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飘荡着创新的云彩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不少人关注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我听到不少来自农村或偏远省份的学生在抱怨:对这种考试,仅会做题不灵啦!我们学到的知识落后啦!我们无法和大城市的学生去“比赛”呀!
  每每听到这些话,心里都很纠结。一方面,我对各校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因为这种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学习能力的考题,可以推动所有的学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另—方面,我也为农村学校和偏远省份的教师而担心,因为他们当中有相当的一部分,还停留在把学生关在课堂里,只会训练学生做题的教学层面中。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了创新人才?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很艰难7说到底,是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指挥着学校的所有教育行为。我问了我们学校参加北大、清华和人大考试的部分考生,请他们回答我三个问题:喜欢这样的考试吗?你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你参加以后有何感受?
  让我高兴的是,不管考得好坏,他们都表示喜欢这样的考试。理由如下:题目有趣:题目很开放;试题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答案,学生思考后有话可说:考试用不着特别准备:有些题目,虽然平时没有深入思考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但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认识,自圆其说就可以,这很符合学生的心理;考试形式也好,学生3至5人为一组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允许争论,在研究讨论中,可以看到每个人的长处与不足。
  可见这样的考试,其内容和形式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的。那么这些试题和高考试题到底有何不同?请让我罗列一些试题:
  1.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写有这样一句话:“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谈谈你的理解。
  2.有人说:“智慧比体力更重要,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智慧。”请谈谈你的看法。
  3.有人说:“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谈谈你的看法。
  4.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竖立了孔子雕像,引起各方关注。请谈谈你的看法。
  5.3月11日下午1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面对这一灾难,请谈谈你的感想。
  6.有人认为“三纲”f君臣、父子、夫妻)无益,“五常”(仁义礼智信)可取。试述你的观点。
  7.现在很多家长在高中阶段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学习,谈谈你的看法。
  8.现在有人续写《红楼梦》,你认为应不应该续写、仿写和改写名著?
  9.假如用一种植物比喻中国人的国民性,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10.目前有一些人富裕了,但并没有感到幸福,谈谈你的看法。
  11.马克思说:“机器取代了人力的劳动。”你怎么看这句话?
  12.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被理论验证?
  13.你愿意生活在现代还是唐朝?
  14.Facebook该不该被引入中国?
  15.如果你遇到了劫匪,你打算如何用智慧把他们制服?当媒体把你的事迹报道出去后,你觉得会产生哪些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16.在沙漠中如何给手提电脑供电?
  17.最近全社会都在关注儿童当乞丐的问题。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把孩子送去当童乞吗?
  18.有两辆重20吨的卡车,有一辆坏了,要一辆车拖着另一辆车走,在不用起重机的前提下,请问如何使这两辆车通过35吨的大桥?
  19.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规划?
  20.你是如何选择你进复旦后的专业的,是怎么考虑这些专业排列的先后顺序的?
  21.你的自荐材料里写了你曾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社会活动,现在很多中学生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你是怎么组织同学去参加的?
  22.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房价?毕业后会马上买房吗?由父母首付,子女付房贷,你认同吗?
  23.请说说美国著名的B-2轰炸机的隐身原理。
  24.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何现实意义?
  25.请你谈谈你对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认识。
  26.请就现在青少年玩“网游”的现象,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一份议案。
  27.对曹操基真假之辩,你有什么看法?
  28.现在鉴宝类电视节目盛行,可能会助长盗墓之风。你怎么看待?
  29.你如何看待高校“自主招生”这一现象?
  30.郎朗应美国白宫之邀演出,独奏了一曲《我的祖国》,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31.你对春晚改革有何建议?
  32.如果长辈有错误,你会不会批评他?家人如果批评你,你会怎么办?
  33.你认为山东大学和其他高校相比有何不同?你如果没有录取到对口专业,你会怎么办?
  实际上这样的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并不是中国人的创举,国外许多国家的高考就是如此:法国的高三分文、理、经济科。2007年的作文考试均是三道考题:
  文科的作文题: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着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欲望,而孤独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理科的作文题: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情感,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经济科的作文题: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不是一切交往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尼采说:舆论在了解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就应该遗忘。这种现象是否存障于伦理原则?
  由此看来,在欧美国家,他们早就用这样的试题在选拔学生,在引导教育耍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钱学森在美国的老师冯·卡门就是一个极具创新思想的教师,有多少次人们提醒他:“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就不担心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的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钱老说,上个世纪30年代,在加州大学的整个校园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可以说,整个校园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你得跑在别人的前面。美国的学生以能在课堂上找到老师的漏洞为乐趣。
  我想,中国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校园的天空_定要飘荡着创新的云彩
  那么如何实现教育创新时代的到来呢?我想我们一定要明确以下几点:
  1.从教育观念上要明白:学校要培养能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能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能适应社会的综合型人才。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 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2.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以一种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迎面而来。对学生来说,他们很有可能在课堂上是生存于书本世界,徜徉于书本,远离于珊实。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有物理、化学。我们从面试的试题就能感知“生活即课堂”的道理。—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被动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_了:
  3.我们要有正确的学生观。罗素有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拥有幸福的人生。美国女科学家麦克琳·托克81岁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说:“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是否尊重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否做到了耐心地等待他的绽放。请相信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这朵花都有属于他自己开放的季节,—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开放季节,就会开放得无比绚丽。(中国的差生王楠子到美国成了绘画的天才j获得全美动画比赛冠军,被誉为天才学生就是明证。)中学教育的责任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加适合的肥料,让小树长得正一点,壮实一点,基础打得好一点。而真正成为大才,成为参天大树,需要更多层次的教育、更大范围的实践锻炼。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育工作者要做有勇气的知识分子。
  学校要成为“学问的故乡”和“精神的家园”,教师的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要学会站在教育战略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教师要有主心骨,不跟风。多一点哲学思考,多一点文化判断力。不能只埋头上课,要抬头仰望,要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才能办有思想的教育。
  教师不是专职景点导游。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教师在充当着专职景点导游的角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是教师的教案没有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变,就那么一年又一年地接待着相同的“游客”,一天又一天地重复着别人的故事。
  教室不只是上课的地方,它还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欧美国家都非常注意教室的设计,在他们的眼里,教室小天地,安逸、合适最关键。他们的教室分成四个区:上课区、阅读区、游戏实验区、办公区,学习气氛营造得轻松自然。
  面对着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我们应该明白:只训练学生做题不灵啦!
其他文献
关于“跂”的读音问题,已经有实验区老师提出过,语文出版社张万彬老师已经就此做过详细解答,登在语文出版社网站上,现把他的意见摘录于下,请参考。  ——编者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唐·杨倞注:“跂,举足也。”举足指举踵,既抬起脚跟(远望)。“跂”的这个意义(“跂”为多音多义字,这里只讨论“举踵”义的“跂”),《现代汉语词典》注qì,而语文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注qǐ。有教师质
一、设计缘起    我们知道,《论语》是一部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语录体儒家经典。通行本《论语》共20篇,编辑体例相对杂乱。除少数篇章有相对集中的主题外,多数均无主题。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即便是篇章标题也都是取自该篇首句的两字或一词,如《学而》《子罕》《阳货》等,这些篇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  但语
山西省平遥中学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学校,原校区坐落在平遥古城东南,与城墙上的魁星楼相对,文庙是学校的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着先贤孔子。2003年,学校搬迁到古城东侧,成为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通过专题教育、主题活动、典型引路、制度约束等途径,培养了一批“爱生、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语文学科组现有特级教师三名,团结带领成员,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大力实践具有平遥中学特色
《不拘一格教语文》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史金霞的大作,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开放、多维且注重文化传承的大语文教学。全书共五个单元,作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录,介绍了自己是如何教阅读、写作、诗歌的,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及如何上电影课的。史老师被学生称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其教学方法具体、可操作,教学理念极具个性,值得语文老师学习借鉴。  第一,阅读教学与文化传承。  史老师提出阅读教学三原
有人问过我,如果你生在二百年前,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中进士、点翰林。”  历史若真的前溯一个多世纪,不仅是我,恐怕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个梦想。因为在那时候,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而释褐为官,是一条最为理想的成功路径,也是中国男人获得荣耀、实现自我价值最为和平、常态的路径。尽管这条荣耀之路艰难而狭窄,“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的“鲤鱼”是极少数,多数鱼儿在半途中被无情的大浪所淘汰
《孔乙己》以极其精练的文字,把深广的社会现实浓缩在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对于孔乙己在酒店欠下的十九文钱,在小说中曾被老板三次提起,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篇极短的小说,多次写到的一个细节,应该引起阅读者的重视。可对这一账单的理解,历来都是认为“揭示了掌柜的自私冷酷”,“在他的眼里,孔乙己的尊严甚至生命远不如十九个钱重要”,“人心之冷酷,世态之炎凉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对于这个账单的数目:十九文,却没
如今,“校长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当代校长如何走向教育家”的话题很是热闹。那么,今天的校长能成为教育家吗?我觉得难。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渠道就是他的经验和实践。这种从经验和实践中获得的思想,相当的稳固和稳定,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很顽固,不太可能一下子改变,民间的经验主义者常有这样的说法:“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说明你要他改变还真不容易!而我们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台湾作家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是个关于青春与初恋的故事,简单到近乎平淡,但翻拍成电影后在台湾创造了四亿台币的票房,在香港也进入了最卖座的20部电影的榜单,似乎只要提及片名,每个青春已逝的人都能遥望到自己曾经年少的内心,不仅仅有初恋女友,还有那些年倾注过同样激情的无关风月的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这种“集体怀旧”提供了一个载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课程必然要承载的重要任务,而亲情是一切道德的源头,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社会心理发展的“同一性角色混乱”阶段,个体逐渐摆脱父母而转向同伴群体,易产生亲情冲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亲情观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最为积极,进入初中后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初中阶段成为传递正确亲情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语文教科书影响着学生的情
【摘 要】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一定的交叉,并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基于对实践课程的理解,在开发“《走进圆明园》实践课程”时,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考:1.因地制宜,发掘本地教育资源;2.课程驱动,以研究提升专业素养;3.知行合一,以课程研究反哺教学。总之,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形成自己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