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不同层高下粘滞阻尼器(VFD)创新安装施工方法

来源 :建筑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滞阻尼器通常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再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就位以及焊接后完成施工.成品粘滞阻尼器重量普遍在1t左右,传统吊装施工先在上悬臂墙上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好吊点,然后采用手动倒链进行吊装,由于建筑物的层高不固定,吊点位置也不统一,在进入上下悬臂墙之间需要通过人工将粘滞阻尼器放入,由于放入位置不准确,经常需要反复调整粘滞阻尼器位置,使其连接板与预埋件位置相符,才能方便后续施焊,这样势必降低安装速度,调整不好会影响安装施工质量,甚至影响建筑物的减震设计效果.
其他文献
项目部是一个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单元,代表企业开展施工作业和完成合同履约的最小组织机构,因此一个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决定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力和命运,加强项目管理,是每一个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项目管理好,项目盈利强会获得较多社会荣誉,否则,项目亏损和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企业将受损失变得举步维艰.
期刊
片内热积累效应严重制约GaN器件向高功率密度应用发展,金刚石钝化散热结构的GaN器件热管控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重点,而金刚石栅区高精度刻蚀和控制是实现该热管理技术应用的关键工艺难点.因此,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以氮化硅作为刻蚀掩膜,对纳米金刚石薄膜进行栅区微纳尺度刻蚀工艺研究,系统分析了刻蚀气体、组分占比、射频功率等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CP源功率与氧气流量对刻蚀速率有增强作用,Ar与CF4的加入对刻蚀过程具有调控作用.最终提出了基于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的高精度微纳尺度金刚
现阶段的水库大坝工程领域,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这一技术有着多年的发展经验,表现出高效性、低造价和低消耗的特点,但与一般的混凝土相比,却存在密实度小、层间结合难度大、温差裂缝频发的情况,这一特点使得在水库大坝施工中如果采用的是碾压混凝土技术,就需要开展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全流程、全要素的管控,来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目前,碾压混凝土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成效,这一技术在未来的水利工程领域发展潜力巨大,经过技术创新,势必增强大坝的结构稳定性.
期刊
期刊
一、工程概况rn本项目为某多高层公共建筑,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本项目总建筑面积38212.90m2,建筑总高度68.4m.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筑物1栋,主楼12层,裙楼4层,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坡屋面采用钢结构形式,钢结构面积2091.24m2.钢结构主梁及檩条等均采用矩形管制作,总重量约100t.主梁截面尺寸主要包括250×100×8和200×100×6,檩条截面尺寸为100×100×5,腹撑截面尺寸为150×100×5.
期刊
以钼尾矿(MoT)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水泥(Cem)和粉煤灰(FA),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免烧砖,研究了物料配比、拌和水用量和成型压力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钼尾矿、水泥和粉煤灰配比为80:10:10,拌和水用量为10%,成型压力为15 MPa时,样品抗压强度为22.4 MPa.微观分析表明,Cem水化产物填充在样品内部缝隙中,与钙矾石相互交错在一起,将MoT颗粒与FA颗粒紧密黏结在一起,形成紧密的网状结构,提高了免烧砖抗压强度.
一、建筑结构桩基础分类rn桩基础按照分类基准不同,划分类别存在较大差异,应明确其类别划分标准,熟知各类桩基础优劣,为后续设计提供保证.rn(1)承台位置高低划分,其主要包含高、低承台桩基础,前者多用于桥梁、码头等工程中,后者适用于房屋建筑中.
期刊
一、工具应用背景rn目前因工程施工中电缆在国家规范、施工图纸要求下需满足合理避让原则,存在无法保证电缆完全直线架设,且电缆桥架布设也存在非直线布设现象,往往需借助外力将电缆弯曲成理想施工状态进行施工.施工中往往需要人工弯曲操作,出现电缆弯曲过于死板、破坏电缆.且施工工作量大、难度大、耗费人力、施工质量难把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
期刊
以油页岩半焦和油页岩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研究了两种废渣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稠度、干表观密度、强度、导热系数等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两种废渣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废渣替代部分水泥后均降低了保温砂浆的稠度和吸水率,保温砂浆的干表观密度随着替代量的增大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两种废渣替代水泥量在10%时可提高砂浆抗压强度,且有利于降低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替代量达到15%时保温砂浆抗压强度降低,同时砂浆的导热系数提高.在同等替代量的条件下,油页岩粉煤灰保温
以葡萄糖和白砂糖为碳源,采用湿法球磨和高温焙烧法制备凹凸棒-碳复合棕榈油脱色剂,通过脱色试验探讨碳源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3种因素对复合脱色剂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脱色剂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量1%,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2.5 h,对棕榈油的脱红率为73.9%;以白砂糖为碳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量3%,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0.5 h,对棕榈油的脱红率为72.5%.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及孔道分析等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制备方法能使凹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