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8年里,AMD锐龙与Intel酷睿的“核大战”愈演愈烈。AMD一方不但按照既定计划稳扎稳打,在制造工艺上还做到了全面领先,从而可以牵着竞争对手的鼻子走,牢牢把控新品上市的节奏,实现全线对位压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AMD到底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8代9代一起上也不怕,两代锐龙实现“核”压制
由于具备相对上一代架构暴增的执行效率加上远超同级酷睿竞品的核心数量,第一代锐龙上市就让业界刮目相看,同时也打乱了Intel的阵脚,迫使其加快第八代酷睿上市的节奏。第一代锐龙7 1800X一度成为高端发烧玩家首选的明星,就算是现在,双十一期间千元出头就能买到的8核心16线程第一代锐龙7 1700也是高端处理器中的性价比之王。
今年AMD推出了基于ZEN+架构、12nm工艺的第二代锐龙,首次在制造工艺上超越Intel,而第二代锐龙的性能表现也确实惊艳世人,特别是已经能在大量游戏中超越Intel同级竞品。乱了阵脚的Intel被迫跟进,第九代酷睿不但增加了核心数量,还弃用硅脂填充,乖乖地选择和AMD锐龙一样的高效钎焊填充散热。
然而,尽管第九代酷睿有了明显的性能提升,但从性价比来讲依然不是第二代锐龙的对手。例如酷睿i9 9900K,竟然比同样8核心16线程、性能相差不大的锐龙7 2700X贵了近两千元,而酷睿i7 9700K竟然阉割掉了超线程,多线程性能和上代的酷睿i7 8700K相比都显得十分尴尬,更不用提和价格更低的锐龙7 2700X相比了。至于定位甜品级性能U的第九代酷睿i5 9600K,多线程性能完全不是锐龙5 2600X的对手,却比后者贵了1000多元,毫无性价比可言。
总而言之,今年市场中共存的第一代(普及多核心、极致性价比)、第二代(先进制程、一流性能、性价比出色)锐龙处理器不但对第八代酷睿形成了最后的围剿,甚至完全不惧全新上市的第九代酷睿,市场口碑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反观Intel,第九代酷睿高性能高价的出场曲高和寡,对自家的生态链造成了负面影响,再加上产能不足导致涨价、新一代制程研发受阻等因素,Intel主力消费级处理器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
全能整合平台,锐龙APU独孤求败
对于大多数主流用户来讲,整合型主机确实是又实用又经济的选择。就整合平台对位的产品来看,锐龙5 2400G用4核心8线程对阵酷睿i5 8400的6核心6线程,多线程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其内置的独显级Radeon Vega11显卡追平GT1030独显,可以流畅运行3A游戏大作,秒杀Intel全线核芯显卡,因此在整合平台游戏性能方面完全碾压酷睿i5 8400,而酷睿i5 8400的价格却比锐龙5 2400G足足贵了680元。锐龙3 2200G与对位的酷睿i3 8100都是4核心4线程,CPU部分性能接近,但游戏性能也是锐龙3 2200G内置的Radeon Vega8全面碾压对手,而且价格也比酷睿i3 8100便宜150元。入门级方面,是速龙200GE大战奔腾G4560,两者都是走超低价路线,都是2核心4线程,但由于速龙也内置了Radeon Vega3核显,游戏性能自然秒杀奔腾G4560,在性价比方面也是碾压对手。
总而言之,基于ZEN架构的APU处理器不但CPU性能突飞猛进战平竞品,内置的Radeon Vega显卡更是独孤求败,成为整合平台的最佳选择。
总结
全线锐龙稳扎稳打带节奏,甩开对手战未来
2018年里AMD的市场策略可以用“穩扎稳打带节奏”来形容,按部就班地推出新品打击Intel的软肋,迫使其只能跟着AMD的节奏推新品应战。第二代锐龙上市后,与转型超高性价比的第一代锐龙配合对第八代酷睿实现了全面围剿,同时首次使用12nm制程工艺对竞争对手实现了技术压制,口碑与市占率节节上升。主流整合平台方面,AMD全新的锐龙APU堪称整合处理器性能天花板,游戏性能秒杀任何一款酷睿处理器,同时性价比也是独孤求败,可以说在这个市场上,AMD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实际上,AMD的ZEN架构这把利剑绝非只是用来击败眼前的对手,它还有“战未来”、制霸x86市场的战略布局,而AMD和Intel的竞争越是激烈,越能增加整个PC行业的活力、促使其蓬勃发展,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8代9代一起上也不怕,两代锐龙实现“核”压制
由于具备相对上一代架构暴增的执行效率加上远超同级酷睿竞品的核心数量,第一代锐龙上市就让业界刮目相看,同时也打乱了Intel的阵脚,迫使其加快第八代酷睿上市的节奏。第一代锐龙7 1800X一度成为高端发烧玩家首选的明星,就算是现在,双十一期间千元出头就能买到的8核心16线程第一代锐龙7 1700也是高端处理器中的性价比之王。
今年AMD推出了基于ZEN+架构、12nm工艺的第二代锐龙,首次在制造工艺上超越Intel,而第二代锐龙的性能表现也确实惊艳世人,特别是已经能在大量游戏中超越Intel同级竞品。乱了阵脚的Intel被迫跟进,第九代酷睿不但增加了核心数量,还弃用硅脂填充,乖乖地选择和AMD锐龙一样的高效钎焊填充散热。
然而,尽管第九代酷睿有了明显的性能提升,但从性价比来讲依然不是第二代锐龙的对手。例如酷睿i9 9900K,竟然比同样8核心16线程、性能相差不大的锐龙7 2700X贵了近两千元,而酷睿i7 9700K竟然阉割掉了超线程,多线程性能和上代的酷睿i7 8700K相比都显得十分尴尬,更不用提和价格更低的锐龙7 2700X相比了。至于定位甜品级性能U的第九代酷睿i5 9600K,多线程性能完全不是锐龙5 2600X的对手,却比后者贵了1000多元,毫无性价比可言。
总而言之,今年市场中共存的第一代(普及多核心、极致性价比)、第二代(先进制程、一流性能、性价比出色)锐龙处理器不但对第八代酷睿形成了最后的围剿,甚至完全不惧全新上市的第九代酷睿,市场口碑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反观Intel,第九代酷睿高性能高价的出场曲高和寡,对自家的生态链造成了负面影响,再加上产能不足导致涨价、新一代制程研发受阻等因素,Intel主力消费级处理器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
全能整合平台,锐龙APU独孤求败
对于大多数主流用户来讲,整合型主机确实是又实用又经济的选择。就整合平台对位的产品来看,锐龙5 2400G用4核心8线程对阵酷睿i5 8400的6核心6线程,多线程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其内置的独显级Radeon Vega11显卡追平GT1030独显,可以流畅运行3A游戏大作,秒杀Intel全线核芯显卡,因此在整合平台游戏性能方面完全碾压酷睿i5 8400,而酷睿i5 8400的价格却比锐龙5 2400G足足贵了680元。锐龙3 2200G与对位的酷睿i3 8100都是4核心4线程,CPU部分性能接近,但游戏性能也是锐龙3 2200G内置的Radeon Vega8全面碾压对手,而且价格也比酷睿i3 8100便宜150元。入门级方面,是速龙200GE大战奔腾G4560,两者都是走超低价路线,都是2核心4线程,但由于速龙也内置了Radeon Vega3核显,游戏性能自然秒杀奔腾G4560,在性价比方面也是碾压对手。
总而言之,基于ZEN架构的APU处理器不但CPU性能突飞猛进战平竞品,内置的Radeon Vega显卡更是独孤求败,成为整合平台的最佳选择。
总结
全线锐龙稳扎稳打带节奏,甩开对手战未来
2018年里AMD的市场策略可以用“穩扎稳打带节奏”来形容,按部就班地推出新品打击Intel的软肋,迫使其只能跟着AMD的节奏推新品应战。第二代锐龙上市后,与转型超高性价比的第一代锐龙配合对第八代酷睿实现了全面围剿,同时首次使用12nm制程工艺对竞争对手实现了技术压制,口碑与市占率节节上升。主流整合平台方面,AMD全新的锐龙APU堪称整合处理器性能天花板,游戏性能秒杀任何一款酷睿处理器,同时性价比也是独孤求败,可以说在这个市场上,AMD已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实际上,AMD的ZEN架构这把利剑绝非只是用来击败眼前的对手,它还有“战未来”、制霸x86市场的战略布局,而AMD和Intel的竞争越是激烈,越能增加整个PC行业的活力、促使其蓬勃发展,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