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木舒克佛像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图木舒克山跟前,我扶者年过古稀的历史学家李恺先生,爬过一段全足石头的山坡,仰头而望,上面是数丈高的悬崖,就在山坡与悬崖的交接之处的崖壁上,刻着石佛的座像,有四大一小,有释迦牟尼、有观音佛像等等。我们走到佛像跟前,李恺先生用握在手中的矿泉水,浇遍佛像全身,被风沙吹拂且布满灰尘的佛像,顿时变得清晰鲜亮起来。
  无疑这是镂刻在崖石上的佛像,从艺术的角度判断,这是保留完整且造型精美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众多的佛家弟子中也潜藏着真正的雕刻艺术家,他们不仅仅只是有艺术天赋,而且,他们拥有虔诚,这份虔诚包括艺术的、但更多的是对佛祖的。从佛教的角度去判断,尽管中华大地佛窟、佛寺依然很多,然而,佛的崖刻像却几乎没有了。李恺先生说,巴米扬的崖刻大佛被塔里班分子炸掉以后,那么这个地球上保留有崖刻佛像的地方,就只能是图木舒克了。其他地方是否还有?李恺先生目前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据说,这面石崖上,过去刻着很多的佛像,还有雄鸡、山羊之类的崖刻像,很遗憾地就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变成了图木舒克的一种传说,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了。这几座佛像能让今天的我们去膜拜,或去欣赏、品读,实属不太容易,但还能保存多久,能让后来多少人再来膜拜,已无法断定了。
  大山、大地、江河,不管后人崇仰也好,不祟仰也好,我们都得尊崇于它,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它的怀抱里,总会留下人类历史进程的某种记忆,从这种意义去分析,那么,佛像在这座山前石崖中的遗存,既是佛教信徒镂刻在山中的杰作,也是表达佛教在图木舒克大地上的久远而又亘古的历史,人类自身似乎做不到这些,而唯有大山或者大地才能容纳于这一切。
  凝望图木舒克的几座佛像,想象这片大地曾经佛教鼎盛,僧侣甚多的历史时,也有无数的疑问伴着我的想象而生。这佛像何时传人图木舒克?是何方僧侣留下的杰作?昔日的佛教究竟如何兴起与兴盛?虽然,大山以博大的胸怀融铸了这一切,可大山无语,大地无语,它不能告诉我这所有的疑问。佛在山的悬崖前依然安详,山包容着佛的历史依然平静。
  当然,让我感到惊奇的,还有佛教的传播速度及其他的传播范围。李恺先生又擦了擦佛的脸庞和佛背后的佛光,然后,坐在佛像前的石头上,望着远方,似乎是佛来到图木舒克大地时的方向。他喃喃地说,佛产生于公元前的7世纪,3世纪开始,佛便从古印度传到安息、大夏、康居、大月氏以及克什米尔,然后又经克什米尔传人新疆的天山南北。于是,佛从西而来到了图木舒克。来来往往肩负着使命的僧人在这儿顶礼膜拜佛祖之后,才出发去很远的地方。图木舒克成了僧人拜佛的必经之地。
  佛教的兴盛让那么多人的心灵得到安抚,我想,这可能与人的不安分很有关系,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不了解自己的过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他们在饱受劳碌之苦的同时,还要面对弱肉强食的争斗,于是,不安分的心灵需要一种超越自己人生的东西来替代,才能平静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生于公元前565年4月8日夜的释迦牟尼,决定舍弃王族优裕而又安宁的生活,弃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而去,在他29岁那年初的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与侍者一道,骑马出了家门,遍访名师,学习禅定。后来又在一座很大的森林里,冒酷热之苦修行5年,正当他饿的骨瘦如柴、决意不再苦修之时,一位牧羊女送来乳粥,他吃完乳粥,身体又恢复如前,便又端坐在正觉山菩提树下入定,35岁那年,终于修炼成道,于是,在以后40多年的人生岁月里,以“苦、集、灭、缔”的四谛,游历四方,导化众生,得到众多信徒信任,也安抚了众多人不安分的心灵,他被众人尊为“佛陀”,即觉悟的意思,也被誉为释迦族的圣人。公元前的486年,释迦牟尼已经80岁了,这一年的2月25日,他涅槃于拘尸那城外的婆罗双树下,一时间,树林里花朵齐放,林色变白,白花喷香,仙鹤群聚。涅槃之后,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耶与阿难等500人,将他一生所说的佛法记录整理、编集为“经、律、论”“三藏”12部。同时,释迦牟尼被弟子们奉为教主,弟子们自称为他的“释子”。并不遗余力地把佛法向东扩渐。他们从西而来,翻山越岭,至于阗,至图木舒克,然后又向龟兹乃至更远的东方,后来,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
  “佛法无边”这句话只是佛家弟子的语录,佛的传承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崇仰佛的弟子翻山越岭西行,去佛祖所在的地方膜拜,他们从远处来,到了图木舒克后,又远道而去,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被称为译经的“四大翻译家”都曾是图木舒克东归与西行僧侣中的一员。
  当然,不管图木舒克是否接纳唐玄奘,但有两点是不能否认的,一是唐玄奘他孤身一人,履险如夷,经受生命极限的磨难。然而,他终于顺利地实现了自己西行求法的宏愿,这是因为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苦行僧,也不是盲目的冒险家,他是为佛学拨亮灵光的智者,是为探求真谛不惜以身殉教的勇士,是向恶劣自然环境挑战的伟男子。另外有资料记载,图木舒克的佛教兴盛之时,图木舒克兴小乘佛教,僧人甚多,整日锣钹声鸣响,沸声扬扬,佛事不绝。而且,被后人称为“九宫殿”的佛寺遗址还在,从遗址挖掘出来的数千件文物还珍藏在中国和国外的博物馆里。
  李恺先生他赞同唐玄奘没走过图木舒克的观点,他也赞同图木舒克是佛家之地的沧断。我们看完崖刻佛像时,我搀扶他往山下走去,发现这段山路比上来时更陡更危险,我紧贴着他,紧握着他的手,走一会歇一会,下到平地,我们都累得气喘吁吁,稍事休息,我们就去了被称为“九宫殿”的佛寺遗址。李恺先生告诉我说,崖刻佛像大约是汉代或北魏时雕刻的,可佛寺却留下最浓厚的痕迹,则是唐代的气息,这也说明,唐代的佛教在这儿非常辉煌。
  我小心地问,那唐玄奘是从这儿走过去的吗?
  现在,我们必须找到证据。李恺先生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他明确地告诉我,唐代的悟空和尚是从图木舒克走过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悟空去的时候是商人,到了印度,他病了好长时间,后来在印度皈依了佛门,他似乎比唐玄奘晚去印度好些年,他写的书《经行记》说不定有唐玄奘西行取经的记载,遗憾的是这本书失传了。
  听了李恺先生的话,我只有扼腕叹息。就像叹息“九宫殿”佛寺的昔日辉煌化作废墟一样。
  我们今天所说的“九宫殿”是指佛寺的九座大殿,包括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伽兰殿、祖师殿、法堂殿的九座建筑。据说,除九座殿外,还有经堂、禅堂、亚净、浴室等辅助建筑。古代的人称这儿“庙堂高敞,殿堂齐立,类客房者有九。”然而,昔日的一切都已化为了废墟,“风流总是风吹雨打去”。
其他文献
4月2日,第九届新疆旅游业务合作交流会在乌鲁木齐开幕。此次参展单位有国内及疆内各地、州(市)旅游局、疆内旅行社、旅游院校、旅游景点、酒店、餐饮、旅游购物商店、旅游车队、
珍贵的阿波罗绢蝶正在百里香上采蜜  您是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代我向那里的一个人问好,  她曾是我真心深爱的姑娘。  这是保罗·西蒙与阿特·加芬克尔的一首男声二重唱《斯卡布罗集市》,电影《毕业生》的插曲,我们因这个电影知道了这首歌,然而这首歌却远比电影本身更为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这样一首温柔醇和绵长的歌,却是由斯卡布罗集市上的四种香草兴起而来,颇有些中国传统诗经的
TAAB四氮杂环铜配合物的合成、氧化还原及其TCNE复合盐的导电性质李明星,徐正,游效曾(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TAAB大环,铜配合物,氧化还原性质,TCNE电荷转移盐,导电
传说当上帝给各个民族划分土地时,贪杯的格鲁吉亚人因酒醉而酣睡,醒来时土地已分配完毕。他们央求重新分配,上帝问:你们到底为谁喝得大醉呀?聪明的格鲁吉亚人回答:为了上帝您啊。上帝闻言大喜,便拿出自己花园里私藏的最好的土地分给他们。这就是“上帝的后花园”格鲁吉亚的由来。  “上帝的后花园”  从北京飞格鲁吉亚没有直达航班,我们选择从乌鲁木齐转机。美丽的库拉河,在陡峭的峡谷间从西北向东南穿过首都第比利斯,
将酞菁镍(Ni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中,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制得Ni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良好且稳
对Hantzsch酯在Mg^2+存在和不存在吓还原N-芳基芴亚胺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与BNAH的类似还原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g^2+在该还原反应中起亲电催化剂的作用;还原能力较BNAH弱的Hantzsch酯在反应中所呈现的强的反
采用碳电极,在90~95℃范围内电解氯化锰溶液,制得纤维态电解二氧化锰,该样品对于氯化物溶液中的单种或混合阳离子具有交换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该样品为基体所制得的锂型离子筛,可用于
研究了以火棉胶作为包埋材料将DNA配基固定于碳化树脂表面制备的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静态吸附条件下,当ssDNA的固定量在0.4mg/mL树脂时吸附性能最佳,对3种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