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在引起、鼓舞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以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知识得到增长,个性得以张扬。
一、打破“常规”教学,创设虚拟情境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悬念、欢乐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后来的教学活动就“不用扬鞭自奋蹄”了。所以在教学中,可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创设新意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执教“月球旅行”一课,我以教材为蓝本创设了“飞船发射场”、“月亮城堡”、“游乐场”等情节,并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开始有趣的月球之旅。在这节课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异常高涨,思维十分活跃,不但提出了各种符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中对于在月亮城堡大门口遇到的问题:“1号门:票价一律8元;2号门: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有三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一家;叔叔和孩子一家。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在小组分工合作后,有的小组竟然提出了“成人都走1号门,小孩都走2号门”这种独特的看法,突破了“以一个家庭为单位,走1号门或者2号门”的模式,让人不得不惊叹,也让我更加坚信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挖掘、利用习题的“开放”因素引起学习兴趣
开放性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当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有趣问题时,可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先出示了几道一般的连加算式,让同学们改写成乘法算式,一开始他们得心应手,毫不费力地就写出了答案。这时候,我再出4+4+4+5+3这道题目,问:“你还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道题目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有的学生认为不能,理由是它们不是相同的加数连加;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前面部分能化成相乘的形式,即3×4+5+3或4×3+5+3,我给予了肯定。这时候有个同学举手了,说有其他的写法,我示意让他回答。他提出:“5+3=8,8不是可以看成2个4吗?这样的话就有5个4了,可以改写成5×4或4×5。”我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激动欣喜的表情。有了这种突破性的转折,另一位同学也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也是把这个算式看作5个4,不过我是从5中拿出一个1给3”。我立即表扬了这两位同学,说他们的想法真独特。没想到又有同学提出:将3看成三个1,平均分配给3个4,这样的话,不就是4个5了吗?也可以写成5×4或4×5。这个答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惊喜地说了声:“哇,真不错!”也许是受了我的感染,同学当中,不知谁率先鼓起了掌,顿时掌声一片,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体现知识价值引起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脱节,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我首先讲述了在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的概况,然后出示了代表着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性时刻,并提出:“你知道这个让全中国人民激动的时刻吗?”以此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疑问中体会到了学习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知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措施,用兴趣引导学生也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在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个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学生做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主人,从而真正学好数学这门课。
一、打破“常规”教学,创设虚拟情境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悬念、欢乐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后来的教学活动就“不用扬鞭自奋蹄”了。所以在教学中,可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创设新意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执教“月球旅行”一课,我以教材为蓝本创设了“飞船发射场”、“月亮城堡”、“游乐场”等情节,并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开始有趣的月球之旅。在这节课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异常高涨,思维十分活跃,不但提出了各种符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中对于在月亮城堡大门口遇到的问题:“1号门:票价一律8元;2号门: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有三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一家;叔叔和孩子一家。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在小组分工合作后,有的小组竟然提出了“成人都走1号门,小孩都走2号门”这种独特的看法,突破了“以一个家庭为单位,走1号门或者2号门”的模式,让人不得不惊叹,也让我更加坚信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挖掘、利用习题的“开放”因素引起学习兴趣
开放性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当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有趣问题时,可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先出示了几道一般的连加算式,让同学们改写成乘法算式,一开始他们得心应手,毫不费力地就写出了答案。这时候,我再出4+4+4+5+3这道题目,问:“你还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道题目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各执一词。有的学生认为不能,理由是它们不是相同的加数连加;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前面部分能化成相乘的形式,即3×4+5+3或4×3+5+3,我给予了肯定。这时候有个同学举手了,说有其他的写法,我示意让他回答。他提出:“5+3=8,8不是可以看成2个4吗?这样的话就有5个4了,可以改写成5×4或4×5。”我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激动欣喜的表情。有了这种突破性的转折,另一位同学也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也是把这个算式看作5个4,不过我是从5中拿出一个1给3”。我立即表扬了这两位同学,说他们的想法真独特。没想到又有同学提出:将3看成三个1,平均分配给3个4,这样的话,不就是4个5了吗?也可以写成5×4或4×5。这个答案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惊喜地说了声:“哇,真不错!”也许是受了我的感染,同学当中,不知谁率先鼓起了掌,顿时掌声一片,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体现知识价值引起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脱节,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我首先讲述了在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的概况,然后出示了代表着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性时刻,并提出:“你知道这个让全中国人民激动的时刻吗?”以此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疑问中体会到了学习时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知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措施,用兴趣引导学生也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在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个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学生做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主人,从而真正学好数学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