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平:连任五届的双强型“当家人”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玉平,今年56岁,中共党员,属范里村11组居民。2005年5月,他意外被村民选为范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他放弃了在卢氏县新乐飞有限公司的优厚待遇和美好前程。
  范里村是范里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因地处故县库区,全村1170户,3425口人,耕地仅有1500亩,人均不足0.5亩,还欠着10多万元的外债。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他深受感动,村民认为他是一个有拼劲、有闯劲、有担当的人。2004年之前,一直在外打拼的他,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他致富了不忘家乡建设,1997年,他为范里镇中心小学的建设捐献过2万元,为范里街道硬化工程捐资1万元。每年回家,都接济贫困群众。2005年10月,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甩开了膀子、扑下身子大干了起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之初,他组织村两委成员和老干部座谈。深入全村16个组,了解各组优势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外出务工情况,共谋发展。接下来,他盘了一下家底,村里共欠外债10万元出头。村室的20多间房子,很多木窗都半吊在窗框上,破漏的房檐似豁牙老婆,椽头朽了,瓦掉了,参差不齐。房坡有破洞,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晴天能看见天上的云彩,墙上的泥皮大多脱落,院子每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村里的旧牌子、旧脱粒机、破桌烂椅全部堆在里面,村室成了一个废旧物品储藏室。看到此景,他决心要整修村室,解决村干部的办公问题。经了解,村部原来的临街门面房一直采取的是一季度一收房租,收完了凑合够开支,从不敢有为村民办些实事的奢望。祁玉平立即连续召开支部会议,要求大家要转变观念,把一些有文化、想作为的青年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团结一心,克难攻坚、共同改变村里的面貌。经协商,决定把门面房的房租收缴由一季度变为三年。他说:“既然商家早晚都要缴房租,一次交三年,一方面为村里稳定了商户,为繁荣市场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拿着这些钱为村里干点事。”之后,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工作实际进行分工,要求各负其责,互相监督,并表态:“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轻易上报,若真是解决不了,再给我。”大家完不成的任务,交到他跟前必须完成,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必须解决。接下来,为打开工作局面,他毅然为村捐资10万元,果断拍板筹集资金,解决了2003年因修建小学道路毁占何俊士等3户地基、旧宅复耕拖欠的工资、村里外债等遗留问题,使群众心悦诚服。他说有条件给群众办的事迅速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他和村两委成员多方筹资,从群众需求最强烈的地方入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8000余元为南原群众购买防洪排水管,组织群众对防洪渠进行清淤、维修;投资3000余元修建西窑至西河滩150余米道路;投资4000余元改造南原人畜用水管道。为确保水库塌陷区、边缘区13户群众安全,又投资1万余元为他们重新解决了宅基地。2005年,村里为群众办实事投入达到14.53万元,群众对新一届村支部、村委班子交口称赞。
  同时,祁玉平和村两委班子还积极争取县移民局扶持45.8万元,硬化了村学校道路860米,硬化街头防洪渠178米,修建东河滩防洪大坝18米,修建旧宅复耕地灌溉渠300米,垫地20亩,打机井1眼,显著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发动村干部集资,投资3.2万元维修了村室,硬化了院子;投资1万余元建起了8间门面配套房;投资2.5万元购置7套办公桌椅,安装了党员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办起了图书室、游艺室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乒乓球等体育器材和锣鼓、狮子等文娱器具;村干部正常办公。“家”建起来了,他的“第一把火”发出了光和热。
  当一切步入正轨之后,他全面展开与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鼓励并建议外出人员参与家乡建设。通过筹集资金,硬化了巷道、修复了下水道。这样,各个巷道与主干道不再是“晴天土飞扬,雨天满泥浆”。 后又为学校贡献桌椅40套,投资7000元为村里安装了路灯和广播。
  2007年,他通过协商接管了范里机砖厂。接任后他大胆改革:凡是村民在砖厂买砖,比市场价低5分钱,群众获利,很是高兴。半年后,因为环保问题,机砖厂关闭,他把半年来赚到的2万元工资全部捐到村里。
  2011年,他与从范里走出去的,时任洛阳紫金银辉黄金冶炼有限公司、银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马银栓和退休干部毛保国两位好友相聚,他给马总建议说,范里人民再穷,也不能让烈士纪念塔被水库淹没,咱不能对不起革命先烈,我想把烈士纪念塔迁离库区。这一建议得到马总的赞成,他们一拍即合。回来后,他直接去给镇政府汇报此事,接着就进入紧张的筹备工作,首先进行选址,后又寻找施工单位,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由马银栓出资50余万元,范里镇干部群众捐款10余万元,花费了60多万元,在2012年水库蓄水前,完成了整体搬迁纪念碑的工程,实现了这个重大的愿望。随后又筹资90余万元,对烈士纪念广场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
  次年,为借鉴先进经验,他和几个村干部到南街村、西辛庄村考察学习,回来后,看到他雄心勃勃的劲儿,有群众说:“到时候,让卢氏人都知道,豫东有个李连成,豫西有个祁玉平”。他也给自己定了大目标:全村16个居民组全部通自来水,对全村所有道路予以硬化,升级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灌溉渠全面维护;争取交通资金50余万元,建立范里客运站;争取项目资金10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村道路路灯全覆盖。
  2013年到2020年,村里的房租全部給群众交了合作医疗。这是范里村历史上,首次由村委给百姓交合作医疗费,也是卢氏县首例。
  2012年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及脱贫攻坚战的打响,他订下制度,村干部要步入专业化,按时上下班,实行考勤制度。他们共同遵循“四必到四必访”制度: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村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为了使所有干部都尽心尽责,祁书记还建立了群众反馈信息意见箱,以使大家能及时做到自查,自省。   村干部的工作十分繁杂而忙碌,他的工作日程也排得满满当当。虽然2004年他就在县城买了房子,但很少在城里住,整天在村里忙、在工地忙。特别是2017年以来,根据入户调查结果,他要对扶贫对象信息的采集、更新和录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行扶贫工作动态管理;建档立卡数据核实;对边缘户与脱贫户进行检测摸底,切实保证脱贫质量。他说,贫困户的脱贫退出执行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后,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的程序进行,达到真脱贫。2018年冬,在修范里河大桥的筹备工作中,他患上重感冒,但仍然连续加班熬夜开展工作。2019春节前,村里贷款到期了,要债的人催得很急,但扶贫资金还没到位,他急得上火,嘴都起泡了。
  是啊,我亲眼看见他和村委班子成员们争分夺秒地忙碌与辛劳。他早上八点开会布置;干部9点逐人通知:10点召开38户搬迁户会议;11点结束后,村包组领导入户调查工作;那一声声电话汇报:有村民因为给外组埋水管经过她家的地,不愿意,把新埋的水管挖断,不服组长调解,吵闹不停,得您亲自来解决;核桃主题公园的牌子做好了,老板催着拉走,非要你接电话……
  村妇联干部辛永丽说:“什么事到了祁书记跟前都不是事,每当遇到难题,我们就搬他这个‘救星’”。
  祁玉平智慧的思维、干事的把式与顽强的意志力,给人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明确而坚定的方向,似一台挖掘机,永远能挖掘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向人们呈现出一种开拓者的风范与乐观奋进的精神状态。
  精准扶贫开始后,刚开始好多人争着当贫困户,村部及时召开会议,拿出精准识别方案,采用倒查法,对申请对象的住房、财产、收入、学生、疾病等倒查排序,最后确定708人为贫困人口。因为审查严格、按规矩办事,群众心服口服,没有人感到不公平。
  精准识别结束后,村干部每人10户帮扶任务,并先后与其他单位的77名帮扶责任人密切合作,促成帮扶责任人与全村220户708名贫困群众结对,形成扶贫合力。
  产业是致富的根本,但是范里村的产业发展很艰难,因耕地少,他把目光投向了村后的荒坡。他与村干部分头发动群众开垦荒坡,加上农户原有的部分土地的核桃园,共集中土地3204亩,创建“龙岗山国储林项目”,以种植核桃树为主。至2017年底,核桃树已成规模,正式命名为“龙岗核桃主题公园”,集核桃种植与林下种植、养殖为一体,实现短期长效结合促脱贫。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外出务工者非常多,并有不少人已步入小康生活成为佼佼者。面对产业缺乏的现状,祁玉平反复思考,如何让全村的壮年劳力也通过这个途径脱贫致富。2017年春节刚过,他就把回家过年的马振水和许强伟等人叫到村室询问情况并说明本意,之后又专门召开了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想让他们把村里的中青年带出去。一则使其开阔眼界、学点技术;二则给他们寻找致富途径。2017年春,马振水、许强伟等人共带动50多名村民到山东、洛阳等地务工并实现脱贫致富。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的贫困户,祁玉平通过协调沟通,把他们安排到镇里的扶贫工厂防滑链厂工作。
  2013年以来,借建设新农村社区的东风,村里修建了占地1000平米的范里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培训基地、图书阅览室、棋牌娱乐等,为群众日常生活中读书学习、娱乐提供便利。先后进行危房改造、乡村道路及路灯、卫生厕所升级改造、范里河大桥等工程,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村里建卫生所1处,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多年来,祁玉平自己垫资,连同设法动员村委会干部和村民投资共计1000余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和支持村里洛湖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绿青林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他组织村干部和年轻党员献爱心,为贫困户捐献衣物、现金;为帮助贫困群众、孤寡老人、贫困大学生,创办了“关爱基金”, 为全村新入学大学生累计发放30余万元生活补助,为贫困学生的求学铺平道路。
  鼓励督促贫困户通过劳动脱贫,祁玉平也做了大量工作。16组的闫当振已年过七旬,全家5口人,老婆患冠心病,属因病致贫的典型。之前,他看不到希望,总有穷日子穷过、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祁书记多次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他的关心、体贴与帮助使闫当振的心中燃起了希望。老人开始拿起扫帚清扫街道,为建筑工地看管材料,为果树修剪枝条、施肥,加上低保金、移民补贴和国家给的老年生活补助金,家里过上了好日子。“祁书记是我们家的领路人,也是恩人。只要是可怜人,他对谁都好,他带领大家把村里建设得这么好,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当家人呢?遇到他这一班人,是我们的幸运。”
  范里村1組居民毛润泽,今年68岁,身有残疾。他说:“以前老伴一直有病,之前生活十分困难。我享受了国家扶贫政策,残疾人补助、低保金,加上国家给老年人的生活补助金和医疗优惠政策,我们现在生活衣食无忧。祁书记对我们都很照顾,不光我家过好了,你看看村里的广场、健身器材和道路,还有教育,村里的环境、路灯,每天晚上,男女老少健身跳舞,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成真的了。感谢我们的好书记。”
  是啊!祁书记也感到非常高兴,他说早晚出来转转,看到村里的大环境很美,感到很自豪。每每从老年人家门口过,他们就从屋里拿出水果让他吃,反正是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拿出来。群众对他太好,有的是好的不得了啊。这给了他很大动力。没有比乡亲的真情实意更让人受鼓舞了。
  祁玉平身为范里村的“当家人”,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带领村两委为广大群众服务,以显著的工作成效,敬业务实的作风和独有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拥戴,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2014年5月,他被三门峡市工会评为“市级劳动模范”,2015年12月被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授予“三门峡农村实用人才”荣誉称号。他说,作为村里的领头人,咱的使命就是让老百姓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让村里发展快一点,越变越好。当问及他今后的打算,他说无论今后在工作中遇到多大困难,村委干部会团结一致,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下来,借国家“乡村振兴”的东风再“折腾”几年,利用神禹导洛遗迹、范蠡归隐处、洛书出处、范里结义庙、古镇美食一条街、土寨窑洞等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文旅事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为范里镇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即将开启,中国民法典——这部新中国历史上曾四度启动编纂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距离正式出炉只差“临门一脚”。  审议民法典草案预计将是此次人代会的重磅议题之一。2019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也是在这次常委会会议上,共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这7编草案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
期刊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  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4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2017年,民法总则获表决通过。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多次审议。2019年“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  由民法總则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成的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则,共84章、1
期刊
一  2018年,睢县脱贫攻坚摘帽之年。  新春伊始,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从浓浓的年味里回过神来,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的号角就紧急吹响了。乡村一线的扶贫战场上,扶贫干部们入户走访、宣传政策、改造危房、发展产业……每个人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奔忙着。  村里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忙碌。记不清多久没有回家了,每天快马加鞭的节奏容不得有一丁点的时间多想家里的一切,所有的问题都一股脑地推到扶贫结束以后。扶贫
期刊
每部法典的制定都有时代需求和时代准备,民法典也不例外。  上世纪80年代,围绕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还是民法典,法律界曾经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一锤定音说,民事活动与经济活动互相联系,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中,制定完整的民法典恐怕还有困难,条件不成熟。恐怕需要采取“零售”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成熟一个制定一个。这一“先零售后批发”的立法思路,确立了我国民法典制定分阶段
期刊
他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努力奋进,带领全体员工扎实工作、屡创佳绩;他是一个爱岗敬业的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提案;他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行善者,献身公益,让爱心在所到之处蓬勃生根、扶危济困。他就是河南联盛集团董事长、郑州市政协常委赵永录。  从河南联盛物业公司创立以来,作为董事长的赵永录就不断号召员工学会感恩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竭尽所能帮助需要的人。他
期刊
绿荫如盖,树影婆娑,点点碎金撒向脚尖,远山近水清朗透明,街道上行人如织,一番热闹的集镇模样渐次进入视野——这里便是卢氏县范里镇范里村。  这里有着大禹治水的遗迹,曾是商圣范蠡的归隐地,位于卢氏县城东17公里,是全县人口最多的村庄。而今集贸兴旺、商业繁荣,产业日渐完善,街道房屋干净整洁,村内村外花香鸟语;文化广场里,男女老少跳舞的、唱戏的,都在以积极的方式快乐生活;崭新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整齐的中原
期刊
年青帅气的郭锐是县住建局职工。2015年7月,他被卢氏县委组织部选派到范里镇柳泉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4月,因工作需要,到柏坡村担任第一书记;2017年12月,到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2018年10月至今,在范里村担任第一书记。5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范里这一方山水,无论在哪个村工作,他都把一颗心紧紧贴着老百姓。党建工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金融扶贫,道路升级改造、美化村容、帮贫困户申请公益性岗位…
期刊
支部委员吉双魁现年58岁,1979年高中毕业后回农村当生产队的记工员;1982年担任12组组长至2015年;1986年担任范里地毯厂厂长,他搞经济与群众工作很有一套;1994年入党,后曾主管水库淹没区的移民搬迁工作;2007年春,任村副支書;2016年秋,扶贫搬迁范里村小区工程开始启动,他负责征地、量地和地上的坟茔、树木等附属物的清理工作。当时村里先召开群众大会发动工作,大部分群众支持征地,但少部
期刊
2020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出炉。截至5月17日,“依法治国”位列热词榜第二位。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相得益彰,适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展
期刊
现年50岁的辛永丽,1992年入党,任范里村妇联计生专干、办公室主任、会计、文化协管员。身兼数职的她,说自己没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些零碎的小事。每天上班,她是最早迎接村民的党员之一。  那些来办独生子女证的、領养老金的、办准生证、办残疾证的,只要大家来找她,她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领着他们去办理。2016年以来,村里的老人卫小米,子女都在县城住,自己不会取钱,就把银行卡和密码给辛永丽,让她帮助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