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珠”是藏族人民崇尚的圣物,上世纪90年代风靡港台地区,品相精美纹饰美丽者,市价远超一般的宝石价格。
“天珠”常以“眼”计算价格。“眼”是指“天珠”上的环形纹饰,与石砚中的“眼”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石砚上的“眼”多者可达百余,而“天珠”上的“眼”多不过九,能在一珠之上多过三眼者十分罕见。九眼天珠既不可遇,亦不可求。
港台地区的收藏者对“天珠”达到神迷的程度,曾用高倍显微镜拍下微观照片进行研究,探索它的形成原因,但至今仍无准确的答案。
“天珠”广受大陆人们的喜受是近年的事了。早年,只有去西藏地区旅游的人零星带回,被好事者奉为神秘之物,但如今在古玩市场或经营民族装饰的商铺均能见到它的身影。价格随行就市,同一个“天珠”,可能卖到几千元,也可能卖到几十元,这就看当时买卖双方的心境。早年收藏“天珠”的人,多被其神秘之源所吸引。只是今天,这神秘之物却突然多了起来。昔日“天珠”以“眼”计价,一个“眼”要很多钱(为避免读者走入误区,故不便标价),眼多者价格成倍累加,且难见“三眼”以上的珍品。今则不论“眼”之多寡,均货源充足,任藏者拣选。究其原因,我想大家心知肚明。至此,如何辨别“天珠”的真伪已不重要,信则有,无论真伪;不信则无,无论贵贱(参见照片1)。(01)
如果说各式“天珠”象征着神秘,那么,珊瑚则象征着富贵。珊瑚名列中国古代的“七珍八宝”,史载西晋权贵石崇与皇亲王恺以珊瑚树斗富的故事。高尺许的珊瑚树在中国古代十分少见,且多为白色珊瑚。
珊瑚为一种有机宝石类,产于深海。以红色珊瑚为贵,在清代多被用来装饰官员的服饰,如用红色珊瑚制成高级官员所佩帽顶和朝珠。近年,收藏市场的火爆使珊瑚再次进入收藏者视线。朝珠和帽顶虽然已经离现实生活很遥远,但用有色珊瑚制成的项链、手链等饰品深受人们喜爱,更有用原生状的珊瑚树做装饰物者,展示着珊瑚树自然生长的原生态之美。
珊瑚产于热带海洋中,故中国古代时珊瑚数量很少。现代市场中有许多所谓的“珊瑚”,既有少量进口和国产的真品,更有大量人工染色和合成的仿品。染色珊瑚通常是仿制者将白色珊瑚真品染上红、绿等色制成各种饰品。虽然质地、手感、纹理等特征相近,但色泽较暗。合成珊瑚多色泽明亮光鲜,但质地、手感、纹理等缺乏真品特征,较易辨识。但就是这种仿制水平不高的“珊瑚”,让收藏者屡屡上当,常见此类“珊瑚”批发摊位上的“珊瑚”被大量批发走(参见照2、3)。照片中批发“珊瑚”的摊位前不乏买者。而这些仿品一旦流入中小城市,会有更多的收藏者受骗。随着作伪技术的不断提高,“珊瑚”仿品的外观纹理、色泽、质地与真品的差别更小了,辨别起来更困难。所以,对于初涉收藏领域者而言,多自主观察,研究真品非常重要,不要偏听偏信,迷信“专卖店”。 (02、03)
绿松石系铜矿伴生物,古时多被制成绘画用颜料,今天的中国画和日本画中高档颜料仍为矿物制成,价格不菲。绿松石制成的饰物,在清代多为官员帽顶、朝珠及蒙藏民族的首饰。现代人已不戴帽顶和朝珠,但仍佩带青金石和绿松石制成的饰物,并掀起了收藏原生矿石的热潮。虽然中国的铜矿分布广泛,矿藏丰富,绿松石的生产量远大于红珊瑚,但品相完美者依然很少。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仍然吸引着造假者们。照片中的三件“绿松石”为现代仿品,应系水泥渗色仿制,手头很重,难以分辨。表面的颜色搭配、呈色较近真品。若从破损处观察,仍能发现内外呈色不一的破绽(参见照片4)。但收藏任何一类物品时,都不可能像买西瓜一样切开看看,只能凭经验从外表特征观察,这就需要每一位收藏者必须经常接触市场、接触真品。
接触真品,虽是老生常谈,但这确实是唯一的方式,况且经常接触真品的收藏者都不能保证不上当受骗,而不接触或少接触真品的收藏者若要成功,只有靠运气了。(04)
卷烟的兴起让鼻烟壶几十年前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今天人们收藏投资的新宠。鼻烟壶的实物最早见于清代初期,兴盛于清代中后期,其材质有牙、玉、宝石玻璃、瓷等诸多种类,以瓷和玻璃质常见。瓷者多为景德镇民窑烧制的各式青花和釉里红器。玻璃又称料器,分彩色套料和磨砂玻璃内画两种,以彩料套色多寡及纹饰繁简来区别珍稀程度。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寻觅彩色套色玻璃已非难事。在百年前的中国,仅靠手工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是相当难的,而将这种工艺难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制出的各样套料鼻烟壶,凸显了其收藏价值。
遗憾的是,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在收藏投资市场中屡屡被造假者打破,许多造假者只是为了区区蝇头小利就大量仿制,大量水平高低不一的仿品出现在各地批发市场上。
这些照片中摆满了近年仿制的各式套料鼻烟壶,在涅白料地上,红、蓝、黄等诸色料制成各式纹饰,在白地衬托下煞是好看。虽然各种料彩与真品差别明显,纹饰呆滞,但若经过人工做旧,单个放到地摊上,还是能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参见照片5、6)。
瓷质鼻烟壶很早以前就有批量仿制。照片中几个瓷质鼻烟壶仅为中低档仿品,从其胎质、釉层、青花呈色、底足处理、款识等方面不难发现它们与真品之间的区别(参见照片7)。但市场中常见到这类仿品被收藏者买走,不太明白的买者图了个便宜,卖者图了个薄利多销。市场中总有人上当,成了当今收藏市场中不变的真理。正所谓仿品是不一样的,但受骗者也是不一样的。几期的栏目写下来观察到市场中真品越来越少,但上当受骗者越来越多。
“天珠”常以“眼”计算价格。“眼”是指“天珠”上的环形纹饰,与石砚中的“眼”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石砚上的“眼”多者可达百余,而“天珠”上的“眼”多不过九,能在一珠之上多过三眼者十分罕见。九眼天珠既不可遇,亦不可求。
港台地区的收藏者对“天珠”达到神迷的程度,曾用高倍显微镜拍下微观照片进行研究,探索它的形成原因,但至今仍无准确的答案。
“天珠”广受大陆人们的喜受是近年的事了。早年,只有去西藏地区旅游的人零星带回,被好事者奉为神秘之物,但如今在古玩市场或经营民族装饰的商铺均能见到它的身影。价格随行就市,同一个“天珠”,可能卖到几千元,也可能卖到几十元,这就看当时买卖双方的心境。早年收藏“天珠”的人,多被其神秘之源所吸引。只是今天,这神秘之物却突然多了起来。昔日“天珠”以“眼”计价,一个“眼”要很多钱(为避免读者走入误区,故不便标价),眼多者价格成倍累加,且难见“三眼”以上的珍品。今则不论“眼”之多寡,均货源充足,任藏者拣选。究其原因,我想大家心知肚明。至此,如何辨别“天珠”的真伪已不重要,信则有,无论真伪;不信则无,无论贵贱(参见照片1)。(01)
如果说各式“天珠”象征着神秘,那么,珊瑚则象征着富贵。珊瑚名列中国古代的“七珍八宝”,史载西晋权贵石崇与皇亲王恺以珊瑚树斗富的故事。高尺许的珊瑚树在中国古代十分少见,且多为白色珊瑚。
珊瑚为一种有机宝石类,产于深海。以红色珊瑚为贵,在清代多被用来装饰官员的服饰,如用红色珊瑚制成高级官员所佩帽顶和朝珠。近年,收藏市场的火爆使珊瑚再次进入收藏者视线。朝珠和帽顶虽然已经离现实生活很遥远,但用有色珊瑚制成的项链、手链等饰品深受人们喜爱,更有用原生状的珊瑚树做装饰物者,展示着珊瑚树自然生长的原生态之美。
珊瑚产于热带海洋中,故中国古代时珊瑚数量很少。现代市场中有许多所谓的“珊瑚”,既有少量进口和国产的真品,更有大量人工染色和合成的仿品。染色珊瑚通常是仿制者将白色珊瑚真品染上红、绿等色制成各种饰品。虽然质地、手感、纹理等特征相近,但色泽较暗。合成珊瑚多色泽明亮光鲜,但质地、手感、纹理等缺乏真品特征,较易辨识。但就是这种仿制水平不高的“珊瑚”,让收藏者屡屡上当,常见此类“珊瑚”批发摊位上的“珊瑚”被大量批发走(参见照2、3)。照片中批发“珊瑚”的摊位前不乏买者。而这些仿品一旦流入中小城市,会有更多的收藏者受骗。随着作伪技术的不断提高,“珊瑚”仿品的外观纹理、色泽、质地与真品的差别更小了,辨别起来更困难。所以,对于初涉收藏领域者而言,多自主观察,研究真品非常重要,不要偏听偏信,迷信“专卖店”。 (02、03)
绿松石系铜矿伴生物,古时多被制成绘画用颜料,今天的中国画和日本画中高档颜料仍为矿物制成,价格不菲。绿松石制成的饰物,在清代多为官员帽顶、朝珠及蒙藏民族的首饰。现代人已不戴帽顶和朝珠,但仍佩带青金石和绿松石制成的饰物,并掀起了收藏原生矿石的热潮。虽然中国的铜矿分布广泛,矿藏丰富,绿松石的生产量远大于红珊瑚,但品相完美者依然很少。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仍然吸引着造假者们。照片中的三件“绿松石”为现代仿品,应系水泥渗色仿制,手头很重,难以分辨。表面的颜色搭配、呈色较近真品。若从破损处观察,仍能发现内外呈色不一的破绽(参见照片4)。但收藏任何一类物品时,都不可能像买西瓜一样切开看看,只能凭经验从外表特征观察,这就需要每一位收藏者必须经常接触市场、接触真品。
接触真品,虽是老生常谈,但这确实是唯一的方式,况且经常接触真品的收藏者都不能保证不上当受骗,而不接触或少接触真品的收藏者若要成功,只有靠运气了。(04)
卷烟的兴起让鼻烟壶几十年前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今天人们收藏投资的新宠。鼻烟壶的实物最早见于清代初期,兴盛于清代中后期,其材质有牙、玉、宝石玻璃、瓷等诸多种类,以瓷和玻璃质常见。瓷者多为景德镇民窑烧制的各式青花和釉里红器。玻璃又称料器,分彩色套料和磨砂玻璃内画两种,以彩料套色多寡及纹饰繁简来区别珍稀程度。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寻觅彩色套色玻璃已非难事。在百年前的中国,仅靠手工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是相当难的,而将这种工艺难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制出的各样套料鼻烟壶,凸显了其收藏价值。
遗憾的是,中国古代文物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在收藏投资市场中屡屡被造假者打破,许多造假者只是为了区区蝇头小利就大量仿制,大量水平高低不一的仿品出现在各地批发市场上。
这些照片中摆满了近年仿制的各式套料鼻烟壶,在涅白料地上,红、蓝、黄等诸色料制成各式纹饰,在白地衬托下煞是好看。虽然各种料彩与真品差别明显,纹饰呆滞,但若经过人工做旧,单个放到地摊上,还是能有一定的杀伤力的(参见照片5、6)。
瓷质鼻烟壶很早以前就有批量仿制。照片中几个瓷质鼻烟壶仅为中低档仿品,从其胎质、釉层、青花呈色、底足处理、款识等方面不难发现它们与真品之间的区别(参见照片7)。但市场中常见到这类仿品被收藏者买走,不太明白的买者图了个便宜,卖者图了个薄利多销。市场中总有人上当,成了当今收藏市场中不变的真理。正所谓仿品是不一样的,但受骗者也是不一样的。几期的栏目写下来观察到市场中真品越来越少,但上当受骗者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