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学生思考的沃土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上讲台,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
  2004年,我从所在大学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了。毕业前,我一心想在外资企业大展身手,却意外地被几家企业拒绝,阴差阳错中被一所知名学校录用,开启了充满挑战却趣味无穷的教学生涯。
  在这样著名的学校,压力和激励同在。名校毕业的同龄教师、教育界鼎鼎有名的前辈,无一不给了我目标,也给了我压力。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我无比紧张,前一晚辛苦写地教案,在那么多学生面前,仿佛成了一张张废纸——这是一批经过层层选拔的初一新生,一张张小脸虽然稚嫩,目光里却充满了期待和自信。而作为教师的我,却没有任何信心。
  第一次新教师汇报课,因为担心课堂上忘记说什么,紧张得几乎没有吃下午饭。好不容易把课上完,整个人顿觉轻松,好像解决了一件天大的事。课后,听课的评委们夸奖了我作为新教师的基本功,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做教师,重要的是教学习惯和意识,无论环节设计得如何“精美”,都是花架子。从那以后我懂得了教学的精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我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学习,仔细备课。当经历了许多次的授课,掌握了一些教学经验后,我时而也会觉得自己设计的某些教学环节很有“亮点”。但一次学校的“推门听课”活动又挫了挫我的锐气。
  那天早上,一位前辈推门进来听课。我内心高兴,觉得自己精心准备的课正巧被听了。课堂上,我顺利地把教学内容完成,学生配合得也不错。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走向那位前辈,想听一听她会如何点评。没想到,她对我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例如,学生上课不是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好让教师完成接下来的环节,而是为了学习和思辨;教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课堂活动的“精彩”与否都是次要,活动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何不对学生的想法作进一步的挖掘,启发学生不断思考?即便已经教了几年书,当时听到这些问题却还是有点不知所措,但毫无疑问这次的推门听课激励着我不断反思和改进。
  这一年,尤其是在备新课的时候,几乎都是熬夜完成课堂设计和教案,一遍又一遍。想要把英语教学做好做精,我知道我没有退路。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一天四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外,我还给自己安排了大量听课的时间。校内听,校外听,只要有教研活动,有时间我就去听,并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日积月累,我一点点地学习着这些精妙的课堂设计,并将一些好的教学习惯逐步渗透在自己的课堂中。
  潜心教学,我如何推动学生的思考
  每次备课时我都会想:一个问题下去,学生会如何反应?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回应的理由是什么? 我利用“课后活动”这个环节来实现教学中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有次讲到一篇关于美国学校生活的文章,在学生们理解了文章信息和词汇后,我在课后活动环节中并没有参照以前的单纯复述或者role play形式,而是结合文本,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校园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中西文化的对比,一比较,学生思路就打开了。但是作为初中的孩子,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好,再往下想,就是美国教育比中国教育好。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想要的“思辨”。于是,我在下一个环节里就列了一张表,把刚刚学生提到的中美学校生活对比的内容放进去,让学生谈一谈中美学校分别有什么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判断谁好谁不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美国学校课外活动比较多,而中国学校课程知识比较丰富;美国学校的学生比较自由,而中国学校中教师的管理更为精细;美国学校餐厅的食物可能更丰富,但中国学校更注重学生劳逸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中美校园文化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
  还有一次,我们讲到一位英国少年游泳运动员冠军Susan Spencer。课文里把她的作息时间列了出来,学生们看到,凌晨4点这位运动员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和生活,非常辛苦。在课后活动的设计中,我分层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步先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能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学生们会再次回到文章中找信息,例如4点钟起床开始训练到晚上8点,每天游泳20公里还要完成学校的功课等。这个活动既让学生复述了Susan的生活,又通过文本信息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讨论,他们是否愿意过Susan这样刻苦的生活来换取一个极大的成功。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觉得宁愿没有这么大的成就,也不希望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如此辛苦。还有几位同学说愿意,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成功都是用辛苦换来的,而且很多人都很hard-working,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比别人优秀。两种答案都是合理的,没有对错。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利用本节课学习的语言和情境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增强了思辨能力,也提高了用语言来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慢慢地,学生对于课后活动这个环节越来越有兴趣,很多人都开始流露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不断尝试用英语来阐述它们。大家逐渐形成一种批判性的学习氛围,甚至班级里个别不爱学英语的学生都开始参与进来。每当我看到学生们为了一个问题合作讨论或争辩,内心就充满了欣慰和坚持下去的信心。
  赛中折冠,教学坚持终获肯定
  2014年,我在“初中英语优质课”的活动中一步步从市里走向省里,最终代表江苏省参加了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活动,并取得一等奖和优胜奖。在准备一节阅读课的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从整体框架到对细节的提问方式,前前后后一共修改了三四十次,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而在备课过程中,整个团队打破传统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着重进行赏析文本内涵的做法,恰恰和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是相吻合的——这是对我多年来教学方式的一次肯定。
  阅读课是关于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团队中的一位教师问我:如果我是学生,会希望读它的时候有什么感受?会希望我的教师怎么教我?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有趣。既然是读儿童故事,就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给学生一定空间自己去理解文本,去发掘其中的趣味。因而该节课体现的一大重点,就是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学生会有自己的判断,并且很可能和我理解得不同。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有这样的觉悟:既然文章是他们自己去读,那无论他们怎么理解,只要能够逻辑自洽,找到依据,就是成功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本身就是一件“私事”,如果理解都相同,这样的文本就是无趣的,就是条例,就是规则,而非“阅读”。   我多次研读文本,发现了很多值得让学生去反复阅读和回味的细节,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例如,爱丽丝抛下读书的姐姐,居然跟着一只兔子跑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兔子,这只兔子会说话!兔子跳下一个大洞,爱丽丝也跳了下去,这个洞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文章中的“Down. Down. Down”,学生们读出了洞很深。在洞里,兔子不见了,只剩下爱丽丝一个人,她到底害怕不害怕?她是如何处理遇到地一系列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只让学生看懂字面意思,那他们只能知道what happened,因此丢失了许多思考的乐趣。这些信息,文本作者没有直接给出,而教师却可以提示学生查找必要的信息,并且提出需要认真体会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学生因此沉浸在阅读中,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美妙的画面,从而理解了文本的真正内涵。
  那次阅读课中有一个部分让我印象颇深:在读完文本以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总结爱丽丝的人物个性,并且在文中找到依据,这便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现。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会说爱丽丝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很好奇,因为她跟着一只兔子跑掉了;还有的同学说爱丽丝其实是一个胆大却不细心的姑娘,因为她居然跟着一只兔子跑掉,还跳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评委提问的时候,也就critical thinking的环节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她说:文本中提到”It was a sunny day…”,如果学生不认为爱丽丝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反而是沮丧的,因为可能太阳太晒了怎么办?遵循阅读“以本为本,但理解全凭个人”的原则,我认为,学生既可以认为爱丽丝因为sunny day感到愉悦,也可以认为她因为太晒而感到沮丧。不管学生们如何理解她的心情,只要给出依据,就是可以接受的。评委对我的看法非常认同,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尝试最终是成功的。
  认真反思,为学生铺一条思索的路
  在语言课堂里,很多时候教师们的重点还是停留在基础字词的教授。诚然,词汇是学生能够把语言学习下去的基础。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带领学生把这些有意义的词汇和短语运用起来。除了记忆,学生对这些基础词汇没有感受和体会,更不用提用英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了,传统语言课堂的弊端正在于此。
  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进行对照和对比,最终达到运用语言,体验不同文化,进行思维碰撞的目的。如果教师们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我们所教授的文本就超越了其“工具性”,具有了“人文性”。学生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就像外语教学界某位领军人物曾说过:“外语教学就是教学生的文化素养。”我目前还不能完全参透个中真意,但通过多年来在外语教学上的总结和创新,总算能体会一二。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们也真正从“教书匠”过渡到“育人者”,促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眼下,为了学生能够有这样的人文素养,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探索。为学生铺一条思索的路,就从此时此“课”开始吧!
其他文献
碳酸二甲酯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合成原料,是一种符合现代“清洁工艺”要求的环保型有机化工原料,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
  非水介质中的酶促反应在非水相催化和生物有机合成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1],但相对于水溶液,非水介质中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相当的低,从而限制其使用。实验发现通过酶的固定化作
海洋真菌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结构类型的代谢产物,包括新的骨架和各种类型的取代基。海洋真菌既有不同的种属,又有不同的来源。同一种属的海洋真菌如果来源不同,很有可能产生结构完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for hydroge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atalyzed by the tetraphos-ligated(PP3: P(C
会议
本研究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不同栽植代数(1、2和3代)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盖埋管法对其土壤氮的有效性和氮矿化作用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林下植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We performed calculation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 confinement effects in carbon nanotubes.We found in
会议
  We present molecular simulation evidences of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quasi-1D(Q1D)hydrogen gas hydrate within certa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
会议
本试验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已做9年的绵羊连续控制放牧试验基础上,在不同载畜率(对照:CK,轻度载畜率:LG,中度载畜率:MG,重度载畜率:HG)下分析和探讨了抗旱性较强的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
  油滴从固体表面剥离,尤其是从非完全亲水固体表面剥离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油滴剥离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固体基底上的电荷分布,另一个则是油-水-固之间形成的
  实验发现,石墨阳极浸泡在邻苯二酚紫(PCV)溶液后,海泥微生物燃料电池[1-4]输出功率密度比未修饰前提高近一倍[5].PCV表现出改善石墨阳极表面亲水性和提高生物附着数量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