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正确运用常见的学习策略
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词汇学习,其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保持,因此,如何依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成为促进简单知识教学的主要问题。复杂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指概念、规则的学习和阅读、写作的学习,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
1.1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的,并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如“带着问题读书”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思考问题”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
1.2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队,找出规律,并运用策略。
1.3精细加工策略。如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但要真正使笔记成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而单纯的信息记录,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
1.4复述与复习策略。如学生为了记住汉字,一遍遍地读写生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和尝试背诵交替进行。另外,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习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画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突现出来等。
这些都是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2.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所谓和谐氛围,就是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和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民主为基础,以尊重为条件,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与合作、相互激励与欣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谊,还可以让人如沐春风,增强教学效果,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呆板,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课堂上和谐氛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能否尊重、信任、爱护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时虽然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并不一定合理,这时教师不能横眉冷对,而应把否定的批评变为和善的话语去激励。如在教《草船借箭》时,我问学生:诸葛亮看到周瑜一再逼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反驳,还答应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回答,当然也有不足者,甚至是哑口无言。我对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调上都给予了相应的表扬,如这位“诸葛亮”可能早已洞察天机,胸有成竹了;这位“小诸葛”可能是想,对这个心胸狭窄的周瑜是无话可说的,还是拿点事实给他看吧……既为学生解了围,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如的氛围里,自主地参与其中,积极发散思维,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感知语言,激发美感,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其核心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产生共鸣。
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情操。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一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触动学生理智、改善认知行为方面具有微妙的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教材,如《林海》、《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教师欣赏美、赞叹美,受到美的熏陶。
4.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如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能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5.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
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词汇学习,其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保持,因此,如何依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成为促进简单知识教学的主要问题。复杂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指概念、规则的学习和阅读、写作的学习,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
1.1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的,并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如“带着问题读书”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思考问题”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
1.2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队,找出规律,并运用策略。
1.3精细加工策略。如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但要真正使笔记成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而单纯的信息记录,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
1.4复述与复习策略。如学生为了记住汉字,一遍遍地读写生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和尝试背诵交替进行。另外,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习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画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突现出来等。
这些都是已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2.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所谓和谐氛围,就是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和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民主为基础,以尊重为条件,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与合作、相互激励与欣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谊,还可以让人如沐春风,增强教学效果,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呆板,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课堂上和谐氛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能否尊重、信任、爱护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学习时虽然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并不一定合理,这时教师不能横眉冷对,而应把否定的批评变为和善的话语去激励。如在教《草船借箭》时,我问学生:诸葛亮看到周瑜一再逼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反驳,还答应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回答,当然也有不足者,甚至是哑口无言。我对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调上都给予了相应的表扬,如这位“诸葛亮”可能早已洞察天机,胸有成竹了;这位“小诸葛”可能是想,对这个心胸狭窄的周瑜是无话可说的,还是拿点事实给他看吧……既为学生解了围,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如的氛围里,自主地参与其中,积极发散思维,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感知语言,激发美感,培养语感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其核心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产生共鸣。
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情操。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一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触动学生理智、改善认知行为方面具有微妙的功能。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教材,如《林海》、《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教师欣赏美、赞叹美,受到美的熏陶。
4.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如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能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5.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