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青海省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青海省2015年7月13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典型蒙古冷涡后部的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不断南移,低空暖湿舌和蒙古冷涡干冷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高空急流、低层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线,易出现严重冰雹灾害,冰雹移动路径与地面辐合线移动方向有很好的对应关系;0 ℃层在4 500 m处,-20 ℃层则出现在7 500 m,从地面至6 000 m有明显风垂直切变,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大气层结为强对流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
  关键词 强对流;冰雹;天气形势;青海省;2015年7月13日
  中图分类号 P48.121.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236-01
  强对流天气影响范围小、发展速度快、持续时间短、损失严重等,出现过程中常伴随雷暴、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对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气象学者的关注。本文对青海省2015年7月13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提升人们对强对流天气尤其是冰雹天气的认识,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指标,以期为今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强对流天气实况
  2015年7月13日15:28青海省门源县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浩门、西滩、北山、泉口、麻莲、阴田、东川等7个乡镇遭受严重冰雹灾害,冰雹直径最大11 mm,持续5 min,大面积粮油作物严重受灾。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4 618.2 hm2,成灾面积14 618.2 hm2,绝收面积863 hm2,受灾人口64 026人,直接经济损失6 972.52万元。
  2 大尺度天气背景分析
  2.1 高空环流形势
  由图1(a)可知,13日8:00 500 hPa,有一闭合低压环流系统在蒙古上空形成,低压中心值达560 dagpm,其中心风速>20 m/s,同时配合有一数值为-12 ℃的冷中心,在200~500 hPa高空处均有明显冷中心,冷空气深厚。在低涡右侧东北向存在明显高压脊,并发展加强,阻碍低涡东移,蒙古上空低涡维持少动。由图1(b)可知,200 hPa,有一明显高空急流位于新疆—柴达木盆地—青海东部—甘肃沿线上,而青海湖东部风速 >44 m/s,急流在偏南处。分析温度场、相对湿度场,降雹区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由于低涡后部偏北气流中存在下滑冷空气,青海门源大通、互助、乐都等先后出现冰雹等。
  2.2 地面形势
  冰雹天气出现前,10—11日青海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 >25 ℃,而黄河沿岸地区最高气温达30 ℃。12日蒙古冷涡发展阶段,锋面系统在东移过程中,青海东部出现系统性降水,降水在12日夜结束。冷涡成熟阶段,13日午后青海省门源县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浩门、西滩、北山、泉口、麻莲、阴田、东川等7个乡镇遭受严重冰雹。分析13日14:00地面辐合线资料可知,随冷空气不断入侵高空,河套西部到祁连山存在东南和西北风地面切变,地面辐合线逐渐向东南移动。冰雹移动路径同地面辐合线移动方向对应。
  3 环境条件
  相关研究表明丰富水汽、不稳定层结和触发潜在不稳定能量抬升条件是形成对流天气的3个基本条件,是强对流性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依据[2-3]。11日西宁地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SI分别为809.2 J/kg、-0.48 ℃;12日20:00系统性降水趋于结束时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SI分别为224.9 J/kg、-1.78 ℃;13日午后至傍晚,即冰雹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时间,对流有效位能CAPE增加到了463.7 J/kg,14日20:00对流有效位能CAPE降低,只有197.1 J/kg,环境条件的改变对于强对流天气发生有利。13日8:00至14日8:00,有明显风垂直切变出现在低层风场,西宁0 ℃层在4 500 m,-20 ℃层则在7 500 m,-30 ℃层在8 968~9 500 m。对比前期,0 ℃层、-20 ℃层及-30 ℃层高度明显下降,为冰雹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13日8:00和14日8:00探空资料,700~500 hPa处随风向顺时针旋转有暖平流,300~500 hPa处随风向逆时针旋转出现冷平流,低层暖湿高层干冷的不稳定层结,再加上中层干冷空气入侵,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地面到6 000 m有明显风垂直切变,上层干冷、下层暖湿大气层结为强对流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4-5]。
  4 结论
  (1)此次强对流天气由典型蒙古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不断南移,低空暖湿舌和蒙古冷涡干冷系统相互作用产生。
  (2)高空急流、低层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线的存在,易引发严重冰雹灾害,冰雹移动路径同地面辐合线移动方向对应。
  (3)0 ℃层在4 500 m处,-20 ℃层则在7 500 m处,地面至6 000 m有明显风垂直切变,上层干冷、下层暖湿大气层结为强对流天气产生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
  5 参考文献
  [1] 钱传海,张金艳,应冬梅,等.2003年4月江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7(4):460-467.
  [2] 叶成志,唐明晖,陈红专,等.2013年湖南首场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3(1):1-10.
  [3] 曾华,曾伟,毛力达.塔额盆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16117-16119.
  [4] 许新田.2006年盛夏陕西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8:6.
  [5] 李子良,任景倩,杨军.2016年6月12日哈尔滨冰雹过程的天气学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6(4):15-16.
其他文献
方法论层次与中医学的发展刘洋(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学方法论1问题的提出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在自然科学中没有一门学科能够象中医学这样,现代还依然
对宛麦19进行不同行距配置试验,结果表明院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小行距种植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优势,拔节期以后优势减弱,随着行距增大,单位面积穗数及产量呈现先增后
本文主要针对农作物地方特色品种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加大科研力度、提倡绿色生产、增加政府投入、延伸产业链、拓宽融资渠道等对策,以期为农业科研
将鲜切苹果分别用1.5%护色保鲜-丝素蛋白混合溶液涂膜处理、1.5%护色保鲜液浸泡、1.5%丝素蛋白溶液浸泡以及未经任何处理,用于研究丝素蛋白涂膜对鲜切水果的保鲜作用。结果表
目的:通过对乌梅的历代本草考证,为乌梅资源的市场应用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主流本草著作。结果:厘清了历代本草中乌梅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
<正> 据南斯拉夫《国际事务评论》杂志1981年第761期报道,1981年11月2—7日在南斯拉夫布莱德举行了由17国专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技术合作国际专题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发展中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以及联合国的几个专门机构组织的。报道说,这次讨论会共有3个专题:1.对亚类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者血糖控制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两组比较母婴并发症。结果血糖控
糖尿病时终末糖化蛋白产物(AGEs)在体内的增加、蓄积引起各种细胞功能障碍,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和进展。AGEs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细胞外基质
对96例慢性胃脘痛患者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脾胃虚寒证组的胃电幅值在餐前,餐后均低于正常人组和其它三个实证组(P〈0.05),而三个实证组与正常人组间两两比较,胃电幅值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