢3大类、10个牌号的汽车钢的批量生产。自投产至2008年底,共生产出冲压钢70余万t,其中II' 钢约2万t。目前,通过实验室研发,高强珂可以达到440MPa,冷轧、镀锌DP和TRIP钢可以达到800 MPa
2主要钢厂汽车板市场分析
2.1宝钢以战略为指引
推动冷轧汽车板发展宝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汽车板的研发和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汽车板在国内合资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稳定在50%左右,高强汽车板更是高达65%。先进高强钢的可供货品种,普冷最高强度达1500MPa,热镀锌最高强度达1180MPa,电镀锌最高强度达980MPa。随着2012年批量生产试制出第3代先进高强度Q-P钢,宝钢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可以工业化生产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全系列超高强钢的钢铁企业。2014年宝钢汽车板实现销量736万吨,其中冷轧/镀铲产品572万吨,热轧/酸洗产品164万吨。宝钢超高强钢(强度大于等于780MPa)销售17.4万吨。尤其难得的是,面对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以及汽车[ “对汽车板供应提出的种种个性化需求,定钢早在十儿年前从战略层面作好了准备和回应。如2000年,宝钢将冷轧超高强钢列入发展规划;2002年开始研制;2003年,开始汽车用钢轻量化先进成形技术研究。
随着宝钢股份汽车板产线的增多,每条机组的生产品种和规格相对齐全,生产组织的柔性较大。2008年开始,宝钢专门成立产线分工团队,按照以“精品效应”为主、“规模效应”为辅的分工原则,充分权衡各条产线的能力,理清不同产线在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以最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模式,减少过渡和切换次数,以品种分工提升规模效益。根据产线在实际运作中的表现,制订了诸如汽车板产量增量、汽车板有效产出比、非计划切换次数等量化指标,最大限度提升汽车板产线的整体效益。
2.2持续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依据宝钢集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宝钢冷轧汽车板的研发和生产线投产后,更是引领全球汽车板先进技术。
从研发体系及平台搭建看,宝钢已建成国内首个汽车轻量化集成创新平台,该平台集液压成形、热冲压成形、微光焊管三大轻量化关键技术于一体,对钢铁生产企业先期介入新车型设计开发。
2.3建立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宝钢依据市场脉搏,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市场潮流的举措,摸索出一条条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其服务模式从商务协同、新车型EVI合作、配送服务等方面,逐步发展至为客户降低综合使用成本、新车型轻量化、剪切、拼焊、配送等“一揽子管家服务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服务。统一服务窗口。为用户实现即时供货式的加工配送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区域体化营销机制。建立紧急合同联络体系,确保汽车板供应。推行汽车板用户“订单全流程管理”模式。建立汽车板用户档案,提供个性化服务。
2.4深化与汽车用户合作
大力推进新车型EVI工作。针对汽车用户量产车型开展VA/VE(降本)项目。与汽车厂商建立技术委员会,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与客户共同开发可视化汽车用钢需求拉动系统。
2.5本钢引进“一贯制”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本钢汽车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仅能为部分轻卡及农用车生产厂家供货:第二阶段可以生产高等级冷轧、镀锌汽车板,并正式打入中档轿车和高档面包车市场;第三阶段已能稳定大批量生产深冲IF钢系列产品和冷轧汽车农面板(O5板)产品,基本完成对低合金高强度钢、IF高强度钢、烘烤硬化钢、双相钢等汽车用高强度钢系列化研发,并实现了批量商业化生产。
本钢冷轧汽车板也是借助于与国外钢铁企业合资合作而发展起米的。2005年,本钢与韩国浦项成立合资公司一一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合资公司建设的本钢二冷轧项月投产,由此,本钢冷轧汽车板走向快速发展之路。2014年本钢浦项全年完成汽车板产量193.4万吨,冷轧汽车板同比提高8%,镀锌汽车板同比提高12.7%。
2.6汽车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本钢冷轧汽车板已经形成1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主要以本钢浦项合资的本浦冷轧薄板公司产线为主。其中,本浦I#热镀锌线为本钢超深冲热镀锌钢板的主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45万吨,可生产纯锌镀层(GI)及合金化镀层(GA)产品。此外,本钢220万吨三冷轧项目将于2015年底投产,届时,产品主要定位在高档汽车板,冷轧汽车板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2.7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本钢从2001年开始研发汽车板,2008年开始研发汽车用超深冲热镀锌钢带,已经形成了IF钢系列、烘烤硬化钢系列、590兆帕以下级别系列含磷高强钢系列、低合金高强钢系列产品,还完成了冷轧780兆帕以下级别双相钢系列汽车板的研制与生产,能生:产980MPa级以下的高档汽车冷轧板及镀锌产品。供应的汽车板牌号多达100余个。能向华晨、奇瑞、一汽大众、上汽汇众、上海通用、北汽福田、沈阳中顺、河北长安、北京汽车等汽车企业提供汽车面板。
2.8加强用户服务功能建设
本钢组建汽车板工程实验室,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引进贯制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3结语
汽车用钢是一类不断发展的先进材科。在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下,主要汽车用钢生产钢铁企业应主动与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更为深入合作,结合我国汽车生产需求的国情,在技术层面逐步形成创新且适合长远发展的先进汽车用钢生产体系,促进我国汽车产业与钢铁产业的同步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俐俐,杨亚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及有效性分析――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6):81-83.
[关键词]钢厂;冷轧;汽车板
中图分类号:TG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054-01
1国内钢铁企业汽车用钢的生产现状
1.1宝钢
从1989年宝钢供应上海大众第一批汽车板起,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国产车,均已使用宝钢板或开始认证宝钢板。2003年,宝钢先后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三大汽车集团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钢材及零部件加工、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汽车销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2005年,宝钢股份已有15个钢种通过通用北美汽车总部的认证,用于上海通用中高档车型的45个零部件的生产。2007年宝钢股份公司的汽车板销量已突破320万t,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凭借多年的技术储备和积累,宝钢致于向汽车板的“高强化”和“镀锌化”发展,到2008年,冷轧汽车板品种开发已经涵盖了9大类钢板,强度级别扩展到340一1470MPa。宝钢拥有宽度为2030mm、1800 ranl、550milll 700m1I1条连续退火生产线、7条热镀锌生产线和1条电镀锌生产线。冷轧及镀锌产能为690万t,其中普冷425万t、热镀锌245万t、电镀锌25万t。
1.2首钢
2007年11月,年产150万t钢的首钢顺义冷轧薄板生产线建成并投产,这标志着首钢开始进军汽车钢板领域。至2008年底,首钢开发了7大类37个牌号的汽车用钢。实现了铝镇静钢、超低碳I钢和高强IF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双相钢等5大类、17个牌号的汽车钢的工艺试制。实现了铝镇静钢、超低碳巧.钢、低合金高强度钢3大类、10个牌号的汽车钢的批量生产。自投产至2008年底,共生产出冲压钢70余万t,其中II' 钢约2万t。目前,通过实验室研发,高强珂可以达到440MPa,冷轧、镀锌DP和TRIP钢可以达到800 MPa
2主要钢厂汽车板市场分析
2.1宝钢以战略为指引
推动冷轧汽车板发展宝钢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汽车板的研发和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汽车板在国内合资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稳定在50%左右,高强汽车板更是高达65%。先进高强钢的可供货品种,普冷最高强度达1500MPa,热镀锌最高强度达1180MPa,电镀锌最高强度达980MPa。随着2012年批量生产试制出第3代先进高强度Q-P钢,宝钢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可以工业化生产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全系列超高强钢的钢铁企业。2014年宝钢汽车板实现销量736万吨,其中冷轧/镀铲产品572万吨,热轧/酸洗产品164万吨。宝钢超高强钢(强度大于等于780MPa)销售17.4万吨。尤其难得的是,面对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以及汽车[ “对汽车板供应提出的种种个性化需求,定钢早在十儿年前从战略层面作好了准备和回应。如2000年,宝钢将冷轧超高强钢列入发展规划;2002年开始研制;2003年,开始汽车用钢轻量化先进成形技术研究。
随着宝钢股份汽车板产线的增多,每条机组的生产品种和规格相对齐全,生产组织的柔性较大。2008年开始,宝钢专门成立产线分工团队,按照以“精品效应”为主、“规模效应”为辅的分工原则,充分权衡各条产线的能力,理清不同产线在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以最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模式,减少过渡和切换次数,以品种分工提升规模效益。根据产线在实际运作中的表现,制订了诸如汽车板产量增量、汽车板有效产出比、非计划切换次数等量化指标,最大限度提升汽车板产线的整体效益。
2.2持续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依据宝钢集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宝钢冷轧汽车板的研发和生产线投产后,更是引领全球汽车板先进技术。
从研发体系及平台搭建看,宝钢已建成国内首个汽车轻量化集成创新平台,该平台集液压成形、热冲压成形、微光焊管三大轻量化关键技术于一体,对钢铁生产企业先期介入新车型设计开发。
2.3建立一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宝钢依据市场脉搏,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市场潮流的举措,摸索出一条条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其服务模式从商务协同、新车型EVI合作、配送服务等方面,逐步发展至为客户降低综合使用成本、新车型轻量化、剪切、拼焊、配送等“一揽子管家服务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服务。统一服务窗口。为用户实现即时供货式的加工配送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区域体化营销机制。建立紧急合同联络体系,确保汽车板供应。推行汽车板用户“订单全流程管理”模式。建立汽车板用户档案,提供个性化服务。
2.4深化与汽车用户合作
大力推进新车型EVI工作。针对汽车用户量产车型开展VA/VE(降本)项目。与汽车厂商建立技术委员会,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与客户共同开发可视化汽车用钢需求拉动系统。
2.5本钢引进“一贯制”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本钢汽车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仅能为部分轻卡及农用车生产厂家供货:第二阶段可以生产高等级冷轧、镀锌汽车板,并正式打入中档轿车和高档面包车市场;第三阶段已能稳定大批量生产深冲IF钢系列产品和冷轧汽车农面板(O5板)产品,基本完成对低合金高强度钢、IF高强度钢、烘烤硬化钢、双相钢等汽车用高强度钢系列化研发,并实现了批量商业化生产。
本钢冷轧汽车板也是借助于与国外钢铁企业合资合作而发展起米的。2005年,本钢与韩国浦项成立合资公司一一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合资公司建设的本钢二冷轧项月投产,由此,本钢冷轧汽车板走向快速发展之路。2014年本钢浦项全年完成汽车板产量193.4万吨,冷轧汽车板同比提高8%,镀锌汽车板同比提高12.7%。
2.6汽车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本钢冷轧汽车板已经形成1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主要以本钢浦项合资的本浦冷轧薄板公司产线为主。其中,本浦I#热镀锌线为本钢超深冲热镀锌钢板的主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45万吨,可生产纯锌镀层(GI)及合金化镀层(GA)产品。此外,本钢220万吨三冷轧项目将于2015年底投产,届时,产品主要定位在高档汽车板,冷轧汽车板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2.7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本钢从2001年开始研发汽车板,2008年开始研发汽车用超深冲热镀锌钢带,已经形成了IF钢系列、烘烤硬化钢系列、590兆帕以下级别系列含磷高强钢系列、低合金高强钢系列产品,还完成了冷轧780兆帕以下级别双相钢系列汽车板的研制与生产,能生:产980MPa级以下的高档汽车冷轧板及镀锌产品。供应的汽车板牌号多达100余个。能向华晨、奇瑞、一汽大众、上汽汇众、上海通用、北汽福田、沈阳中顺、河北长安、北京汽车等汽车企业提供汽车面板。
2.8加强用户服务功能建设
本钢组建汽车板工程实验室,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引进贯制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3结语
汽车用钢是一类不断发展的先进材科。在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下,主要汽车用钢生产钢铁企业应主动与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更为深入合作,结合我国汽车生产需求的国情,在技术层面逐步形成创新且适合长远发展的先进汽车用钢生产体系,促进我国汽车产业与钢铁产业的同步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俐俐,杨亚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及有效性分析――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