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体外电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本组42例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引流胸水,再配合体外电场热疗机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病人一般情况,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体外电场热疗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关题词】 艾迪注射液;恶性胸腔积液;体外电场热疗。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肺癌、乳腺癌晚期病人,也可见于胃癌、食道癌、卵巢癌等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地控制胸水增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晚期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肿瘤科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配合体外电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6例,女16例;年龄28~78岁,平均56.2岁。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原发病为肺癌者29例,乳腺癌8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卵巢癌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引流治疗 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16Ga中心静脉导管。术前用B超定位,常规消毒,局麻后用套管针缓慢进入胸腔。回抽注射液有胸水后送入导丝,退出套管针,用皮肤扩张器扩皮后,沿导丝送入导管,导管置入胸腔以10~15cm为宜。导管置入后退出导丝,导管末端接无菌引流袋,见胸水引出通畅后,以无菌贴膜固定导管。初次引流胸水控制在1000~1200mL,然后定期开放引流管,胸水一般在48~72h排尽,之后将艾迪注射液80~100mL注入病人胸腔。关闭导管,嘱病人变换体位,观察24~48h,无胸水排出则拔除导管,有胸水排出则排尽后重复注药1次。
1.2.2 体外电场透热治疗 应用山东威海众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D~2001体外电场热疗机,工作频率为13.56MHz,治疗盘与皮肤距离为3~5cm,电脑控温为41~43℃,每次60min。于注药当日起连续3天胸部热疗,以后隔天1次,7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B超或X线检查胸水情况按WHO相关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胸水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胸水显著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SD):胸水减少(不足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恶化(PD):胸水减少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增加。CR+PR为总有效率。
1.3.2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根据Karnofsky评分法进行生活质量评定,以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相比,评分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评分增加或减少<10分者为稳定。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全组CR 9例,PR 23例,SD 4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76%。
2.2 生活质量 全组生活质量提高25例,稳定9例,降低8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中未见发热反应,3例出现轻微胸痛,未作处理,自行好转。治疗前后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未经治疗病人多在胸腔积液后1~6个月内死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因此,消除、控制胸水不但可以改善病人生活状况,也可为其他治疗赢得时间。本组病例采用艾迪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体外电场热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76%。
艾迪注射液是由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等中药经现代科学精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双相作用的抗癌药物[1]。药物化学进一步分析提示,人参皂苷、黄芪皂苷、刺五加多糖能增加巨噬细胞、LAK细胞、NK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产生,从而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达到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3]去甲斑蝥素可影响细胞DNA、RNA生物合成和癌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分化、凋亡[4]。
本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灌注药物,具有胸水引流彻底、灌注药物方便、药物浓度高、创伤轻微、安全等优点。灌注药物后,给予局部电场热疗,其机制主要是肿瘤细胞对热的敏感性较正常细胞高,散热功能差,肿瘤细胞较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细胞膜破坏、细胞核凝固,可导致细胞坏死。破坏肿瘤细胞的有效温度为41~43°,故治疗时应通过电脑温控在此有效温度范围。其次,局部加热可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提高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药物的抗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总之,艾迪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体外电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波,吴万垠,柴小姝.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二线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8):1440.
[2] 杨桦.人参皂苷与免疫核糖核酸对癌基因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3,22(4):255-258.
[3] 马丁.黄芪刺五加对人卵巢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肿瘤杂志,1992,2(2):51-52.
[4] 刘晓兰,陈家旭,刘燕,等.去甲斑蝥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35-37.
【关题词】 艾迪注射液;恶性胸腔积液;体外电场热疗。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肺癌、乳腺癌晚期病人,也可见于胃癌、食道癌、卵巢癌等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地控制胸水增长、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晚期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肿瘤科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灌注艾迪注射液配合体外电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6例,女16例;年龄28~78岁,平均56.2岁。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原发病为肺癌者29例,乳腺癌8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卵巢癌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引流治疗 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16Ga中心静脉导管。术前用B超定位,常规消毒,局麻后用套管针缓慢进入胸腔。回抽注射液有胸水后送入导丝,退出套管针,用皮肤扩张器扩皮后,沿导丝送入导管,导管置入胸腔以10~15cm为宜。导管置入后退出导丝,导管末端接无菌引流袋,见胸水引出通畅后,以无菌贴膜固定导管。初次引流胸水控制在1000~1200mL,然后定期开放引流管,胸水一般在48~72h排尽,之后将艾迪注射液80~100mL注入病人胸腔。关闭导管,嘱病人变换体位,观察24~48h,无胸水排出则拔除导管,有胸水排出则排尽后重复注药1次。
1.2.2 体外电场透热治疗 应用山东威海众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D~2001体外电场热疗机,工作频率为13.56MHz,治疗盘与皮肤距离为3~5cm,电脑控温为41~43℃,每次60min。于注药当日起连续3天胸部热疗,以后隔天1次,7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B超或X线检查胸水情况按WHO相关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胸水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胸水显著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SD):胸水减少(不足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恶化(PD):胸水减少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增加。CR+PR为总有效率。
1.3.2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根据Karnofsky评分法进行生活质量评定,以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相比,评分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评分增加或减少<10分者为稳定。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全组CR 9例,PR 23例,SD 4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76%。
2.2 生活质量 全组生活质量提高25例,稳定9例,降低8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中未见发热反应,3例出现轻微胸痛,未作处理,自行好转。治疗前后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未经治疗病人多在胸腔积液后1~6个月内死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因此,消除、控制胸水不但可以改善病人生活状况,也可为其他治疗赢得时间。本组病例采用艾迪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体外电场热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76%。
艾迪注射液是由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等中药经现代科学精制而成的一种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双相作用的抗癌药物[1]。药物化学进一步分析提示,人参皂苷、黄芪皂苷、刺五加多糖能增加巨噬细胞、LAK细胞、NK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产生,从而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达到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3]去甲斑蝥素可影响细胞DNA、RNA生物合成和癌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分化、凋亡[4]。
本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灌注药物,具有胸水引流彻底、灌注药物方便、药物浓度高、创伤轻微、安全等优点。灌注药物后,给予局部电场热疗,其机制主要是肿瘤细胞对热的敏感性较正常细胞高,散热功能差,肿瘤细胞较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细胞膜破坏、细胞核凝固,可导致细胞坏死。破坏肿瘤细胞的有效温度为41~43°,故治疗时应通过电脑温控在此有效温度范围。其次,局部加热可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提高药物的敏感性,增加药物的抗癌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总之,艾迪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体外电场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波,吴万垠,柴小姝.艾迪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二线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8):1440.
[2] 杨桦.人参皂苷与免疫核糖核酸对癌基因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3,22(4):255-258.
[3] 马丁.黄芪刺五加对人卵巢癌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肿瘤杂志,1992,2(2):51-52.
[4] 刘晓兰,陈家旭,刘燕,等.去甲斑蝥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