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的爱情更持久?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应该讨论的不是该不该结婚,而是人能不能有更多的选择。大多数人应该都不愿被社会生产的、毫无特色的标准模板所束缚,我们都想找到独属自己的路。
  在今天,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结婚,但不婚的人数如果已经构成了统计上直接、瞩目的比例,那也是有可能的。
  美国和法国的不婚率就总是保持相当大的比例。美国有一半的人不结婚,只同居或者单身;还有资料说,法国只有19%的人进入婚姻,除了同居这种不婚形式,还可以各住各的,各自生活,各有各的工作。
  北欧有的国家也有一半人选择不婚,因为离婚费用太高。现在法国有一种合约婚姻,一开始就是同居,它与婚姻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一方终止,另一方可马上终止,没有任何官司。也是因为离婚的代价太大了,所以都不去注册。
  为什么不婚率这么高?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人活得太长久了,原来人的平均寿命是三十几岁,还没等提离婚人就已经死掉了。而现在很多人活到了七八十岁,面对一个人太久,可能是有点审美疲劳。而且此时婚姻的功能都发挥完了。
  婚姻有保护作用,保护弱者。它主要的起源是传承,传承财产,延续血缘,这是不可替代的婚姻重要功能。不是你亲生的孩子,你愿意把财产传给他吗?所以好多人生孩子都是为了这个,婚姻也是为了这个。要不最早的婚姻为什么会出现呢?就是因为有了私有财产。
  但现在,孩子养大了,财产传承也不是问题了,夫妻两个如果还有感情,就能继续做个伴;如果感情本来就不好,那就变成互相折磨。好多家庭都是这样,已经不具备婚姻的功能了。两个人都有工作都有独立收入,为什么非要在一起呢?有人说,是为了房子,那我就会想,为了房子能忍受冷漠甚至互相厌恶、仇视的关系,这个就麻烦了。
  所以我一直说,离婚的最佳时期是结婚前三年,中国人基本上都会在三年期内开始养孩子。
  但是不是只有婚姻才能养孩子?不一定,不婚并不意味着没有性伴侣或没有孩子。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不结婚但是有性,或者有同居的伴侣,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些人,感情很好,但就是不结婚,因为他们怕一结婚,激情就变成柔情,爱情变成亲情。至少在我看来,可能还是不结婚的爱情会更持久一些。我认识一对情侣,男的比女的小9岁,同居也快9年了。后来他们说要不结婚吧,结果没几个月就离了。他们没有结婚的时候一直都有吸引力,一直在恋爱中,一旦结婚就不行了。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结婚,这是最可怕的。有些人选择单身,你就不要非得说她是一个失败者,是剩女,有很多词是很恐怖的。一个女人到三四十岁了还不结婚,人们就说她有各种怪癖,很变态,这对女孩子压力是很大的。于是她为了逃避这些舆论压力去结婚,不让自己成为另类。这样的婚姻能有多幸福呢?
  我一直不赞成用非黑即白的判断标准去看很多事,比如把不结婚与没有性生活画上等号,这当然会有问题。不婚与不性是两个概念,一个比较合理的社会应该是多元化的,人性应该是无比丰富的,这个人的美酒佳肴或许是另一个人的穿肠毒药。你奇怪还有不结婚或者很晚才结婚的人,别人说不定也奇怪你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婚姻呢?
  人到20多岁就想结婚,这其实是习俗导致。两性相吸是本能,但想恋爱和想结婚,是本能转化成了社会定构。
  人的本能、人的本质是被塑造的,是被社会定构的。你到一定岁数想谈恋爱想结婚,这都是社会塑造的,让你以为这是你的本能。
  男和女的规范,也是社会塑造的。男人应该怎么样,女人应该怎么样,是社会告诉你的。有个学者就说:“所有关于性别那一套东西都是表演,它是一个没有原件的复制品。”连原件都没有,整个东西都是社会根据不同的时空、地点、地理塑造的。比方说女的应该留长头发、穿裙子,这些都是社会慢慢告诉你的,并不是本能。
  但无论怎样塑造和改变,文明的进步一定是让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的:它允许人们在个人生活方式上有多元化的选择,对所有存在的方式都认可,都不施加压力。
  —本文摘自《新周刊》
其他文献
摄影/吆柒摄影工作室 造型/独创形象设计工作室  场地提供/重庆小橙堡儿童微剧场  从怯懦自卑到自信从容,有多远的距离?  从自恋臭屁到懂得担当,又有多远的距离?  每个孩子都有破茧成蝶的梦,但真正的蜕变,不是灰姑娘变成公主、青蛙变成王子的瞬间变身,而是用每一天的努力,蜕变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2016Showkids首席童模夏季赛重庆赛区的三位冠军——6岁的冉镇瑞、9岁的胡颖函、12岁的罗之羚
期刊
别人在看自己时,会觉得脖子不舒服或像被针扎一样?这一点都不奇怪,大脑天生就喜欢给出“别人在看自己”的提示,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人类擅长分辨别人的目光看向哪里,当别人直勾勾盯着自己时,人们就会特别敏感,大脑内的某些特定细胞也会非常活跃。
期刊
“有些人每天睡眠充足、吃素食、压力小,但还是英年早逝。”加州大学生物学家揭示了这些人注定老得快死得早的原因:与早死相关的不是实际年龄,而是生物年龄。生物年龄是指通过对身体微量化学变化测量出的年龄,它主要取决于人们体内的DNA。世界上有5%的人口都携带着这种DNA,他们在任何年龄的死亡风险都超出人类平均值约50%。
期刊
主持人宣布冠军获得者的瞩目时刻,听见自己的名字,罗之羚掩饰不住惊喜,“竟然第一次就得了冠军。”  在舞台上,她是身着黑色晚礼服的优雅公主;在生活中,她却是个因为身高而不敢挺直腰杆的自卑女孩。  走上T台后,她明白了自己的出众不应该成为内心的负担,那应该是她的骄傲!  个子高也是种错    在常人看来,罗之羚拥有傲人的身高。12岁,176cm。说到女儿的身高,母亲一脸骄傲。  可是在走上少模舞台之前
期刊
化妆间里的三个孩子各自安静地做着造型,9岁的胡颖函是最安静的那一个,与舞台上张扬的女王范儿判若两人。  但凡有爆发力的人往往具备沉静的内核,她会把积聚的力量交付于舞台,直到追光灯打在身上,璀璨夺目,像一颗美丽的黑珍珠。  点滴累积的进步  在走上少模T台前,胡颖函不算一个自信的孩子。  女儿内向、不自信,让胡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小,胡颖函要什么妈妈都会努力去满足她。对这个女儿,她有些愧疚—出
期刊
在拍摄封面照片的化妆间,冉镇瑞也拿出舞台上那种镇得住场子的范儿:高冷、淡定,对记者抛来的大多数问题保持着沉默。但他的拒绝搭配着细长丹凤眼的凝视与狡黠的微笑,又那么有说服力。  他母亲走过来对记者耳语,解释了表情背后的含义:“他说,不想给外人说这么多。”  作为一个不是很配合的采访对象,摘得Showkids小精灵组冠军的冉镇瑞,或许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最佳诠释。  “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自信 ”
期刊
10月9日早上,微博上爆出一封张靓颖妈妈写的公开信,震惊了所有人。  在信里我们看到,张靓颖被描述成16岁与有妇之夫勾搭的“小三”;十几年恋爱中冯轲多次不检点;而冯轲结婚的目的也是为了变更股份,占尽张靓颖的钱……    多大的怨恨,才能够使一个妈妈抖出一个个这样的隐私,公开让女儿和未来女婿难堪?  很快冯轲做出了回复,他申明:2015年已经变更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婚讯是不小心被媒体爆料的……以及最
期刊
35岁的斯蒂夫·法布斯博士是一名医生,他原本过着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生活,6年前的某一天,和几个朋友喝完酒后,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骑行世界去救人。  “我一直期待在某段时间内,不要活得这么模式化,要简化生活。比如没有日程表,没有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拥有很少的物质,很少的钱。我想用最亲密的方式,去经历、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而带着医术骑行世界去救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斯蒂夫的想法。20
期刊
“钱,哪个国家都有,但长城只有中国才有。”作为一个外国人,威廉·林赛对长城倾注的心血却超过许多中国人。而他为长城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他背后的女人—妻子吴琪。  威廉·林赛再一次踏上了重走长城的征途,从山海关出发,至嘉峪关结束。恰与30年前的那次征途相反。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妻儿同行,让征途更像一次旅行。  “用5分钟的热情做一件事容易,但要坚持5个月、5年甚至30年,是异常困难的。”来到中国
期刊
40岁的Dominique是两个孩子的妈,却活出了20岁小女生的感觉。她的秘诀是:“真正的幸福,恰恰是结婚、生子、和老公恩爱、与平凡的日子温柔相处。”  和老公在一起仍是小情侣的模样,一起庆祝每一个纪念日,一起在闲适的午后喝下午茶,在诗情画意的地方拍摄美美的照片。  和女儿们在一起,更像是亲密无间的三姐妹。穿亲子装、扎同样的辫子、留一样的发型、做同样的事情……妈妈温婉大方,大女儿乖巧含蓄,小女儿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