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调查,强调指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应具备并不断强化爱心、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优秀的口才及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关键词]高校教师 基本素质 强化
[作者简介]马仲元(1958- ),河北赤城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及高等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9-0125-02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教师和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特别是处在全国上下都极其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世纪,教师已经和科学、文化、人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甚至教师的好坏将会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而新形势下怎么要求和评价一个教师、什么是好教师的标准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多方调研,特别是对地方工科大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反复多样的考察,通过座谈、问卷、个别谈话以及灵活的抽查,我们发现,如今的学生更注重教师的内在素质,在他们看来,一个好老师应具有爱心,具有一种人格魅力,具有相当渊博的学识、十分优秀的口才及相当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可见他们评价教师的标准更具体更实际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在新形势下,要做一个学生满意的好老师,除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必须在增强个人素质方面狠下工夫。从调查结果看,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应侧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爱心
爱心是一切高尚行为的源泉,更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只有“关爱”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家应该以全身心的力量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只有付出了这份爱心,才会赢得广大学生的爱戴。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被社会和人民尊重的教师形象早有定论——仁厚、博爱、善良、乐于助人。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得爱教育事业,只有爱教育事业才会获得工作上的无穷乐趣;其次,教师得真诚地爱学生,只有这种真诚的爱,才会给学生以温暖。
教师爱护学生,首先得以爱心相信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潜能,而这些潜能并不等同。只有教师的慧眼才能识别出他们各自的差别,而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这就是爱心的一种表现。作为一个好老师,没有这种博大的爱心,不善于在教学中使用这种爱心,那将徒有虚名。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
具体地说,教师的爱心都包括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见表1)

二、高校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
教育和其他工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职业和岗位所不具有的,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做人、做事、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见表2)

一个好教师首先要有热情开朗的性格。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富有热情、开朗性格的人才能面对这种事物的变化,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积极向上的人才能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们永远喜欢外向型的老师,他们的内心世界渴望教师用热忱去感染去点燃。
其次,一位好老师要有较强的自信心,不管是在能力发挥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教师都要表现出积极、自信。当然,教师工作在不同的学校,有的在重点院校,有的在非重点院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学生们也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础。有的教师便有怨天尤人的情绪,有的学生也是牢骚满腹。如果这样的教师和学生碰到一起将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极大的副作用。真正的好老师,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各种情况下都保持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心态。
再次,教师的气质丝毫不能忽视。教师的仪表是文明与学识的外在形式,整齐洁净的衣着,坚定乐观的谈吐,大方优美的举止将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对他们的人生审美产生一定的作用。一个懒散、邋遢、经常不守时的老师,不会讲好课,更不会教出好学生。
另外,教师的道德品格决不能忽略。老师重在为人师表,他们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品格将直接影响学生。如果一个老师干出“缺德”的事情,那他将在学生中失去威望,学生也会嗤之以鼻。一个好老师,首先是一个好人,他得有公德,他得讲文明,他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合乎常理和秩序。
三、高校教师要具备渊博的学识
我国现代教育家和大学者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个学师范、立志当教师的人必须牢记的。渊博的学识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育人工程”将形同虚设。好老师应在专业学识的纵深和非专业学识的广博上下大力气,特别是面临着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在竞争,学科在交叉,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更新补充学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在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工艺素养等方面深入学习。(见表3)

学识渊博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崇拜形象”。学生们对知识的崇拜直接转化为“对老师的崇拜”。比如某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往往是能赢得殊荣的老师;颇有专业建树的老师都会被学生迅速而永远地记住,他们会主动靠近这些老师,甚至以做他们的学生为荣,在这种心态氛围下,教与学将是愉快而美妙的过程。
学识渊博也是一个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首要前提。一个好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传道解惑”上,他们应主动地参加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这方面的进步和成功将积极地推动教学的进步和思想的拓展,也将为知识产业化做出直接贡献。
然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仅有相应的高学历和渊博的学识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的学识,学会很好地传播自己的学识,学会培养学生增长学识的能力,要学以致用。
四、高校教师应有好的口才
一个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除了借助板书、幻灯、投影和多媒体等手段之外,使用最多的是口头表达,因此,教师口才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授课效果。要当一个好老师,最起码的是口才,必须在语言表达方面做到:清楚、明快、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见表4)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对老师的方言提出意见,甚至举出例子说某课程因授课老师的方言使用造成好多同学都听不懂,后来对该课程不感兴趣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授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以情动人、以理传人的过程,如果老师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那就无法调节、呼应、把握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更不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说好老师要有好口才,好老师应把课堂变成精彩生动的舞台。
五、高校教师还应该保持健康的心理
我们先看一下健康心理的标志,见表5。

健康心理是正常情緒的基础和源头,也是人们工作学习所必需的前提,作为教师在这一点上更是不能忽视。没有健康的心理不可能去为人师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不可能与同事、同学合作,求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调查中有数十个学生在意见中提到某些老师利用期末考试卡留学生的做法,这的确是心理不健康的一个表现。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老师对学生可以采取友好的态度,沟通学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如果说一旦要在成绩方面惩罚学生,即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和公平的原则,切忌心血来潮,脑子一热,给学生点“颜色”看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如出现非正常的心态,教师要主动进行自我调解,多多省检自身,多多查找自己的错误和过失,绝不能单挑学生的不是。《周易》里有句话可以与广大教师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式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不能缺少的便是厚德载物的品性和自强不息的心志。
要做一名新世纪的好老师,真正地受到学生们的爱戴,除了做到以上五点之外,还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包括体育方面的爱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好身板,很难胜任教学、科研等繁重的工作;而且在学校这种比较特殊的公共环境中,一个身体不健康的老师是有可能被学生“嫌弃”,被时代“淘汰”的。
总之,通过这次较为典型的调查,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是新形势下,同学们对好老师评价的标准,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爱心、人格、学识、口才和心理这五个方面的素质,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强化的。
[参考文献]
[1]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周济部长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经验交流暨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05-19.
[2]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3]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社.《高等教育研究》百期精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校教师 基本素质 强化
[作者简介]马仲元(1958- ),河北赤城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及高等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9-0125-02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教师和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特别是处在全国上下都极其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世纪,教师已经和科学、文化、人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甚至教师的好坏将会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而新形势下怎么要求和评价一个教师、什么是好教师的标准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多方调研,特别是对地方工科大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反复多样的考察,通过座谈、问卷、个别谈话以及灵活的抽查,我们发现,如今的学生更注重教师的内在素质,在他们看来,一个好老师应具有爱心,具有一种人格魅力,具有相当渊博的学识、十分优秀的口才及相当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可见他们评价教师的标准更具体更实际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在新形势下,要做一个学生满意的好老师,除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必须在增强个人素质方面狠下工夫。从调查结果看,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应侧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爱心
爱心是一切高尚行为的源泉,更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只有“关爱”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家应该以全身心的力量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只有付出了这份爱心,才会赢得广大学生的爱戴。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被社会和人民尊重的教师形象早有定论——仁厚、博爱、善良、乐于助人。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得爱教育事业,只有爱教育事业才会获得工作上的无穷乐趣;其次,教师得真诚地爱学生,只有这种真诚的爱,才会给学生以温暖。
教师爱护学生,首先得以爱心相信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潜能,而这些潜能并不等同。只有教师的慧眼才能识别出他们各自的差别,而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这就是爱心的一种表现。作为一个好老师,没有这种博大的爱心,不善于在教学中使用这种爱心,那将徒有虚名。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
具体地说,教师的爱心都包括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见表1)

二、高校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
教育和其他工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职业和岗位所不具有的,它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做人、做事、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见表2)

一个好教师首先要有热情开朗的性格。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富有热情、开朗性格的人才能面对这种事物的变化,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积极向上的人才能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们永远喜欢外向型的老师,他们的内心世界渴望教师用热忱去感染去点燃。
其次,一位好老师要有较强的自信心,不管是在能力发挥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教师都要表现出积极、自信。当然,教师工作在不同的学校,有的在重点院校,有的在非重点院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学生们也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础。有的教师便有怨天尤人的情绪,有的学生也是牢骚满腹。如果这样的教师和学生碰到一起将对人才的培养产生极大的副作用。真正的好老师,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各种情况下都保持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心态。
再次,教师的气质丝毫不能忽视。教师的仪表是文明与学识的外在形式,整齐洁净的衣着,坚定乐观的谈吐,大方优美的举止将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对他们的人生审美产生一定的作用。一个懒散、邋遢、经常不守时的老师,不会讲好课,更不会教出好学生。
另外,教师的道德品格决不能忽略。老师重在为人师表,他们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品格将直接影响学生。如果一个老师干出“缺德”的事情,那他将在学生中失去威望,学生也会嗤之以鼻。一个好老师,首先是一个好人,他得有公德,他得讲文明,他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合乎常理和秩序。
三、高校教师要具备渊博的学识
我国现代教育家和大学者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个学师范、立志当教师的人必须牢记的。渊博的学识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育人工程”将形同虚设。好老师应在专业学识的纵深和非专业学识的广博上下大力气,特别是面临着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在竞争,学科在交叉,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更新补充学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在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工艺素养等方面深入学习。(见表3)

学识渊博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崇拜形象”。学生们对知识的崇拜直接转化为“对老师的崇拜”。比如某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往往是能赢得殊荣的老师;颇有专业建树的老师都会被学生迅速而永远地记住,他们会主动靠近这些老师,甚至以做他们的学生为荣,在这种心态氛围下,教与学将是愉快而美妙的过程。
学识渊博也是一个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研究的首要前提。一个好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传道解惑”上,他们应主动地参加教学研究、科学研究,这方面的进步和成功将积极地推动教学的进步和思想的拓展,也将为知识产业化做出直接贡献。
然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仅有相应的高学历和渊博的学识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的学识,学会很好地传播自己的学识,学会培养学生增长学识的能力,要学以致用。
四、高校教师应有好的口才
一个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除了借助板书、幻灯、投影和多媒体等手段之外,使用最多的是口头表达,因此,教师口才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授课效果。要当一个好老师,最起码的是口才,必须在语言表达方面做到:清楚、明快、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见表4)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对老师的方言提出意见,甚至举出例子说某课程因授课老师的方言使用造成好多同学都听不懂,后来对该课程不感兴趣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授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以情动人、以理传人的过程,如果老师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那就无法调节、呼应、把握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更不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说好老师要有好口才,好老师应把课堂变成精彩生动的舞台。
五、高校教师还应该保持健康的心理
我们先看一下健康心理的标志,见表5。

健康心理是正常情緒的基础和源头,也是人们工作学习所必需的前提,作为教师在这一点上更是不能忽视。没有健康的心理不可能去为人师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不可能与同事、同学合作,求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调查中有数十个学生在意见中提到某些老师利用期末考试卡留学生的做法,这的确是心理不健康的一个表现。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老师对学生可以采取友好的态度,沟通学业、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如果说一旦要在成绩方面惩罚学生,即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和公平的原则,切忌心血来潮,脑子一热,给学生点“颜色”看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如出现非正常的心态,教师要主动进行自我调解,多多省检自身,多多查找自己的错误和过失,绝不能单挑学生的不是。《周易》里有句话可以与广大教师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式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不能缺少的便是厚德载物的品性和自强不息的心志。
要做一名新世纪的好老师,真正地受到学生们的爱戴,除了做到以上五点之外,还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包括体育方面的爱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好身板,很难胜任教学、科研等繁重的工作;而且在学校这种比较特殊的公共环境中,一个身体不健康的老师是有可能被学生“嫌弃”,被时代“淘汰”的。
总之,通过这次较为典型的调查,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是新形势下,同学们对好老师评价的标准,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爱心、人格、学识、口才和心理这五个方面的素质,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并不断强化的。
[参考文献]
[1]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周济部长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经验交流暨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05-19.
[2]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3]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社.《高等教育研究》百期精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