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ry_pup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旋即而来,打开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但新道德伦理又使网络思政教育陷入困境。在阐释人工智能发展给网络思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把握好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自律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思政,建立完善学校整体人工智能体系、多角度提升教育者“人机协作”能力以及加快网络思政向智能思政转型,使网络思政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功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思政;铸魂育人;路径
  进入新时代,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离不开技术赋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就人才培养方面为各大高校提出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构建、强化相关专业建設、专注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的要求。人工智能如何有效嵌入网络思政过程,助力网络思政发展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人工智能发展给网络思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历史机遇。人工智能,也称智械、机器智能,表示由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是在机器上应用人类的显性智能。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通用型技术,助力人类智能延展,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变革性影响,其特点是模拟化、仿真化。颁布于2017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北京召开的“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主题就是智慧学习与教育的未来。当下,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诸如智慧教室、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等如雨后春笋,如今的教育环境充满着智慧感,这为网络思政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施提供了环境与技术支持。人工智能延展到网络思政教育环境、隐性思政教育场景、校园软实力建设等,打造着双师、人机交互教学新模式,促进着网络思政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的提升和创新。最为关键的是,各个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和科技主权的高度,这一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尚在不断升温。
  第二,现实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机器革命都以智能化为表征叠加推进,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迭代跃升。网络思政工作者需要本领效应放大,做好“智能+”文章,广泛凝聚思政创新合力,明了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思政尚存在着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
  一是网络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对象发生重大改观。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思政工作者面对的客体不仅是人,还有机器。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当前,网络思政工作者大多缺乏人工智能嵌入网络思政的相关知识,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否与人工智能高效融合,是网络思政能否与人工智能高效融合的决定性一环。人机模式的逐渐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会使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与日俱增。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清楚认识并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同时,系统操作技术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人的行为与动机是千变万化的,机器的精准永远都无法代替人的思想的嬗变。
  二是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受到威胁。目前,人工智能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结合较为松散,未必能精准过滤有害信息。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也会导致主体性缺失,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思政难度增大,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迟早会伴随伦理和法律危机的产生。就目前情况而言,互联网已融入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人和机器这双重被教育者之间也在博弈,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必然需要重构。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想法、对价值的判断尚不成熟,有可能受错误信息影响,抵消网络思政的正面引导力。同时,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对机器进行价值观教育,一旦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过滤系统失效,也会降低网络思政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育人效果。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思政的三重原则
  第一,伦理原则。纵观历史,每一项重大科技创新背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带动社会生活方式和伦理秩序二次调整。以广泛渗透性和颠覆性为特点的人工智能技术,必然引起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复杂多元化,风险暗流涌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2017年,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提出了“人权、福祉、问责、透明、慎用”的五项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的原则之一。人工智能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充满网络空间,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责任谁来负责?高校网络思政要格外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伦理现象。因为在网上“冲浪”的学生势必将自己置身于东西文化碰撞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碰撞之中,这就需要打破现实隔阂,积极建设人工智能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整合校内外网络资源、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全员协作,师生家长交流互动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全方位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探索出一条现代大学治理之路;同时,正确理解并及时解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需求,突出人工智能伦理属性,建构与人工智能时代相吻合的思政网络化传播体系。
  第二,价值原则。人工智能的重要原则在于可控。一旦出现失控性风险,人工智能的行为与影响就会超出研发者、设计者、应用者所预设、理解、可控制的范围,出现对社会价值产生负面后果的风险。如果人工智能的使用不合理,包括滥用、误用或欠缺对教育成长的价值关怀等,继而就会带来较大的社会性风险,因为无法让机器去解释无法解释的原因,从而影响社会价值观、引发系统性社会问题。人工智能无论怎样嵌入网络思政教育、共生共融发展,都要以思政教育为核心,这是人工智能作为思政教育资源的价值原则的前提。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如何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目标?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呼啸而来,在网络思政理论内容、方法理念等方面我们应紧跟学生观点、立场的形成、发展及变化规律,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发展,不断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迈进。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网络思政并未改变网络思政育人目标,所以人工智能开发者必须与网络思政工作者在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方面达成目标共识,以保障师生自身利益为前提,知晓网络思政最终目标仍须落脚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上。   第三,自律原则。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网络思政如何促进学生自审自律、成长成才。互联网技术层面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潮流玩法令人目不暇接,这使得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熟悉程度较传统思政课堂教育以及日常思政教育而言,来得更快更随意,责任性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如果人工智能相关各方责任边界不清晰、不合理,一定会导致各方行为失当,对社会信任、社会价值产生负面后果的风险,人工智能世界确实也很难能够控制恶意攻击。网络思政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网络思政在人工智能有力驱动下,应以高效的思想疏导应对持续不断的、突如其来的网络空间新思潮;要以昂扬的精神品格、独特的文化哲思表达,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高校網络思政,应着眼于促进学生政治素养提升、学科能力提高,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一,建立完善学校整体人工智能体系。在历史、辩证、全面地研究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的同时,我们要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的统一,构建智能化和网络化,教育客体个性化与共性化、阶段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做到“四个贯通”,贯通网络思政课与网络思政工作,凝练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贯通网络思政课与线上专业课,拓展网络思政建设“大格局”;贯通网络思政课与线下社会实践,让网络思政教育接地气;贯通网络思政与云党建工作,畅通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新桥梁”。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情况,通过大数据处理预防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以达到网络思政管理的危机预防效果。通过让学生体验多种情景,不断引导学生整合自身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多角度提升教育者“人机协作”能力。网络思政教育者对人工智能知识掌握多少,对人工智能系统运用熟练程度如何,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网络思政知识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网络思政实际育人效果。例如:引领人工智能技术潮流的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技术资源丰富,可持续举办以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教学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有效整合技术优势,不断深化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持续增强网络思政教育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熟练程度,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思政深度融合。同时,提高沟通水平。沟通既包括人与人的沟通,也包括人与机器的沟通。人与人沟通要考虑对方的心理特征、个体需求及现实生活等情况,因为人工智能世界中很难存在隐私;人与机器沟通要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人为本”、技术向善,既不排斥机器,也别膜拜机器,更别盲目顺从机器,因为机器深谙人类的语言和情感符号却不能为人承担责任,所以要实现人机交互有效有序。发展人工智能的一大原则就是机器绝对服从、服务于人类,推动“可持续、负责任、有价值的人工智能生态”。人类可在全新的思维范畴下创造新的知识,人工智能则更多是大量储存和运用人类赋予的知识。既顺应智能时代的趋势,又在求新求变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校在网络思政领域应当积极处理好“人机关系”,更好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促进高校网络思政的智能化,为智慧教学、精细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人工智能时代新范式:加快网络思政向智能思政转型。网络思政正朝着智能思政大踏步地迈进,在“人工智能+智能思政”建设中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网络思政工作者在意识转换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围绕智能技术对教育未来的影响趋势、教育公平与均衡模式、国际化视野下智慧教育战略协同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解决智能信息处理无序性和教育引领的有序性之间的矛盾,始终秉承“人类根本利益原则”和“责任原则”[2];科技越智慧,网络思政工作者更要“道高一丈”,加快搭建智能反制系统平台,让智能思政赶超人工智能,体现出智能思政教育者治理的大智慧,力争引领新时代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为高校从网络思政到智能思政的华丽转身,永动赋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手机App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VSZ04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00.
  [2]孙明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伦理规范与行业自律[N].第一财经日报,2021-01-14(A11).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校报是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高校新闻舆论宣传的主阵地。面对新的形势,校报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高校校报在内容、资源、作用上应该突出其独特优势,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办刊宗旨上则应突出学校特色,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校报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校校报;发展;创新;路径  高校校报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高校新闻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新形势下,校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探
期刊
摘 要: 在回顾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背景、共享现状、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类总结了信息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功能和人员角色等方面的特点,详细归纳了高校采用的资源整合、基金支持、考核激励、有偿使用和队伍建设等支持平台建设的配套机制,从而为其他高校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平台  仪器设备作为现代科学开展研究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
期刊
摘 要:中国要改变对外传播的失语状态就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的能力。在重大问题的舆论斗争中发声需要直面核心问题阐明立场;需要明确斗争的目标并阐释清楚中国主张,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讲求五湖四海精神,做到舆论上最广泛的团结;需要讲求舆论斗争的艺术性,采用隐性传播策略。  关键词:重大问题;舆论斗争;国际传播能力  2021年5月31日
期刊
摘 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性努力,中国国际传播力有了显著提升,无论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进和实施,还是通过倡议设立亚洲投资银行建设和改善友好国家的民生工程,抑或是文学艺术作品出口、科技论文产出的增长,中国的国际传播力影响不断扩大。近两年,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经验和英勇事迹的广泛传播,也为国际传播力的增强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事实证据。然而,与诸多成就和伟大复兴的愿景以及建设强大国际传播
期刊
摘 要: 美育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文明需求。高校要做好美育工作,提升目标和思想高度是强化美育工作的前提,加强顶层设计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保障。高校应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校园文化等方面为美育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美育;高校;新时代;人才培养   美育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美育并不是新的工作和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
期刊
摘 要: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两个大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北京工商大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好红色校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奋斗力量,在今年申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基础上,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形成扎根京华大地办学育人的新发展实践,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起步。  关键词:红色基因;综合改革;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这些工匠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是人才培养之“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转变观念、充实内容、丰富形式,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利用行企资源优势,克服观念困局与实践困境,从营造社会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性、培养职业创造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现实困境  1.工匠精神
期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引导为主轴,旨在通过回答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将其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运用,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以及培养大学生理论思考习惯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结合“0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启“问”的闸门,引导大学生“敢问”“能问”“会问”。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授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期刊
摘 要:积极探索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既是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索“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有益尝试,也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探索要兼顾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线上课程的建设应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并行;要重视能力导向和产出导向,努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  关键词:新闻学;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
期刊
摘 要: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必将引起评价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探索“课程+课堂”双维度、多方式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模式,形成记录范式供教师使用,构建了“优化教学评价设计—细化教学组织实施—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实现路径,为高校教师实施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有效借鉴,为学校推进课程过程性
期刊