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多少有引导(考查)考生“读万卷书”的命题倾向:天津卷要求谈谈“我的青春阅读”,北京卷则要求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山东卷在“行万里路”上独辟蹊径。当然,这一方面有利于防备宿构,尽可能避开猜题嫌疑,另一方面又尽最大限度开拓了命题空间,为考生搭建起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写作平台。
  关键词:山东卷高考作文;积累;思辨;审题立意;备考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评析】
  与2015年“丝瓜藤和肉豆须”的写作材料相比,山东2016年的命题材料不仅简易有致,而且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同时又体现出一定高度的精神引领。其他要求与去年毫无二致,这显然是继承与创新的表现,体现了山东卷稳中有变的一贯命题思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身为高三学子,大多都有旅游经历。由此而言,“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这个开头如话家常,现成自然,容易唤醒关于旅行的记忆。在考场这一特定环境下,它带给考生的亲切感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很容易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所以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写性是这道命题的第一特色。
  但若因此认为这道作文题就是写“备好行囊,开始旅程”,记一次难忘的旅游之类,显然就掉进了命题的陷阱里,流于表面肤浅。因为“行囊、旅程”只是个引题,学生作文时应该适当挖掘一下其比喻意,或升华到其象征意义上去才能合乎题意,才是新材料作文的写法。琢磨题意,这里的“行囊”还有做准备、打基础、作铺垫的意味;“旅程”则可指个人的出行计划、事业蓝图、人生规划等,也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历史进程等。而这道材料作文命题的用意、用心和审题的曲折与难度全在第二层意思上。
  为揭示其内在意蕴,我们不妨先坐实四个“有的……”来理解字面意。还是以旅行为例:“很快用到的”比如矿泉水、瓶装饮料、零食、手机等;“暂时用不上的”比如雨具、某种药物等;“想用而未曾准备的”比如手杖、充电器等;“一直陪伴我们走向远方的”比如蓝天、大地、汽车、宠物,抑或某个人,但是更大的可能则是某种认识、体验、嘱咐叮咛、经验教训,或应具备的素养,如坚持、勤奋、目标、毅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当然考生也可由此联想到对高考的准备,因为高考本身就是一段旅程,有关高三的“行囊”和进程简直触手可及。但如果作文就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也不过是在材料所提供的框架内打转,不仅很难写出新意,而且会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不能触及材料的深层意蕴。考查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是这道命题的暗含之意,化实为虚、由实入虚、虚实结合是写好这道命题的思考要领。
  如果我们整体考虑材料的内在关系就不难发现,“行囊中所装之物对于旅行的重要作用”才是该材料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具体分析可知它们之间有这样一些关系:有备有用,有备无用;有用无备,有用无法备。而省略号则意味着有备无患、要用须备、准备无尽等意思,审题时这一层意思很容易被忽略。
  四个“有的……”之后,陈述戛然而止,出题者并没有给出结论性的表述,而是用省略号给考生留足空间,由此预设下写作的角度,并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但作文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重心都须放在辨明“准备”与“前行”的相互关系上,比如二者是依存关系还是主次关系,抑或取舍关系等。动笔前仔细思考的话,便不难发现这样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何为准备好了?既然准备好了何以出现那么多意外?准备和行程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该如何准备?……也就是说,只有辨明了二者的关系,并从材料出发分析具体原因,才可能是切合題意的。所以说,借助背景材料激发考生深度思考、突出考查逻辑思辨能力是近年山东卷作文命题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如果我们把“备好”行囊与旅行的关系延伸到社会人生,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隐喻和象征关系,写作角度也因此丰富起来。比如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有用和无用的关系,也可探究准备的相对性、行程的未知性等。所以该题适合写作论述文,议论性散文,写记叙文难度大。
  如果从“题意”的要求阅卷,以下角度应该是合乎题意的: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人生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4.“没用”的东西也是一种陪伴;5.备好行囊,风雨兼程……而以下角度则可视为深刻或高远立意:6.人生的魅力在于“不可预知”;7.生命没有彩排;8.何妨吟啸且徐行;9.重要的是前行;10.准备是准备者的通行证……(待续)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呵护学生的心灵,伴其成长!  关键词:教师职责;施肥;呵护  教书几年了,自己虽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但自认为也算合格。有一件事,却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  那几天毛毛细雨不停地下着,润湿了刚刚吐绿的新芽,也潮湿了人的心灵,连日的阴雨天气让我有些烦躁。那天小华没有写作业,中午,我拿着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选载的古诗词有90首,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觉得每一首都很美。但如果询问他们诗词美在何处,很多学生觉得无从谈起。是啊,日常接触的诗词成百上千,这么多的诗词,三言两语怎能说尽其美呢?笔者也很喜欢诗词,教学之余经常玩味,时间一长倒也有了点赏析感悟,觉得诗词赏析贵在品其味,得其味则知其美。  一品韵味,赏韵律之美  诗词之美,美在有韵味,无韵不成诗
期刊
对于猜题押题,很多教师强烈反对,认為“猜对高考作文题的概率是极低的,即使瞎猫碰上死老鼠,给你侥幸猜对(或撞对)了作文题,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以为,如果运用得当,猜题押题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好手段。  首先,它是一种激励措施。  猜题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假设。有这个假设和没这个假设是不一样的,有这个假设,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即使最终没有猜中,学
期刊
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考试机构主要依据六条标准对作文进行评价,即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难易度。以此考量近年山东卷的作文命题,显然是可圈可点的,尽管它并不属于当下正被人津津乐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事实上,经过多年实践,在充分展现材料作文多元写作角度、扩大自主立意空间、引导自然入题的基础上,山东卷的材料型作文已日趋成熟,近年在贴近现实生活、考查思辨能力方面又有进一步突破,值得赞赏
期刊
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十四课是《清明上河圖》,讲这篇课文时,课文和教参书上都言明,此图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  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柳枝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有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者、挑担者,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
期刊
二、以“精兵之策”理念,打造优秀稳定的教师团队  在抗日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为完成特殊作战任务,专门训练了一些“尖刀连”“老虎营”“猎豹旅”等精兵队伍,超强的凝聚力和团队归属意识是每一位战士的基本特征。优秀的作战团队总是令人向往,优秀的教师团队也不例外。树立以“精兵之策”理念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能更好地稳定民办学校教师队伍。  1.拓宽民办学校教师的选聘渠道  民办学校要从多条渠道招聘教师,如在招聘
期刊
书读得越多,肚子里就越有料,作文时自然文思泉涌,滔滔不绝,这就是课外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福利。然而,在农村学校,受家庭条件和思想意识的影响,许多学生不喜欢读书,阅读量非常有限,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享受阅读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成了农村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巧引妙导激
期刊
高中语文课文节选了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第一部分,围绕蔺相如记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美德,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忠尽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主义精神。  廉颇、蔺相如身上的优点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他们的优点固然熠熠生辉,但笔者却觉得对于被一般读者所忽略的赵惠文王
期刊
四、分析不足,多元评价  1.同学们对小动物的外形描写使小动物的面貌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在它们的习性方面你们也观察得很仔细!(板书:习性)  2.出示:请同学们读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四:乖乖吃东西的时候非常有趣。一天,我拿了一块肉,它看见了,围着我直转。我把肉向上一抛,它就纵身一跃,张开嘴巴一咬就准,然后它用前脚把肉按住,用牙一点一点地撕,吃得津津有味,那块肉不一会儿就下了肚。吃完后,它还用舌头舔
期刊
文本解读很重要,也有方法可循,但也要注意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重内容,轻表达  现有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以理解课文内容为终极目标,对文章的语言特色、布局谋篇等表达方面的内容不够重视,这势必会走入重内容,轻表达的误区。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理解内容和学会表达也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