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秒问候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特恰克是美国库伯大学医疗中心重症监护医生,已有20多年工作经验。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特恰克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入了职业倦怠期。诊断过程中,他很少和病人深入交流,甚至不愿意多说一句话。
  一次,特恰克为晚期胃癌患者罗伯特问诊。罗伯特瘦骨嶙峋,全身几乎没有肌肉,因为疼痛,他神情痛苦,身体歪歪斜斜地躺在轮椅中。特恰克用教科书式的语言问询:“腹部还疼吗?”罗伯特双手颤颤巍巍地摸着肚子说:“很疼,像针扎一般,一到晚上更疼……”还没等罗伯特说完,特恰克便打断他:“用药以后有没有缓解?”罗伯特停顿片刻,回答道:“止痛药最多可以维持1个小时,其余时间还是难以忍受。大夫,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疼呢?”特恰克没有作答,继续问道:“除了疼痛,你还有什么感觉?”连续提问的过程中,特恰克几乎没有抬头,一直低头做问诊记录。
  突然,诊疗室内异常安静,特恰克好奇地抬起头,只见罗伯特双唇紧闭,冷冷地看着他,一滴眼泪慢慢溢出眼眶。特恰克的心被刺痛了,意识到自己的冷漠给老人带来了伤害。他忙伸出双手,紧紧握着罗伯特的手,关切地说:“我知道,您一定很痛苦。”罗伯特平静了一些,但仍没有说话。特恰克附身说:“请相信,我会陪在您身边,和您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刻。”这时,罗伯特的脸上浮现出一点笑容:“谢谢您,特恰克先生。”离开诊室时,罗伯特艰难地回过头说:“我好像不那么疼了。”寥寥数语的问候,让罗伯特的情绪大为改善,也让特恰克深受震动。特恰克开始关注医疗行业的危机,他发现,对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来说,疼痛和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却是人生最糟糕、最难过的时期。
  特恰克专门做了统计,在重症监护室工作10年,大约有50%的医生失去了同情心。而一旦自我觉察后,很多医生的良心备受煎熬,或辞职,或转行,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交流不畅,造成患者检验和转诊次数增多,医疗费用支出明显上升。
  特恰克开始在科室推行“问候病人”这一举措。副主任威廉姆斯并不赞同这一做法,当面抱怨道:“每位医生的诊疗时间都很宝贵,病人还在排队等候,将时间用在无关痛痒的问候上,难道不是资源浪费吗?”其实,威廉姆斯的意见有一定代表性,随着患者的增多、工作量和工作程序的增加,使超过56%的医生根本没有时间表达同情心。
  为了将“问候”进行下去,特恰克在交流的语言和时间方面充分考虑,最终形成“40秒问候”——“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会和你一起经历”“每一个治疗阶段我都不会放弃你”……很快,特恰克的做法引起库伯大学医疗中心研究人员的注意,没想到仅仅40秒的问候,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搭起一座情感桥梁,既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水平,给患者带来精神安慰,也对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同情心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生的职业倦怠感,提高了医生身心的抗压能力,自此,医生离职人数也有所减少。
  (莫 难摘自《中外管理》2019年第3期,刘 宏圖)
其他文献
和一位作家喝咖啡。他說到刚刚发生的个人生活变化,叹息道:“真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  “大家是谁?世界上的人其实只有两个,一个叫‘和你相干的人’,另一个叫‘和你不相干的人’。”  “相干的人都明白来龙去脉,也都明白我,我不怕。”  我指着满街的路人说:“那么你是在乎他们的看法吗?相信我,人家都很忙的,没空关心你。你即便不是无名之辈,到底也不是总统、巨星,作家在世人的眼中不过是苦哈哈的手艺人罢了。”
期刊
我这个人有各种各样的弱项,而弱项之最却是仪式、致辞和派对。如果这三者联袂而至(它们往往会联袂而至),那简直就成了噩梦一场。  当然,我也是个堂堂正正的大人,而且基本已经社会化,如果非做不可的话,那么出席个仪式,三言两语地做个致辞,在派对上平平常常地与人谈笑,这些我也能做到。然而它们仍旧是我的弱项,这一点并不会改变。硬要勉为其难的话,事后疲劳感便会喷涌而出,往往一时半日无法着手工作。所以我尽量避免在
期刊
捐款现场  海克斯康“A+I”爱心小组自成立以来,已为“《读者》光明行动”募集善款20余万元,帮助36名贫困弱视患儿恢复了视力。2019年5月8日,海克斯康“A+I”爱心小组“《读者》光明行动”捐款及爱心证书颁发仪式在青岛举行。  9岁的婷婷来自山东省聊城市的一个乡村,父母身有残疾,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婷婷一直由年迈的奶奶抚养。一年级入学时,婷婷被发现患有弱视。为了给孙女治病,奶奶从政府发放的低保金
期刊
真实不虚的友谊有这样一个前提: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真正能与我们的朋友感同身受。但人的自我本性却与这种做法格格不入,所以,真正的友谊就像那些硕大无朋的海蛇一样,要么只是一种传说,要么只存在于别的地方。  检验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朋友,除一些需要得到朋友的确切帮助和做出一定牺牲的情形以外,最好的时机就是,当我们告诉他恰逢某样不幸的时候。在
期刊
三十八年开卷新,江山读者代传人。  风檐恰展舆图志,穴壁偏迎脈望神。  为摘琼文惊豹变,已收诗教贵天真。  书香落落经春久,一叶逍遥上路尘。  (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
期刊
“原生家庭”这个名词,对心理学有点兴趣的人都知道。用它分析自己,是大家都能掌握的工具。  每个人都有一点心理疾病,没有绝对健康的人,这个判断是真的。学会分析自己的心理,也有利于知道自己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避免身处错误而不自知。  几乎每一天都有人抱怨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他们的描述基本是对的:自我否定的人,是小时候受到过多的攻击与嘲讽,把否定自己内化了;胆小懦弱的人,那是他的缺陷被过度放大
期刊
你身边有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择手段的人吗?如果有,你会怎样评价他们?相信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人都不会得到什么好的评价。在人类科学史上,却有一个例外,他“不择手段”的追梦之路大大影响了近代史,而换来的赞誉却多于指责,此人就是“登月之父”沃纳·冯·布劳恩。  沃纳·冯·布劳恩,1912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打出生那一刻起,这位冯爷就注定将一辈子吃喝不愁: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是男爵兼德意志帝国
期刊
《读者》杂志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很高兴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一喜悦。  《读者》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要节点,似乎都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有关。1981年春天,《读者》创刊;2006年4月,杂志的月发行量达到最高峰——1003万册;2019年5月,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  春天代表着希望,激发着成长,《读者》的38年,正是和广大读者携手相伴、共同成长的38年。  君子豹变,《读者》坚
期刊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后来大多没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呢?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企业家,当年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是因为读书无用,还是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偶然?好学生和极端学生  美国高中教育比较注重全面发展,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高考”,但美国高中也有优等生。有项研究考察了81个在高中表现特别优异、能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做报告的好学生,长期跟踪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他们上了好大学,
期刊
说起来真像是一场梦,说得确切一点,那是我的一场童真年代的“糊涂梦”。我于1946年从农村到北平求学,插班于西四北小学六年级。一天,我们正排队准备进课堂时,站在我后排的同学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我不知何意,便回过头去好奇地寻找笑源。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刘惠云的女同学,朝同学们大声喊道:“笑!有什么好笑的,人家是从农村来北平求学的,你们就……”我立刻不安起来,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来自乡下,难道同学们是在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