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感染惹大麻烦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子旁边长了几个痘,有点疼,可王大妈并不在意,还和隔壁张婶开玩笑说:“我这是青春痘,返老还童啦!”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在面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感染。颌面部疖痈,尤其是发生在鼻周围、上唇这一“危险三角区“的疖痈,最易引起全身感染、脓毒败血症等,严重者会发生海绵窦血栓甚至颅内感染。
  
  糖尿病与感染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两组疾病。
  感染可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有时感染可使隐匿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不知自己患糖尿病的人)出现显著症状,或引起病情加重,使原有的糖尿病不易被控制,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常见的继发感染
  
  1.皮肤化脓性感染,如疖、痈、蜂窝组织炎和下肢溃疡;
  2.四肢的真菌感染,如手足癣,足坏疽合并感染;
  3.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
  4.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5.牙周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牙周病。这些感染严重时可引起全身菌血症及败血症、感染性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时应尽早治疗,以防感染扩散。
  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继发性的各种感染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继发感染、肺结核等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尿路感染。
  
  继发感染的因素
  
  1.糖尿病并发症,如:
  (1)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四肢末端麻木,痛觉、温度觉、触觉减退,容易遭受损伤且不易早期发现而致感染,创伤不易愈合。
  (2)神经源性膀胱:致大量尿潴留,经常使用导尿管则易并发逆行尿路感染甚至肾盂肾炎。
  (3)血管病变: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感染而引起下肢损害,常见于趾端,表现为外伤感染、溃疡或坏疽,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足。轻则带来痛苦,重则致残、致死。据报道,糖尿病患者足溃烂坏死酌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5倍;非外伤性截肢中,50%~70%与糖尿病足有关。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从而使血流变慢、血液供应不足,严重时造成血管堵塞,使周围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
  另外,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使局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即使是很微小的创伤,如不合适的鞋的挤压、袜子补丁的磨擦、胼胝、鸡眼的处理不当等造成的皮肤损伤,也会导致感染。患者因神经病变对疼痛的感觉减弱或消失,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损伤,致使伤口恶化。有些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感觉发生障碍,在接触高温物体时不知躲避,以致造成足部烫伤或烧伤,这些都是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
  2.高糖环境。研究表明,在高糖环境中。细菌容易繁殖,这也是糖尿病患者易于继发感染的原因之一。
  3.机体防御机制减弱。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具有多种防御功能的缺陷,因而易感染且不易控制。
  4.血糖控制不稳定;高血糖、低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可损害糖尿病患者的防御机制。
  
  积极预防糖尿病继发感染
  
  1.预防呼吸道感染
  
  (1)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选择适度的运动。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应避免在冬季雾天锻练,衣服不要穿得太厚。
  (2)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不要吃冰凉刺激的食物。
  (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
  (4)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招致传染。
  
  2.预防足部感染
  
  做好下肢和足部皮肤保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意足部卫生,每天保持双脚的清洁。洗脚后宜用柔软及吸水性强的干毛巾擦脚,动作要轻,要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应擦干,并防止任何轻微的擦伤。保持皮肤滋润,不出现千裂。
  (2)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的鞋袜不宜过紧及过大,要柔软、舒适。
  (3)及时治疗足病,对于足部的老茧、胼胝、鸡眼或足癣等足病应及时修治,最好到医院诊治,以防感染。
  (4)戒烟。这是因为吸烟会使小血管痉挛,加重肢体和足部缺血。
  注意合理的饮食起居、体育锻炼及正确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这些都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及时了解有关感染的防治知识,严格控制血糖。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就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其他文献
日前,麦当劳在自己的家乡美国遇到了麻烦——一家心脏病专科医院要把它“驱逐出境”。该院院长、国际著名心脏病专家托比·科斯格罗夫认为,医院必须禁止汉堡包、薯条之类的食品出售,为建立有利于心脏健康的饮食结构做出表率。他说:“我们不能在劝告病人调整饮食结构的同时,又向他们提供钠和脂肪含量过高的食品。医院有责任向病人和来医院的人们提供价格公道的健康食品,我们不能再继续向病人发出错误的信号,特别是那些糖尿病和
期刊
卫生部近日发出通知紧急召回济世慈航牌绿源蜂胶胶囊,因为这种保健食品胶囊里含有“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药物成分。  “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的通俗名分别为降糖灵和优降糖,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因为降糖灵的副作用太大,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将其列为禁药,国内内分泌专业的医生也很少使用降糖灵,而优降糖则可能引起低血糖。    老年人最危险的4个动作    过度用力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就会下
期刊
春节又到了。每到这一刻,我们既为病友举家团聚、共享天伦而高兴,又为一些病友生活不节制、导致病情恶化而担忧。  总结以往的经验,病友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饮食和心理。  之一:大吃大喝,饮食无度。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大鱼大肉、煎炒烹炸,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比比皆是,让人食欲大增,病友们也不例外。尤其是有些病友想到自己已经辛辛苦苦守了一年的“斋”,过节不能再“亏”了自己,破破戒也无妨。还有的病
期刊
在严冬的一天上午,记者驱车赶到位于北京西郊的八一体工大队,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女篮“大姐大”——赵玉玲女士。看着她那“高大挺拔”的身材,第一印象让人感觉她有几分”高高在上”。但在随后的交谈中,却发现她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朝气蓬勃。那种运动员特有的气质,以及敏捷的思维和矫健的步履,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她会与糖尿病扯上关系。然而,她确实是一位糖尿病病友,而且是一位潇潇洒洒的健康带病者。    历史不会忘记  
期刊
春节喜气洋洋,但医院急诊室却是门庭若市,这是去年春节时记者在北京市多家医院的急诊室亲眼所见。春节过后,门诊量是平时的几十倍,有的大医院甚至每天达到六七千人,其中不乏糖尿病病友。  去年的大年初五,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就接诊了这样一位病友,他是一位82岁的老大爷,患糖尿病已经15年了,合并有冠心病。春节期间偶感风寒,引发了肺炎。子女们要送他去医院,他说:“大过年的,在家吸点儿氧,输点儿液就行了。”3天后
期刊
30年前,年仅11岁的陈虹(化名)得了1型糖尿病。6年前她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双目失明,5年前丈夫弃她而去,4年前又—因尿毒症而生命垂危……  尽管病魔无情地摧残着她的身心,但为了把年幼的女儿抚养成人,她面对诸多磨难,仍以坚韧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历经磨难的病友,感受她那令人凄然泪下的苦涩人生。    田径小将晕倒操场  炼狱之门从此打开    陈虹,19
期刊
话说老王上次住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后,血糖和慢性并发症都得到了控制,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年前,儿女们带着孙子孙女,大包小包地都赶回来了。老王心情特好,胃口也特棒,天天陪孙辈们玩,每天的锻炼都省了。一个年过下来,腰围立马长了两寸,脸胖了一圈。正月十五一过,老王想起该测个空腹血糖了,一测,居然有10.Ommol/L,他紧张得赶紧去了医院。  说来也巧,老王在门诊碰到了上次住院时的主治大夫张医生。
期刊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8000名在20世纪80年代参加美国健康与营养大调查的自愿者所提供的数据后发现,与那些每晚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9个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的人患肥胖症的危险高出73%,而那些平均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人高出50%,每晚睡6个小时的人则高出23%。  在解释睡眠时间长短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时,研究人员介绍说,睡眠不足可以导致人体内消脂蛋白浓度下降。消脂蛋白是血液系统中的一种
期刊
除了每天打针的苦恼,最让糖尿病病友皱眉头的事情就是测血糖采血的刺痛了。  可喜的是,目前已经出现了无创的血糖监测装置——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通过定期的血糖监测指导治疗药物剂量调整,实现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  可是目前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多是有创伤的,采血的刺痛使患者坚持血糖监测的积极性下降。如果血糖监测不能长期坚持,或者检测数据太少,是难以反映
期刊
得了病只要打针吃药吗?  仍然不好怎么办?  心理治疗显神威——    转变观念战胜顽疾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有病就打针吃药,但为什么有的人病症一发再发,体质越来越弱,久治却不见好?疾病如果由心起,则要从心治。另外,过量用药不但会使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和依赖,而且药物副作用会不断累积,使身体抗病力下降。  现在医学界权威认为,疾病不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也不全是身体器质性改变引起.心理因素在疾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