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00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它最大的热点是学习环境的特殊,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中,学生与世界相连。由于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差异,课堂中极易产生“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现象。
  这些现象,是我们每位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要面对的,也必须要在课堂中解决的,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已是迫在眉睫。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推进深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效课堂、新课程实施需要高效课堂、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需要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也需要高效课堂的实现。以下就如何打造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信息技术上或操作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忽视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人云亦云,心理依赖性强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不问”转变为“敢问”、“善问”。
  例如,在教“创建文件夹”这部分内容时,就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同学们回家看到家里很乱,需要整理,使用一个房间来摆放那些杂乱的东西,而文件夹就相当于一个房间。我真想知道,该怎样造一个房间呢。学生活跃了,先是学生单独思考,而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动手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找到了办法,这样一启发,学生提出了如下的观点:生1:在桌面上新建一个文件夹。生2:在1的基础上,不难想象,可以在文件夹里面再创建文件夹。生3:我可以断定:电脑里面创建了正确的文件夹,里面的内容就好管理了。在课堂上老师要针对信息技术问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托问题,使信息技术思维得到高效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优化教学内容,给足学生实践操作空间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里,初一的教材前半部分基本上是理论,初中学生对此兴趣不是十分浓厚,觉得枯燥,缺乏形象性和可操作性。针对这一情况,没有一味按照教材内容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而是加强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力求避免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影响以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此,把一些理论知识夹杂在上机操作过程中予以解决,比如在开机之前认识一下计算机的组成;在文字训练时,输入一段介绍信息技术的文章……总之,许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一些学生上机操作方式体现出来予以解决。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一味学习理论,而完全可以把理论知识分成若干小块,逐渐消化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结合。
  三、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由于起点的差异,在课堂中,难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新知识缓慢、动手能力较差。如果老师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学生,忽略另一部分学生(学习速度快、动手能力强),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管理。如果放弃“吃不了”的学生,更会得不偿失。为了让课堂“平衡”发展,我们应该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
  1.分层教学,让学生都“吃饱”
  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数据表格处理单元中的数据筛选一节中,我想向全班学生提供一张某班的信息表(表中有姓名、性别、语数英三门成绩、平均分和总分内容),而在布置学习任务中呈现不同阶梯的任务:能力弱的学生完成“基础任务”——简单筛选(满足一个条件,如:筛选出“性别”为男学生的记录);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难度大、操作更复杂的“挑战任务”——高级筛选(进行复杂的条件查询操作,如:筛选出女学生数学<90,均分>90; 学生数学>60,均分<90的记录);其余学生完成中等强度的“进阶任务”——自定义筛选(满足多个条件,如筛选出“均分”为80至90间的学生)。通过这一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上,让全体学生从各自的层面体验成功的愉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分组教学,让个性都发展
  学生原有的信息技能个体差异较大,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顾忌每位學生。我就尝试用“分组互助管理”的教学策略引入课堂。请那些操作熟练的学生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当组内成员遇到难度较大的操作时,这些小老师们可以提供手把手的辅导,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它们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提高,而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很愿意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学生对学生的指导比老师对学生指导效果更好,被帮助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每一位同学在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整堂课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并不是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上网进行学习,而是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上网和搜索相关信息的基本技能之后,根据每一章每一节要求的知识点来制定学习和研究的目标,让学生通过网络来寻找相关的信息丰富学习的内容。
  对于搜索到的内容学生往往非常感兴趣,都会仔细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就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但有的时候也会搜索到一些不好的内容,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浏览这些信息,教师在巡视辅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如发现上述的情况及时地引导学生重新搜索,让他们健康上网,认真学习。在浏览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学生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到相对应的文件夹,以便于以后的学习和交流。
  总之,教育需要智慧,智慧启迪着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愿我们一起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花样饺子?这是什么东西?还搞个嘉年华!  今天,外婆买来许多“小薄片”。哟,这是什么啊?满怀疑问的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唉,这些“小薄片”的真身不就是饺子皮吗?  原来,今天我们要吃饺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蓦地,我的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想法出现了。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怀着这个念头的我,不由得蹦跶到老爸老妈和众多包饺子的人士面前,说道:“普通的包饺子很乏味,不是吗?”“嗯,有道理。
【摘 要】配电网在配输送电的过程中,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就是判断配电网可不可靠的依据。采用交流电网的方式进行配电,还是采用直流电网为用户配电。只要是能够为用户提供配电网稳定,电能能够满足满足用户需求,就是用户对配电网可靠度的衡量标准。过去,已经有前人研究出了可信度比较高的配电网配电方式,最开始是对中压柔性的直流式配电网进行了是否能够满足配电用户对电能需求和要求方面的深入了解。
【摘要】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依据孩子们好动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同玩结合起来,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教、玩结合的依据、方法、原则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玩结合依据方法原则  小学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体会到: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现实依据  
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其次,要懂得角色的转变,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再次,要转变教学方式,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摘 要】自从人类开始使用机电设备以来,就伴随着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随着工业生产的科学智能化,机电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智能化应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论述机电工程系统中的智能化工作现况,分析了企业机电设备智能化的维护技巧。  【关键词】机电设备;智能化;网络化;维护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最核心的部分,机电工程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应该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不仅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
阅读教学在藏文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让学生自主阅读走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藏语文课堂的主人。随着藏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藏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特
打我记事起,奶奶身体一直不好,我就想尽办法让她快乐,有时给奶奶送好吃的,有时给奶奶讲故事……  有一次,我看见奶奶坐在琴行门口,听着琴行里发出的悠扬的钢琴声在小声地和唱,那画面很美,让人心醉。看着奶奶那津津有味的劲儿。我恍然大悟,原来琴声可以给奶奶带来快乐,所以我下定决心:我要学钢琴!  想不到,这当初的一个决定,竟使我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第一次上钢琴课时,老师让我先把右手拇指放在中央C的位
【摘 要】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互连网爆炸性增长的过程中,科学计算和工程技术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工具。  【关键词】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现代教育方法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经过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牵引你不断探索,乐此不疲”.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兴趣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只要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产生强烈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