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内容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进展快,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调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外泌体是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各类细胞能够分泌形态、大小、含量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外囊泡。细胞外囊泡又可根据大小、来源和分离方法分为3类:微囊泡、凋亡小体和外泌体[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母血甲胎蛋白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孕期胎儿神经管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的6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母血甲胎蛋白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在孕期胎儿神经管畸形筛查的准确率。结果650例孕妇中,甲胎蛋白检查显示高危孕妇20例(3.08%),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者23例(3.54%),高危产妇中超声检查阳性17例,阳性率85.00%,低危产妇超声检查阳性6例,阳性率0.95%;高危产妇神经管畸形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危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统计Rh血型系统D、C、c、E、e表型在献血者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输血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临床常规检测Rh表型及其同型输注的必要性,为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RhD阳性的献血者和拟输血患者样本进行Rh表型检测和分析,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及鉴定,并分析Rh系统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患者本次入院输血前检出的379例意外抗体中,Rh血型系统198例,占52.24%。RhD阳性献血者和拟输血患者分型均主要以CCee和CcEe为主,其次为Ccee、ccEE和ccEe。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对血流感染及病原菌类型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感染科住院且有血培养阳性的患者170例(G+菌56例、G-菌84例、真菌30例),病毒感染者3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280例为对照组。利用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各组患者血浆Th1(IL-2、IFN-γ、TNF-α)及Th2(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各细胞因子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血培养阳性组患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A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从新生大鼠分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体外脑缺血缺氧损伤,经过OGD/R处理的海马神经细胞以2.5、5.0和10.0 mol/L柴胡皂苷A处理24 h,未经处理的细胞作对照。用CCK-8法测定海马神经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和MDA的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
目的:探讨下调Ro60/SSA的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细胞HAK-1A和HepG2分别分3组处理: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DMEM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另两组脂质体法分别转染siRNA-NC和siRNA-Ro60/SSA,每组设置3个复孔。转染48 h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Ro60/SSA蛋白的表达,应用克隆形成实验和球形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3组HAK-1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将雌性BALB/c裸鼠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涎腺分泌性癌(SCSG)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为SCSG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SCSG患者,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27例患者中,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龄10~69岁,病程3个月至20 a;发生于腮腺者21例,颌下腺2例,颊部2例,上腭及上唇各1例;均为分泌性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Mammaglobin、CK7弥漫强阳性表达,Ki-67阳性率1%~50%;16例行ETS变异基因
目的:制作一种适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操作训练的人工血液灌注离体猪胃模型。方法:取离体6 h内的,保留有食管下段、胃周围网膜、十二指肠的新鲜(屠宰后6 h内)完整的离体猪胃,分别于胃贲门部小弯侧、胃体部大弯侧、胃窦部小弯侧进行动脉和静脉插管。将离体猪胃套在塑料胃模型外侧,经插管动脉用静脉输液器以120 cmH2O(1 cmH2O=0.098 kPa)的压力输注抗凝猪全血,收集从静脉流出的灌注液再重复用于动脉灌注。利用该模型进行ESD操作训练。结果:人工血液灌注后离体猪胃呈粉红色,有血液灌注的胃黏膜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ALC)用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4月初诊的46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时依ROC曲线获得治疗前ALC的截断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低ALC组(n=19)和高ALC组(n=27)。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结果:PCNSL患者中男23例,女23例,发病年龄27~85岁。通过时依ROC曲线计算出ALC的最佳截断值为1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006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术后病理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qPCR检测LINC01006在前列腺癌细胞、正常细胞系中的表达;转染LINC01006的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和siRNA,分别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检测细胞活力、增殖、侵袭及凋亡能力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INC01006的作用靶点,转染验证预测结果;分别在裸鼠皮下注射转染腺病毒空载体和LINC01006过表达载体的前列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分(VAS)、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麻醉前后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