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视域下区域初中数学学科的融合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l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替代或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更多的学科教学愿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总趋势,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区域“智慧教育”,营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氛围,建设服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资源,构建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积极、广泛的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6-0041-03
  【作者简介】王晓峰,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0)中学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第七批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大课题“大数据支撑下的适合教育实践研究”、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大数据促进‘适合的教育’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初中数学实验常态化教学的行动研究”(B-b/2020/02/114)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201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核心,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各个要素充分融合,体现在学科教学常态的生态化、自主化、个性化,以及教学资源的建设、配置和整合上。教育信息化历经计算机辅助、计算机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当下已经进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引领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
  2012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依托“非凡城市,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大环境,全面启动了区域“智慧教育”。通过几年的思考与实践,区域初中数学学科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在营造教学氛围、建设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与途径,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一、营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氛围


  面对信息时代的教学变革,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任务、新挑战,教师要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新者。理解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发展的重大意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与能力,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先决条件。
  1.组织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专题调研。
  为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理解与认识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内初中数学教师采取了问卷、座谈、研讨等形式的调查。调查结果反映,教师普遍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难以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带来的提升,担心影响教学质量,风险较大,想用但不敢用;缺少教学资源,硬件短缺,想用但不会用。
  2.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针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开展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专题培训,主要有几何画板操作与教学应用专题培训、GeoGebra操作与教学应用专题培训、微课制作专题培训、易加互动学习平台操作培训、易加学科工具操作与教学应用专题培训等。
  3.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专题研讨。
  针对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对初中数学学科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展示、研讨与培训活动,主要有“平台式”翻转课堂的教学研讨与培训、“草根式”翻转课堂的教学研讨与培训、翻转课堂教学与常态化教学的同题异构教学研讨、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研讨与培训等。
  这些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专题研训,帮助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了教師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与认识,营造了浓厚的区域初中数学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氛围。

二、建设服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资源


  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提和保障,结构化、系统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为此,区域重点打造了三大资源库“微课库”“课程库”和“试题库”,满足了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资源需求。
  1.自建教学资源。
  我区成立了由学科教研员任组长、骨干教师参与的区域“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小组”和以各校教研组长任组长的校级“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小组”,在核心小组、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建设区域微课资源库和课程资源库。我区通过构建微课制作知识点,设计微课类型(分为预习类、讲授类、思考类、讨论类、示范类、文本类、演示类、展示类),提供微课统一制作模板,采用任务分配、指定专人的制作方式,经过五轮开发,制作微课共计2646节,于2016年建成了初中数学学科系统化微课资源库,并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微课进行了调整、完善和优化。其中针对教材知识点制作的微课共2146节,实现了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全覆盖。另外,还有课外微课“中考专题选讲”“古今中外数学家”“数学小故事”“打开数学的眼睛”等各100节。围绕“平台式”翻转课堂教学、“草根式”翻转课堂教学、常态化教学建设的课程资源库已有资源共计2082个,其中翻转课堂课程资源512个,常态化教学课程资源1570个。
  2.引进优质资源。
  优质社会资源的采购与引进,能够快速有效地丰实资源数量与资源类型。作为学科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试题资源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采购,初中数学学科建成了有近10万道试题的“试题库”,这些试题覆盖了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每一道题都有题目难度和知识点标记,信息系统具有自动批阅和自动推送有针对性的试题的功能。

三、构建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全新的、技术加资源的教学模式,推动初中数学深层次、结构性的教学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应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智慧学习和深度学习为理念,以“主导—主体相结合”为结构,凸显“自主、探究、合作”的个性化、数字化的教与学的模式。几年来,我区围绕宏观层面的“互联网 课堂教学”、中观层面的“互动平台 课堂教学”、微观层面的“白板 课堂教学”,初中数学学科探索了在不同场景下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模式。
  对于翻转课堂,我们探索并推广了“平台式”和“草根式”两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平台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依托“易加互动学习平台”,该平台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区域“智慧教育”政务网与虚拟资源池架构,基于云存储、大数据、移动无线网络而建设的互动学习平台,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先进的、便利的互动教学环境。通过在线优质教育资源的推送、课堂上平板电脑的使用、课后在线自主学习、评测与分析,实现更高效的师生双向互动。“草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常规教室中,在不使用“平台”和平板电脑的情况下的教学模式。运用“平台式”和“草根式”两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2019年3月,区域举行了“初中数学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观摩研讨活动”,来自区域4所学校的6名优秀青年教师,呈现了6节精彩纷呈、融合多种信息技术元素的展示课。这6节课完美地将Seewo白板功能与Sketehpad、GeoGebra、Around U等技术进行了融合与创新,教学设计精深、技术运用精当、教学过程精彩,博得了与会教师的阵阵惊叹。来自区域各校的两百余名初中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还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在线点击观看量达3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应。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实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愿景。如借助于信息技术的精准诊断功能,能够让教师的教学从传統的经验型教学转变为现代的精准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注意减少消极作用,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而忽略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不能利用计算机上的模拟数学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操作的数学实践活动,等等。无论信息技术再怎样发展,关注数学本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依托资源优势及园区建设,使工业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特征中解读了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成因,并提出了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的政策建议。
区域教科研实践中发现,课题研究课是教科研映照课堂的一种有效载体。通过相关文献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探寻课题研究课开展的理论依据、操作经验、实践价值,对一线教师开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