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人群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主要体测指标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pingk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主要体测指标的关联,为预防超重肥胖人群骨骼肌含量的下降提供线索。

方法

于2014年4—5月期间,以志愿招募的形式,选取在北京居住满1年,22~55岁、自报BMI≥24 kg/m2的志愿者1 488名。排除首次体检时BMI≤24 kg/m2或存在器质性疾病的171名志愿者后,本研究共纳入1 317名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507名和810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测量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体成分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主要体测指标的关联。

结果

男、女年龄分别为(35.6±8.4)、(38.2±9.4)岁;女性的体脂率、BMI、腰围、臀围和骨密度分别为(41.59±4.14)%、(29.00±3.75)kg/m2、(92.56±9.00)cm、(101.74±6.75)cm、(1.20±0.10)g/cm2,男性分别为(34.22±4.61)%、(30.07±4.12)kg/m2、(99.63±9.49)cm、(102.93±7.28)cm、(1.28±0.11)g/cm2。男性四肢骨骼肌含量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分别为(26.98±3.88)和(8.96±1.02)kg,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8.57±2.61)和(7.26±0.83)kg](P值均<0.001)。男性超重肥胖者骨骼肌质量指数与BMI、腰围、臀围、体脂率和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4、0.601、0.637、0.558和0.434,女性超重肥胖者骨骼肌质量指数与BMI、腰围、臀围、体脂率和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1、0.534、0.585、0.610和0.304,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骨骼肌质量指数随年龄(β=-0.01,95%CI:-0.01~0.00)和体脂肪率(β=-0.13,95%CI:-0.15~-0.12)的增加而下降(P<0.05),随BMI(β=0.31,95%CI:0.29~0.32)和骨密度(β=0.54,95%CI:0.10~1.01)的增加而增加(P<0.05)。女性骨骼肌质量指数随年龄(β=-0.01,95%CI:-0.01~0.00)和体脂肪率(β=-0.12,95%CI:-0.14~-0.12)的增加而下降(P<0.05),随BMI(β=0.26,95%CI:0.25~0.28)和臀围(β=0.01,95%CI:0.00~0.02)的增加而增加(P<0.05)。

结论

男性的骨骼肌质量指数高于女性。男性超重肥胖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与年龄、BMI、体脂肪率和骨密度相关,而女性超重肥胖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与年龄、BMI、体脂肪率和臀围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03—2012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病例发病特征,并与国际数据进行比较。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中记录的2003—2012年诊断的所有女性乳腺癌病例。恶性肿瘤病例登记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及居住地址、诊断部位或名称、病理学类型、首次诊断日期、诊断依据、诊断时期别等。2012年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来自WHO国际癌
遗传性肿瘤由特定致病基因突变所致,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控遗传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高通量测序等基因检测技术突破了系谱分析对家系的限制,为遗传性肿瘤的诊治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机制,总结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结直肠癌等常见遗传性肿瘤和复杂及罕见遗传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探讨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2016年天津市滥用药物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危险性行为情况及其HIV感染状况。方法于2016年4—12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有针对性对天津市滥用药物的MSM进行广泛动员参与调查和检测。纳入标准为:18岁及以上男性;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最近6个月内有过药物滥用史,包括使用rush poppers、零号胶囊、其他毒品;无精神疾病和智力缺陷。本研究共招募302名滥用药物
期刊
目的分析广东顺德地区居民IL6及IL1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佛山顺德区两家医院患者。病例组纳入标准:原发性肝癌;顺德本地居民或在顺德当地居住10年及以上。对照组纳入标准:与病例组患者同期在同院于耳鼻喉科、普外科和体检科就诊的病例;顺德本地居民或在顺德当地居住10年及以上;依据病例组患者的性别、诊断时年龄(±3岁)进行1∶1匹配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对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2月福州某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非吸烟非饮酒女性口腔癌患者242例,同期选取该医院体检非吸烟非饮酒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856名)。纳入刷牙频率、牙齿缺失数、口腔不良修复体、规律性看牙医、复发性口腔溃疡等5项口腔卫生指标,构建口腔卫生指数模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95%CI)值,并根据受试
目的建立计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生物有效剂量(BED)和2 Gy分割生物等效剂量(EQD2)的模型。方法引入根据L-Q模型建立的外照射BED计算公式和持续低剂量照射BED计算公式。结合BED公式,根据EQD2的定义,建立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EQD2计算公式。总结常见组织的α/β值和见于文献报道正常组织的Tr1/2值,利用实际值,进一步简化EDQ2计算公式,提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