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富有魅力 富于韬略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其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我们透过陈寿的《三国志》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和血性并富于军事韬略的英雄人物。
  少年时代 便有过人之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虽有皇家的血脉,但却经历了家道中落、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儿时为生活所迫便随母“贩履织席为业”,始尝人生的艰辛。这段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砺了刘备的心志,也铸就了他与人为善的品格。
  卢植是一位文武双全很有学问的儒学学者,刘备投在他的门下自然长了不少见识。师从卢植读完书后,刘备有过一段失业的时光,他的家乡河北涿郡是一个四通八达、流动人口很多的地方,在这段时光里,青年刘备喜欢交游。
  中山的两位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常年做贩马的营生,资财已达千金,常往来于涿郡。二人初见刘备便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手很长,双手下垂能过膝盖,耳朵很大,言语不多,说话时语气平缓,并不容置疑地说出自己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再一深谈,更感觉他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二人“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由此可见,刘备的内在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让饱见世面的两位富商折服,所以毫不吝惜地给了刘备很多钱,以资助其图大事。从一些史料看,刘备就是用这两位富商的赞助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私人武装,这支部队后来讨黄巾、南征北伐,成了刘备事业做大做强的原始力量。
  深得民心 武功不乏神勇
  平易近人,处世仁义,使刘备深得民心。刘备在事业发展的早期,征讨过黄巾军,因战功做过安喜、高唐县尉,后来投奔他少年时好友公孙瓒,任别部司马,后担任平原县令。在任平原令期间,刘备主抓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加强武备建设,维护百姓平安。东汉末年,战乱、匪患使底层百姓苦不堪言。刘备主政后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积极训练军队加强战备,外敌不敢贸然来犯,百姓过上了少有的安宁日子;另一件是主抓民生建设。刘备出身于草根,来自于底层百姓,深知人民的疾苦,他采取的措施很能对症下药,如抑制豪强对百姓的侵吞,迅速恢复因战乱而破坏的地方经济,使百姓尽快地安居乐业。
  刘备带领众兄弟征讨黄巾军,东拼西杀,好不容易因战功得了个安喜县尉,怎奈汉末十常侍乱政,奸贼当道,朝廷卖官买爵之风盛行,没有行贿上司也没有政治背景的刘备自然在“裁员”之列,当时朝廷派到安喜县的督邮就是专门行使“裁员”工作的。主持这项工作的督邮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作风,刘备几次要求拜见,都被督邮的随行人员硬生生地挡在门外,这时的刘备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前途,更要考虑跟随自己要吃要喝的兄弟们,自己被裁了,兄弟们怎么办?一想到这,刘备气不打一处来,愤怒不已的他“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这精彩的一节,被罗贯中写成了“张翼德怒鞭督邮”了。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一个仁厚长者,没有特别情况是不会杀人的,武功也只能“比划”几下,其实不然。当年为对付吕布,刘备与曹操结成了暂时的同盟,灭了吕布后,刘备还有一段栖身于曹操阵营的时光,后国舅董承奉汉献帝衣带诏密谋曹操,谋还没成,刘备觉得许都乃虎狼之地,不宜久留,抽个空当带领自己的众兄弟离开了曹操直奔原来经营过的徐州,曹操的部下徐州刺史车胄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死在了刘备的刀下。刘备也在袁绍手下讨过饭,当时袁绍与曹操相对峙,袁绍派刘备到汝南,曹军将领蔡阳带兵追杀,刘备奋起神威,蔡阳为“先主所杀”。车胄、蔡阳都是曹操手下的高级武官,却都被刘备所杀,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武功也不差,真的动起手来,不乏神勇之概。
  军事才能 可圈可点不容小觑
  人们对刘备最大的误会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个误会也是来自《三国演义》,罗贯中向人们展现了这样的情境——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如鱼得水,只是放权给诸葛亮就行了,大小事特别是军事指挥权全由诸葛亮裁定,军事上以诸葛亮为主,刘备只是一个开明会用人且舍得放权的老大。这其实是对历史的误读。《三国志》表明,刘备集团的军事指挥权一直是刘备负总责,诸葛亮主要负责行政后勤及外交工作,直到刘备去世后,军事上才以诸葛亮为主。那一时期的几次重要战役比如“火烧博望”“携民渡江走江陵”“汉中战役”等,刘备都是亲临前线的最高指挥者。
  “汉中战役”是蜀汉鼎盛时期的标志,刘备是这场可圈可点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建安二十三年(218)春,刘备率军大举进攻军事重地——汉中。汉中的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若汉中为曹操所据,则益州时时面临被敌偷袭的危险;若汉中为刘备所据,它可以作为益州的一道重要屏障,使其有一个缓冲地带,进则可出陇西直接威胁长安,震慑曹魏。
  汉中如此重要,刘备进攻汉中的一二万军队是最精锐的主力,除关羽镇守荆州不能脱身外,刘备集团的名将都派上了,还有第一谋士法正随行,诸葛亮在成都主持行政后勤工作。
  刘备兵分两路,自己亲率大军直取汉中的咽喉要地阳平关。夏侯渊果然名不虚传,指挥若定,与刘备相持一年,没露出半点破绽。这时,曹操亲率大军正往汉中的路上兼程,刘备心急如焚,亲临最前线,不顾年近六旬,亲冒矢石率军猛攻,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刘备最后冷静下来,与法正一合计,将军队渡过汉水引上阳平关的后侧定军山,形成居高临下之势,闭关死守的夏侯渊、张郃等不得不出关安营扎寨,被動防守。刘备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连夜决定对敌发动总攻击。先用连弩、飞箭射击敌人营寨,再用火攻烧毁曹营周围的栅栏与鹿角。老将黄忠更是一马当先,直扑夏侯渊,已有些神慌意乱的夏侯渊稍不留意,被老将黄忠斩于马下。夏侯渊阵亡,张郃大惊,曹营顿时人心惶惶,张郃率军退回关内死守待援。
  等曹操率大军来到汉中时,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刘备占据汉中显要地势,不与曹军发生正面冲突。刘备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是对的,因为曹操率军跋涉几千里而来,军需补给困难,求速战速决;而刘备相反,汉中离益州较近,且诸葛亮在成都的后勤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军需补给非常充足。这样一耗,曹操确实心中发虚了。这时刘备采纳了老将黄忠的建议,命黄忠领军偷袭曹军粮草成功,曹军人心恐慌,曹操不得不率军退出汉中。汉中战役,因刘备指挥得当,以黄忠为首的将士们顽强拼搏,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将蜀汉集团推向了事业的顶峰。
  (摘自《知识文库》)
其他文献
近来,“我国人均收入将突破1万美元”的话题引起社会关注。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GNI)在97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在976美元到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美元到11905美元之间为中高收入国家,超过11905美元为高收入國家。如果一个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坦率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
大人物为什么“大”?自然,他们的“大”,是有规律可循、有根由可问的。  左宗棠卑微时,一次做侍人,被人恶意侮辱,左宗棠疾言厉色地反驳,对方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后来,朋友问左宗棠,你怎么敢顶撞权贵?左宗棠说:“穷困富贵,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状态罢了。要想安身立命、成就事业,就必须懂得在贫困中昂起头来争得尊严,在富贵时低下头去赢得尊重。”朋友评价说:“你有这种大胸怀、大智慧,将来必定成就一番大事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抗击疫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基层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前沿阵地。那么,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在疫情防控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抗疫斗争中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哪些明显的短板?如何转“危”为“机”,完善我国的基层社会治
“杨家将”故事里,有一位杨四郎,是杨令公第四子。在宋辽“金沙滩之战”中,因奸臣潘仁美不加救援,杨门八子战死的战死,失踪的失踪,只有杨六郎一人全身而归,杨四郎则被辽人俘获,萧太后见他长得一表人才,又有一身好武艺,爱才心切,便将公主许配给他,招为驸马。十五年后,杨四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与家团圆。这个故事,被京剧及众多地方戏编为《四郎探母》。  “杨家将”传奇其实是后世底层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始见元代
玄武门之变当时无论是宫城内还是宫城外,主要的武装力量基本上都控制在李渊和宫府手中。而李世民能够有恃无恐地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反客为主,设伏袭击李建成和李元吉,又一举断绝内外交通,从容不迫地部署善后措施,可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做到的。  李世民手中有牌,心里不慌。这张牌,就是李建成的心腹、玄武门守卫中郎将——常何。  估计在李建成死的那一刻,常何在他心中都是一个让他满意的好下属。  常何原本是李世民的部
当前大国关系正处于新一轮大调整进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一种超越现实迷雾的“历史眼光”,从历史比较角度得出更理性客观的结论。事实上,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意义的现象,即陷入激烈冲突的对立强国之间,曾经有着历时数十年的长期稳定关系,曾相互尊重、和睦相待。那么,如何理解两强之间维持关系稳定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这种稳定关系何以被破坏?世界史视角下的两强稳定关系走向破裂是否具有必然性?导
中国和平崛起的时间长度和中美关系的难度同时并存。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也成为中国和平崛起与中美关系的新变量。随着疫情不断加深,中美关系的外交危机还会升级,双边关系下滑明显,美国反华力度加大。但这是不是跨时代事件尚有争论。中国和平崛起的逻辑不会改变,美国压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和路径不会改变,甚至有全面施压的迹象。中国和平崛起是世界性议题,要超越中美两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必须从整个
“汗血宝马”,传说中的神奇动物。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记载过,大宛国盛产良马,流汗如血。说明古人口中的“汗血马”多半指的是大宛马。至于“汗血”,是一种寄生虫所致。  不过,汉武帝却曾经为了这种马,劳师远征大宛及西域诸国。让整个汉帝国付出了战争的代价,真的仅仅是为了马吗?一  汉武帝很喜欢良马。不过,他真的就是那种为了声色犬马而把整个国家拖下水的昏君吗?当然不是。再批评汉武帝的好大喜功,
严格来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跟着奈斯比特夫妇的“趋势”作品成长起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把中国人点醒的《大趋势》,到1996年的《亚洲大趋势》,再到2010年的《中国大趋势》,奈斯比特夫妇已经单独写作或合著了9部“趋势”作品。  那么,未来新趋势的核心是什么?奈斯比特夫妇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未来几十年里,单一的大趋势将转变成系统的、整体的、全球性的变革,不管是在政治意义上、经济意义上、社会意义上还
阿里巴巴在15年以前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企业,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今天可以和这么多大企业家进行交流。能够走到今天,是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国家给了我们机会,社会给了我们机会,同事给了我们机会。  2010年6月,我参加一个创新论坛。当时主持人跟我说,你看我们多了不起,年纪这么大的企业家还在谈创新。这让我很焦虑。我认为,创新是年轻人的事情,尽管有几位老企业家干得不错,但总体来说,应该是年轻人干得更好。  我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