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显峥嵘,加鞭快马向征途

来源 :家用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以下简称“家电院”)走过一个又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发展战略,而未来是需要青年人来创造的。因此,《家用电器》杂志通过采访家电院四位青年员工(按照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讲述他们的故事,来体现家电院年轻人的风华。
  李红伟:要找到发光的方向
  李红伟,现任中国家用电器检测所副所长、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钻研精神,让自己的能力与工作相结合,再平凡的工作也可以走出一条闪光的路。
  2006年,他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拒绝了中软的offer选择来到家电院工作,第一个部门是小家电室。当时的小家电室基本上是人最少的时候,只有9个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一边从事着一些检测工作,一边做一些维护电脑的相当于打杂的工作。第一次闪光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出现。
  2007年,李红伟发现实验室的温度记录仪,都是手动在操作。专业本能告诉他这完全可以经过改造实现自动记录和远程控制。经他改造后,该项目得到大家的重视,并获得了当年的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创新奖三等奖。
  这让李红伟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包容性强、空间大,能发挥自己擅长的能力。于是接下来的两年,他又获得了两次院创新奖二等奖,并且以一个新人的身份连续三年成为先进个人,这在院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这几次获奖都发挥了李红伟在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和长处,尤其是从2008年起,电磁炉等产品标准换版,GB4706.1-2005标准附录R中第一次提出了软件评估测试的要求。“当时领导问我能不能搭建好这方面的测试能力,我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李红伟回忆道,“实际上压力很大,各级领导都很关注,因为这是行业内第一次对产品测试提出了软件方面的要求。”
  他所学的专业与这个任务的需求能力,虽然同为软件学科,但是还是有很大偏差。为了攻克这个任务,他还自费2000元买了个单片机利用业余时间在家搞研究,并最终成功实现,让家电院初步具备软件评估能力。
  2012年10月,他又发表了行业内第一本软件评估方面的宣贯教材,“通过这次宣贯和发表,家电院也确定了在家电领域软件评估的领先地位,很多检测机构都是在这之后才开始上能力。”2013年,他又开始筹建完整的软件测试体系,“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让行业认可了家电院在这方面的权威地位,并且让行业了解了这个体系,也培育了很多忠实的客户。”
  2014年,他开始负责“软件评估及可靠性测试中心”,也就是现在的“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前身。而“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申请项目,是对李红伟的一次很大考验,“是另一个维度的挑战,既需要技术能力,还需要管理能力,时间还非常的紧张。”








  李红伟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规划、申请、筹备、验收和获批,而同期获批筹建的另一个机构,用了两年的时间。”目前,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在“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智能领域已经开始走在时代前沿。“今年正在制订的《智能家用电器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和测评方法》标准,是行业和消费者都关心的热点,标准出台后也将弥补业内空白。”李红伟说,“别看我们人少、又年轻,但我对我们平台是非常有底气的。”
  国家智能家居質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检测所所属6个中心中最年轻的一个,13年院龄的李红伟已经是部门最年长的人,忙碌则是他们14个人的关键词,“前两天还加班到21点多。”
  “一件事物放在正确的地方会成为金子,而金子放在错误的地方也许会成为垃圾。人应该在忙碌中找到自己能够发光的方向,家电院的平台足够大,家电院的品牌对每一个人也都十分重要,我们应该共同来维护它。”李红伟说,“家电院走过55年,很不容易,更希望它能真正成为百年品牌,这需要我们的定力、我们的坚持,实现做好、做强、做大的目标。”(文/苏亮)
  吴蒙:要一种不怕阻挠的“气质”
  吴蒙,现任家电及轻工标准技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标准部部长。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钻研、讲原则、论道理,会带给你一种“文质彬彬、不怕阻挠”的气质。
  2007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在家电院工作,是因为面试他的两位领导都给他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并且他也认为这份需要“讲逻辑、肯钻研、坐得住”的工作也很适合自己,从此一待就是12年。而随着时间深入,这种气质也逐渐感染了他。
  “这么多年家电标委会给我的感觉,就是讲原则、论道理、不搞一言堂,无论在国内做标准、还是去国外开标准会议,遇到分歧从来都是认真讨论,用理论结合数据说话。”12年来,他先后承担过厨房电器、噪声、机器人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及国际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在2010年-2014年,差不多同时做四个方面的工作,“压力很大,也很累。”
  采访时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家电的国际标准化发展步伐。“2010年,国际标准方面的工作骤然增加,这是中国家电标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阶段,我们终于从跟随者开始向主导者转变。”
  “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提出了几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提案,但当时提出提案后真的是阻力重重,尤其是有些提案会对IEC现有标准造成冲击。”比如2011年中国提出的“侧吸式油烟机的安装高度提案”,但结果却是被欧洲国家以多数反对票拒绝。“后来又组建了国际工作组继续研究,经过了两年努力后,当我们再次提出提案的时候,终于获得IEC的认可。”   真正体现中国家电标准化地位的,是近年来我们不断提出了许多重要提案。比如空气净化器、冰箱保鲜、服务机器人这些标准提案,“以GB/T 18801为蓝本的空气净化器国际标准,是第一个由中国主导的IEC系列标准。后来我们的阻力已经小了很多,国际上逐渐认可中国,我们开始引领国际标准了。”
  说到空净国际标准,还有段难忘的经历。“2016年,我们提出空气净化器国际标准提案后,虽然得到了多数赞成票,但还需要有5个国家参加工作组才可以立项,当时仅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个国家同意加入,而我的任务是在一个月之内从其他10个投赞成票的国家中,再成功说服3个加入。”
  “这10个里面,有3个国家的代表根本联系不上,有2个国家明确表示不参加。最后其实就是5选3。”所幸就在IEC规定的截止日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吴蒙终于争取到了第五个国家的加入。“现在这个工作组很庞大了,当初不参加甚至投反对票的国家,现在都主动加入进来。但是如果没有当初那一个月的积极争取,空净国际标准也就没有今天的局面,国际上也因此会损失这样一个优秀的系列标准。”
  “我觉得刚刚过去的这十年,算是中国家电行业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一次小爆发,随着全体家电人的努力,我相信未来还会迎来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爆发。”吴蒙说。“无论是我个人还是部门,都离不开家电院这个大平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平台成就个人,我希望在10年、20年之后我可以真正的、更多的回报家电院,也希望我不仅能见证55周年、60周年,更希望见证家电院的100周年!”(文/苏亮)
  杨晓玲:让口碑长盛不衰
  杨晓玲,现任噪声及通用工程技术研究所噪声技术工程部副部长。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打造出经久不衰的行业美誉度。
  2014年8月硕士毕业伊始她就来到家电院工作,一直扎根在噪声项目部。她说:“家电院与我的关系就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电院的培养。随着家电院做强做大,个人价值也得以充分体现。”
  在家电院工作的五年来,有两件事让杨晓玲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是来到家电院的第二年就开始独立接触消声室项目,在广州与企业商讨消声室建设方案的时候,双方的方案并不一致,就在杨晓玲觉得踌躇的时候,企业测试工程师的一句话让她倍感自豪:“家电院建设的消声室是国内最一流的,我们完全相信你们!”于是企业最终采用了家电院的方案。
  这一份自豪与骄傲一直伴随着杨晓玲和她的同事们,国内家电消声室几乎都由他们来承建,“90%的市场都是我们的。”这些市场既包括帅丰、森歌这样的中小规模企业,也包括格力、海尔、美的这样的超大型企业。
  “我们为企业做的消声室,不仅仅提供消声室的方案和建设,还包括配套的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以及相关的测试培训等服务,这是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杨晓玲说,“我们建设的消声室只要符合企业需求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有些厂家的消声室至今已经使用30余年了。”长时间的口碑积累,最终让他们的工作得到行业广泛认可,美誉度长盛不衰。
  第二件让杨晓玲印象深刻的事,是去年开始接手的一个难点项目。“2013年我们帮助一个企业建设了消声室,但五年都没有结尾款。”杨晓玲说,“2018年我接手后通过查资料、找难点、勤沟通、定方案的方式,找到了企业的心结,又额外为企业进行了培训和计量,最终获得企业认可,收回了40多万的尾款。”
  家电院噪声项目的口碑,就是靠着一代代人这样专业、细致的工作,长期积累下来的。现在即使同时五六个项目并行,也可以做到最优化,可以说在消声室这个领域,家电院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了。
  但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此。现在噪声技术工程部陆续进入汽车、电脑、手机等行业,先后为一汽、吉利、联想、摩托罗拉建设消声室。并且,在科研方向上,他们还积极向更前沿的领域探索。他们开发的“非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家电异音在线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在生产线上无人化电脑自动检测产品异音,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厂家自身及行业产品性能和质量,也可增强国内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一项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也荣获了2018年度中國家用电器研究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现在,他们仍然在继续向前探索。目前正在开发的“声品质”项目,已经比国际同行还要快了一步。杨晓玲说她“已经走过22个省区五十多个城市”,而未来这样的步伐还会更多,他们的步伐还会更快!(文/苏亮)
  张蕊:不断探索新的价值
  张蕊,现任科技管理与战略发展部、《家电科技》主任。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但要勇于尝试,更要在选择之后有踏实向前的执着,这样的人生就不会断点,前路总能熠熠生辉。
  2013年,在从一家时尚杂志离职后,张蕊选择跨界,来到家电院工作,从光鲜亮丽的时尚圈无缝切换到了专业、严谨的家电圈。“六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家电小白,成长为一个可以向家人、朋友传播家电知识的‘达人’非常自豪。这是家电院带给我的特有归属感,也在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进入家电院以来,张蕊先后参与了《家用电器》、《家电科技》两本家电院核心杂志的编辑工作,但是,受互联网浪潮的冲击,这两本权威杂志都已经染上了“夕阳红”的色彩。转型,在新形势下挖掘出全新的媒体价值,成为了包括张蕊在内的家电院传媒人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家用电器》于1980年创刊,《家电科技》于1981年创刊,都有了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历了纸媒的辉煌时代,也经受了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无论是辉煌还是落寞,它们都是家电院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年轻的家电院媒体工作者,重新发掘它们的价值,让它们最大限度的为新形势下的家电产业服务,是初心,更是责任。”
  张蕊告诉记者,随着家电院对媒体定位的不断改变,杂志的定位也经历了从迷茫到清晰的蜕变。“如今,《家电科技》定位学术性,致力于成为核心学术期刊。”有了目标之后,创新之路也就越走越宽。“在严把文章质量关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多类型发声渠道,比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号等,搭建了多维度的新闻传播途径。同时,搭建现代化的采编、审稿、投稿系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透明度,让杂志这种传统媒体更具现代化气息。”
  “院里的支持让我们媒体人有了不断尝试、挑战的勇气与可能。”张蕊感慨道,目前,所有的纸媒都面临着压力,而家电院的领导们对杂志的支持始终如一,不设太多限定,仅仅锁定杂志的传媒价值。而且,近两年来,家电院加强了对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开拓视野,提升业务能力,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我是怀着崇拜的心情进入家电院的,在这里工作六年,崇拜之情未减,更增添了作为一名家电院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张蕊表示,“作为家电院媒体人,我们代表了家电院的传媒系统,守护的是前辈们服务家电行业的初心,承担着助力‘家电强国’建设的重任,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实现媒体价值,贡献出媒体人应有的力量。让传统媒体适应新形势、迸发新能量,我们会一直努力!”(文/张丽)
其他文献
近期,“消费降级”突然成为了热点词汇,而且言之凿凿。确实,近期出现了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共享单车、购物拼多多等现象,有人就认为这是“消费降级”。一时间成为热议话题,也引得一部分人觉得现在“消费不升级”了,甚至觉得消费者不再需要品质生活了。  第一时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就回应了这一问题,认为“消费降级”这一说法有失偏颇。而在我们行业研究者看来,消费降级也并非准确。  首先,我们来看消费需求
期刊
彩电行业走到今天,早已经过了普及阶段,行业已步入成熟时期。行业走向成熟,意味着从无到有式的普及型增长红利消失,行业必须依靠着存量市场的更新换代而实现增长。但彩电是耐用品,加之中国用户勤俭持家的态度,使得很多家庭的彩电都使用超过十年以上,而行业目前却缺乏能够刺激消费者替换原有彩电的引爆点。经历了2016年互联网品牌对彩电市场的透支、2017年彩电市场的严寒,2018年彩电市场有望走向复苏,但仍面临消
期刊
2018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的主题是“Cool住,继续前行”。9月17日,由生态环境部和聯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承办的2018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1987年,为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缔结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得到了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参与,是全球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的成功典范。在各缔约方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一、小家电各类别上半年市场表现综述  2018上半年,生活小家电市场零售额为668亿元,同比增长13.0%。线上市场零售额为382亿元,同比增长27.7%;线下市场零售额为286亿元,同比下降2.1%。2017上半年,生活小家电在线上和线下市场处于平衡的状态,零售额比例为50:50,而发展到2018年上半年,销售重心已经倾向于线上市场,线上与线下的零售额比例为57:43。  由于小家电产品种类众多
期刊
近期的疫苗事件让全民激愤,涉事企业突破了大众的心理底线,直接涉及到了成年人最敏感的儿童安全问题,让国家震动、人民震动、行业震动。  追根溯源,可以说的有很多,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违法成本与暴利博弈的问题。这一问题广泛存在于商业之中,在家电行业内也屡见不鲜。  商人是逐利的,这一点是本质,任何措施也不可能改变这一本质(如果改变了,商业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如何让商人合法、合情的追逐利益,就是监管部门、
期刊
2017开年,众多家电企业开始发布今年的春季新品,一时间争奇斗艳、满目琳琅。虽然说这几年中国家电的进步有目共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创新技术和产品也都出自中国家电企业之手,但是国外著名品牌的创新力确实还是令人惊叹。  比如说刚刚结束的“2017三星论坛”,韩国电子巨擘携旗下全线新品大举而来,既让媒体饱了眼福,也让媒体切实感受了一回什么是设计上的创新。  比如,一款目前只在韩国销售的空调
期刊
几年前,3D电视曾被多家电视厂商看中而红极一时,而现在却迎来了草草收场的结局。据奥维云数据显示,3D电视的销量近年来一再下降,众多厂商已宣布不再生产该类产品。继三星2016年起不再推出 3D电视后,夏普、TCL、海信也未在 CES 2017 上推出 3D 电视新品。  记者随后向三星、索尼、海信等多家电视厂商求证公司关于3D电视的发展情况,遗憾的是,3D电视均不再是公司的主推产品,取而代之的是量子
期刊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非洲10国,历时55天,为发展中非传统友谊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也为我院日后的成立设下了伏笔。周总理出访之后,亚非等国对手工业成套援助的需求逐渐增多。196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复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同意设立手工业设计研究所。这个所,就是我院55载春秋的光辉起点。此后的15年,我院在文革期间坚持完成了援助阿尔巴尼亚塑料制品厂和马里皮革
期刊
建院初期 白手起家  196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复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同意设立手工业设计研究所。同年11月27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孙隆荣就来到了手工业设计研究所报到。1965年,赵济清来到了研究所,11月,“手工业设计研究所”改称为“第二轻工业部设计研究院”。老一辈工作者们白手起家,通过学习、调研,开始了援助阿尔巴尼亚塑料制品厂和马里皮革皮鞋厂等工程项目的工艺及设备设计任务。  1969年,
期刊
徐鸿是目前家电院科研业务带头人,1964年2月出生的他,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以下简称“家电院”)同龄,并且从1985年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家电院工作,也由此带领我们共同梳理了家电院长期以来的发展之路。  早期格局:科研为主  徐鸿来到家电院的时候,家电行业刚刚开始发展,家电行业归口到轻工业范畴不久,家电院刚刚从“北京家用电器研究所”更名为“轻工业部北京市家用电器研究所”。  “1985年的时候,家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