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扩散至右肾上腺的CT增强表现特征,探讨扩散的途径和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帮助选择治疗方案. 资料与方法经临床、病理证实的HCC连续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深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扩散至右肾上腺的CT增强表现特征,探讨扩散的途径和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帮助选择治疗方案. 资料与方法经临床、病理证实的HCC连续性病例中,回顾性分析肿瘤扩散至右肾上腺患者39例,另选择临床确诊为HCC,但右肾上腺形态、密度无异常者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采用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密度,肝裸区是否受侵犯,肝内病灶与右肾上腺之间的毗邻关系,右肾上腺形态、轮廓、密度,右肾上腺区域有无软组织密度肿块及其强化特征. 结果 39例肝内病灶经裸区侵犯右肾上腺,其中10例右肾上腺区未形成软组织肿块,但右肾上腺与肝内肿块分界不清、正常轮廓消失,动脉期其密度低于左肾上腺,门静脉期密度不均匀;29例右肾上腺区见软组织肿块或结节且与肝内肿块分界不清,右肾上腺正常轮廓消失或完全被肿块包埋.右肾上腺区肿块,CT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门脉期密度降低,其强化时相及特征与肝内原发病灶一致. 结论 HCC可通过肝裸区直接侵犯右肾上腺.根据CT增强动、门脉双期扫描右肾上腺形态、密度有无异常及右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密度、强化时相和特征,可判断HCC是否扩散至右肾上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少见的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规律与影像特征。方法 总结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 2 7例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规律与影像特点 ,其中全部病例行CT扫描 ,2 0
目的:探讨Destandau内窥镜下进行腰椎间盘摘除及椎管减压术的指征、特点及术中的注意问题.方法:对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Destandau型内窥镜下切除髓核并行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异型细胞间黏附分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VEGF、CD44v6在35例Ⅰ~Ⅱ期、27例Ⅲ~Ⅳ期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的表达,其中5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12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39例、低分化23例;随访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期间治疗的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E、apoCI基因簇多态性与人群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用multi-ARMS快速分型法,apoCI基因启动子HpaI位点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单倍型频率估计采用EH软件包.病例组186例,平均年龄(65.0±10.6)岁;对照组350名,平均年龄(63.6±8.3)岁.结果病例组apoE基因E4/3基因型(
目的 分析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青光眼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1例36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了MMC而导致的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患眼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滤过泡形态、眼压、视力的改变和黄斑水肿的发生及与术中MMC的浓度、放置时间、放置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31例36只眼中发生滤过泡渗漏11只眼、滤过泡感染1只眼、巨大薄壁滤过泡7只眼、单纯薄壁滤过泡7只眼、
1.病例:患者,男性,67岁.于2003年7月24日以腹胀、纳差1月余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肝硬化、胆囊炎"给予保肝治疗,疗效不显著.自发病以来偶有上腹痛,无发热,无呕血、黑便,小便色略黄,量正常.既往无肝炎病史.2个月前曾因外伤致腰椎压缩性骨折,曾自行服用无准字号中药.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一).腹软,全腹无压痛,肝右肋下1 cm,剑突下3 cm,质软,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目的 报道我国首例外胚层发育不良/皮肤脆性综合征.方法对先证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为3岁女孩,主要表现为皮肤脆性增加,受力部位易出现水疱及糜烂,并伴有头发短、稀,甲营养不良和掌跖角化等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表现.透射电镜检查显示细胞间连接缺失,细胞间隙增宽,桥粒数目减少和发育不良,张力丝短粗聚集.免疫组化示患者斑菲素蛋白1(plakophilin I)染色完全缺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的严重心脏缺血事件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MI)及ST段抬高MI〔1〕。ACS是在冠状动脉粥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北京市1291例SARS患者(其中121例死亡)的病例资料,比较既往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和有、无其他基础疾病三组SARS患者病死率的差异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SARS患者总的病死率为9.37%.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其他基础病和无基础病的SARS患者病死率分别为28.64%、11.85%和4.49%(P<0.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或全身从颅底至盆腔交感神经的任何部位[1].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压以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2001年8月~2003年3月,我科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