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养原《论语鲁读考》初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秦朝的焚书坑儒,《论语》到了汉代有三种版本:一是《鲁论》,二是《齐论》,三是《古论》。汉末时,大司农郑元根据《鲁论》的篇章,与《齐论》和《古论》考证异同,进行注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记载:“郑校周之本,以《齐》《古》读正,凡五十事。郑本或无此注者,然《皇览》引《鲁》读六事,则无者非也。”徐养原认为郑玄所读正的五十事,能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记载《论语》内容中找到二十三事,都是遵从《古论》。这五十事中与《齐论》相类似的有二十七事。徐氏还认为新《论语》(即今《论语》)和《古论》文章不同之处有四百多字,但是郑玄比较遵从《古论》。徐氏这篇《论语鲁读考》主要在于考证《鲁论》和《古论》的相异之处。
  徐养原(1758——1825),字新田,号饴庵,德清人。徐氏在学术上涉及面很广。其著作有《古乐章考》、《周官五礼表》、《五官表》等。其《周官故书考》四卷、《仪礼古今文异同疏证》五卷、《论语鲁读考》一卷、《顽石卢经说》十卷,被刻入王氏《续皇清经解》。《论语鲁读考》中记录《鲁论》和《古论》的相异之处有二十五条。其基本体例是先点明这条出自《论语》的篇章名和卷数,单列出《古论》内容,再点出《鲁论》的该句不同之处,最后以“养原按”的形式通过各种史料辅助、分析,做出判断。有些条在“养原按”前边会引用著名学者惠栋的见解。但是该书有两条是没有“养原按”的。还有两条各是《鲁论》和《齐论》没有记载的。以上是从该书体例形式上进行分析的。从引用资料方面分析是,徐氏有三条没有引用资料进行考证和分析,可以说纯属校勘方面的理校;其他二十二条徐氏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考证和分析,属于校勘方面的他校和本校。从相异原因上分析是多样的,如古字通用、形近讹和音近讹等原因。
  一、从体例形式上分析
  两条无“养原按”的内容。例如《先进》第十一 仍旧贯。《鲁》读“仍为仁”,今从古。惠氏曰:“杨雄《将作大匠箴》曰:‘或作长府,而闵子不仁’,用《鲁论》也。”《阳货》第十七 恶果敢而窒者。《鲁》读窒为室,今从古。惠氏曰:“《韩勑修孔庙后碑》亦以窒为室。《汉书·功臣表》‘有清简矦窒中’,同《史记》作‘室中’”。徐广曰:“室一作窒。”此两条内容,一条出自《论语·先进》第十一,一条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虽然这两条内容徐氏没有按照“养原按”的形式进行考证分析,但是徐氏在后边列出了惠栋的见解。第一条中惠栋的见解没有直说,但是他引用了汉代杨雄《将作大匠箴》中的一句话,点明杨雄是认同《鲁论》“仍为仁”的见解的,那么惠栋应该和杨雄的见解一样。但是梁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认为“仍,因也。贯,事也。言为政之道,因旧事自是”,这说明皇侃是认同《古论》的。“承仁按:《艺文类聚》引作‘闵子以仁’是字异而义同也。‘仍’‘仁’者,真、蒸亦得通转,犹矜字有居陵、巨巾两音矣。”陈志坚《诸子集成》中记载:“吴承仕着《经籍旧音序录·经籍旧音辨证》字为句,言仁在旧贯,改作是不仁也。义虽通而稍迂。古作仍字,义益明,故郑从之。仍仁音相近也。”近代学者俞敏在《俞敏语言学论文集》的《古汉语里面的连音变读现象》中认为“‘仍仁音相近’这话本不错,只是含混一点。仁字的上古音是[ńjen]仍字是[ńjθ?耷]。但是从汉初人的韵文看起来,《广韵》的真谆臻和欣文痕魂几韵是分不开的。仁字在汉初可以读[ńjθn]而不读,[ńjθn]至少在一部分的方言里如是。那么‘仁’和‘仍’所差只是前者的尾音是[g‘],便可以懂得是因为什么这个鲁人用仁字可以代表[ńjθ?耷]了。”第二条中惠栋引用《汉书·功臣表》“有清简矦窒中”,同样的内容在《史记》中“窒中”为“室中”。
  其他二十二条有“养原按”的内容。例如:《学而》第一 传不习乎。《鲁》读传为专,今从古。养原按:《说文·寸部》:“专,六寸薄也。”《左传·桓公二年》:“衮冕黻珽。”注:“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薄。”《正义》曰:“礼之有笏者。”《玉藻》云:“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释名》曰:“笏,忽也。君有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或曰:“笏,可薄疏物也。”徐广《车服仪制》曰:“古者贵贱皆执笏,即今手板也。然则笏与薄、手板之异名耳。”《蜀志》称“秦宓以薄击颊,则汉魏以来皆执手板。”今按笏与专其用同,而大小有别。《玉藻》云:“笏度二尺有六寸,专则六寸而已。”有所闻见,辄疏记之,以备忽忘,暇则笔之于书,时时省览,所谓习也。或疑专为传之省文,非也。古文省,今文繁;古文多假借,今文多用本字。今《古论》作传,而《鲁论》作专,其非同字明矣。此条是该书记载《鲁论》与《古论》不同之处的第一条内容,从这一条的“养原按”的内容,我们可以明白徐氏先通过其他资料解释这两个字不同之处及他在其他古文中的用法,两者在其他古文中有没有通用之处。这一条,徐氏首先在《说文》中查找“专”的意思,在《左传》《正义》《释名》《车服仪制》《蜀志》和《玉藻》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考证和分析,最后徐氏提出见解,他认为“传”和“专”不是一个意思。从最后徐氏“所闻见,辄疏记之,以备忽忘,暇则笔之于书,时时省览,所谓习也”,他应该觉得此处是“专”,非“传”也。
  二、从引用资料方面分析《论语鲁读考》
  无引用资料考证分析《论语鲁读考》,属于校勘学中的理校方法。例如:阳货第十七 天何言哉。《鲁》读天为夫,今从古。养原按:夫为字之误,一曰“夫”音“扶”,即指天也。嫌以天自处,故不敢言,但以手指而示之。此条“天何言哉”,《古论》为“天”,《鲁论》为“夫”。徐氏指出“夫”音“扶”,即指天。徐氏认为《鲁论》中的“夫”与《古论》中的“天”是一个意思,两个版本不存在意思上的差异,只是用词不同而已。但是单承彬著的《论语源流考述》中是这样认为的,《论衡·卜筮篇》:“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不言,刖亦不听人之言。天道称自然无焉,今人问天地,天地报应,是自然之有为以应人也。”此《阳货》第十七章文。《释文》云:“《鲁》读天为夫,今从《古》。”汉简本于此作“天”不作“夫”。然前文已经指出:汉简本固属《鲁论》,然有据别本抄配之篇章,而《阳货》篇正属从别本抄配的部分,它可能来自《古论》。那么,以《鲁论》作“夫何言哉”、《古论》作“天何言哉”看,《论衡》所据富焉《古论》。   有引用资料考证分析《论语鲁读考》,属于校勘学当中的他校或本校方法。例如:《乡党》第十 君赐生。《鲁》读生为牲,今从古。养原按:《周礼》(庖人)注:“云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下言必畜之,故从古文作生。车中不内顾。《鲁》读“车中内顾”,今从古。养原按:《文选(东京赋)》:“车中内顾”,薛综注:“内顾谓不外视臣下之私也。”今本赋中仍有“不”字,非也。此两条都是出自《论语·乡党》篇。第一条“养原按”引用《周礼》中的一句话来证明《古论》作“生”更合理。黄怀信和李景明主编《儒家文献研究》中记载“自然也不能说《鲁论》时期没有‘生’字,因此需要假借‘牲’字代替。从文字发生顺序上来讲,‘生’字要早于‘牲’字,这是一般性的常识”。第二条“养原按”中引用《文选·东京赋》和薛综注的内容来考证分析。《论语集解》中引用包氏的见解,即“车中不内顾者,前视不过衡柅,旁视不过輢毂也”,这说明包氏赞同《古论》的。《汉书·成帝纪赞》:“升车正立不内顾”,这里是用古文义。
  三、《论语鲁读考》中记载《古论》和《鲁论》不同的原因
  造成古文在不同时期用字或语句不一样的原因有很多种,古籍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传抄者粗心大意或妄改原文,导致现存古籍与原版本不一样。《论语鲁读考》在“养原按”中点出了几个比较显明的原因。一是古字通用,二是形近或音近。第一个,古字通用造成《古论》和《鲁论》不一样。例如《述而》第七 吾未尝无诲焉。《鲁读》:“为悔字”,今从古。养原按:《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释文》:“诲虞作悔,谓悔恨。”是诲、悔古字通。第二个,形近或音近造成的《古论》和《鲁论》不一样。例如《公冶长》弟五 可使治其赋也。《释文》郑云:“军赋”,梁武云:“鲁论作传。”养原按:梁武说必有所据,郑注不言,殆考鲁从齐乎。传疑当作傅,读为傅,刖之傅,傅与赋声相近。
  四、《论语鲁读考》中多引用惠栋的见解
  清朝著名学者惠栋曾作《九经古义》,其中有一篇是《论语古义》。《论语鲁读考》中多引用惠氏《论语古义》中的见解。惠氏的见解多表现出治经尊汉尊古的倾向,但也有点走向了极端,有些见解也是不到位、不可取的。惠氏见解中引用的史料多以汉唐学者的观点为主,唐以后的史料不引用。他多认同汉代及其以前的说法。他的这种治经方面体现了孔子“述而不作”和“信而好古”的思想。例如《述而》第七 五十以学《易》。《鲁》读易为亦,今从古。惠氏曰:“君子爱日以学及时而成,五十以学斯为晚矣。然秉烛之明尚可寡过,此圣人之谦辞也。”此条中选取惠氏的解说,比较接近《鲁论》。这和他以往尊古的思想不一样。但是惠氏后边还有一句话,即“孔子晚而好《易》,故有是语,史记亦云”,但是徐氏没有选取。这样完整看惠氏的观点还是尊古的。只是徐氏可能比较认同《鲁论》。魏何晏《论语集解》:“《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也。”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此孔子重《易》,故欲令学者加功于此书也。”北宋邢昺《论语注疏解经》:“此章孔子言其学《易》年也。加我数年,方至五十,谓四十七时也。《易》之为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吉凶悔吝豫以告人,使人从吉不从凶。故孔子言已四十七学《易》,可以无过矣。”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音义》和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都是认同《古论》的记载。
  通过对徐养原《论语鲁读考》的句读和分析,我们可以窥见《鲁论》和《古论》不同的原因,以及此书多引用惠氏见解表明徐氏的观点。徐养原《论语鲁读考》是一本比较研究《古论》和《鲁论》全面的资料。
  参考文献:
  [1]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论语鲁读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浙江简志之二·浙江人物简志(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3]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中华书局,1985.
  [4]陈志坚,主编.诸子集成(第一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5]单承彬,著.论语源流考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黄怀信,李景明,主编.儒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
其他文献
1.严格掌握适应症。这是防止药物滥用和保证药物疗效的前提。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须有细菌感染的指征,要认真做好鉴别诊断。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而言。也包括腰酸、腰重、腰冷等临床反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证候。常见于肾脏、腰肌、脊柱疾病以及妇女盆腔炎等。
摘 要: 蔡邕是汉末魏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博采众长。在他身上,既能看到传统儒家的思想观念,也能看到道家思想的影子。在东汉末年文坛上,蔡邕的赋作也占有一席之地。历代文人都对其评价中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9]  关键词: 蔡邕 碑文 赋 思想 影响  蔡邕,东汉后期著名文人,著名女诗人蔡琰之父。据《后汉书·蔡邕列传》所记载:“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
近几年来,我省一些地区违反国家和省电价政策,擅自或变相调整电价、白行实施优惠电价。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损害了电力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为规范电价管理,严肃物价纪律,促进电力工
由于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当局偏向使用对外公布的信息,根本不会去调查替代国产品的实际价格。也就是说,在印度制造生产成本可能比中国还低。
这一经济区域拥有密集的大都市群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一诗的诗义,历代诸家有讽谏、不仕和婚恋三个向度的解释。只有准确把握诗中的"匏""雁""冰"等物象,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周代婚俗文化内涵,即"合卺"之礼
摘要: 周必大两入翰苑,翰苑诗歌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自己坚持道义的肯定和孝宗的器重,周必大第一时期的翰苑诗歌有着踌躇满志的自得,集中流露在夜直诗、唱和诗中。经历再次突如其来的贬谪、启用,虽然孝宗的器重更甚,但是在当时佞幸势大的政治背景下,周必大在政治上逐渐有了退守的态度。于是,第二时期的翰苑诗歌颇多应制诗,迎合孝宗恢复中原的意志。  关键词: 周必大翰苑诗歌孝宗自得退守  《鹤林玉露》:
2005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务院2005年工作要点》,会议强调,严格控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规模。《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共有八条意见(以下简称《国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