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研讨在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及实践

来源 :教育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美学教学过于哲学化的倾向,任课教师联合学校艺术学院国画专业设计了以“中国山水画艺术”为主题的跨专业研讨会,帮助美学专业研究生通过具体的研究训练,在跨专业的研讨中突破艺术的感性经验与理论思辩之间的壁垒,培养和加强学生对美学专业的专业理解及专业自信。
  关键词:美学;教学;跨专业;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080-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15
  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这是“美学之父”鲍姆嘉藤在其为美学学科定命的专著《美学》(Aesthetica,1750)开篇做出的学科定性。虽然美学界普遍对鲍姆嘉藤基于沃尔夫哲学认识论展开的美学研究评价不高,但称其为“美学之父”并不仅仅因为他给美学取了一个好名字,也在于他是美学史上确立美学学科研究范畴的第一人。在《美学》的“导论”中,鲍姆嘉藤将作为感性认识的科学的美学具体规定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以及“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其中,除“低级认识论”这一受其老师沃尔夫哲学影响的范畴没有被理论界普遍接受外,其余三个规定——“美的思维的艺术”可上承柏拉图以来的美的哲学研究,“自由艺术的理论”对应同时期“美的艺术”(Fine art)的艺术哲学研究,“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可下启康德的审美判断及19世纪的审美心理研究,基本确定和辐射到了美学学科的全部研究范畴:即美、艺术,以及既区别于一般感性经验,又区别于纯粹理性思维的审美经验。从18世纪到如今,虽然学界对美学的学科规定性依然存有一定争议,但无论是将美学视为“美的哲学”,还是将美学视为“艺术哲学”“美感科学”,美学之为美学都离不开研究美、研究艺术,以及研究既区别于一般心理经验,又区别于纯粹理性思维的审美经验。
  有鉴于此,当我们在思考美学的教育及设计美学的教学时,我们就需要充分把握和发展美学之为美学的特殊规定性,将对美的研究、对艺术的研究,以及对审美经验的研究充分纳入美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教学内容之中。从目前国内美学的学科归属(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及与此相应的教学配套来看,虽然近年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学科建设上逐渐注重美学与艺术学的结合,但大部分高校的美学教学主要还是由哲学学院承担。由于院系背景及师资配备等原因,哲学学科背景下的美学教学主要偏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美学的哲学训练。这种偏重哲学训练的美学教学的好处是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美学专业范畴的体系性认知,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性写作必需的逻辑思辨。但同时,由于美学的哲学训练主要以抽象的概念范畴为教学内容,学生(尤其是审美素养不足的学生)往往无法在具体的艺术现象、审美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范畴之间建立起有效而深入的联系,这样就可能导致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学生无法理论联系实践,无法将抽象的美学范畴带入具体审美实践进行考察,也无法从具体审美现象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美学范畴;二是由于缺乏面对审美实践的美学素养,学生所习得的美学范畴很可能仅是一种关于美学思维的概念“表象”黑格尔在区分“感觉”“表象”与“思想”时,曾指出有两种表象,即以感性材料为内容的表象和以思维材料为内容的表象。黑格尔认为以思维材料为内容的表象不同于我们对该表象的思维,如关于法律、宗教的概念表象,不同于对法律、宗教的概念思维。参见(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9.,而非真正的活的可运用于实践的美学思维。据此反思,为培养和激活美学专业研究生的美学思维,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间,教师在贵州大学美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中尝试加强实证性艺术教学内容的比重,引导研究生亲近艺术实践,并跨专业与校内的美术学院教师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探索美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一、教学实验目标及前期组织


  研讨会(Seminar)是国外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指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独立研究为基础做学术报告,并就各自报告内容展开讨论的研讨活动。就研究生培养而言,研讨会这种形式鼓励学生独立研究,并让学生独立面对各种可能的评价进行反省、辩论,有益于提升学生从事独立研究的主体意识,是一种强调学生能动性参与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美学专业是理论的,属于哲学学科;美术专业主要是实践的,属于艺术学科。但无论是在实际的研究中,还是在实际的创作中,脱离了实践的理论与毫无理论的实践都必定是可疑的。教师结合“艺术学专题研究”教学,组织跨专业研讨会的实验目标是要打破狭义的专业壁垒,引导和培养美学专业研究生在美学理论思辩与具体的艺术作品审美之间建立联系,能将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的抽象范畴应用于具体艺术的分析品评,能将理论带入实践的检验,通过与艺术专业人士的研讨、交流检验自己的理论认识。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资源的组织问题。教师开展此次教学实验可借助的资源有:首先,贵州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学校各艺术科系师资力量完备,可联系各艺术科系的专业教师组织教学实验;其次,贵州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配套的美学实验室配备有可供研讨会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及小型报告厅。
  开学之初,经教师与各方联系并进行专业教学的交流后,最后选择与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的徐恒教授合作,拟定“永恒的山水——中国山水画艺术赏析”作为本次跨专业专题研讨会的主题。两位教师就该专题分别指导美学专业、国画专业的同学撰写山水画主题论文,进行会议研讨。结合两个专业学生的课程时间安排,我们将此次跨专业研讨会的时间安排在了学期后半期的第11周,以保证学生能做充分准备。

二、教学实验内容及过程


  “永恒的山水——中国山水画艺术赏析”跨专业研讨会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美学專业2016级研究生与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2016级研究生在各自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从教学实验目标出发,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将美学、艺术学抽象的理论思辨结合于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能用实证分析印证抽象理论,能用理论思辨深化朦胧的艺术感悟,能通过与艺术专业人士的研讨、交流检验自己的理论认识。   1.研讨会前的教学准备
  为帮助美学2016级研究生较好地准备此次跨专业研讨会,教师调整了2016级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内容安排(见表1)。相较以往偏重艺术哲学观念的理论性教学,本次课程教学加大了艺术案例实证性分析、艺术批评训练在教学安排中的比重。



  美学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时长共9周,18课时。教学主要以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学生课下进行研究,课堂提交研究报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给予点评为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如何界定艺术”以及“如何分析艺术作品”两大版块。本轮教学侧重对学生实证性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偏理论性研究的“如何界定艺术”版块占6 课时,偏实证性研究的“如何分析艺术作品”版块占12 课时。
  在9周的“艺术学专题研究”课程中,学生一方面以文献综述的形式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西美学史上的“艺术”范畴流变,另一方面学习和实践了艺术作品的分析理论及方法。课程教学第8周,2016级美学专业的4名研究生就独立完成了中国山水画艺术批评的初稿,并通过专业教师指导,以及与国画专业研究生课下讨论等方式修改论文。每位同学经2~3次修改,于学期第11周前完成定稿工作。
  此外,教师课外还带领学生拜访了孔学堂书画研究院,请研究院的相关老师为同学们示范了中国山水画的各种笔法,讲解中国山水画作品,为学期期末的中国山水画研讨会做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准备。
  2.永恒的山水——中国山水画赏析研讨會
  “永恒的山水——中国山水画赏析研讨会”由2016级美学专业研究生与2016级国画专业研究生在各自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联合组织进行。该研讨会特别邀请了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并对全校师生开放。为较好帮助学生进入研讨状态及把握自由讨论环节的问题意识,研讨会由美学专业教师担任学术主持,并邀请哲学院、艺术学院的专家教授为学生的发言进行学术点评。为形成有效的专业碰撞,甚至交锋,研究会根据发言主题的相近程度,穿插安排两个专业研究生的主题发言。
  鉴于本次跨专业研讨有一定程度的实验性,两个专业的教师、研究生都希望研讨能尽可能做到具体、深入,故研究会在时间安排上相对充裕。研讨会分上下半场进行,总时长接近6小时。
  “永恒的山水——中国山水画赏析研讨会”具体流程安排如表2所示。



  从两个专业7位研究生的发言内容看,其中既有明显的跨专业研究的对比,也有将抽象的哲学美学范畴与具体的艺术作品形式语言融合论述的努力。
  在跨专业研究的差异方面,以美学专业研究生吴天威与国画专业研究生曾爱玲的发言提纲比较为例(见表3)。同样是关注传统青绿山水绘画,国画专业的曾爱玲同学偏重于对青绿山水做艺术史、艺术形式的分析,美学专业的吴天威同学则偏重从美学、哲学理论出发阐发青绿山水画作中的审美文化意蕴。两位同学虽然也有意识要结合对方专业,如吴天威的发言中有对青绿山水构造所做的形式分析,曾爱玲的发言最后谈到了对中国色彩的哲学理解,但这种结合较简单,缺少内在关联性论证。



  在将哲学美学范畴与具体艺术作品形式语言融合论述方面,以普遍得到两个专业老师好评的美学研究生龚婷婷发言内容为例,龚婷婷认为郭熙的山水画达到“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目的,以及在山水画中寄托的“可居、可游”的美学理想。在具体探讨中,龚婷婷将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中的山水美学观与郭熙画作《树色平远图》中的山水构造两相映照,将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流动”“游”与对具体画作的形式分析结合,指出郭熙主要通过对“蟹爪树”的描绘点明画作的创作季节,又以流水、小舟、渔翁、行人赋予画作时间的变化性,再通过平远的布局,群山的后退,加之“S”形的构图的动态性,使得整个画面空间充盈着流动的生生之气,传达了中国山水美学理想。除龚婷婷外,美学研究生兰雪在对《雪景寒林图》的分析中,通过对“远”“静”“道”等美学范畴的把握,较好地将“三远之景”的构图分析引向了“以静观道”的审美境界。美学研究生赵媛媛在对《关山密雪图》的分析中通过对敷粉法、三远法在画作色彩、布局中的具体表现,讨论了雪景中内蕴的美学意境。
  与美学专业研究生的发言比较而言,虽然总体上国画专业研究生的专题发言内容在跨专业的融合论述方面稍有不足。比如,吴高弟同学的“《早春图》赏析”主要就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画作的皴法、用笔、用墨、布局,石峰同学的“《渔父图》构图解析”主要解析的也是画作的造型问题,但他们在主题发言之后,结合美学专业研究生的发言内容做出了即兴的、精彩的发言补充,如吴高弟同学受龚婷婷同学发言内容的启发,从季节流动变化的角度补充讨论了《早春图》的时间观念。
  除上述研究生同学外,其他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同学在自由提问及讨论环节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山水画、对理论及艺术实践的困惑、理解、思考。
  美术学院的徐恒教授与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许为勤教授、罗绂文教授对7位研究生的发言,以及参与研讨会的其他同学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点拔,以启发同学们的后续思考。虽然每位学生的发言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但就发言与交流中学生们能有意识地将抽象理论范畴与实证分析结合,能形成跨专业的互有启发性的对话而言,这次跨专业研讨会实现了初衷。

三、教学实验成效及反馈


  在此次跨专业研讨会的教学实验中,4名美学专业研究生在研讨会前期的教学中接受了强调艺术形式分析的艺术批评写作训练,在研讨会发言中得到了哲学、美学专业及国画专业教师的点评与修改建议,并与国画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进行了有效的跨专业讨论。除吴天威同学“诗画的融合与生命的回归——钱选《秋江待渡图》审美赏析”(《美与时代》(下)2017年第11期)在研讨会之前就已提交发表外,研讨会结束后,其余3名研究生根据大家的反馈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的三篇论文也顺利发表:兰雪“静以复命——范宽《雪景寒林图》赏析”(《美与时代》(下)2018年第3期)、龚婷婷“山水以畅游——解读郭熙的《树色平远图》”(《美与时代》(下)2018年第4期)、赵媛媛“宋代许道宁《关山密雪图》中雪景的生命精神探悉”(《美与时代》(下)2018年第5期)。
  除以论文发表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效外,两个专业研究生也在研讨活动结束后分享了自己参与此次跨专业研讨的学习心得和学习体会。
  龚婷婷:我觉得很有意義,这是一个提升自我,开拓视野的好机会。在此次研讨会中能够充分运用艺术理论审美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这也是检测自己理论程度的好机会。在研讨会前期与老师就论文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通过两次修改论文,提高了自己的写作逻辑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与此同时,在与美术学院同学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如何运用美术知识理解与分析山水画的。
  兰雪:此次活动让我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其实在研究生求学生涯中,除却专业课、公共课的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学,很少有机会可以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就同一个主题进行交流探讨,而此次研讨会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当然,在与美术学院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身对艺术的敏感程度不高,虽然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去分析画作,但从具体艺术形式方面分析还是有点功力不足。
  赵媛媛:一方面,我觉得此次交流活动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长达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学生对于学术的自信因人而异,始终会有些对自身不够自信的学生,但经过研讨会发言的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提升,专业学术自信也能够建立。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更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用教案、PPT的形式给学生讲解知识,很少让学生上台自己讲,那么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上就很难深入。尤其,在研究生的课程中,最主要的是要让研究生能够自主的独立研究。而此次活动恰好能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吴高弟:此次研讨会其实对于美术学院的同学来讲,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主要是练习技法,如皴法。尽管我们都知道画作中蕴含的哲理,但是我们用理论的概念总是说不清楚。我们知道有什么,但很难用语言去讲清楚有的是什么。在这次研讨会与美学专业的同学的交流过程中,美学专业的同学为我们示范了画作背后“有”的那个更深次的哲学背景。尽管不能通过一次研讨会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但至少使自己知道了不足,以及该如何去弥补不足之处。因而,我觉得这次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
  此次跨专业研讨会的教学实验,增强了参与实验的美学专业研究生理论应用的研究能力,让他们克服或部分克服了过去不敢与艺术专业的同学讨论具体艺术作品的尴尬,培养和加深了他们对美学专业的信心。这一研究学习及研讨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到了艺术的感性经验与理论思辨之间的“壁垒”是需要突破的,也是可以突破的,美学中的诸概念既来自于具体的美与艺术,也必能活现于具体的美与艺术。
  (责任编辑:赵广示)
其他文献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长江经济带智力共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相融合的发展范式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收集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建立CDM-PVAR模型探究系统时空演变规律和协同发展效应。研究表明:三者在時间上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上游和中游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始终低于下游地区,各省市协调度的走势与总体呈现相似性;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东至西依次递减的格局;
期刊
摘 要: 以《西南传教士档案揭秘》为研读对象,并就其中女传教士群体宣教中国西南期间形成的“看”与“被看”文化模式的义理进行疏诠。“看”是女传教士视角的主动投射,在主动“看”的过程中,折射的是女传教士群体的文化心理。而“被看”模式所彰显的,是中国在特殊时期根深蒂固的“男权至上”思想。透过“看与被看”,一方面凸显了两种文化间的异质性,另一方面,也清楚表明无论西方女传教士还是中国西南腹地的女性,在以男性
期刊
无论是从杜威的教育哲学出发,还是从罗素对哲学的定义来看,生成性教学都不符合哲学的特征。将一种自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哲学"是不严谨的。教学中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无法取代预设的地位,因此它只能作為预设的补充。主张教学应走生成路线的观点具有片面深刻性,将其定位为一种教学范式较为妥当。实现有效的生成,不在于选择何种教学方法,而在于对某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性掌握程度。任何方法只要掌握得好,都是实现生
期刊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新思维相结合,进而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水平,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大数据技术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以我国西部某综合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为例,展示了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效,為大数据技术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提供参
期刊
摘要:《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门课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需综合运用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内容复杂繁琐,常规讲授的授课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该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参考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授课模式,提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法,将设计课题与课程有机结合,旨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中逐渐掌握
期刊
摘 要: 20世纪的贵州威宁石门坎学校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应苗族和黔滇川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石门坎学校创办者柏格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育模式,全面拓展教育对象的认知,将石门坎的教育推向了辉煌,塑造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成功范例。在教育结构、专业设置、学制、教材、办学形式等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农村服务,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也主要是为民族
期刊
摘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安排,绘画类专业的学生入校的第一个阶段,将进行一个系统的基础科目训练,为将来的艺术创作做好准备。对于油画创作来说,色彩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应用,相对于造型而言,色彩是建构与人们情感对话更加直接的通道。在一幅油画作品面前,观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整个色彩系统和色彩关系所传递出的心理感知,这个感知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该件作品欣赏的心理前提和情感基础。而在变化丰富的色彩应用方案实施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近年来混合学习引起了国内外研究的高度关注。系统地探究我国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混合学习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混合学习领域核心期刊上近十年的论文从时空分布、核心期刊、作者、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对混合学习深层次基本理论的探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依然是研究热点,但是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有待
期刊
当代中国“教育焦虑”的最深层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正急剧拉高“教育投资”的风险。在正在到来的“后人类状况”下,教育面临两种前景:走向自身终结,抑或走向终身教育。后者并非僅仅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1)后人类主义的“行动者-网络框架”,取代进步主义与表征主义的“线性框架”;(2)包含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所有行动者彼此触动的“内行动”,取代成人对孩子的单向规训与
期刊
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它在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观的根本转型:由事实本位走向理解取向。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核心观念,让它们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使课程结构由“学科事实覆盖型”转化为“学科观念理解型”,让学科核心观念植根于真实问题情境,学生由此可以跨越不同年龄或年级持续探究并发展学科理解,这是信息时代学科教育的第一要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