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原著小说《香水》和电影版《香水》中的主人公的塑造基调、与主人公相关人物的命运安排、相关数字解析以及典型场景的安排4方面的不同,认为电影版《香水》较之小说在人物塑造及主题深化方面更为成功。
关键词:香水;原著小说;电影;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对德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于198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以其匪夷所思的情节震撼了读者并在德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轰动。1987年,聚斯金德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在巴黎书籍博览会上颁出的15份“古滕贝格奖”中唯一的一份优秀外国小说奖。(帕特里克·聚斯金德,2005:2)
与此同时,这部小说也被很多好莱坞著名导演认为是一部用电影语言无法充分表现的小说,因为贯穿小说的对香味细致入微的描写无法转化为画面。但在2006年,通过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精心指导,这部小说被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影片获得了1亿欧元票房佳绩,同时也摘得了第57届德国电影银奖。
电影《香水》仍然承袭了原著中的故事主线,但是在很多具体情节上做了大胆的取舍和删改。但这样的改编与叙事策略不但没有影响其对小说主题的延伸,反而更为成功地、更丰满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原著小说与电影版《香水》的不同,分析探讨电影版《香水》较之小说在人物塑造及主题深化方面更为成功之处。
二、小说《香水》与电影《香水》的对比分析
(一)十恶不赦的坏蛋VS具有人性化的主人公
聚斯金德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格雷诺耶可以说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在杀害26个少女时从未有过愧疚和不安。小说在细节上更多地展现了格雷诺耶的残暴,把他塑造成不值得人们同情的、最为可恨的形象,在他身上我们很少能看到他人性的一面。
然而,格雷诺耶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人是和他的遭遇分不开的。他从一出生就被母亲抛弃,从小举目无亲:他生下来就先天不足,相貌丑陋,被人厌恶:他8岁起就被卖给制革匠,被人当成牛马畜生一样干活。这种被亲人抛弃、缺乏亲情、缺乏关爱的生活使他对他人、对社会在心理上就有抵触和仇视,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与此同时“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所以,格雷诺耶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人物,如果世人给予他足够的关爱,那么他也不会走上这条道路。基于上述原因,作者认为电影版的《香水》在人物塑造上更为成功,因为改编后的影片故事赋予了其更多人性的力量。影片对于小说中描写的格雷诺耶残暴冷漠的特征在小说中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展现了他的遭遇和不幸的一面,展示格雷诺耶在被世人抛弃的孤独中寻求爱的历程,揭示主人公真正的心理动机——寻找爱。影片在塑造格雷诺耶这个形象时不再局限于用道德观念去评判主人公的行为,而是真正的关注到主人公的本身。小说和电影在细节的不同处理上让我们体会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人公形象:一个是十恶不赦的恶魔,一个是内心善良却误人歧途的谋杀者,
(二)存活VS死亡
小说和电影在对与主人公格雷诺耶相关人物的处理上也有不同。影片中所有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格雷诺耶的母亲、收养他的拉加尔夫人、制革匠格里马、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都在与格雷诺耶没有任何联系后迅速死亡。而小说只是把其中几个人物塑造成死亡的命运。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影片的创作也略胜一筹。
影片中格雷诺耶一出生就被母亲扔到了宰鱼的案板下,然而他的啼哭让周围的人群发现了他,他母亲也因此以杀婴罪被处死。随后,在当地修道院的资助下,他被交予育婴堂的拉加尔夫人,然而在修道院不再支付拉加尔夫人育婴费时他就被卖给了制革匠格里马,就在拉加尔夫人拿着贩卖格雷诺耶的钱离开时被两个抢劫者杀害。在制革厂里,他被当成畜生一样没日没夜的干活,但他还是被卖给了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格制革厂老板拿着卖掉格雷诺耶的钱喝的酩酊大醉后掉进了水里淹死了。被卖给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后,格雷诺耶为其配置了上百种的香水,挽救了其濒临破产的香水商店,在格雷诺耶想要离开时巴尔迪尼又要求他为其再写下上百种的香水配方,正当巴尔迪尼怀揣这些配方沉睡的时候,他的房子忽然倒塌,他也随之消失。虽然格雷诺耶辗转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人,甚至为他们创造过很大的财富,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出于爱而关心他,所有的人都是在利用他。正是因为爱的缺乏,才使得格雷诺耶极度贪婪地去呼吸世界上每一种味道,因为他在周围的世界中感受不到爱,他需要爱,他希望能够闻到爱的味道。
(三)13 VS 26
13和26这两个数字分别是电影中的格雷诺耶和小说中的格雷诺耶杀害的少女的数量,电影把小说中受害的26名少女浓缩成13个,作者认为这一安排使得故事情节更有寓意和深意,
在电影里,格雷诺耶认为香水能够控制人类,所以他拼命地追求着这13种香料,杀害了13位少女,影片尤其表现了格雷诺耶在收集第13种香料时的感情经历和艰难的过程。这种情节的安排使得故事衔接的更为完美,向观众展现了格雷诺耶之所以要杀害13名少女的前因后果,逻辑性更强。
此外,影片中使用数字“13”也蕴含了深意。“13”这个数字是西方人最为忌讳的数字,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所以,影片中强调格雷诺耶杀害了“13”个少女,也暗含了西方社会中“13”这个数字的深层含义。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影选择的数字“13”要比小说选择的数字“26”更有文化内涵。
(四)刑场上的冷漠vs刑场上的温情
格雷诺耶因杀害无辜少女而最终被捕,并被判死罪。然而,在他被带到刑场上时,他的香水却激发了人们对他的爱慕之心,使所有来观看他行刑的人们忽然臣服于他。小说中的格雷诺耶在看到这种场景时呈现的是“丑恶的、嘲弄式的冷笑,它表现了自己完全的胜利和全部的憎恨”(帕,聚斯金德,2005:221)。这种笑是格雷诺耶在报复了人类之后的满足感的写照,也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冷酷、残忍的本性。然而,与小说不同,电影中的格雷诺耶在征服了人群之后,不是对人群的冷漠与蔑视,而是感到了痛苦和彷徨。在香水发挥作用时,他也似乎受到了香水的影响,脑海中浮现出马雷街红发少女,他的温柔与爱意,使他热泪盈眶,因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爱的美好,然而这转瞬即逝的幻想也使格雷诺耶痛苦万分,他忽然意识到他杀害的人正是自己的爱人,他也为杀害无辜的生命而悔恨。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在刑场这一场景的塑造上可以看出电影的创作手法更突出了格雷诺耶内心的善良与温情,突出了他对于爱的追求,他的杀人动机只是为了寻找爱、获得爱,而爱的缺乏也是他所有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凸显了影片寻爱的基调。
三、结论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在原著小说塑造了一个内心冷漠、为满足私欲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小说在细节的安排上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残暴。然而,电影导演在保证影片承袭原著中的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具体情节做了大胆的取舍和删改,这样的改编与叙事策略不但没有影响其对小说主题的延伸,反而更为成功地、更丰满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
关键词:香水;原著小说;电影;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对德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于198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以其匪夷所思的情节震撼了读者并在德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轰动。1987年,聚斯金德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在巴黎书籍博览会上颁出的15份“古滕贝格奖”中唯一的一份优秀外国小说奖。(帕特里克·聚斯金德,2005:2)
与此同时,这部小说也被很多好莱坞著名导演认为是一部用电影语言无法充分表现的小说,因为贯穿小说的对香味细致入微的描写无法转化为画面。但在2006年,通过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精心指导,这部小说被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影片获得了1亿欧元票房佳绩,同时也摘得了第57届德国电影银奖。
电影《香水》仍然承袭了原著中的故事主线,但是在很多具体情节上做了大胆的取舍和删改。但这样的改编与叙事策略不但没有影响其对小说主题的延伸,反而更为成功地、更丰满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原著小说与电影版《香水》的不同,分析探讨电影版《香水》较之小说在人物塑造及主题深化方面更为成功之处。
二、小说《香水》与电影《香水》的对比分析
(一)十恶不赦的坏蛋VS具有人性化的主人公
聚斯金德在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格雷诺耶可以说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在杀害26个少女时从未有过愧疚和不安。小说在细节上更多地展现了格雷诺耶的残暴,把他塑造成不值得人们同情的、最为可恨的形象,在他身上我们很少能看到他人性的一面。
然而,格雷诺耶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人是和他的遭遇分不开的。他从一出生就被母亲抛弃,从小举目无亲:他生下来就先天不足,相貌丑陋,被人厌恶:他8岁起就被卖给制革匠,被人当成牛马畜生一样干活。这种被亲人抛弃、缺乏亲情、缺乏关爱的生活使他对他人、对社会在心理上就有抵触和仇视,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与此同时“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所以,格雷诺耶是非常值得同情的人物,如果世人给予他足够的关爱,那么他也不会走上这条道路。基于上述原因,作者认为电影版的《香水》在人物塑造上更为成功,因为改编后的影片故事赋予了其更多人性的力量。影片对于小说中描写的格雷诺耶残暴冷漠的特征在小说中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展现了他的遭遇和不幸的一面,展示格雷诺耶在被世人抛弃的孤独中寻求爱的历程,揭示主人公真正的心理动机——寻找爱。影片在塑造格雷诺耶这个形象时不再局限于用道德观念去评判主人公的行为,而是真正的关注到主人公的本身。小说和电影在细节的不同处理上让我们体会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人公形象:一个是十恶不赦的恶魔,一个是内心善良却误人歧途的谋杀者,
(二)存活VS死亡
小说和电影在对与主人公格雷诺耶相关人物的处理上也有不同。影片中所有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格雷诺耶的母亲、收养他的拉加尔夫人、制革匠格里马、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都在与格雷诺耶没有任何联系后迅速死亡。而小说只是把其中几个人物塑造成死亡的命运。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影片的创作也略胜一筹。
影片中格雷诺耶一出生就被母亲扔到了宰鱼的案板下,然而他的啼哭让周围的人群发现了他,他母亲也因此以杀婴罪被处死。随后,在当地修道院的资助下,他被交予育婴堂的拉加尔夫人,然而在修道院不再支付拉加尔夫人育婴费时他就被卖给了制革匠格里马,就在拉加尔夫人拿着贩卖格雷诺耶的钱离开时被两个抢劫者杀害。在制革厂里,他被当成畜生一样没日没夜的干活,但他还是被卖给了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格制革厂老板拿着卖掉格雷诺耶的钱喝的酩酊大醉后掉进了水里淹死了。被卖给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后,格雷诺耶为其配置了上百种的香水,挽救了其濒临破产的香水商店,在格雷诺耶想要离开时巴尔迪尼又要求他为其再写下上百种的香水配方,正当巴尔迪尼怀揣这些配方沉睡的时候,他的房子忽然倒塌,他也随之消失。虽然格雷诺耶辗转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人,甚至为他们创造过很大的财富,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个是真正出于爱而关心他,所有的人都是在利用他。正是因为爱的缺乏,才使得格雷诺耶极度贪婪地去呼吸世界上每一种味道,因为他在周围的世界中感受不到爱,他需要爱,他希望能够闻到爱的味道。
(三)13 VS 26
13和26这两个数字分别是电影中的格雷诺耶和小说中的格雷诺耶杀害的少女的数量,电影把小说中受害的26名少女浓缩成13个,作者认为这一安排使得故事情节更有寓意和深意,
在电影里,格雷诺耶认为香水能够控制人类,所以他拼命地追求着这13种香料,杀害了13位少女,影片尤其表现了格雷诺耶在收集第13种香料时的感情经历和艰难的过程。这种情节的安排使得故事衔接的更为完美,向观众展现了格雷诺耶之所以要杀害13名少女的前因后果,逻辑性更强。
此外,影片中使用数字“13”也蕴含了深意。“13”这个数字是西方人最为忌讳的数字,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所以,影片中强调格雷诺耶杀害了“13”个少女,也暗含了西方社会中“13”这个数字的深层含义。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影选择的数字“13”要比小说选择的数字“26”更有文化内涵。
(四)刑场上的冷漠vs刑场上的温情
格雷诺耶因杀害无辜少女而最终被捕,并被判死罪。然而,在他被带到刑场上时,他的香水却激发了人们对他的爱慕之心,使所有来观看他行刑的人们忽然臣服于他。小说中的格雷诺耶在看到这种场景时呈现的是“丑恶的、嘲弄式的冷笑,它表现了自己完全的胜利和全部的憎恨”(帕,聚斯金德,2005:221)。这种笑是格雷诺耶在报复了人类之后的满足感的写照,也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冷酷、残忍的本性。然而,与小说不同,电影中的格雷诺耶在征服了人群之后,不是对人群的冷漠与蔑视,而是感到了痛苦和彷徨。在香水发挥作用时,他也似乎受到了香水的影响,脑海中浮现出马雷街红发少女,他的温柔与爱意,使他热泪盈眶,因为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爱的美好,然而这转瞬即逝的幻想也使格雷诺耶痛苦万分,他忽然意识到他杀害的人正是自己的爱人,他也为杀害无辜的生命而悔恨。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在刑场这一场景的塑造上可以看出电影的创作手法更突出了格雷诺耶内心的善良与温情,突出了他对于爱的追求,他的杀人动机只是为了寻找爱、获得爱,而爱的缺乏也是他所有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凸显了影片寻爱的基调。
三、结论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在原著小说塑造了一个内心冷漠、为满足私欲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小说在细节的安排上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残暴。然而,电影导演在保证影片承袭原著中的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具体情节做了大胆的取舍和删改,这样的改编与叙事策略不但没有影响其对小说主题的延伸,反而更为成功地、更丰满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