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提问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243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学科在理综中的地位,随着全国各地新课标的实施地位显得日亦重要。在一节高效生物课堂的构成中,提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提问的策略。具体是指通过师生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及期间的师生互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一、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实效性。教师的问题不仅是对所学内容的回忆、再现,也不局限于对教材的分析,而是要求学生围绕现实生活展开分析或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设置应以知识的建构与应用为出发点,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思维领域,如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于人生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相关情境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批判性或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学习与课外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教材的问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不利于对问题的迁移。
  2. 开放性。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向,教育家把问题分为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封闭型问题”是指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式的问题;“开放型问题”是指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有多个正确答案的问题。
  3. 逻辑性。提问应该有连贯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能够相互转换或具有逻辑性,而不是分散、孤立的知识识别与再现。富有逻辑性的提问,会使学生的学习建构一个网状的知识系统。有逻辑性的提问,要求教师考虑如何以有效知识为核心组织学习内容,从深度上探讨理解知识。
  一个有效的问题,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阵阵浪花。教学过程离不开提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问”、“巧问”,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就一定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问具体实施策略
  1. 提问须把握问题难度,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课堂提问,应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依据所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设疑太容易,达不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目的;设疑太难,学生害怕表达,从而产生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久而久之,涣散课堂中的注意力。因此,课堂提问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及问题难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能大胆回答、勇于质疑,真正让学生从“怕问”到“敢问”再向“乐问”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便得到充分的发挥。
  2. 提问重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学的重难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就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难点。例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1)为什么在根尖长到5cm时取材?(2)解离试剂是什么?解离有何作用?(3)为何要进行漂洗?(4)染色剂有何特点?为什么能使材料着色?(5)压片的目的是什么?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通过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进行的,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重点、难点处设疑,可以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 掌握提问技术,优化提问方式。(1)提问要注意态度、语气,要使学生感到是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信任,学生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2)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和不同的观点。不能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来要求学生的回答,要在辨析学生答案正确性的同时,迅速整合其中的有益信息,相应调整自己的预先答案;(3)学会等待。有效的问题需要必要的时间等待,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需要时间思考的。恰当的等待时间,既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4)及时评价,客观公正。正确的回答,及时肯定、表扬,并指出回答的关键点;如果回答失误,通过分析和递进提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信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4. 学会自主提问,学会相互倾听。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在教学中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看法,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提问”、“倾听”及对问题的回应中,提高自己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遗传的基本规律后,提问学生:这种方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就是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才谈得上解决问题。现象人人可见,甚至熟视无睹,有几人能从日常所见中提出产生现象的原因呢?孟德尔解决的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不也说明了自主提问的重要性吗?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智慧的高度表现,它可以让传统平板式的课堂变得立体而生动,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拉近,有融为一体的感觉,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有效生动的达成各项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可有效表达。
其他文献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球感是分析系统综合活动形成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表现;从心理学观点来看,球感是一种复合的专门化的知觉,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球感是运动员对球的专门性感知,这种知觉除与手接触时产生的压觉,触觉和肌肉,肌腱的本体感觉有关外,还与运动员当时的视觉有关。  在排球的各种击球动作中,由于手与球接触的方法、部位和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对球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击球速度快的技术,如垫球、扣球、
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具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是高等的职业教育,也是职业的高等教育。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系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九十年代后期以教育部批准建立“职业技术学院”的诞生为开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廊坊市在进入21世纪开始积极努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先后诞生了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技
期刊
一、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无论内容,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确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都切实地加以考虑,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我认为对教材不可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对调是不科学的
期刊
在一节音乐课上,我将一首耳熟能详的《天亮了》教唱,教唱之前我就把韩红这首《天亮了》催人泪下的故事背景介绍给了大家: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孩子,并连续两
期刊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而这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障  古人云: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往重 “师道尊严”,而现在教师的权威被消解了,教师成为主导,并非主宰。教师虽然仍要实际
期刊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说,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一、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一)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
期刊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孙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乐”,指的就是兴趣与爱好。如何提高地理兴趣,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一个人懂得越多,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看的越清楚,在灾难来临时,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利方面的影响。例如,5·12大地震,地震之前,肯定有一些地震前兆
期刊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经过十几年与学生的朝夕相处,对于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针对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并结合教改精神,在小学美术课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一、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  低年级学生天真、思想活跃、好奇,一件小事能引起他们海阔天
期刊
德育是学校的一切工作之首,各学科都必需渗透、贯穿。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更应遵循审美教育和德育渗透相结合,这也是音乐教学的首要的基本原则。音乐教育应是音乐艺术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育人教育。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以育人为宗旨。我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德育渗透方面作过一些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利用音乐作品自身美感,达到育人目的。小学音乐教材与
期刊
高中政治新课程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研究能力、课程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优化,要更新,要充实调整。  一、研究能力  1. 要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新课程面前没有老教师,大家共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而教师要坚持不懈探索和研究,要了解制定高中政治的课程目标、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具体内容、评估要求、基本框架和特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