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学中的四个关注点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enboss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包括只含同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关注情境创设,诱发“算”的心理需求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会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如果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开展学习,学生能把计算当作一种工具,通过计算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计算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
  主题情境创设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它是模拟生活场景,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在数学学习中,纯粹的计算是没有的,如需要计算,肯定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能巩固“算”,感知“算”的必要性。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教学,可以从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图文阅读能力。进而从情境中抽象出算式,产生计算的需要。
  第一,呈现起点。
  1.师:昨天和我女儿一起逛商店,看到商店有“小猪佩琪”,你们喜欢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了解什么信息?
  生:一对“小猪佩琪”要18元钱。
  师:我女儿非常喜欢,我就给了30元钱让她买一个。付款、找钱后。她很纠结,她觉得售货员找错钱了,只要找给她6元钱就可以了!你们觉得呢?
  2.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得出结论:
  (1)买一对要找回12元;
  (2)一个的价钱是18除以2等于9元,应该找回21元。
  3.让学生思考:她是怎么算出等于6元的呢?
  让学生观察发现:从左往右先算30减18等于12元,再用12除以2等于6。
  4.思考一下,这个算式从左往右计算怎么就不行了呢?
  理解算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想一想,要求找回多少元,必须先求出用去的钱,因此要先算18÷2,求出一个的价钱。这样让学生先对照具体的购物经验,说出为什么要先算18除以2的道理。从而得出法则: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二,乘胜追击。
  买完玩具,我女儿又去了食品店。请看:饮料每瓶6元、糖果每袋8元、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袋4元。”她会买什么呢?
  买的东西总价钱列式为8+3×2,你猜他买了些什么?继而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3×2的道理。从而得出法则:同级运算,先乘后加。
  其实,每一个算式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而混合運算都是在讲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事,乘法和除法都是在完成其中的一个故事。
  第三,再接再厉。
  接着,我女儿又来到文具店,买了一支水性笔用去2元、买了一个笔记本用去3元,她付了1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思考列式,尝试计算:10-(2+3)=10-5=5(元)。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四,拓展提升。
  下一站,我和女儿又来到花店买花(康乃馨每枝3元,百合每枝8元)
  1.女儿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女儿带了50元钱,买了2枝康乃馨和3枝百合花,还剩多少钱?
  这样的拓展提升训练,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体验挑战成功后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老师的教育意图,教学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则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贯穿始终,以“示弱”“设疑”的方式,转变“学习者”的角色为帮助解决“我女儿”的困惑的“小老师”。学生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他人释疑、解惑,为下一步的理解打好基础。
  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语言,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创设情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解决情境中的计算问题,还要通过计算,形成计算技能。
  二、关注题组对比训练,以“比”促“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重复地干同样的工作会使人厌烦。因此,教学中不能单靠强化验算教学来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事实上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再也不愿意算第二遍,教师应该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的规律,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习题,可采用题组对比训练,以“比”促“思”。让学生在比较中历经算法和算理的整合,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提升思维深度。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混合运算”,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习题:
  (1)8+7-5 8+7×5 (8+7)×5
  (2)53-14+28 53-(14+28) 53+38-24
  通过数字相同,符号改变,括号的增设,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掌握运算顺序,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促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培养他们比较鉴别的能力。
  三、关注易错题,错其所错,以求防错
  什么是教学?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2等于6,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2等于什么?这有点像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2等于5,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不专心的孩子会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望着你,“什么?等于5?”然后他们就会用各种方法来证明不是5。我们不难发现,直白式的教学是没有吸引力的,教师要善于制造思维冲突,甚至诱导学生“犯错”,营造纠错思维环境,强化对错误根源的认识和分析,既增强学生思维的“免疫”能力,又达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课堂效果。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
  案例:出示例题:18+2-18+2=0。
  错因: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凑整”意识和识记特殊值,导致运算顺序错误。式子中的“18+2”给了学生视觉上很大的“刺激”,他们发现前面的18+2,和刚好是20,后面的也是18+2,和也是20,中间是一个减号,于是“顺理成章”地得出了20-20=0的结果。学生的“凑整”意识弱化了对运算顺序的敏感性。
  策略:认真审题,弄清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四、关注法则的归纳,提高计算能力
  概念是数学的奠基石,计算是数学的框架,法则是计算的核心,计算法则能为学生的计算找到“向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根据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归纳计算法则,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有了法则,就是对计算形成程序化、规范化。但应注意用学生的操作、探究激活死记硬背的法则,利用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升华。
  总之,计算教学应在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的同时,积极地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关注对比训练与法则的归纳、利用好错误生成,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创设形象有趣、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所学的汉字来设计各种游戏,如打牌、摘果子、走迷宫、抓特务、抽大奖、开火
期刊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根据陈英的《网上真神奇》和石蹊的《我家跨上“信息高速公路”啦》两篇文章改写的。课文先写“我”家的电脑有了“信息高速公路”,爸爸向“我”介绍了电脑网络,接着写“我”在妈妈的指导下访问网站,发电子邮件,亲自体会到电脑的神奇,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课文语言亲切,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读懂。因此,教学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及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一、结合特点,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前提。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
期刊
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界定了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个核心素养。人的核心素养应是人高层次的行动心力,即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社会资源的统合力。因此,人的核心素养应聚焦于“行”上,看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和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
期刊
2018年年初,云南省首例政府控告辍学案被评选为2017年十大宪法事例。  2017年3月,兰坪县啦井镇新建村和中排乡和某某等8名学生辍学回家,其家长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律责任。2017年11月3日,啦井镇、中排乡政府分别向兰坪县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11月24日、25日,两场巡回法庭审判分别在两地公开审理。经法院调解,原被告双方就学生返校时限、共同劝导等达成共识。  近年来,受思想观念滞后、法定
期刊
一、交流,展示不同统计形式  1.课件演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  这是我校六(1)班同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时的情景。老师把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整理成统计表。  2.出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统计表  课前同学们已经根据要求,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把“喜欢各种运动项目人数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表示出来。请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你怎样想的。  生1:我是用统计表,计算出百分比,看起来很清楚。  师
期刊
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好坏。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靠打造出来的,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去年我所担任班主任的二年级某班“问题孩子”比较多,他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多数孩子不讲卫生,生病或有事不知道向老师请假,甚至还有几个孩子出现“逃学”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作为班主任,我除了充分利用好每星期的班会课外,平时
期刊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将面临毕业分离,面对好朋友分别时会出现伤心、难过、焦虑等现象,进而影响他们进入初中学习时的状态,或是情绪低落、走不出与好朋友分离这一现实;或者排斥、拒绝结交新的朋友。在毕业之际,让学生学习面对分离时的方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设计思路:  教育学生面对毕业分离时,用积极的态度处理好分离时的情绪是当前学生的需要。因此,笔者首先设计了回忆性的活动,让学生
期刊
童话,是小学低段课文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一般来说,每读完一篇童话,教师内心都会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这篇课文赞扬了什么,肯定了什么,或者批评了什么,否定了什么,这就是对作品意义价值的初步判断。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师对这一套路可谓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解读课文也好,教学课文也好,只需把这个框框套上去,教师好教,学生好记,一切都顺顺当当,皆大欢喜。但是,当我们沿用这个套路来解读新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一些介绍科学技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的事例,感人肺腑的语言描绘了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章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与写有机结合,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一、电脑神奇,展示功能快捷方便  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电脑的神奇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捷、方便。如人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