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重感悟、为好课奠基础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例、众例及激发学生心理潜能方面选题;在活动中怎样以情引情,以容导悟,真正做到教育无痕”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以此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心理教育 科学选题 感悟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35-01
  健康是指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全面发展的良好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理发展在最佳的状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开设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课,即面向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以发展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情绪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1.立足三个目标,科学选题
  (1)现例为案,实而有效
  曾在班中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两位昔日好朋友,在期中复习期间,一个因专心复习没有回应好朋友的请教,导致两人关系渐渐疏远、恶化。被孤立的一方整天心事重重。我向双方说明班级中同学说不定也有这样的困惑,征求双方能否以此为真实的案例来开展一次活动,她们同意了。一次主题内容为《快乐竞争》的活动课由此产生了。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们也吐露这方面的困惑,不仅当事人双方的心理纠葛解开了,也让大家共同感受了开展竞争没有过错,只有掌握竞争的法宝,才能在良性的学习竞争中得到进步,收获快乐。在后来的学
  习中,大部分学生公开建立竞争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2)众例为范,预而有防
  每个年级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样,教师要主动地从不同渠道(社会调查、网上查阅、他人经验等)了解低中高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出现怎样的共同问题,确定自己所教的年级段的活动目标是什么,从而挑选精而简的主题。如一年级的新生对新环境有陌生恐惧感,有的学生在一个月内都适应不了,甚至哭嚷着不肯进校园。教师要有预防意识,及早地准备好这样的心理活动课,如:以《我们的家》,《我是小学生啦!》等主题开展活动,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使他们较快地适应新环境,进行角色转化。高年级的学生身体日趋发育成熟,但心智不够成熟,青春懵懂期,会对异性之间的关系处理有着各种的表现为:想接近又不敢接近、害怕正常的交往、对异性排斥;面对自己的身体发育变化有着焦虑,不安、烦恼等等复杂心理。这些都是青春期普遍会出现的心理障碍,高年级的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辅导。
  (3)潜能为上,提而有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包括对学生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促进学习,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塑造个性,培养品德,增进社会适应力方面等选题。素材内容可结合学科、思品课等教材内容进行加工。
  2.辅导方法得当,教育无痕
  (1)亦师亦友皆真情。
  心理活动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对灵魂的对白。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从教师、同伴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磁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创设一种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能让每个学生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形成這种心理氛围,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相信学生是有潜能、有悟性、能成功的。在活动过程中要多使用,如“谢谢你的分享”、“谢谢你的真诚”、“你的点评有道理”等尊重、肯定的语句;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在倾诉或活动中,应使用带着肯定、欣赏、高兴的肢体语言。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被老师或同学们关注和认可时,他们才会抛开顾虑畅所欲言,敞开自己的心扉,情感的体验也更强烈。在我辅导《快乐竞争》这一活动中,充分说明了活动中融洽的气氛让学生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乐于和别人真诚交流。
  (2)引而弗教重感悟
  心理辅导重在“导”,也难在“导”。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情感体验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情感体验的共情者,协调者。因此,在活动中,应力求让学生多活动、多训练、多感悟。教师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认真地倾听学生。学生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思想,教师都应尊重学生,即使学生有不合理的想法也应予以包容。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同感”。在活动中,教师应多用“你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是否” 等商量的句式来耐心地启发、引导学生,而不是用“你应该……” 、“不要……”等句式来教导学生。拒绝使用对学生作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这种训导方式。如果在特定的情境下,确实需要相应的暗示、忠告、说服等“指示性”手段,那也只能最低限度地使用。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产生心灵顿悟,并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教育无痕。
  以上只是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对我们工作在一线上的班主任如何开展好心理团体辅导课的一些浅见。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接受培训与实践,大家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好课标准的认识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并有更好的活动策略。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发展的基础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共同探索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大众热点,因为它是高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点。如何快速将深度融合的理念落实到位,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尤为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期刊
摘 要:“管”是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全面超常或是不能失误,是家长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揠苗助长;而甩手静待花开、盲目崇拜西方、一心只为孩子、交给教育机构又是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的做法。显然,这都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家长应该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用心陪伴。  关键词:揠苗助长 放任自流 陪伴  【中图分类号】G 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30-01  
期刊
摘 要:幼儿阶段教学工作的进展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也是针对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幼儿在园中的学习创设最佳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创设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46-01  1.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
期刊
摘 要:中班幼儿在经历了小班的经验累积后,迫切需要提升他们的原有经验,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社会性行为发展这方面。满足幼儿以小大人的身份亲自去模仿成人生活、感受成人世界。本文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利用幼儿贪玩好动的特点,在游戏中渗透社会教育,从而提升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游戏 社会交往能力 中班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写作有些人把它看得非常神秘,认为没有写作灵感的人,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沐先生认为既不能认为“文无定法”全屏人的写作天赋,也不能一概的相信“文有定法”,套用公式。作者所遵从的应该是所有作者都明白的、遵从的“方向”和“原则”。从词发展到句,从句发展到段,从段落发展到篇分为三个阶段,沐绍良先生分别作了别具一格的展示。  关键词:写作方法 沐绍良 写作练习 从词到句  【中图分类号】G 648【文
期刊
摘 要:幼兒喜欢绘本就跟喜欢游戏一样是一种天性,绘本是一门叙事的艺术,用孩子喜欢的图像与声音,牵引着他们进入多姿多彩的故事世界。每个幼儿园都有一定数量的绘本,同时也有围绕绘本开展的一些活动区域、比如读书区、美工区、游戏区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绘本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这些资源,深化故事的教育内涵,拓展故事的教育空间。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故事情节,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设计大量相关的现场表演活
期刊
摘 要:情境创设犹如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助推器”,使幼儿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行为上的参与,更是一种心理上、智力上的积极互动。将个别化学习融入情境,可以让幼儿获得游戏体验,呈现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过程,这样才会显示学习的活力和魅力,学习才能被幼儿喜爱和接受,从而让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关键词:主题核心经验 情境性 水墨熏陶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
期刊
摘 要:美术课在幼儿教育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美。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美术活动,但由于幼儿生理与心理都未发育完全,在活动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用游戏化教学来提升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育 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 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48-01  
期刊
摘 要:角色游戏中,幼儿展现出对现实世界和已有经验的理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情境。本文结合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从小班角色游戏的游戏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三方面进行浅谈。  关键词:小班角色游戏 陶行知 创造教育 六解放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43-01  1.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无处不在,他提出:
期刊
摘 要:科学教育的过程,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来发现、获得相关的经验的过程。教师为了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效果”,实现预定的教育效果和目标,脱离儿童立场开展教育是错误的行为。  关键词:儿童立场 科学活动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039-02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被看作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