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新课改的策略与方法思考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普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广泛应用,教育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教育,突出体现在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育已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只是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在校时间的有限决定了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更加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笔者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如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有效性进行着重探讨,以期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1.教学内容的变化
  新课改之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而在新课改后,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举例: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现了课程对所有学生的基础性要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构建,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选修部分包括“选修①: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②:多媒體技术应用”“选修③:网络技术应用”“选修④: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⑤: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必须修满4个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显然,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变化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强调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重点在于指出获取信息的4个过程分别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及保存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新课改之前则主要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学目标上,新课改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3.教学方法的变化
  新课改之前,我们通常都采用讲练结合法,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新课改后,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被完全抛弃,它在某些教学环节中仍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它有致命的缺陷: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所有在一线的教师都得在教学方法上下点工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4.师生关系的变化
  新课改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在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则是一个服从和追随者的角色,根本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个超负荷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的环境当中,从而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健康的发展。目前,师生关系网状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以上是新课改后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变化,笔者认为只有清楚这些才能真正把握课,上好课。
  
  二、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1.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没有基本的硬件支持,即使有再好的软件再好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硬件设施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中起决定性的支撑作用。信息技术教学最理想的硬件条件是拥有设施先进的机房并能做到每人一机,每台计算机都具备多媒体功能,教室随时可以变成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另外,硬件的管理与维护也是很重要的,作为学校机房管理教师要认真负责,只有机房维护得好,设备运行正常率高,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师方面
  新课改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改变了原有的“技术本位”的观念,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增加了许多人文素养的内容。虽然多数教师认可新课标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对新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由于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师们以往的教学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接受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
  3.学生水平方面
  新课标认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基础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差异,都会给新课改教学的推行带来困难。
  4.学生学习自觉性方面
  新课改后,信息技术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有很多任务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就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自觉性。但是在现实中,就有很多学生,教师说一句,他们就做一步,一旦不在身边,他们就各顾各的,做自己的事情。这样很明显阻碍了新课改的进行。
  当然,信息技术新课改作为新生事物遇到阻碍是在所难免的,只要通过我们积极努力地去实践探索,相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再大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总之,新课程改革如能得以实施,必须有以下条件,如图4所示。
  
  图4
  
  三、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策略探索
  在解决好上述必要条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学生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自学性,针对学生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分组教学、跨班教学及学生教学。
  (1)分层教学,立足人人都有成就感
  因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的甚至来自不同的地区,而每个地区的信息技术学习内容又不尽相同,层次高低参差不齐,因此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开学初,首先要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原学校时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其进行总结,对学习内容相同的学生进行分类,针对每一类学生的学习内容,出一份操作试卷由学生单独完成。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即可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所有学生进行分为两层:基础较好的和基础相对薄弱的。当然笔者所说的分层教学并不是说对基础较好的和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别教不同的内容,而是在原有的班级里,原有的课堂上学习。首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讲授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分配较高的教学任务,可以对他们进行知识上的一些扩充。由于这部分学生接受速度快,可以利用他们这些优势去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带动起全班的学习劲头,大家比着学,共同进步。
  (2)分组教学,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一箭双雕
  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所有学生按水平高低分为基础较好的和基础相对薄弱的,之后可以把基础较好的学生分散到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中,以每组5~6人进行分组。这样虽然有差异,但是优劣互补,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当然小组之间两两可以结成“互助学习联盟”,引入适度竞争措施(如评选“优秀小组”或“专家组”),形成小组间竞争的学习机制,使小组内形成互动、互学、互助、互勉的局面。同时可以让学有所长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老师”,课堂上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做法,给基础弱的同学安排“小老师”,让他们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
  (3)并班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學效率最高化
  跨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或多个班级合在一起上课。如学生在学习打字过程中,首先讲解键盘布局及输入法,教师应保证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几节课后统一进行打字测试,选出每班打字较快的几位同学。之后两班选出的同学合并,进行打字比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能提高学生的自觉学习积极性。
  (4)学生互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指导者、热心人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独立自主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可以让学生轮流“上课”,发挥学生各自的擅长,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了成就感,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采用以上学生方面的课堂教学手段,以提高信息技术新课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2.教师方面
  课堂是新课改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由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广、理念新,为了尽快调整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以及提高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培训,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
  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提高,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专业知识培训,要了解信息技术新动态、新发展,教育研训部门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参加培训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水平。
  (2)互动交流,以同行的经验互相促进
  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在学习交流过程中,通过与同行们开展平等、坦诚的专业切磋、交流、探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经验。相信每次的交流活动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可以经常参加网上的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的讨论,从中倾听专家的教导,学习同行们的经验。
  (3)课堂教学,以实践来检验教学设计的误差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和促进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同时,每堂课下来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深入的反思,反思该堂课的成功之处,巧妙之举或失误、疏漏的地方。通过反思去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
  (4)案例剖析,以“教学片断”为研究的标本
  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应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从中领悟其教法、学法之精华所在。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以来,对一线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不断的自我努力学习,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及时进行交流和推广,为创设一个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新课堂而作出努力,使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真正成为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力工具,成为培养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阵地。
  
其他文献
针对在互联网上提供大规模VoD服务的困难,提出一种采用P2P技术的VoD系统VoDBB,该系统能以较小的服务器代价实现大规模的VoD应用。VoDBB通过修改BitTorrent的片段选择算法改进系统播放连续度,加入后备流媒体服务器和相应的下载源选择算法保障服务质量(QoS),并通过磁盘管理模块和锚点机制支持用户交互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供良好的用户观看体验,降低流媒体服务器负载,并具有
根据Guan等提出的完备信息系统下矩阵约简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属性约简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矩阵的运算特点,通过引入唯一零值概念,使得计算过程更为简易。证明了它与区分矩阵下属性约简的等价性,最后将该方法运用到协调决策表中,并用实例对此进行了说明。
针对小世界的拓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小世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路由算法。该路由算法引入超级节点环概念,将超级节点环视为无向图,利用改进的Floyd算法计算出最短传输路径,缩短路由建立时间,进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针对小世界提出的路由算法PSCF、SWRP和MH相比,在路由建立时间、能量消耗和网络吞吐量方面效果显著。
充分利用XML数据库文档的结构特性,结合Dewey编码的编码原理,设计了一种数据服务(DAS)模式下的XML加密数据的查询算法(ILISA)。将树型结构上的数据检索变换为顺序链表的数据检索,应用插值搜索算法替代深度与广度优先遍历,带来了良好的时间复杂性。设计了一种XML索引表数据结构,使得检索空间大幅缩减。最后给出ILISA的复杂性描述,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焦虑情绪的差异性.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收集AD
在论述目前种子包装标签存在问题及危害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种子包装标签的管理对策和途径。 On the basis of expatiating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hazards of the
电脑是未来社会信息产生的核心和支撑点,以电脑技术为先导的科学技术对未来的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21世纪现代人必须运用电脑进行工作,让幼儿从小就掌握一些电脑简单的基本操作、电脑绘画等技能,为了提高电脑教育活动质量,从小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对电脑的“亲和力”,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笔者对幼儿园电脑教育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为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经过教学
中国传统诗画之间向来存在着亲缘关系,其原因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本质特征.这相同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表现为功利、实用的价值取向;在与创作
中国画讲笔墨,讲意境,讲"经营位置",而这几者的组合关键在于和谐。"和"则生气韵,气韵生动为中国画之高境界。"气韵"者;诸物的"和"之状态也。本文就其笔墨,意境,气韵,心境相互
尽管多发性硬化已有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但由于其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复杂性,在诊断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鉴别诊断中.文章就国外近年来在多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