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探析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革命与建设的伟大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坚守了初心和使命。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始局部执政时期,也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早期实践。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产生,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苏区时期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在革命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效果等方面。新时代,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关键词]中央苏区;初心;使命;实践;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连铭明(1997-),男,福建龙岩人,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央苏区史。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8-0021-0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探求其根源,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坚持初心与使命的结果。
  对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探析,有利于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优秀作风。探析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之缘起,应该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后开始追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形成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在中央苏区时期就已经付诸实践。
  一、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理论探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深邃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深邃思考。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高尚的人們将洒下热泪。”②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为追求全人类的幸福,提出“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其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深深影响了共产主义者。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写道:“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独立的运动。”③共产党人继承和坚持了这一份理想追求,并在革命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不懈探索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明显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但是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和马克思恩格斯是一致的。
  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于革命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救国路线的探索,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多次失败并没有使中国人屈服。五四运动期间,中国人将目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共产党人对于救国路线的探索以及他们身上优良的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深刻烙印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就重视民生问题,将“民生”视为国之根本。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盛唐时期,唐太宗秉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来自于贫苦大众之家,了解社会底层劳动群众的迫切愿望。虽然古代先贤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其对于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迪的意义。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借鉴与思考。
  二、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实践进路
  (一)革命目标:建立工农苏维埃革命政府
  1927年4月,蒋介石以“清党”为名发动政变,开始捕杀共产党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在这一形势之下,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坚持革命,努力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中写道:“革命战争的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的统治而建立全国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抛头颅、洒热血。
  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11月7日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告中,这样写道:“它是工农兵以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它是代替帝国主义与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并且继续号召与组织全中国劳苦民众起来推翻这一统治的政权……”⑤在这一份对外宣告中,清晰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以实现劳苦大众当家做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局部区域的政权建设与探索。
  (二)执政理念:真心实意为民众谋福利
  自古以来,人民群众是最容易被统治者忽视的一个群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群众一道,是“人民群众的党”,为解放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懈奋斗,始终坚持“为民众谋福利”。
  创建医疗卫生体系。中央苏区时期,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正规的医院寥寥无几,医疗卫生物资极度缺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苏区的医疗卫生体系从无到有,造福了苏区的红军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当时,普通的人民群众几乎不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救治。而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建医疗卫生体系,就是为了实现“群众受益”⑥。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使苏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和发展。
  兴办教育文化事业。在旧社会,普通劳动群众受到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青少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⑦而在苏区内,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教育文化事业。“苏维埃区域已经在战争的艰苦的条件之中,开始了文化的建设。……现在的苏区里却到处开办很多的小学校,贫苦人民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入学,并且还开办了许多成年人的识字班、夜学校、俱乐部。”⑧在苏区内,劳动人民及其家属可以享受到学习、受教育的机会。这得益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兴办的教育文化事业,如识字班、夜学校等等。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中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即使是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农民的生活也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1926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政纲草案》中提出:“国家经过农村革命政权机关之手以帮助农民和农村经济。”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就出台相关的改善民生的措施,改变农民的处境。“许多日用手工业品的供给,是依靠苏区自己的生产。”⑩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采取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社,耕田队以及改良农田水利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积极组织和发展苏区的经济,苏区许多的产品能够做到自我供给,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
  (三)执政方式: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践行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的执政方式。
  实现人人平等。不平等是旧中国普遍的现象。然而,中国共产党却始终坚持人人平等。这不仅仅是为争取苏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此外,坚持人人平等也是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体现。1934年,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想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利益”。?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人人平等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初心。
  依靠群众发展革命。“群众路线”一直以来都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红军发展的方向,应向着群众有发展斗争可能的地方……”?在红军发展的方式上,苏区政府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群众路线。苏区群众对于红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强调要实现“群众本身所需”,“红军对于苏维埃政权应帮助群众去建立并扶助其工作之发展,从一切斗争中帮助群众建立自己政权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并且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这受到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执政效果:加強监督,打击腐败
  “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是自古以来统治者所倡导的一种理想的为官、为政的态度。纵观中国历代,能做到者凤毛麟角。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克己奉公”和“清正廉洁”的态度。
  打击贪污腐败。在打击贪污腐败的现象中,中国共产党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当时一些投机分子在掌握权力之后,不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出现了贪污腐败的现象。1933年12月15日,毛泽东签署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反腐法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这一训令签署之后,贪污腐败问题有了衡量的标准,这对苏区的投机腐败分子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苏区的官员和部队形成了清正廉洁的作风。
  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注重群众监督的作用。1932年7月苏维埃政府提出:“对于苏维埃贪污腐化的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严厉的纪律上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同年9月,临时中央政府设立控告局,规定“控告局可设立控告箱,以便工农投选控告书”?,群众可以向政府控告。控告局和控告箱的设立说明了,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共中央利用群众的监督的作用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现象。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才敢于监督,敢于揭发贪污腐败的现象。贪污腐败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时时注意贪污腐败的问题。在实行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措施之后,形成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优良传统。
  三、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初心与使命,通过谋篇布局和励精图治,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向上推进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党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经历了革命,改革和建设,始终坚定自己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如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21年,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各个时期,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成功地解决问题和挑战,这一经验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对初心与使命的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国家各项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分不开。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上,还是在党的建设上,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面对各种危险和考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中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2020年1月,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驰而不息抓好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决同一切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现象作斗争……”?新时代,面对各种挑战和各种危机,党中央提出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杜绝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作为,不敢作为,“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思想。   (四)以关键少数为抓手,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习近平在2020年1月8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之上,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着解决。因此必须坚持“以关键少数为抓手”,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就是要认真开展调查工作,习近平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面对问题,足不出户是寻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的实地调查研究,才能知道問题的症结,并且有效疏通,上传下达,下情上达。领导干部必须事事走在前,不落人后,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优秀作风。今天,中国共产党依然坚持着“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带领干部打头阵、作表率,“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促进问题的解决,展现初心与使命。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守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奋力前行,一步一个脚印,站在全国的高度、世界的高度之上,谋篇布局,励精图治,在各时期都不忘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美好的局面。只要“不忘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使命”就一定能够开创美好的未来。
  [注释]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N].新华社,2021-01-0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2.
  ④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22.
  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告[N].红色中华,1931-12-18.
  ⑥李莉.试析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人民性[J].福建史志,2019(06):43-48+70.
  ⑦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5.
  ⑧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49.
  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45.
  ⑩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70.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1-02-25.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号[N].红色中华,1932-07-21.
  ?工农检查部控告局的组织纲要[N].红色中华,1932-09-06.
  ?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0-09-19.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2021-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0-01-08.
其他文献
[摘要]毛泽东是党内学习型政党观的重要开创者,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学习型政党观具有史学与政治学、革命党与执政党多重学理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从历史和空间维度,以主要事件和毛泽东的重要文章为节点,系统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其主要特点,初步探究毛泽东学习型政党观。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习型政党;鲜明特色;以史为鉴  [作者简介]王健(1988-),女,天津市人,天津
在知识驱动的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为了实现涉诉信访案件的提前识别、提前预警、尽早治理,需要对信访行为、信访类型、涉案领域、处置依据等知识元进行精准识别与智能抽取.本
既有环境权理论主要诉诸特定的历史经验、价值观以及比较法资源.而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的环境权,面临着“义务先定论”等理论的尖锐挑战.环境义务是初始性的,是环境权的根据.然
[摘要]新闻队伍是新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建设者。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决定了这项事业的队伍必须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对新闻队伍的建设在党成立以来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培养。习近平继承发展了邓小平有关新闻队伍建设的思想,将中国共产党新闻队伍建设带到了全新的阶段,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闻队伍;继承;发展;素质  [作者简介]牛芙蓉(1995-),女,汉族,榆
[摘要] 19世纪40年代后期,河北解放区大范围的蝗患连年出现。地形、土壤、温度、蝗虫的生理特性以及战争等因素为灾害频发提供了自然和社会环境。蝗灾导致粮食产量减少,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解放战争期间的军需民食。解放区军民为了解决蝗患,投入大批干部群众进行灭蝗斗争,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基层共产党员起到了身先士卒的带头作用,亲密融洽的军民关系成为有效的社会动员的保障条件。实际组织过程中
[摘要]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有斗争。”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规律的必然现象。十八大以来,党从战略的高度对斗争精神的内涵与要义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改革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一定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关键词]新时代;斗争精神;核心要义;辩证关系  [作者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为推动抗疫斗争不断走向深入、向着全面胜利目标不断迈进,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坚持把机关党建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深度融合、高度契合,把疫情防控斗争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机关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在大战中砥砺初心、在大考中践行使命,让鲜红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
目的: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简析,总结其特点,分析其原因,进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出建议对策.方法:以四川省S县青少年犯罪审判案例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统计案例中年龄、
中共重庆地委领导的泸顺起义,是早期地方党组织领导开展的重要军事活动之一,被看作是南昌起义的预演。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也成立了以周恩来等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部)。起义前后,中共重庆地委与中共中央进行了“形”与“神”的互动,推动了大革命运动在四川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摘要]教科研部门党建工作历来是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很长一段时间处在重业务轻党建的“被包容”状态。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党建工作与教研工作只有“揉”在一起抓,才能使两者“并辔齐驱”,“双轨并行”。“红色毓秀”是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在“党建+教研”深融路径的实践摸索中创建出来的,是带有区域特色的党建品牌。本文从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三个方面探析“红色毓秀”的创建与深融之路径,为寻求具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