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进入了课改的第五个年头了,新教材所体现的科学性、人文性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首肯。但是,选修教材《史记》的使用,也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质疑,认为大面积的文言教学耗时,实效性少,文言文在今天的实用功能不强,有人认为教材中部分文本过长,部分篇目太难,如《太史公自序》就非常晦涩,更有甚者认为高中应取消文言文教学,带有一家之言的“太史公曰”只是个人的解读,文本中的屈原、李广都打上了个人感情的烙印,大面积的阅读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误导,束缚了学生们的个性思想。造成这种看法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人物个性的解读没有创新,而是沿袭前人的思维,从而造成课堂成了一潭死水,毫无趣味可言。36个课时的《史记》课堂,仅仅是翻译、文言特殊现象、人物性格传统的传授,的确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那么,怎样更好地从事《史记》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呢?首先要对教材有正确认识。毋庸讳言,《史记》是一部巨著,单不谈她对中国历史中重量级的名人的涵盖,也不谈它的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的层出不穷,作品中自始至终贯穿全篇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是最让人荡气回肠的,文章中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进步的经济思想都是我们的学生能受益一生的,将这些内容显现出来一定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回味、对自身的思考、对未来的探索。
其次,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谁?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项羽,仅限于此,那这两篇文本的学习根本就没有促进作用,因为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好人”的初级阶段,于是,在这两篇文本的学习中,我定下了这样一个“选修目标”,即“读出传主、读出作者、读出自己”。所谓读出传主,就是入乎其内,全方位熟悉传主,与传主同呼吸共命运,读出传主的人生轨迹,读出传主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切身体验传主的内心情感世界。读出作者,就是读出司马迁的褒贬爱憎。《史记》虽然以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著称于世,但它毕竟又是“一家之言”,决定了它必定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作者的褒贬爱憎。所以读《史记》还要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司马迁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读出自己,就是《史记》选读的终极目标应是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提高我们励志、怡情、进学、修身的自觉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能通过理性的反思,吸取千古教训,引为我们自己的人生鉴戒。所以读出自己就是出乎其外,反观自身,完善自我人格,这是阅读《史记》的最重要的一环。
比如,我们就刘邦、项羽性格进行探讨,观点大致如下:刘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分配利益时能论功行赏,但他的本质却是个市井之徒,是个好酒好色的卑鄙小人,是个六亲不认的泼皮无赖。项羽其人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喜欢逞匹夫之勇,心胸狭窄,但其骁勇善战,既有英雄气概,亦有儿女情长,面对死亡,能够从容面对,不失大丈夫本色。
这些结论对不对呢?没错,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文本的描写中去体味司马迁的意图,作者对于两人又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他有没有融入个人的感情因素,带着这个目的,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刘邦的出生问题上给套上“神”的光环?
第二个问题:刘邦的人品究竟怎样?他为什么最后能赢得天下?
第三个问题:项羽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性格缺陷,这与他失去天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四个问题:结合全文看,项羽的身世及早期教育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与一生事业的有哪些内在关系?
第五个问题:作为汉朝的臣民司马迁为什么会对大汉的手下败将项羽寄予如此深刻的同情和惋惜呢?
经过这五个问题的讨论,我发现学生对文本更加津津乐道,《史记》的魅力也彰显出来了,不可忽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更能承载着这个社会发展的重任,新的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在新的事物萌生之际,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探索的精神去研究,使我们的书本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现实化。
梅岚,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那么,怎样更好地从事《史记》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呢?首先要对教材有正确认识。毋庸讳言,《史记》是一部巨著,单不谈她对中国历史中重量级的名人的涵盖,也不谈它的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的层出不穷,作品中自始至终贯穿全篇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是最让人荡气回肠的,文章中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进步的经济思想都是我们的学生能受益一生的,将这些内容显现出来一定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回味、对自身的思考、对未来的探索。
其次,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谁?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项羽,仅限于此,那这两篇文本的学习根本就没有促进作用,因为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好人”的初级阶段,于是,在这两篇文本的学习中,我定下了这样一个“选修目标”,即“读出传主、读出作者、读出自己”。所谓读出传主,就是入乎其内,全方位熟悉传主,与传主同呼吸共命运,读出传主的人生轨迹,读出传主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切身体验传主的内心情感世界。读出作者,就是读出司马迁的褒贬爱憎。《史记》虽然以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著称于世,但它毕竟又是“一家之言”,决定了它必定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作者的褒贬爱憎。所以读《史记》还要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司马迁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读出自己,就是《史记》选读的终极目标应是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提高我们励志、怡情、进学、修身的自觉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能通过理性的反思,吸取千古教训,引为我们自己的人生鉴戒。所以读出自己就是出乎其外,反观自身,完善自我人格,这是阅读《史记》的最重要的一环。
比如,我们就刘邦、项羽性格进行探讨,观点大致如下:刘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分配利益时能论功行赏,但他的本质却是个市井之徒,是个好酒好色的卑鄙小人,是个六亲不认的泼皮无赖。项羽其人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喜欢逞匹夫之勇,心胸狭窄,但其骁勇善战,既有英雄气概,亦有儿女情长,面对死亡,能够从容面对,不失大丈夫本色。
这些结论对不对呢?没错,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文本的描写中去体味司马迁的意图,作者对于两人又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他有没有融入个人的感情因素,带着这个目的,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在刘邦的出生问题上给套上“神”的光环?
第二个问题:刘邦的人品究竟怎样?他为什么最后能赢得天下?
第三个问题:项羽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性格缺陷,这与他失去天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四个问题:结合全文看,项羽的身世及早期教育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与一生事业的有哪些内在关系?
第五个问题:作为汉朝的臣民司马迁为什么会对大汉的手下败将项羽寄予如此深刻的同情和惋惜呢?
经过这五个问题的讨论,我发现学生对文本更加津津乐道,《史记》的魅力也彰显出来了,不可忽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更能承载着这个社会发展的重任,新的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在新的事物萌生之际,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探索的精神去研究,使我们的书本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现实化。
梅岚,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