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上讲台,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
2004年,我从所在大学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了。毕业前,我一心想在外资企业大展身手,却意外地被几家企业拒绝,阴差阳错中被一所知名学校录用,开启了充满挑战却趣味无穷的教学生涯。
在这样著名的学校,压力和激励同在。名校毕业的同龄教师、教育界鼎鼎有名的前辈,无一不给了我目标,也给了我压力。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我无比紧张,前一晚辛苦写地教案,在那么多学生面前,仿佛成了一张张废纸——这是一批经过层层选拔的初一新生,一张张小脸虽然稚嫩,目光里却充满了期待和自信。而作为教师的我,却没有任何信心。
第一次新教师汇报课,因为担心课堂上忘记说什么,紧张得几乎没有吃下午饭。好不容易把课上完,整个人顿觉轻松,好像解决了一件天大的事。课后,听课的评委们夸奖了我作为新教师的基本功,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做教师,重要的是教学习惯和意识,无论环节设计得如何“精美”,都是花架子。从那以后我懂得了教学的精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我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仔细备课。当经历了许多次的授课,掌握了一些教学经验后,我时而也会觉得自己设计的某些教学环节很有“亮点”。但一次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又挫了挫我的锐气。
那天早上,一位前辈推门进来听课。我内心高兴,觉得自己精心准备的课正巧被听了。课堂上,我顺利地把教学内容完成,学生配合得也不错。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走向那位前辈,想听一听她会如何点评。没想到,她对我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例如,学生上课不是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好让教师完成接下来的环节,而是为了学习和思辨;教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课堂活动的“精彩”与否都是次要,活动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何不对学生的想法作进一步的挖掘,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即便已经教了几年书,当时听到这些问题却还是有点不知所措,但毫无疑问这次的推门听课激励着我不断反思和改进。
这一年,尤其是在备新课的时候,几乎都是熬夜完成课堂设计和教案,一遍又一遍。想要把英语教学做好做精,我知道我没有退路。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一天四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外,我还给自己安排了大量听课的时间。校内听,校外听,只要有教研活动,有时间我就去听,并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日积月累,我一点点地学习着这些精妙的课堂设计,并将一些好的教学习惯逐步渗透在自己的课堂中。
潜心教学,我如何推动学生的思考
每次备课时我都会想:一个问题下去,学生会如何反应?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回应的理由是什么? 我利用“课后活动”这个环节来实现教学中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有次讲到一篇关于美国学校生活的文章,在学生们理解了文章信息和词汇后,我在课后活动环节中并没有参照以前的单纯复述或者role play形式,而是结合文本,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校园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中西文化的对比,一比较,学生思路就打开了。但是作为初中的孩子,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好,再往下想,就是美国教育比中国教育好。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想要的“思辨”。于是,我在下一个环节里就列了一张表,把刚刚学生提到的中美学校生活对比的内容放进去,让学生谈一谈中美学校分别有什么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判断谁好谁不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美国学校课外活动比较多,而中国学校课程知识比较丰富;美国学校的学生比较自由,而中国学校中教师的管理更为精细;美国学校餐厅的食物可能更丰富,但中国学校更注重学生劳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中美校园文化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
还有一次,我们讲到一位英国少年游泳运动员冠军Susan Spencer。课文里把她的作息时间列了出来,学生们看到,凌晨4点这位运动员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和生活,非常辛苦。在课后活动的设计中,我分层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步先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能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学生们会再次回到文章中找信息,例如4点钟起床开始训练到晚上8点,每天游泳20公里还要完成学校的功课等。这个活动既让学生复述了Susan的生活,又通过文本信息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是否愿意过Susan这样刻苦的生活来换取一个极大的成功。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觉得宁愿没有这么大的成就,也不希望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如此辛苦。还有几位同学说愿意,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成功都是用辛苦换来的,而且很多人都很hard-working,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比别人优秀。两种答案都是合理的,没有对错。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利用本节课学习的语言和情境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增强了思辨能力,也提高了用语言来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慢慢地,学生对于课后活动这个环节越来越有兴趣,很多人都开始流露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不断尝试用英语来阐述它们。大家逐渐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学习氛围,甚至班级里个别不爱学英语的学生都开始参与进来。每当我看到学生们为了一个问题合作讨论或争辩,内心就充满了欣慰和坚持下去的信心。
赛中折冠,教学坚持终获肯定
2014年,我在“初中英语优质课”的活动中一步步从市里走向省里,最终代表江苏省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活动,并取得一等奖和优胜奖。在准备一节阅读课的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从整体框架到对细节的提问方式,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三四十次,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而在备课过程中,整个团队打破传统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着重进行赏析文本内涵的做法,恰恰和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是相吻合的——这是对我多年来教学方式的一次肯定。
阅读课是关于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团队中的一位教师问我:如果我是学生,会希望读它的时候有什么感受?会希望我的教师怎么教我?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有趣。既然是读儿童故事,就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给学生一定空间自己去理解文本,去发掘其中的趣味。因而该节课体现的一大重点,就是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学生会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很可能和我理解得不同。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有这样的觉悟:既然文章是他们自己去读,那无论他们怎么理解,只要能够逻辑自洽,找到依据,就是成功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本身就是一件“私事”,如果理解都相同,这样的文本就是无趣的,就是条例,就是规则,而非“阅读”。 我多次研读文本,发现了很多值得让学生去反复阅读和回味的细节,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例如,爱丽丝抛下读书的姐姐,居然跟着一只兔子跑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兔子,这只兔子会说话!兔子跳下一个大洞,爱丽丝也跳了下去,这个洞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文章中的“Down. Down. Down”,学生们读出了洞很深。在洞里,兔子不见了,只剩下爱丽丝一个人,她到底害怕不害怕?她是如何处理遇到地一系列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只让学生看懂字面意思,那他们只能知道what happened,因此丢失了许多思考的乐趣。这些信息,文本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而教师却可以提示学生查找必要的信息,并且提出需要认真体会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学生因此沉浸在阅读中,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美妙的画面,从而理解了文本的真正内涵。
那次阅读课中有一个部分让我印象颇深:在读完文本以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总结爱丽丝的人物个性,并且在文中找到依据,这便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现。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说爱丽丝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很好奇,因为她跟着一只兔子跑掉了;还有的同学说爱丽丝其实是一个胆大却不细心的姑娘,因为她居然跟着一只兔子跑掉,还跳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评委提问的时候,也就critical thinking的环节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她说:文本中提到”It was a sunny day…”,如果学生不认为爱丽丝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反而是沮丧的,因为可能太阳太晒了怎么办?遵循阅读“以本为本,但理解全凭个人”的原则,我认为,学生既可以认为爱丽丝因为sunny day感到愉悦,也可以认为她因为太晒而感到沮丧。不管学生们如何理解她的心情,只要给出依据,就是可以接受的。评委对我的看法非常认同,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尝试最终是成功的。
认真反思,为学生铺一条思索的路
在语言课堂里,很多时候教师们的重点还是停留在基础字词的教授。诚然,词汇是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下去的基础。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带领学生把这些有意义的词汇和短语运用起来。除了记忆,学生对这些基础词汇没有感受和体会,更不用提用英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了,传统语言课堂的弊端正在于此。
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进行对照和对比,最终达到运用语言,体验不同文化,进行思维碰撞的目的。如果教师们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我们所教授的文本就超越了其“工具性”,具有了“人文性”。学生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就像外语教学界某位领军人物曾说过:“外语教学就是教学生的文化素养。”我目前还不能完全参透个中真意,但通过多年来在外语教学上的总结和创新,总算能体会一二。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们也真正从“教书匠”过渡到“育人者”,促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眼下,为了学生能够有这样的人文素养,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探索。为学生铺一条思索的路,就从此时此“课”开始吧!
2004年,我从所在大学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了。毕业前,我一心想在外资企业大展身手,却意外地被几家企业拒绝,阴差阳错中被一所知名学校录用,开启了充满挑战却趣味无穷的教学生涯。
在这样著名的学校,压力和激励同在。名校毕业的同龄教师、教育界鼎鼎有名的前辈,无一不给了我目标,也给了我压力。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我无比紧张,前一晚辛苦写地教案,在那么多学生面前,仿佛成了一张张废纸——这是一批经过层层选拔的初一新生,一张张小脸虽然稚嫩,目光里却充满了期待和自信。而作为教师的我,却没有任何信心。
第一次新教师汇报课,因为担心课堂上忘记说什么,紧张得几乎没有吃下午饭。好不容易把课上完,整个人顿觉轻松,好像解决了一件天大的事。课后,听课的评委们夸奖了我作为新教师的基本功,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做教师,重要的是教学习惯和意识,无论环节设计得如何“精美”,都是花架子。从那以后我懂得了教学的精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我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仔细备课。当经历了许多次的授课,掌握了一些教学经验后,我时而也会觉得自己设计的某些教学环节很有“亮点”。但一次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又挫了挫我的锐气。
那天早上,一位前辈推门进来听课。我内心高兴,觉得自己精心准备的课正巧被听了。课堂上,我顺利地把教学内容完成,学生配合得也不错。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走向那位前辈,想听一听她会如何点评。没想到,她对我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例如,学生上课不是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好让教师完成接下来的环节,而是为了学习和思辨;教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课堂活动的“精彩”与否都是次要,活动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何不对学生的想法作进一步的挖掘,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即便已经教了几年书,当时听到这些问题却还是有点不知所措,但毫无疑问这次的推门听课激励着我不断反思和改进。
这一年,尤其是在备新课的时候,几乎都是熬夜完成课堂设计和教案,一遍又一遍。想要把英语教学做好做精,我知道我没有退路。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一天四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外,我还给自己安排了大量听课的时间。校内听,校外听,只要有教研活动,有时间我就去听,并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日积月累,我一点点地学习着这些精妙的课堂设计,并将一些好的教学习惯逐步渗透在自己的课堂中。
潜心教学,我如何推动学生的思考
每次备课时我都会想:一个问题下去,学生会如何反应?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回应的理由是什么? 我利用“课后活动”这个环节来实现教学中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有次讲到一篇关于美国学校生活的文章,在学生们理解了文章信息和词汇后,我在课后活动环节中并没有参照以前的单纯复述或者role play形式,而是结合文本,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校园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中西文化的对比,一比较,学生思路就打开了。但是作为初中的孩子,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好,再往下想,就是美国教育比中国教育好。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想要的“思辨”。于是,我在下一个环节里就列了一张表,把刚刚学生提到的中美学校生活对比的内容放进去,让学生谈一谈中美学校分别有什么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判断谁好谁不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美国学校课外活动比较多,而中国学校课程知识比较丰富;美国学校的学生比较自由,而中国学校中教师的管理更为精细;美国学校餐厅的食物可能更丰富,但中国学校更注重学生劳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中美校园文化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
还有一次,我们讲到一位英国少年游泳运动员冠军Susan Spencer。课文里把她的作息时间列了出来,学生们看到,凌晨4点这位运动员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和生活,非常辛苦。在课后活动的设计中,我分层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步先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能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学生们会再次回到文章中找信息,例如4点钟起床开始训练到晚上8点,每天游泳20公里还要完成学校的功课等。这个活动既让学生复述了Susan的生活,又通过文本信息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是否愿意过Susan这样刻苦的生活来换取一个极大的成功。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觉得宁愿没有这么大的成就,也不希望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如此辛苦。还有几位同学说愿意,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成功都是用辛苦换来的,而且很多人都很hard-working,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比别人优秀。两种答案都是合理的,没有对错。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利用本节课学习的语言和情境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增强了思辨能力,也提高了用语言来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慢慢地,学生对于课后活动这个环节越来越有兴趣,很多人都开始流露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不断尝试用英语来阐述它们。大家逐渐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学习氛围,甚至班级里个别不爱学英语的学生都开始参与进来。每当我看到学生们为了一个问题合作讨论或争辩,内心就充满了欣慰和坚持下去的信心。
赛中折冠,教学坚持终获肯定
2014年,我在“初中英语优质课”的活动中一步步从市里走向省里,最终代表江苏省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活动,并取得一等奖和优胜奖。在准备一节阅读课的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从整体框架到对细节的提问方式,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三四十次,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而在备课过程中,整个团队打破传统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着重进行赏析文本内涵的做法,恰恰和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是相吻合的——这是对我多年来教学方式的一次肯定。
阅读课是关于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团队中的一位教师问我:如果我是学生,会希望读它的时候有什么感受?会希望我的教师怎么教我?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有趣。既然是读儿童故事,就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给学生一定空间自己去理解文本,去发掘其中的趣味。因而该节课体现的一大重点,就是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学生会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很可能和我理解得不同。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有这样的觉悟:既然文章是他们自己去读,那无论他们怎么理解,只要能够逻辑自洽,找到依据,就是成功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本身就是一件“私事”,如果理解都相同,这样的文本就是无趣的,就是条例,就是规则,而非“阅读”。 我多次研读文本,发现了很多值得让学生去反复阅读和回味的细节,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例如,爱丽丝抛下读书的姐姐,居然跟着一只兔子跑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兔子,这只兔子会说话!兔子跳下一个大洞,爱丽丝也跳了下去,这个洞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文章中的“Down. Down. Down”,学生们读出了洞很深。在洞里,兔子不见了,只剩下爱丽丝一个人,她到底害怕不害怕?她是如何处理遇到地一系列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只让学生看懂字面意思,那他们只能知道what happened,因此丢失了许多思考的乐趣。这些信息,文本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而教师却可以提示学生查找必要的信息,并且提出需要认真体会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学生因此沉浸在阅读中,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美妙的画面,从而理解了文本的真正内涵。
那次阅读课中有一个部分让我印象颇深:在读完文本以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总结爱丽丝的人物个性,并且在文中找到依据,这便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现。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说爱丽丝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很好奇,因为她跟着一只兔子跑掉了;还有的同学说爱丽丝其实是一个胆大却不细心的姑娘,因为她居然跟着一只兔子跑掉,还跳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评委提问的时候,也就critical thinking的环节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她说:文本中提到”It was a sunny day…”,如果学生不认为爱丽丝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反而是沮丧的,因为可能太阳太晒了怎么办?遵循阅读“以本为本,但理解全凭个人”的原则,我认为,学生既可以认为爱丽丝因为sunny day感到愉悦,也可以认为她因为太晒而感到沮丧。不管学生们如何理解她的心情,只要给出依据,就是可以接受的。评委对我的看法非常认同,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尝试最终是成功的。
认真反思,为学生铺一条思索的路
在语言课堂里,很多时候教师们的重点还是停留在基础字词的教授。诚然,词汇是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下去的基础。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带领学生把这些有意义的词汇和短语运用起来。除了记忆,学生对这些基础词汇没有感受和体会,更不用提用英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了,传统语言课堂的弊端正在于此。
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进行对照和对比,最终达到运用语言,体验不同文化,进行思维碰撞的目的。如果教师们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我们所教授的文本就超越了其“工具性”,具有了“人文性”。学生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就像外语教学界某位领军人物曾说过:“外语教学就是教学生的文化素养。”我目前还不能完全参透个中真意,但通过多年来在外语教学上的总结和创新,总算能体会一二。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们也真正从“教书匠”过渡到“育人者”,促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眼下,为了学生能够有这样的人文素养,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探索。为学生铺一条思索的路,就从此时此“课”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