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顾协调能力与社会工作教育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国内的多元群体社区照顾有很大需求,老年人、困难残疾人、儿童、重大疾病或慢性病患者等需要在社区得到良好的照顾。在社区照顾服务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方法就是协调。本文总结归纳了社区照顾协调的能力需求,然后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视角探讨了相关教育策略。
  关键词: 社区照顾 协调 能力 需求 教育策略
  1.问题提出
  目前国内的多元群体社区照顾有很大需求,老年人、困难残疾人、儿童、重大疾病或慢性病患者等需要在社区得到良好的照顾。以老年人为例,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而且目前家庭结构呈现“421倒金字塔结构”,夫妻两人供养双方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后代,居家养老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数仅493.7万个,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4.4张;在老龄人口中,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等照顾需求高的群体占据较大比例[1]。
  目前国内专业化的社区照顾服务提供主体和工作体制比较缺乏,更缺乏专业性的组织发挥协调作用。在上述情况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回应社区照顾需求的重要中介载体——作为政府投入大,覆盖面广,低福利广覆盖的购买服务项目,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要优先服务困难和急切需要的群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等)是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一项工作[2],特点是同时服务社区内的困难家庭、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多类对象[3]。以广州市为例,2010年广州市首先在20条街道开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到2013年已覆盖市内所有街道,成立的中心共有150多个[4]。社区综合服务随之在珠三角地区蔓延开来:目前中山市已实现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佛山市顺德区已实现每镇(街道)均建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工服务站点,并逐步让社工服务覆盖到全部村(社区),深圳目前已建成200余个社区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建成700个社区服务中心;东莞已有50多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市级试点,到2015年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社区(村)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
  以推进社区发展为远景目标,以推动居民参与为过程目标,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结果目标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有可能做到“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6]、“社区是本位”[7]的社区照顾要求的。“社区照顾协调”这一概念指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沟通和共同工作的过程,其中包含正式和非正式的妥协与谈判,多学科团队和照顾管理之类的方法,提供一个灵活、个性化、统一和具有效率的社区照顾服务[8]。在社区照顾服务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的主要工作方法就是协调,社工的协调能力对社区照顾服务有很大影响,笔者从2011年至今于广州市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担任实务督导工作,结合四年多的督导工作经验和观察,总结归纳社区照顾协调的能力需求,然后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视角探讨相关教育策略。
  2.社区照顾协调的能力需求
  2.1协调的对象
  社区照顾协调的对象主要是社区照顾的两个支持系统——非正规支持系统和正规支持系统。非正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服务对象互助小组等;正规支持系统包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等[9]。
  2.2协调的工作
  理想的社区紧急支援系统应由居委会、邻里、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心、社会服务机构、辖区单位共同组成[10],但是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已经把社区照顾服务协调的职能转移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所以构建社区紧急支援系统的任务理应由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社会工作者或者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协调其他系统的专业权力,所以本应受到法律法规充分支持的社区照顾支援系统现在无法可依,相关各方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具有行政背景的单位(居委会往往异化为街道的派出机构),对接派出所、社区中心、社会服务机构、辖区单位,在社区照顾协调中容易发挥中枢作用,而本应该发挥社区照顾协调中枢作用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则发挥着边缘化的协助协调作用。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的协调工作主要是把握案主的需求,分析案主的正规支持系统和非正规支持系统的资源情况,明确社会工作者和所在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角色,协助案主及其照顾者与街道、居委会、社区老人院、社区助老员等正规支持系统和邻里、义工等非正规支持系统接触和争取资源支持。
  2.3协调所需能力
  对被照顾者个人方面:同理、把握需求,协助被照顾者梳理对问题——需求的认知、对自身正规和非正规支持资源的认知,接纳自己的生活现状,增强改善或维系生活的信心,协助被照顾者舒缓情绪,协助被照顾者与照顾者或其他人士良好表达自身的情感和需要。
  对照顾者方面:同理、把握需求,协助照顾者梳理对问题——需求的认知、对被照顾者和自身的正规和非正规支持资源的认知,接纳自己的生活现状,增强改善或维系生活的信心,协助照顾者舒缓情绪,协助照顾者与被照顾者或其他人士良好表达自身的情感和需要。
  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其他部门方面:对机构和中心的架构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心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资源情况了解,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准确界定案主的部分需求与其他部门的服务职责匹配情况并能清晰向其他部门同事表达与协商。
  对居委会、街道方面:平时与居委会、街道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熟悉的工作关系,了解有关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福利的申请程序,熟悉有关申请对应哪些职能部门,针对困难的个案情况切合实际地向街道、居委会等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   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方面:收集有关政策和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信息,按照程序协助案主与有关方面沟通,获得应有的社会福利支持。
  对案主的邻里方面:与案主邻里建立信任关系,向案主邻里了解案主情况;引导案主邻里关心和观察案主的情况,并及时告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
  对社区的义工方面:在社区宣传吸引居民对于社区照顾对象的关注,招募社区义工,培训义工,安排社区照顾的义工岗位,建立社区照顾的义工机制。
  对社会的资源方面:收集有关基金会、义工团体、其他专业机构的信息,协助案主链接有关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资料汇集与写作、沟通联系。
  3.社会工作教育策略的探讨
  根据社区照顾协调能力的需求,笔者认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课程应该贯穿协调能力的培养,策略上应该首先确定与社区照顾协调相关的课程内容,然后相应确定课堂内外的学习方法。
  3.1确定与社区照顾协调相关的课程内容[1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地看待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特点,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分析案主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需求。
  社会个案工作:围绕个人、家庭的个案工作程序与技巧,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与案主建立工作关系、评估案主需求、制订介入计划和实施;
  社会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小组动力(领导、沟通、冲突、生命周期等)和过程技巧,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服务共同需要的案主。
  社区工作:社区照顾的任务与策略、社区工作技巧、社区政策与政策分析,有助于多元社区照顾需求群体的社区融入、非正规支持系统和正规支持系统的协调。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残疾人社会政策、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政策、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政策等,有助于了解目前国家执行的与社区照顾群体有关的实际法律、法规。
  社会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与运行、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社会服务的项目管理等,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的机构内部组织运作和跨部门协调,项目设计的知识和技巧。
  公关礼仪:了解礼仪的内容、基本内涵、掌握个人礼仪规范、掌握基本的交际礼仪规范,提高交际能力,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社会工作者与政府、居委、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人士的交际与沟通。
  义工管理与培训:招募、培训、岗位设计、督导、激励义工等知识和技巧,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发动义工的力量为受照顾者和照顾者提供支持。
  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社会工作课程:为社区照顾协调提供了有关服务对象的专门知识和技巧。
  实习: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社区照顾协调的操作,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联结知识和实践,行动和反思,真正内化有关的价值观和知识,提高操作能力。
  3.2教学方法
  3.2.1课堂授课
  社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公关礼仪、义工管理与培训和相关领域实务课程属于直接实务课程,教学中注意收集实务案例素材,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方案设计、调研等方式提高社会工作学生对于前线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在认知上有所了解,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态度上逐渐接纳实际工作的困难和复杂,在技巧上有模拟练习和锻炼,创造实习机会,在大学毕业前有一定的实务基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行政等间接实务课程,着重培养思维习惯,提醒学生不仅仅要有实务能力,还要有社会行政的思维。具体而言,了解政府的组织架构,了解社会服务行业的生态系统,了解所在地的正规服务系统,了解不同群体的政策支持系统,了解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组织运作,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分组项目学习等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3.2.2课外志愿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该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精神病康复者服务中心等社区层面的服务中心合作。在了解上述中心服务对象需求、资源特点等前提下,鼓励社会工作学生在课外做日常性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从而熟悉有关社区照顾协调的操作。日常性专业化志愿服务是由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或者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社区、学校、家庭的具有日常性、规范性、长周期的志愿服务[12],志愿服务领域在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并非是补充,一些院校已经把志愿服务整合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之中,因为志愿服务中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13]。
  3.2.3专业实习
  有意识地选择有社区照顾对象群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供学生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指导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实习所在社区情况、社区照顾群体的情况、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有关部门的情况,与机构提供的指导实习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充分沟通,提议负责实习指导的社会工作者提供有关社区照顾的实习机会给予实习生,并且运用社会工作者的经验指导实习生,促进实习生充分感受有关社区照顾的服务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反思自身所学的理论,内化有关社区照顾的价值观和提升实际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新涛.养老并不是最浪漫的事[J].中国社会工作(老龄),2015(4):卷首.
  [2]穗民.关于印发《推进我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开展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2010,213号.
  [3]穗民.关于印发广州市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期间三个工作规范的通知,2010,320号.
  [4]罗观翠.我看广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N].中国社会报,2013-09-27.
  [5]汪昊.社工综合服务:改变广东社区管理路径[N].中国社会报,2013-03-17.
  [6]林诚彦,张妙娟.社区工作视域下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探讨——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7]甘炳光,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8][英]特斯特著.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9][10]王思斌,等.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11]参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冯博雅.日常性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动员与参与——以H中学“学校社工站”志愿服务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4(80).
  [13]冯博雅.雏论内地社会工作教育困境及其突破领域[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5).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群体的社区照顾协调策略研究——以广东省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批准号14YJC840007;2012年广东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原生主题与多元素质社工人才教育模式研究”,编号2012Y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運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评价应当诚恳、饱含真情,通过丰富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挥。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谈谈观点和做法。  1.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客观,敢于否定学生的错误  准确性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灵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有较强的听辨能力,客观、准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以C 程序设计这门课为例,从教学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教学改革取得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 教学改革 《C 程序设计》 教学平台  C 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现代计算机语言,它既支持基于过程的程序设计,又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在高校的
目前,新课标对学生写字尤为重视,各类教材对写字有较系统的安排,课程设置中也有了写字课的“一席之地”,怎样用好写字课,指导学生写好字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实践研究发现:抓好写字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生活情景,巧妙运用形象化的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还可以化“写字大工程”为“写字一二三”。  一、写字准备“一二三”  “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一生”。低年级学生初学写字
摘 要: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课堂上的互动加强,在美国,“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已被极大地推崇,但是对于国内的教学而言,仍属于初步探索阶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在家通过视频等方式先答疑解惑,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交a流,在此方式实施的过程中,互联网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或者其他教学资源,而不只是靠课上的时间接受知识。在
摘 要: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的基本方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既动手又动脑,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求知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实践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教师应着力研究高效实验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物实验 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是一个必要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将枯燥的理
小班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十分突出,处于神奇的年龄阶段。正式进入幼教岗位的我成为了小四班班主任的一员。在小班生涯第四个月结束后,我对每个月都有不同感受与发现。  一、第一个月“热闹”  开学前就听说小班孩子会哭、会闹,尤其是没有任何铺垫的、没上过托班的,情绪很难稳定,于是早早为这一天的来临做
摘 要: 听说游戏指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幼儿自愿参与并且采用游戏方式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时下,许多幼儿园都流行玩“听说游戏”,如“送牛奶”、“捉蜻蜓”、“顶锅盖”等。由于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可以说,听说游戏的意义在于可以高效率地帮助幼儿提高倾听能力,提高幼儿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将语言与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真
摘 要: 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历史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做学习历史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历史、探究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学关键性问题 历史情景教学 学为中心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把握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与社会核心内容、学科本质、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与社
摘 要: 大学英语作为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西安医学院为例,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这一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其利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四六级考试  一、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的纽带作用越来越重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