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种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对于学习者,语言既是工具又是文化。语言教学本应是一切学科中最富有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其思想也正处于最后的发展和定型期。因此,人文思想教育应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我们的英语教育过程中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课。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英语语言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它所包含的人文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人文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要想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英语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制约人文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人文教育的突破口
所谓主体性即中学生作为主体者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特性。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独特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整体性。
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表现。学生是行为主体。他们是否有自觉行动是养成人文精神的突破口,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人文精神渗透成功的关键。中学生的特点,从角色定位看是学习者、消费者、创造者;从思想特点看有双重人格,是矛盾人。他们观念更新快,思想更开放;他们敏感度高,心理压力大;他们自我反思意识强,更加客观冷静;他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退化。这是英语教师对症下药的基点。
当前不少中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出现主体性缺失,没有个人发展的思想和行动。领导或教师的期待成了其奋斗目标,主体性培养是很严峻的任务。
当今的时代弘扬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与之不和谐的是在中学英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却忽视中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价值,使教育对社会的需求缺乏必要的判断和自主选择,使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活力。传统英语教学与中学张扬个性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压抑和挫伤等对人的主体性的要求。
教学中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不能接受多元共存。还存在着“以官为本”的世俗气。中学生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是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路径,也是中学英语教学有效培养人文精神的路径。
二、重视中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也提醒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进行有效性思考时,重视教师的因素,关注教师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关注教师在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人文素养。
中学生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期待,从人文素养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人为本,挖掘学生的潜能。这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努力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教师要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时空自由。教师授课风格要个性化。可以是师生平等的探讨与对话,可以是焦点访谈式。教师的讲授主要是提供思考的线索和参照。这点外籍教师的风格值得借鉴。教师要形象育人,以自己的道德,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传输者向学者、专家、创新者转化。教师要作为引导者,推动者和共同思考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怀疑的精神挑战权威;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授业者到播火者。教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理解学生成才模式的多样化,促进个性发展。在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法纪、人生观、恋爱观的基础上,了解其学习动机,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改革创新,鼓励学生适当地张扬个性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才不会辜负学生的期待。
三、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有新的评价形式与之相适应
虽然《高中课标》提出的“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度褒扬了人本主义,也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但是事实从检验学习的考试形式看来,却没有和这种理念接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机制使学生很难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还是沉浸在背语言点、记单词、做考题的苦差事中。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对学生进行期中、期末时的终结性评价,一味地强调学习结果,而是要善于运用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评价过程中。
另外,教师在给学生的作业加评语时要体现多样性和艺术性。作业评语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善于使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可以是已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篇章,可以用不同的时态、语态、语气,也可以用即将接触到的语言。其次,所下的评语要有艺术性、针对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批评要少,鼓励要多,树立他们自信心,鼓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 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批改时表扬带期望,通过评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在学习上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评语就像教师同学生促膝谈心,表达的是特别的关爱。这样的评语,或赞扬或劝诫,学生会仔细阅读,心领神会。这样,人文素质教育就不知不觉地展开了。
一、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人文教育的突破口
所谓主体性即中学生作为主体者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特性。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独特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整体性。
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表现。学生是行为主体。他们是否有自觉行动是养成人文精神的突破口,也是中学英语教学人文精神渗透成功的关键。中学生的特点,从角色定位看是学习者、消费者、创造者;从思想特点看有双重人格,是矛盾人。他们观念更新快,思想更开放;他们敏感度高,心理压力大;他们自我反思意识强,更加客观冷静;他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退化。这是英语教师对症下药的基点。
当前不少中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出现主体性缺失,没有个人发展的思想和行动。领导或教师的期待成了其奋斗目标,主体性培养是很严峻的任务。
当今的时代弘扬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与之不和谐的是在中学英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却忽视中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价值,使教育对社会的需求缺乏必要的判断和自主选择,使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活力。传统英语教学与中学张扬个性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压抑和挫伤等对人的主体性的要求。
教学中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不能接受多元共存。还存在着“以官为本”的世俗气。中学生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是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路径,也是中学英语教学有效培养人文精神的路径。
二、重视中学英语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也提醒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进行有效性思考时,重视教师的因素,关注教师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关注教师在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人文素养。
中学生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期待,从人文素养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人为本,挖掘学生的潜能。这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努力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教师要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时空自由。教师授课风格要个性化。可以是师生平等的探讨与对话,可以是焦点访谈式。教师的讲授主要是提供思考的线索和参照。这点外籍教师的风格值得借鉴。教师要形象育人,以自己的道德,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传输者向学者、专家、创新者转化。教师要作为引导者,推动者和共同思考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怀疑的精神挑战权威;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授业者到播火者。教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理解学生成才模式的多样化,促进个性发展。在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法纪、人生观、恋爱观的基础上,了解其学习动机,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改革创新,鼓励学生适当地张扬个性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才不会辜负学生的期待。
三、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有新的评价形式与之相适应
虽然《高中课标》提出的“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度褒扬了人本主义,也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但是事实从检验学习的考试形式看来,却没有和这种理念接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机制使学生很难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还是沉浸在背语言点、记单词、做考题的苦差事中。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对学生进行期中、期末时的终结性评价,一味地强调学习结果,而是要善于运用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工具,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评价过程中。
另外,教师在给学生的作业加评语时要体现多样性和艺术性。作业评语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善于使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可以是已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篇章,可以用不同的时态、语态、语气,也可以用即将接触到的语言。其次,所下的评语要有艺术性、针对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批评要少,鼓励要多,树立他们自信心,鼓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 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批改时表扬带期望,通过评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在学习上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评语就像教师同学生促膝谈心,表达的是特别的关爱。这样的评语,或赞扬或劝诫,学生会仔细阅读,心领神会。这样,人文素质教育就不知不觉地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